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二单元(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二单元(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7:0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提高卷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郝副营长(hǎo) 豫皖苏(wán)
B.围歼(qiān) 璀璨(càn)
C.黑魆魆(xū) 千钧一发(jūn)
2.下列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暖“字暗示了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喜心情。
B.“寒“字体现了红军战士夺取金沙江的惊心动魄。
C.“暖“一“寒“既呈现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主观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本文以“灯光”为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文以“灯光”为题,表明了正是千千万万“郝副营长”身上所具有的精神之光,才最终点亮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之光,迎来了伟大祖国的光明前程。
B.郝副营长为了后代能在灯光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换来胜利,这灯光是生命之光,胜利之光,所以以“灯光”为题。
C.灯光是全文的线索,作者通过对灯光的描写,表达了革命先烈对光明、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D.本文以“灯光”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赞美。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妈妈高兴地说:“今天天气真好呀!”
B.“往哪儿看呢?”爸爸严厉地说:“我在跟你说话呢!”
C.“路上注意安全!”妈妈关切的叮嘱道。
D.“你的腿怎么多了一个伤疤,”妈妈焦急的问,“是不是摔了一跤?”
5.假若你正忙于作业,一同学来问你题目,下列哪项回答最为恰当?(  )
A.请你耐心地等我把作业完成了,再来教你。
B.对不起,我自己的事还没做完呢,你另请高手吧。
C.等我把这题做完了,再一起讨论好吗?
D.等我做完作业,你再来请教我吧。
6.《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都运用了(  )的方法来描写场面。
A.动静结合 B.点面结合 C.虚实结合
7.下列爱国名句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B.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丕
D.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马宝玉激动地说:“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2)毛泽东主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用别的词语代替“说”)
   
(3)郝副营长只有二十二岁。郝副营长已经打过不少仗了。(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9.
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
两分零七秒,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的时间。您可知道,为了这两分零七秒,国旗班的战士付出了什么样的劳动!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必须和太阳一起升起。但是每天太阳出来的时间不一样,怎样掌握升旗时间?国旗班从天文台索取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太阳升、落时间表,在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即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时时修订。战士们的生活秩序全被打乱了。盛夏酷暑,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睡意,战士们就得起身整装,因为四点三十三分太阳在地平线露头,国旗也得同时升上旗杆顶。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您可以想象,国旗班的战士是多么辛苦。
每年,都有一些新战士被选到国旗班。他们进班后都要进行(严肃 严厉 严格)检查,稍有不符合的地方,就得进行艰苦的矫形:脖子向前探的,睡觉不能用枕头;腿并不拢的,要躺在床上用绳子把腿捆住;两肩不平的,要将肩和画在墙上的水平线平行,贴墙站着;胯凸的,在腰里扎一根木棍…新战士们自觉自愿地(磨耗 磨难 磨炼)自己直到练出标准的军姿。
冬天,天安门广场寒风凛冽,国旗班的战士们觉得穿着厚厚的棉衣升旗与庄严的国旗不太相称,升旗时有损祖国形象。于是,他们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升国旗时轻装上阵。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他们升旗时里面也只穿绒衣裤,戴单军帽、白线手套,腰扎皮带。
你看,升旗电钮按动了,三名升旗战士昂首并踵,挺胸收腹,向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他们(威严庄严威武)雄壮的形象给庄严的时刻增添了光彩。
(1)用“ ”画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话未说完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4)“轻装上阵”在文中指    。
(5)为了让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战士们是怎样做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6)你认为国旗班战士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精神?
   
10.习作乐园。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间的时候,你都和同学们玩什么游戏?自拟题目,把游戏的过程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少于400字。
第二单元提高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豫皖苏”的“皖”应读“wǎn”。
B.有误,“围歼”的“歼”应读“jiān”。
C.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B
【分析】考查了诗歌中字词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
【解答】A、C正确,B错误。
A正确。“金沙水拍云崖暖”这句话的意思是: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其中“暖”字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诗中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欢快的心情。
C正确。“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话的意思是: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其中“寒”字指大渡河上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体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暖“一“寒“既呈现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主观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故选B。
【点评】考查了诗歌中字词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3.【答案】D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结合课文内容可知,A、B、C正确,D选项有误。本文以“灯光”为题,表达了作者革命先烈对光明、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故选:D。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4.【答案】B
【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解答】A、C、D正确。
B.有误,“爸爸严厉地说”为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应加逗号。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运用,熟能生巧。
5.【答案】C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礼貌用语,是指在语言交流中使用具有尊重与友好的词语。礼貌用语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友好关系的敲门门]砖。
【解答】A.不恰当,语气不够委婉。
B.不恰当,结合“另请高手吧”,态度不亲切,语气不委婉。
C.恰当,态度亲切自然,有礼貌。
D.不恰当,话语不够委婉而有礼貌。
故选:C。
【点评】“谢谢”、“对不起”和“请”这些礼貌用语,如果使用恰当,对调和及融洽人际关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6.【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结合内容理解。
【解答】《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先写七连六班的五个同志一边战斗,一边把敌人引向狼牙山,然后又具体写了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以及胡德林和胡德才两位小战士是如何英勇杀敌的。这一段既写到了“面”,也就是人物的群体,也写到了“点”,即每一位战士。这种方法叫点面结合,这样点面结合,全面而又细致地展现了五壮士痛击敌人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国大典》中描写受阅部队时,课文按照“兵”出场的顺序依次描写,描写过程中注意点面结合,相互映衬,先“点”后“面”,分别介绍“海军”“炮兵”等各个方队,这是“点”;然后总写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这是“面”。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知,《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
故选:B。
【点评】写作手法的分析首先要熟悉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从篇章来说,有点面结合、欲扬先抑等,多练习就可掌握。
7.【答案】C
【分析】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故选:C。
【点评】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8.【答案】故答案为:
(1)马宝玉激动地说,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2)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郝副营长虽然只有二十二岁,但是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分析】考查了语句改写。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解答】(1)考查了直述句改转述句。提示语前面的内容不变;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双引号;第一个称“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们”。
(2)考查了词语的替换。明确要替换的词语,找到与它在句中的意思相近的词语。
(3)考查了用关联词合并句子。细读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找到相应的关联词;第一句后的句号改为逗号;后半句与前半句重复的主语删去或者改为代词“他”。
故答案为:
(1)马宝玉激动地说,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2)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郝副营长虽然只有二十二岁,但是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点评】改写句子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改写,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成分、基本意思等。
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语段主要写了为了把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国旗班的战士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文章展现了他们的辛苦,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
【解答】(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严肃:令人敬畏。严厉:严肃而厉害;不宽容。严格: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结合语境选择“严格”。磨耗:由于磨擦而受损耗。磨难:苦难。磨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结合语境选择“磨炼”。威严:威武而严肃。庄严:形容人庄重、严肃、严正。威武:威力强大,有气势、声势。结合语境选择“威武”。
(2)考查学生对拟人句的理解。阅读句子“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可知,这句话把太阳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理解。阅读句子“胯凸的,在腰里扎一根木棍……”可知,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轻装上阵”在文中指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他们升旗时里面也只穿绒衣裤,戴单军帽、白线手套,腰扎皮带。
(5)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国旗班从天文台索取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太阳升、落时间表,在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即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时时修订”“盛夏酷暑,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睡意,战士们就得起身整装,因为四点三十三分太阳在地平线露头,国旗也得同时升上旗杆顶。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可知,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形象。
(6)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即:我认为国旗班战士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不怕吃苦,为了祖国的形象牺牲自我的爱国精神。
故答案为:
(1)严格 磨炼 威武;
(2)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
(3)B;
(4)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他们升旗时里面也只穿绒衣裤,戴单军帽、白线手套,腰扎皮带。
(5)国旗班从天文台索取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太阳升、落时间表,在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即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时时修订。盛夏酷暑,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睡意,战士们就得起身整装,因为四点三十三分太阳在地平线露头,国旗也得同时升上旗杆顶。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形象。
(6)不怕吃苦,为了祖国的形象牺牲自我的爱国精神。
【点评】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10.【答案】
课间十分钟
“叮铃铃”,下课铃敲响了,同学们一窝蜂似地跑出了教室。安静的操场马上热闹起来。
因为今天下了一场大雪,所以同学们都在兴高采烈地玩打雪仗。我闲得没事干,就和苗昊玩起了打雪仗,他先用手揉了一团雪球向我打来,正好我打在了我脖子上,啊!真凉爽呀!我也给它来了个更大的雪球,正好打到了嘴上,让他吃了个“雪馒头”。他捂着嘴狼狈地逃跑了。我只好又去找王宇轩玩儿打雪仗,他先给了我一个大雪球,正好打到了我脸上,我也不甘示弱,给他来了得更大的雪球,正好打到了他肩膀上,一场激烈的世界大战开始了。
这时,我又发现有一圈人围着在看什么东西,我也去凑热闹,发现女同学们在堆雪人,她们首先堆好了身子和头,然后用瓜子做了它的嘴、眼睛和头发,我想,她们也太没创意了吧!要是我堆雪人儿,我可跟她们不一样,我要用报纸碟个八角帽,戴在头上,然后用黑色的扣子当眼睛,再用一个胡萝卜当它的鼻子,最后用红色的,并且用吃过了的泡泡糖捏成嘴,看起来真是栩栩如生呀!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走进了教室。
【分析】通过读题可知,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写你课间和同学们玩的游戏。在我们的课间活动中,一定经常玩游戏,想想你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是什么,选择你印象深刻的去写。注意将游戏(活动)的过程写清楚,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写时要将这个游戏写具体生动,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注意要恰当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将文章写得生动、形象、有趣,让人爱读。
【解答】范文:
课间十分钟
“叮铃铃”,下课铃敲响了,同学们一窝蜂似地跑出了教室。安静的操场马上热闹起来。
因为今天下了一场大雪,所以同学们都在兴高采烈地玩打雪仗。我闲得没事干,就和苗昊玩起了打雪仗,他先用手揉了一团雪球向我打来,正好我打在了我脖子上,啊!真凉爽呀!我也给它来了个更大的雪球,正好打到了嘴上,让他吃了个“雪馒头”。他捂着嘴狼狈地逃跑了。我只好又去找王宇轩玩儿打雪仗,他先给了我一个大雪球,正好打到了我脸上,我也不甘示弱,给他来了得更大的雪球,正好打到了他肩膀上,一场激烈的世界大战开始了。
这时,我又发现有一圈人围着在看什么东西,我也去凑热闹,发现女同学们在堆雪人,她们首先堆好了身子和头,然后用瓜子做了它的嘴、眼睛和头发,我想,她们也太没创意了吧!要是我堆雪人儿,我可跟她们不一样,我要用报纸碟个八角帽,戴在头上,然后用黑色的扣子当眼睛,再用一个胡萝卜当它的鼻子,最后用红色的,并且用吃过了的泡泡糖捏成嘴,看起来真是栩栩如生呀!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走进了教室。
【点评】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操场上“打雪仗”和“堆雪人”的描写,表现了冬天到来后孩子们活跃的气氛。语言生动,叙述清晰,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到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