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草原
1.读拼音,写词语。
(1)春天到了,一树繁花 diǎn zhuì 着庭院,yōu xiāng 不时飘到我的笔下,huǎng rán 如梦。
(2)俊俏的蒙古族姑娘身着美丽的 yī shɑng ,在 lǜ tǎn 似的草地上为客人跳起欢快的舞蹈,客人也不再羞涩,脸上露出会心的 wēi xiào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一场蒙( méng měng) 蒙细雨后,蒙( méng měng) 古包外成了另一番景象,草绿了,花红了,天也更蓝了……一切都像用染料重新渲染了一番似的。
(2)他把一张毛毯( tǎn dàn) 递给一个姑娘,姑娘羞涩( sé sè ) 地道了声谢,转身回到了房间。
3.在“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 )
A.病,身体不适。 B.疼痛。
C.恨 D.快;迅速;猛烈。
4.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叹 明朗 镜界 高歌一曲
B.低吟 马蹄 洒脱 翠色欲留
C.拘束 羞涩 回味 襟飘带舞
5.本文(《草原》)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老舍 C.叶圣陶 D.茅盾
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B.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C.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7.和“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采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B.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C.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D.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
8.按要求写句子。
(1)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仿写拟人句)
(2)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仿照例句,写一写山的高大)
9.《草原》阅读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描写的是 的美丽风光。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
(3)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用“___”画出来。
(4)最后一句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10.小练笔。
你最喜欢哪一处景物?动手写一写,注意运用情景交融法进行描写。
1 草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1)点缀 幽香 恍然;
(2)衣裳 绿毯 微笑。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1)点缀 幽香 恍然;
(2)衣裳 绿毯 微笑。
【点评】完成此类题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答案】(1)méng měng;
(2)tǎn sè。
【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解答】(1)“蒙”[méng]形容雨点细小,组词“蒙蒙细雨”。[mēng]欺哄,组词“蒙人”。[měng 蒙古族,组词“蒙古包”。
(2)“毯”读“tǎn”,组词“毛毯”。“涩”读“sè”,组词“羞涩”。
故答案为:
(1)méng měng;
(2)tǎn sè。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3.【答案】D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在“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快;迅速;猛烈。
故选:D。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故“镜界”的“镜”错误。
B.有误,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故“翠色欲留”的“留”错误。
C.正确。
故选:C。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5.【答案】B
【分析】考查了作家作品。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6.【答案】B
【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解答】A、C正确。
B.有误,“不管唱的是什么”不是疑问句,把问号变为逗号。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运用,熟能生巧。
7.【答案】B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把“骏马”和“大牛”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A.不同,把“我”比作“星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相同,把“水”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C.不同,夸大了掌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D.不同,把“石头”比作“雹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8.【答案】(1)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2)我们爬了三个小时,发现才到山腰的位置,向导说,还要三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山顶的宿营地。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1)仿写拟人句。
(2)例句能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仿照例句,写一写山的高大。
故答案为:
(1)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2)我们爬了三个小时,发现才到山腰的位置,向导说,还要三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山顶的宿营地。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
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草原》这篇课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大自然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的热情。
【解答】(1)根据文中的语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可知,这段话描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
(2)此题考查比喻句,比喻就是打比方,“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将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把草地比作绿毯。
(3)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文中“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表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4)根据短文内容,文章最后一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从这句侧面描写可以看出,连动物都这样喜欢草原,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更何况人,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故答案为:
(1)草原;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4)B。
【点评】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10.【答案】
美丽的九寨沟
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人间仙境﹣﹣九寨沟。
九寨沟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羌自治州,距九寨沟县城30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这里气候宜人,景色秀美,是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区,5A世界级风景区。每天,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成千上万,络绎不绝。
九寨沟的天空明净瓦蓝,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空中,缕缕白云犹如棉花糖,随手可摘,这里空气清新自然,令人神清气爽。
早上,我们坐上观光车,首先到达了长海,远远望去,长海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岸边绿油油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阵微风吹来,海面波光粼粼,晶莹通透,像一片片孔雀羽毛覆盖在海面。我被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仿佛走进了梦幻般的仙境。“咔嚓、咔嚓”我被一阵阵相机声惊醒,再向海面望去,此时的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海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秀丽的山峰,鱼儿在空中穿梭,鸟儿在水中飞翔,形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让我与游客们驻足观望,久久不愿离去。
跟随观光车,我们还浏览了箭竹海、五花海、老虎海等景点。这里的海,是那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静,静得与世无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清澈,清澈得毫无杂质;这里的海,是那样幽蓝,蓝得像一块无瑕的宝石,而珍珠滩瀑布却是另一番景象。
珍珠滩瀑布,高21米,宽270米,是悬崖上面的泉水,喷涌而下,溅出一粒粒水珠,这些水珠似断了线的珍珠,撒落在空中,珍珠滩瀑布因此得名,整个瀑布看起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恰如狂龙发怒,水声震耳欲聋,这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不得不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案叫绝!诺日郎瀑布也十分壮观,84版《西游记》的部分片断就是在此拍摄的,怎么样,你想来游九寨沟吗?
我爱九寨沟,更爱这里的山山水水,因为这里风景独好。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写景作文,写一处你最喜欢的风景。回顾游览过的景色,想想哪处让你印象最深刻,最想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分享,然后确定写作内容。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解答】范文:
美丽的九寨沟
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人间仙境﹣﹣九寨沟。
九寨沟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羌自治州,距九寨沟县城30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这里气候宜人,景色秀美,是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区,5A世界级风景区。每天,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成千上万,络绎不绝。
九寨沟的天空明净瓦蓝,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空中,缕缕白云犹如棉花糖,随手可摘,这里空气清新自然,令人神清气爽。
早上,我们坐上观光车,首先到达了长海,远远望去,长海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岸边绿油油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阵微风吹来,海面波光粼粼,晶莹通透,像一片片孔雀羽毛覆盖在海面。我被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仿佛走进了梦幻般的仙境。“咔嚓、咔嚓”我被一阵阵相机声惊醒,再向海面望去,此时的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海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秀丽的山峰,鱼儿在空中穿梭,鸟儿在水中飞翔,形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让我与游客们驻足观望,久久不愿离去。
跟随观光车,我们还浏览了箭竹海、五花海、老虎海等景点。这里的海,是那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静,静得与世无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清澈,清澈得毫无杂质;这里的海,是那样幽蓝,蓝得像一块无瑕的宝石,而珍珠滩瀑布却是另一番景象。
珍珠滩瀑布,高21米,宽270米,是悬崖上面的泉水,喷涌而下,溅出一粒粒水珠,这些水珠似断了线的珍珠,撒落在空中,珍珠滩瀑布因此得名,整个瀑布看起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恰如狂龙发怒,水声震耳欲聋,这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不得不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案叫绝!诺日郎瀑布也十分壮观,84版《西游记》的部分片段就是在此拍摄的,怎么样,你想来游九寨沟吗?
我爱九寨沟,更爱这里的山山水水,因为这里风景独好。
【点评】这篇文章小作者带我们游览了美丽的九寨沟,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语言十分优美,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多种修辞,使得文章生动、具体、形象,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