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花之歌(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 花之歌(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6:4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花之歌
1.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张冠李戴”的“冠”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树冠 B.桂冠 C.冠冕堂皇 D.冠军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苍穹(qióng) 孕育(yùn)
B.硕大(suò) 摇曳(yì)
C.婆娑(shā) 赠予(yǔ)
3.“旖旎”的意思是(  )
A.奇特 B.曲折 C.柔和美好 D.丑陋
4.(《花之歌》)文中作者没有将“花”比作(  )。
A.大自然的话语
B.星星
C.诸元素之女
D.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
E.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F.晨风与群鸟
5.下列句子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我是生者增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B.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C.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查看。
D.我从不孤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6.文章的最后提到的“人类尚未完全领悟“的哲理是(  )
A.要追求光明,不要顾影自怜,也不要孤芳自赏。
B.要走人自然,欣赏季节的变更。
C.花代表着纯洁和圣洁。
D.花开放的时间是有限的。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这句话中,“我”指    ,“大自然说出来“指    ,“又收回去“指    ,“然后又说一遍”指    的过程。
(2)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和“   “可以看出来。“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这句话让你想到的画面是    
(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    ,“硕大无朋的独眼“指    
8.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2)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欢迎光明。(修改病句)
   
9.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1)根据意思从语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①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②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2)“这些哲理”指的是什么?
   
(3)这段话是作者借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    ,要像花一样    。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10.书面表达。
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的句子,试着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
例:清早,
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
傍晚,
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4 花之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分析】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解答】“张冠李戴”的“冠”读guān。
“冠”[guān]帽子:衣~。[guàn]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军。 故A、B、C都读“guān”,D选项读“guàn”。
故选:D。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2.【答案】A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正确。
B.有误,“硕大”的“硕”应读“shuò”。“摇曳”的“曳”应读“yè”。
C.有误,“婆娑”的“娑”应读“suō”。“赠予”的“予”应读“yǔ”,指给。读“yú”时,指人称代词。
故选:A。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回答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理解词语的大概意思,这在于平时学习中的积累。
【解答】“旖旎”本义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故选:C。
【点评】要想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多学多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答案】F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通过原文“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我是星星”“我是诸元素之女”“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可知,作者没有将“花”比作晨风与群鸟。
故选F。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5.【答案】B
【分析】考查错别字。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增予”中“增”应写作“赠”;
B.正确。
C.有误。“查看”中的“查”应写作“察”;
D.有误。“孤影自怜”中的“孤”应写作“顾”。
故选:B。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6.【答案】A
【分析】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解答】《花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集《组歌》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文章的最后提到的“人类尚未完全领悟“的哲理是:每个人都有其存在价值,都是可爱与值得自豪的,但是人类并不完全知道这一点,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出身条件等等而自卑。要追求光明,不要顾影自怜,也不要孤芳自赏。
故选:A。
【点评】一句话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时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还要注重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要通过多读,反复读,才能把握好句子的内容。
7.【答案】1.花 花朵开放 花朵凋谢 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花开花落;
2.拟人 欢迎 送行 花儿与鸟一起将灿烂的光明送走,花儿与群鸟有些依依不舍。
3.拟人、比喻 星星 太阳。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修辞方法。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1.选自《花之歌》。“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句中将“花”想象为大自然的话语,“说出来”是指花朵开放,“收回去,藏在心间”是指花朵凋谢,“然后又说一遍”指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花开花落的过程。
2.从“欢迎”与“送行”可知,作者把“花儿”与“群鸟”当作人来写,表现了花儿与群鸟关系融洽,非常友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3.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
故答案为:
1.花 花朵开放 花朵凋谢 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花开花落;
2.拟人 欢迎 送行 花儿与鸟一起将灿烂的光明送走,花儿与群鸟有些依依不舍。
3.拟人、比喻 星星 太阳。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8.【答案】(1)阳光从不对万物吝啬温暖,也不向任何受之恩惠的生物索取回报。
(2)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和修改病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1)从不……也不……是并列关系,造句时注意。
(2)修改病句,词序不当,应改为“将光明欢迎”。
故答案为:
(1)阳光从不对万物吝啬温暖,也不向任何受之恩惠的生物索取回报。
(2)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
【点评】造句的方法多种多样,这边需要注意造句的时候内容要积极向上,造句一定要通顺,不能有语病,不累赘叙述。
9.【答案】(1)①顾影自怜;
②心驰神往;
(2)“这些哲理”指的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要顾影自怜,也不要孤芳自赏。
(3)真情实感 纯洁神圣,树立高尚的理想。
【分析】语段出自《花之歌》,诗中表面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解答】(1)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根据意思从语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即可。①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②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2)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可知,“这些哲理”指的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要顾影自怜,也不要孤芳自赏。
(3)考查了对文段内容及写作手法的理解。结合文段内容可知,这段话是作者借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像花一样纯洁神圣,树立高尚的理想。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故答案为:
(1)①顾影自怜;
②心驰神往;
(2)“这些哲理”指的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要顾影自怜,也不要孤芳自赏。
(3)真情实感 纯洁神圣,树立高尚的理想。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0.【答案】春天,
我同小草一起将太阳拥抱。
夏天,
我和大树一道为火热作证。
【分析】本题为想象作文,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所给的句子,试着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结合自己的想法确定写作内容进行大胆的想象。写想象作文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要合乎情理,不能胡编乱造。趣味性是想象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引人入胜,使人喜读、乐读的重要保证。
【解答】范文:
春天,
我同小草一起将太阳拥抱。
夏天,
我和大树一道为火热作证。
【点评】本文小作者仿照所给诗句进行想象,运用优美的语言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不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