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 开国大典(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6:3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开国大典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豪迈 豪: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
B.全神贯注 贯:集中。
C.瞻仰 瞻:往上或往前看。
D.开国大典 开:扩大,发展。
2.下面句子中,下划线词用得不当的一组是(  )
A.科学家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
B.山上巨石挺立,摇摇欲坠,使人望而生畏。
C.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D.丁字形的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槐树(huái) 阑珊(shān) 颓垣(huán) 奄奄一息(yǎn)
B.疙瘩(gē) 赊欠(shē) 褡裢(dā) 熙熙攘攘(xī)
C.掸子(tǎn) 觅取(mì) 惰性(duò) 神聊海吹(liáo)
D.勾勒(lè) 金銮殿(luán) 伫立(zù) 金碧辉煌(huáng)
4.“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这句话中,两次用到“一齐”这个词,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
A.突出了群众动作的统一。
B.突出了群众对五星红旗的敬仰之情。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C.天安门广场上只听见国旗和礼炮声。
D.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6.下面这个句子因缺少一个逗号而不易读通。如果要加上一个逗号,它的位置应在哪一处(  )
提出分诉(1)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者免于起诉的案件(2)以及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3)决定(4)是否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把被告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A.(1) B.(2) C.(3) D.(4)
7.读到喜欢的段落,会思考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将下列句子正确排序。(只填序号)
(    )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嵋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    )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    )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我发现,写阅兵式的场面时,运用了    的方法。(只填序号)
①动静结合 ②点面结合 ③环境描写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广场上人很多。(改写句子,句意不变)
比喻句:   
夸张句:   
(2)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缩句:   
(3)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老师、学生、女人等各种各样的人。
修改病句:   
9.阅读。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的是    
A.长城和长江 B.泛指全国各地
(2)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话题的转折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4)人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参加开国大典的?
   
10.用场面描写写一段话,可以是游戏、开学典礼、一次活动等。注意既要抓住场景,又要凸显会场人物特点,做到点面结合。
   
7 开国大典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要想理解字义,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A、B、C正确。
D选项有误,“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开:设置、建立。
故选:D。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2.【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A、C、D正确。
B选项有误,挺立:指直立。多指持身正直。结合语义可知运用不当,应改为“耸立”。
故选: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3.【答案】B
【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颓垣”的“垣”应读yuán;
B.正确;
C.有误,“掸子”的“掸”应读dǎn;
D.有误,“伫立”的“伫”应读zhù。
故选:B。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4.【答案】B
【分析】考查了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不能孤立地去理解词语的意思,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把词语放在句子的语境中去理解。
【解答】“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这句话中,两次用到“一齐”这个词,这样表达的好处是突出了群众对五星红旗的敬仰之情。
故选:B。
【点评】句子中对重点词语的准确理解,能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内容,甚至能正确把握课文的内容。
5.【答案】C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有误,搭配不当,把“国旗和”删去。
D.正确。
故选:C。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6.【答案】C
【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解答】结合句子的内容,逗号放在(3)处较合适,因为这是一句话中间的停顿。(1)(2)(4)的位置不需要加标点符号。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运用,熟能生巧。
7.【答案】①






【分析】本题考音了句子的排序及写作方法的方法。语句排序型试题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阅读句子可知第①句引出话题,放在第一句。从“开头是海军两个排”可知这应该放在第二句。从②④⑥句的“接着”可知,他们应放在第三四五句。按照《开国大典》的原文可知,阅兵的顺序是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以上这些部队”是总结,放在最后。写阅兵式的场面时,既写了整个阅兵的场面,也写了个别战士的具体表现,所以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故答案为: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8.【答案】(1)广场上的人群像一条条长龙。广场上人山人海。
(2)广场汇集了队伍。
(3)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老师、学生等人。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缩句、修改病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1)改为比喻句,把“人”比作“长龙”。
改为夸张句,把“人多”形容为“人山人海”。
(2)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丁字形的”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
(3)修改病句,“女人”与前面分类不同,应去掉,“各种各样的”用词不当,应去掉。
故答案为:
(1)广场上的人群像一条条长龙。广场上人山人海。
(2)广场汇集了队伍。
(3)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老师、学生等人。
【点评】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语段选自《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地心情,展示出了中华人民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解答】(1)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从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文中这句话“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中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故选B。
(2)考查说出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有很多,如: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的递进 3.表示语音的延长 4.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5.表示插说 6.电脑应用 7.加强重点 8.分行举例 9.用在副标题前 10.标明作者 11.补充说明 12.表示总结上文 13.表示声音的延续 14.表示话未说完。文中这句话“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破折号后面的《义勇军进行曲》说明了是中国人民发出的最强音,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这句话中的破折号在文中起到解释说明作用。故选A。
(3)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文中的这两句话“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的意思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考查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回答问题。通过对语段内容的阅读与理解,人们是来参加开国大典的心情可从文中的这几句话“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表现出来。即:人们是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来参加开国大典的。
故答案为:
(1)B。
(2)A。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人们是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来参加开国大典的。
【点评】熟悉本文,理解本文内容,认真回答本文所涉及的各个问题。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毛主席说的这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含义
10.【答案】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我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只听裁判员吹了一声口哨,比赛就开始了。我们班对五(3)班。我们班的同学很紧张,担心输掉比赛。这时,只听我们班的啦啦队喊到:“五(2)班,加油!五(2)班,加油!”加油声此起彼伏,像海浪一般阵阵涌来。我们班参赛的同学个个斗志昂扬,一鼓作气,一下子就把五(3)班拉过了中线。我们班的同学为比赛胜利欢呼了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能力,要求用场面描写写一段话,可以是游戏、开学典礼、一次活动等。注意既要抓住场景,又要凸显会场人物特点,做到点面结合。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注意语句要通顺,想象要合理。
【解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场面描写写一段话即可。
故答案为:
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我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只听裁判员吹了一声口哨,比赛就开始了。我们班对五(3)班。我们班的同学很紧张,担心输掉比赛。这时,只听我们班的啦啦队喊到:“五(2)班,加油!五(2)班,加油!”加油声此起彼伏,像海浪一般阵阵涌来。我们班参赛的同学个个斗志昂扬,一鼓作气,一下子就把五(3)班拉过了中线。我们班的同学为比赛胜利欢呼了起来。
【点评】想象写话是在综合性学习的考查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题型,同学们一定要多加练时要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这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