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灯光
1.下列词语字形、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漫步 赞叹 回忆 歼(qiān)灭
B.茂密 双膝 玩意 钻(zuān)出
C.攻破 围墙 红伟 信号弹(dàn)
D.微弱 点然 电钮 打中(zhō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照耀 宏伟 赞叹 俞皖苏
B.围歼 激烈 茂蜜 沙柳林
C.漆黑 阻击 地堡 爆露
D.微弱 歼灭 双膝 憧憬
3.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对应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孩子正在灯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读书。(聚精会神)
B.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动了天地的炸药包爆炸声。(震天动地)
C.后来才知道,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千军万马)
D.“多好啊!”他在自己对自己说话。(自言自语)
4.(《灯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B.作者以灯光为线索,充分展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C.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语言,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
D.本文首尾照应,结构紧凑,含义深刻。
5.“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 )
A.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包围在沙土集村,打响了激烈的围歼战。
B.突击连冲了过进去,后续部队在黑暗中遭到阻击,和突击连失去联系,找不到突破口。
C.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已经冲了进去。
6.联系全文,选择词语,完成小诗。
电灯 火光 这次战斗的胜利 一个光明的世界 全国人民的解放
一星 ,就是你的生命,一盏 就是你的追求。
为了 ,为了 ,
你点燃了心爱的书本,也点燃了生命的火光。
战友啊,亲爱的战友,是你用生命点亮了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灯光》)
(1)本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 ,由 回忆起的一桩关于 的往事,表现了 的崇高精神。
(2)本文运用 的手法,由 写起,中间部分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 。文章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8.按要求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3)在这危急的时刻,保持着冷静。(修改病句)
(4)五壮士英勇跳崖。五壮士决不投降。(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9.课外阅读。
就在这一瞬间,①卢进勇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出一种喜悦的光。②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③“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1)标序号的三个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依次是、 、 、 。
(2)无名战士说话时,使用了很多省略号,这表明 。
(3)“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4)那个同志牺牲了,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模糊”是因为 ,“清晰”写出了 。
10.妙笔生花。
题目:一件 的事
要求:选择一件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叙述有条理,中心突出。
8 灯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错别字和汉字读音。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和所给读音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歼灭”的“歼”应读“jiān”,故“qiān”错误。
B.正确。
C.有误,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故“红伟”的“红”错误。
D.有误,点燃:引着火,使燃烧。故“点然”的“然”错误。中:[zhōng]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可组词为:中央。)[zhòng]受到;遭受。(可组词为:打中。)“打中”的“中”应读“zhòng”,故“zhōng”错误。
故选:B。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豫皖苏:分别是河南,安徽,江苏。故“俞”错误,应为“豫”。
B.有误,茂密:茂盛。故“蜜”错误,应为“密”。
C.有误,暴露:泄露。故“爆”错误,应为“暴”。
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答案】C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千钧一发:万分危急的时刻。
故选:C。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答案】B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结合课文内容可知,A、C、D正确,B选项有误,作者以灯光为线索,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故选:B。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5.【答案】B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突击连冲了过进去,后续部队在黑暗中遭到阻击,和突击连失去联系,找不到突破口。
故选:B。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6.【答案】火光 电灯
全国人民的解放 这次战斗的胜利
一个光明的世界
【分析】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
【解答】选自课文《灯光》。
故答案为:
火光 电灯
全国人民的解放 这次战斗的胜利
一个光明的世界
【点评】对于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注意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语文的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7.【答案】(1)天安门广场上 广场上千万盏灯 灯光 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
(2)插叙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 天安门前的华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解答】根据《灯光》课文内容作答。
故答案为:
(1)天安门广场上 广场上千万盏灯 灯光 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
(2)插叙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 天安门前的华灯。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答案】(1)灯照耀着建筑。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能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3)在这危急的时刻,我保持着冷静。
(4)五壮士宁可英勇跳崖,也决不投降。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扩写句子、关联词、改写句子和修改病句。扩句顾名思义就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需要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解答】(1)考查了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广场上千万盏、静静地、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
(2)考查了改写句子,把“怎能不”改为“能”,“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3)考查了修改病句,本句缺少“谁”,属于成分残缺,加上“我”即可。
(4)考查了用关联词语连句子,两个分句间是选择关系,应该用“宁可……也……”相连。
故答案为:
(1)灯照耀着建筑。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能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3)在这危急的时刻,我保持着冷静。
(4)五壮士宁可英勇跳崖,也决不投降。
【点评】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9.【答案】(1)外貌 动作 语言;
(2)无名战士身体极度虚弱,说话断断续续;
(3)比喻;
(4)战友牺牲,卢进勇流泪了 无名战士的精神闪耀在卢进勇心头。
【分析】语段选自《七根火柴》。文章讲述的是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文章细节描写感人,表现出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
【解答】(1)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卢进勇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出一种喜悦的光”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阅读句子“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阅读句子“‘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可知,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
(2)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理解。阅读句子“‘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可知,无名战士说话时,使用了很多省略号,这表明无名战士身体极度虚弱,说话断断续续。
(3)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可知,这句话把“手”比作“一只路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阅读句子“那个同志牺牲了,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可知,“模糊”是因为战友牺牲,卢进勇流泪了,“清晰”写出了无名战士的精神闪耀在卢进勇心头。
故答案为:
(1)外貌 动作 语言;
(2)无名战士身体极度虚弱,说话断断续续;
(3)比喻;
(4)战友牺牲,卢进勇流泪了 无名战士的精神闪耀在卢进勇心头。
【点评】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0.【答案】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在我的脑海中,很多事已渐渐模糊,但有一件事却十分令我感动,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一天,刮着大风,下着大雨,我接到妈妈的命令——去买菜。我打着伞,极不情愿地走出家门,因为我正在看书,而且恰好看到最精彩的地方!
卖菜的是一个穿着朴素,四十多岁的大妈。她满脸慈祥,眼角已经有了细细的鱼尾纹,黑发中也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白发。我拿起几个成色不错的白菜,问:“这些多少钱啊?”“我先称一下,请稍等。”大妈爽快地接过白菜,转过身去拿秤。这时,我看到菜摊上有我最喜欢吃的水果﹣﹣香蕉。我想买几个回去吃,这时才发现我的钱是买不起香蕉的!我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我可以偷偷拿一个啊!我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过,偷偷拿一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反正周围又没有人,我以后就不这样干了,这是唯一的一次!我做出了决定后,偷偷瞄了一眼背对着我专心称菜的大妈,飞快地拿起一个香蕉藏到了衣服里面。“好了,3块5毛。”大妈转过身,笑眯眯地递给我装了白菜的塑料袋。我脸红了,急忙把钱递过去,转身就跑。“哎——小姑娘!”身后传来大妈的喊声。完了,被发现了!我加快速度奔跑着。尽管我使出全力,但还是被大妈追上了!我低下头,等待责骂。“小姑娘,我还没有找你钱呢!”大妈喘着气,递给我一张5角纸币。我抬起头,发现大妈连伞都没打,淋着雨就跑来了。她脸上淌着雨水,慈爱地说:“以后可不能这么粗心哦!”说完就跑回菜摊了。我愣住了,大妈不顾大雨倾盆给我送钱,而我却……此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既感动又羞愧,我鼻子一酸流下泪来。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大妈,但她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久久不肯散去……那令我感动的一刻我永远也忘不了。
【分析】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一件____的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哪些事或人让你印象深刻?父母对你无私的爱,老师的关心,朋友的帮助,还是社会上的正能量?选择一件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去写。在写作时要注意写出经历这件事时你有什么体验,以及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等。注意材料的详略和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解答】范文: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在我的脑海中,很多事已渐渐模糊,但有一件事却十分令我感动,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一天,刮着大风,下着大雨,我接到妈妈的命令——去买菜。我打着伞,极不情愿地走出家门,因为我正在看书,而且恰好看到最精彩的地方!
卖菜的是一个穿着朴素,四十多岁的大妈。她满脸慈祥,眼角已经有了细细的鱼尾纹,黑发中也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白发。我拿起几个成色不错的白菜,问:“这些多少钱啊?”“我先称一下,请稍等。”大妈爽快地接过白菜,转过身去拿秤。这时,我看到菜摊上有我最喜欢吃的水果﹣﹣香蕉。我想买几个回去吃,这时才发现我的钱是买不起香蕉的!我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我可以偷偷拿一个啊!我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过,偷偷拿一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反正周围又没有人,我以后就不这样干了,这是唯一的一次!我做出了决定后,偷偷瞄了一眼背对着我专心称菜的大妈,飞快地拿起一个香蕉藏到了衣服里面。“好了,3块5毛。”大妈转过身,笑眯眯地递给我装了白菜的塑料袋。我脸红了,急忙把钱递过去,转身就跑。“哎——小姑娘!”身后传来大妈的喊声。完了,被发现了!我加快速度奔跑着。尽管我使出全力,但还是被大妈追上了!我低下头,等待责骂。“小姑娘,我还没有找你钱呢!”大妈喘着气,递给我一张5角纸币。我抬起头,发现大妈连伞都没打,淋着雨就跑来了。她脸上淌着雨水,慈爱地说:“以后可不能这么粗心哦!”说完就跑回菜摊了。我愣住了,大妈不顾大雨倾盆给我送钱,而我却……此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既感动又羞愧,我鼻子一酸流下泪来。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大妈,但她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久久不肯散去……那令我感动的一刻我永远也忘不了。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文章开头直接点出“在我的脑海中,很多事已渐渐模糊,但有一件事却十分令我感动,我久久不能忘怀”,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叙述。作者叙事时对大妈的描写很到位,一位热心又勤劳的妇女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