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六单元(新课预习.培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六单元(新课预习.培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6:3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培优卷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颠簸(bó) B.一畦(wā) C.排闼(dá) D.山郭(ɡuō)
2.下列各项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披星带月 一泻千里 迫不及待 化险为夷
B.自做自受 得心应手 纷至沓来 长途跋涉
C.深思熟虑 弱不禁风 诲人不倦 流恋忘返
D.波光粼粼 春风荡漾 狂风肆虐 山川共存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语段,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
A.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B.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
D.森林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
4.下列对句子含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2.5%,而可供人类饮用的又仅占淡水资源的1%,请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A.说明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贫乏
B.说明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很少
C.说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
D.警示人类要爱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5.下列诗句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波自天涯”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下列选项中,诗句和作者出处不是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长卿《浪淘沙》
B.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C.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游故人庄》
7.说说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有的花粉可供药用,例如马尾松的花粉,中医称为松花粉,有润肺、益气、止血之效;香蒲的花粉称蒲黄,有消炎利尿之功。但是,也有对人体有害的花粉,这是需要注意的,例如洋紫荆、细叶紫荆的花粉.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有抗原性).飘浮在空气中,有过敏体质的人,一旦吸入了这种花粉,则产生过敏反应,轻者产生像感冒一样的症状,重者气喘不止,这种反应被称为枯草热或花粉病。
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   
8.修改语段。(两处错别字,两处标点符号,三处语病)
《六一》那天,爸爸妈妈代我去太湖边玩。湖边五颜六色、各色俱全的鲜花正在怒放,让我们赞叹不决。可惜的是太湖污染严重,湖面上漂浮着许多脏东西。看到这些,我们的心情很繁重。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讲卫生,不乱扔脏东西,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9.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   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选文从宇航员视角出发,抓住了    、   等特征描写了地球的美丽。
(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4)地球是美丽却又渺小的,读完这两段话后,你想说些什么?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飞 引 招)    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飞 闹 叫)    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 恐怕)    ,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原因 缘故)    ,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根据下面的词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特别奇妙的想法。    
(2)逗人玩,与别人开玩笑。    
(3)请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给下面的内容进行排序,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笑玫瑰
②插玫瑰
③摘玫瑰
   
(4)我远远地站着,不敢往祖父那儿看,是因为    。
A.祖父不知道我把花插在他的帽子上,我一看就想笑
B.我怕祖父发现会训斥我,所以不敢往他那儿看
C.我和祖父玩捉迷藏,害怕被他发现,所以不敢看
(5)关于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父、后园的眷恋
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眷恋
C.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
(6)通过阅读短文,你看到了一个    的我和一个    的祖父。
11.写作。
翻阅报纸,见到这样几个数据:中国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荒废;全球每年平均有1700万公顷的森林被砍伐制成日用品;每年人类要将50多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些数据给你的心灵带来了怎样的震撼?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心声。
第六单元培优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项错误,“簸”读“bǒ”时,指用簸(bò)箕上下颠动,扬去粮食中的糠秕、尘土等杂物。读“bò”时,指“簸箕”,用来簸粮食或撮垃圾等的一种器具。用竹篾、柳条、铁皮、塑料等制成。因此,“颠簸”的“簸”应读“bǒ”。
B项错误,“畦”指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一般是长方形的。读音为“qí”。
C项错误,“闼”的意思是门;小门。读音为“tà”。
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披星戴月: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故“带”错误,应为“戴”。
B.有误,自作自受:自己做的错事自己承担不好的结果。故“做”错误,应为“作”。
C.有误,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故“恋”错误,应为“连”。
D.正确。
故选:D。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答案】C
【分析】考查了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段意就是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又称为段落大意。准确地概括段意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
【解答】阅读句子“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这句话主要写了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
故选:C。
【点评】概括段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摘句归纳法;题目扩展法;要素归纳法;层意归并法;取主舍次法;问题回答法。
4.【答案】C
【分析】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这个句子重在说明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贫乏,警示人类要爱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故选:C。
【点评】一句话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时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还要注重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要通过多读,反复读,才能把握好句子的内容。
5.【答案】C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波自天涯”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夸大了黄河水沙子数量之多,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A、B、D都使用了夸张的修辞;
C.出自贺知章的《咏柳》,翻译: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6.【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文学常识中作品、作家的了解与掌握情况,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解答】A.有误,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
B、C正确。
故选:A。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积累文学作品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这样有助于我们对于作品内容的理解。
7.【答案】有的花粉可供药用,但有的花粉对人体有害。
【分析】考查了学生体会文章主题的能力,文章的主题是指一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它渗透和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找文章的主题,首先要熟读文章,其次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重点品味文章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解答】本段主要描写花粉的作用,一是可以供药用的,一是对人体有害的。
故答案为:
有的花粉可供药用,但有的花粉对人体有害。
【点评】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是找出文章主题的关键,学习课文时要学生反复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8.【答案】“六一”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太湖边玩。湖边五颜六色的鲜花正在怒放,让我们赞叹不绝。可惜的是太湖污染严重,湖面上漂浮着许多脏东西。看到这些,我们的心情很沉重。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讲卫生,不乱扔脏东西,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解答】用词不当,“代”改为“带”。错别字赞叹不决的“决”改为“绝”。《六一》的书名号变为双引号。我想后面的逗号变为冒号。“五颜六色”和“各色俱全”意思重复了,应去掉一个。用词不当,“繁重”改为“沉重”。“疾病”和“有保障”搭配不当,应去掉“疾病”。
故答案为:
“六一”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太湖边玩。湖边五颜六色的鲜花正在怒放,让我们赞叹不绝。可惜的是太湖污染严重,湖面上漂浮着许多脏东西。看到这些,我们的心情很沉重。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讲卫生,不乱扔脏东西,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点评】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9.【答案】(1)báo;
(2)颜色 形状;
(3)打比方 地球的美丽、伟大以及与万物的密切联系;
(4)地球太美了,又养育着我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定要善待地球,不能随意破坏地球。
【分析】语段选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解答】(1)考查多音字。薄:[báo]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bó]微;少;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应选“báo”。
(2)考查对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选文内容可知,选文从宇航员视角出发,抓住了颜色、形状等特征描写了地球的美丽。
(3)考查了说明方法。“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将“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的美丽、伟大以及与万物的密切联系。
(4)考查对句子理解与赏析。结合选文主旨和自己的理解展开描述,可以围绕“爱护地球”这个主题进行描述。
故答案为:
(1)báo;
(2)颜色 形状;
(3)打比方 地球的美丽、伟大以及与万物的密切联系;
(4)地球太美了,又养育着我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定要善待地球,不能随意破坏地球。
【点评】语段阅读题答题的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10.【答案】(1)飞、引 飞、叫 恐怕 原因;
(2)异想天开 捉弄;
(3)③②①;
(4)B;
(5)A;
(6)顽皮 慈爱。
【分析】本文主要写了“我”把花园里的玫瑰找一大堆戴在祖父的帽子上,祖父毫不知情的事。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解答】(1)考查了选字词填空。可结合语境和词义来理解。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恐惧:心里慌张不安、害怕。恐怕:表示估计(有担心或疑虑意)。结合语境和词义应填“恐惧”。原因:造成某种结果或者引发某种事情的条件。缘故:原故、原因。结合语境和词义应填“缘故”。故依次应划去:飞、引;飞、叫;恐怕;原因。
(2)考查了词语的解释。(1)异想天开:特别奇妙的想法。(2)捉弄:逗人玩,与别人开玩笑。
(3)考查了写作顺序。从文章第二自然“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可知是摘玫瑰。从文章第三自然段“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三十朵”可知是插玫瑰。从文章后半部分“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可知是笑玫瑰。故排序为③②①。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篇小说写了“我”在园子里摘玫瑰给祖父戴上,惹得全家大笑,反映了祖父和后园给“我”的童年带来快乐,表达了“我”对祖父和后园的怀念之情。故A选项描述正确。
(5)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这句话写出了“我”和祖父的深厚感情,“我”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我”,祖孙俩都喜欢家里的后园,都喜欢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祖父的园子、祖父的慈爱给了作者自由快乐,而作者的天真、稚气也给祖父带来了快乐、幸福,表达了作者对祖父、后园的眷恋。故选A。
(6)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
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等句子可以看出“我”的顽皮。从“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一想起来,又笑了”“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可以看出祖父的慈爱。
故答案为:
(1)飞、引 飞、叫 恐怕 原因;
(2)异想天开 捉弄;
(3)③②①;
(4)B;
(5)A;
(6)顽皮 慈爱。
【点评】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考核题型。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和解题速度,需要我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
1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通过审题可知,本次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结合自己对环保知识的了解去写。可表达对环保的看法,也可写一写自己的做法,无论写什么,都要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人类的母亲。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面目全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地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六(2)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与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
【点评】这篇文章作者以“环保”为中心展开全文。文章层次由浅入深,作者先是告诉我们环保的重要性,接着告诉我们如何去保护环境,思路清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