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穷人(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穷人(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6:4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穷人
1.下列每组句子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寡妇的日子能不困难吗?
B.她死得好惨啊!她死得不惨吗?
C.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同死人待在一起能行吗?
D.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我不在,你在家能做些什么呢?
2.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删去”认真”。)
B.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
C.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
D.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而由衷叹息。(将“叹息”改为“赞叹”)
3.下面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汹涌(yǒng)澎湃(péng)
B.困难(kùn) 皱眉(zhòu)
C.勺子(sǎo) 喃喃(nán)
4.根据(《穷人》)课文填空。
故事发生在(  )
A.解放前的旧中国 B.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
C.沙俄统治时的俄国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2)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3)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6.认真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是俄国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    的美好品质。
(2)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前后设置了哪两个悬念?
   
7.选词填空。
抱怨 埋怨
(1)医生    说:“怎么把病拖到这么重才来看?”
(2)我    因为小明睡过了头,所以我俩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宁可……也……;与其……不如……;虽然……但是……
(3)   外面又黑又冷,   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4)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5)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8.(《穷人》)“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9.判断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填序号)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2)“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3)“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4)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文段一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渔家小屋“温暖而舒适”的句子。仔细阅读这些环境描写,从中你看到了一个    的桑娜。
(二)文段二
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②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片段从    、   、   等方面对桑娜进行了描写。
(3)“厉害”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②了不起;③严厉。片段中的“厉害”应选第    个意思。
(4)片段中最能表现桑娜心情的词语是“   ”。
(5)在每个自然段中用“ ”画出表现桑娜矛盾心理的句子,并在下面选择正确的理解,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B.体谅丈夫的难处
第①②段中画出的句子都说明桑娜    ,第②段画出的句子还能说明桑娜    。
14 穷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分析】考查了句义。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解答】A、B、C意思相同。
D.意思不同,第一句是疑问句,第二句是反问句。
故选:D。
【点评】理解句子,要领会句子中的内容要点,概括出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注意辨析句子的含义,做此题,要多揣摩。仔细思考,加以分析。
2.【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BCD项修改正确;
A项修改错误。A项语序不当,应把“讨论”和“学习”调换位置。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3.【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读音正确的一组即可。
【解答】A、B、D正确。
C.“勺子(sǎo)”错,应读“sháo”。
故选:C。
【点评】在日常用语中,一些字的读音很容易被读错,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这些字的积累,避免读错。
4.【答案】C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练掌握。
【解答】《穷人》主要描写了沙俄统治时的俄国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故选:C。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5.【答案】(1)环境描写;
(2)心理活动描写;
(3)外貌描写;
(4)神态描写。
【分析】考查了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即艺术表现手法,是文章的一种表达方式,包括表达方法、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要分清事物的描写方式就要认真读文,理解写作技巧。
【解答】(1)这是环境描写,通过“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写出了屋外环境的恶劣。
(2)这是心理活动的描写,通过桑娜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桑娜家生活贫困,也体现了桑娜的矛盾心理。
(3)这是对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外貌描写。
(4)这是对桑娜丈夫渔夫的神态描写,通过“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体现了渔夫对西蒙的两个孩子担忧。
故答案为:
(1)环境描写;
(2)心理活动描写;
(3)外貌描写;
(4)神态描写。
【点评】文章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场面描写、借物喻人、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等等,各种手法在具体的文段中去加以体会,仿写运用。
6.【答案】(1)列夫 托尔斯泰 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 勤劳、善良;
(2)渔夫能否平安回来;渔夫回家后是否同意收养这两个孩子。
【分析】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理解,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对内容的概括。答案应包括渔夫、渔夫的妻子桑娜、邻居西蒙等人物,以及他们所做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
(2)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①文章中提到桑娜祈祷丈夫能平安回来,“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文章到这里还未说明渔夫是否能平安回来。②文章中提到桑娜在把邻居西蒙的孩子回家后,心里忐忑不安,“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文章到这里还没说明渔夫是否同意收养孩子。这两个问题都是在后文,即渔夫回家后是否同意后,才得以揭开答案。
故答案为:
(1)列夫 托尔斯泰 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 勤劳、善良;
(2)渔夫能否平安回来;渔夫回家后是否同意收养这两个孩子。
【点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7.【答案】(1)抱怨;
(2)埋怨;
(3)虽然……但是……;
(4)宁可……也……;
(5)与其……不如……。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1)结合语境选择“抱怨”。
(2)结合语境选择“埋怨”。
宁可……也……: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与其……不如……: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虽然……但是……: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3)结合语境选择“虽然……但是……”。
(4)结合语境选择“宁可……也……”。
(5)结合语境选择“与其……不如……”。
故答案为:
(1)抱怨;
(2)埋怨;
(3)虽然……但是……;
(4)宁可……也……;
(5)与其……不如……。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话,《穷人》集中描写了在一个浪涌风吼的夜晚,渔夫妻子桑娜在等候亲人归来时,出于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待渔夫归来,正和她的想法一致,作品精细地剖析了渔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发展过程,表现出渔人夫妇宁可自己吃苦,克服困难,也要帮助邻居的高尚品质。
【解答】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可结合当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她的心一直跳的很厉害?她在忐忑什么?当看到丈夫什么也没打到,拖着撕破的渔网归来,诅咒天气时,桑娜沉默了,沉默中她又会想些什么呢?等句子来分析。
故答案为:
桑娜想:“我该如何向丈夫开口呢,这样的鬼天气,家里的五个孩子都快养不活了,现在又抱回两个孩子,这是给他多大的压力啊……我真应该与他先商量一下,等他同意了再抱回来,这样先斩后奏、不顾后果的抱回来,丈夫肯定会生气的,这该如何是好呢?”转念又想,“丈夫应该不会生气的,我知道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会忍心看着两个孩子就这样被冻死、饿死,我要相信他,我要大胆的告诉他,他一定会赞同我的做法。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一起面对,一定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点评】根据故事的情节与人物的特点去想象桑娜的心理活动,想象要合理。
9.【答案】(1)B;
(2)C;
(3)D;
(4)A。
【分析】考查了省略号的作用。认真阅读句子,根据关键词提示判断其作用。
【解答】(1)从“十下,十一下”可知省略号表示递增的次数,故选B。
(2)从句中可以知道前后句子意思不关联,所以省略号表示语意的跳跃,故选C。
(3)从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是桑娜说话时结巴,欲言又止,故选D。
(4)从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是桑娜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故选A。
故答案为:
(1)B;
(2)C;
(3)D;
(4)A。
【点评】平时要多读书,多练习,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10.【答案】(1)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勤劳;
(2)动作 心理 神态;
(3)①;
(4)忐忑不安;
(5)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A B。
【分析】语段选自《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解答】(1)考查的是对文章语句的理解。由“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可知是描写小屋“温暖而舒适”的句子。从“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可知桑娜是一个勤劳的人。
(2)考查了对描写方法的理解。读“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可知,从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对桑娜进行了描写。
(3)考查了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可知,“厉害”是剧烈,凶猛的意思。故选①。
(4)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从“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可知,最能表现桑娜心情的词语是“忐忑不安”。
(5)考查了对心理描写及作用的理解。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可知,这两个句子表现了桑娜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第②段画出的句子还能说明桑娜体谅丈夫的难处。
故答案为:
(1)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勤劳;
(2)动作 心理 神态;
(3)①;
(4)忐忑不安;
(5)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A B。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