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五单元(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五单元(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7:1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提高卷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窸窣(zú) 痱子(fèi) 腥味(xīng)
B.嘟囔(rǎng) 蒜薹(tái) 玛瑙(nǎo)
C.瞟着(piǎo) 焖饭(mēn) 啪嗒(dā)
D.衣袖(xiù) 嘎吱(zhī) 酱油(jiàng)
2.搭配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高尚的品质 优秀的传统 丰硕的经验 热情地接待
B.熟练地操作 勤奋地学习 周密地安排 亲切地慰问
C.作风严肃 纪律严明 组织严密 形势严峻
D.设计精心 技术精湛 结构精巧 仪器周密
3.我们学过的课文《草原》《七律 长征》《盼》和《穷人》依次出自于作家。(  )
A.巴金 闻一多 鲁迅莎士比亚
B.老舍 毛泽东 鲁迅 奥莱尔
C.老舍 鲁迅 铁凝 列夫 托尔斯泰
D.老舍 毛泽东 铁凝 列夫 托尔斯泰
4.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B.“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告诉人们:早晨有霞预示有雨,不能出门;傍晚有霞预示天晴,可以远行。
C.北方农家的谚语“六月六,看谷秀”,说明谷子长得很好看,因此来参观的人非常多。
D.“春雨贵如油”,这春天的雨啊,就像油一样珍贵,能够滋润庄稼,给庄稼带来丰富的营养。
5.“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这句话运用了(  )的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6.技法:以下关于本次习作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要流露出真情。
B.事例要选择学习汉字过程中的快乐、悲哀、收获等来写。
C.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事例来写。
7.下面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冷清的头脑。
B.孙爷爷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他德高望重,受到我们的衷心爱抚。
C.我爸爸是一个计划科的科长,擅长订计划和做计划。
D.虽然自己做的书有些粗糙,但是同学们对这些书格外珍爱。
8.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①提示语在前
   
②提示语在中间
   
(2)小杨树上挂满了雨点儿。(改为比喻句)
   
9.请你简要分析以下材料的立意。
记得我六岁的那一年,有一天晚上妈妈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明明,你明天就上一年级了,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贪玩了,以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科学家,好好建设我们的祖国。”
材料分析:   
10.
盼(节选)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体现了    。
(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   ”这个意思来写的,画“_______”的句子是对“我”的    。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3)“我”盼着变天的原因是    
A.天太热了,“我”有些受不了。
B.“我”迫切地想穿上新雨衣。
C.“我”希望出现晴好天气,能够到外面玩。
D.“我”希望看看雨中的美景。
(4)“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朗读句子,体会两个“安安静静”的作用。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11.题目: 里的新鲜事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紧扣“新鲜”来写。(2)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3)不少于500字。
第五单元提高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窸窣”的“窣”应读“sū”。
B.有误,“嘟囔”的“囔”应读“nang”。
C.有误,“焖饭”的“焖”应读“mèn”。
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解答】A.有误,“优秀的传统”可改为“优良的传统”,“丰硕的经验”可改为“丰富的经验”。
B.正确。
C.有误,“作风严肃”可改为“作风严谨”。
D.有误,“仪器周密”可改为“安排周密”。
故选:B。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3.【答案】D
【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先生,《七律 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盼》的作者是铁凝,《穷人》的作者是列夫 托尔斯泰。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4.【答案】C
【分析】考查了对俗语、谚语含义的理解。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谚语“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在六月初六那天观看庄稼抽穗开花。谚语包含了农民盼望和庆祝庄稼丰收的心理,并非题干所说。
故选:C。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俗语、谚语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修辞。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修辞、内容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完成。
【解答】句中将“小杨树”当作人来写,赋予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选:B。
【点评】修辞手法的辨析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平时的学习、阅读与写作中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辨析与应用。
6.【答案】B
【分析】考查了实践作业的能力,实践作业是指完成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问卷、从事专项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任务。
【解答】本次习作的要求是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故A、C的说法正确,B有误。
故选:B。
【点评】综合实践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7.【答案】D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解答】A.用词不当。应把“冷清”改为“冷静”。
B.用词不当。应把“爱抚”改为“爱戴”。
C.语意重复。应把“订计划和”或“和做计划”删去。
D.正确。
故选:D。
【点评】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8.【答案】(1)①我央求着:“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
②“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我央求着,“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
(2)小杨树上挂满了珍珠似的雨点儿。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为比喻句时要注意写出句子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解答】(1)①提示语在前,把“我央求着”放在句子前面,后面用冒号。
②提示语在中间,把“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放在前面,后面用逗号,“我央求着”放在中间,后面用逗号,“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放在后面。
(2)改为比喻句,把“雨点儿”比喻为“珍珠”。
故答案为:
(1)①我央求着:“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
②“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我央求着,“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
(2)小杨树上挂满了珍珠似的雨点儿。
【点评】改写句子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9.【答案】母亲对于我未来的影响。
【分析】考查信息材料分析。材料主要是母亲对我的教育,如何好好学习、长大后干什么等,根据所提的问题回答。
【解答】分析材料中妈妈的话的用意,我为什么至今想起来。
故答案为:
母亲对于我未来的影响。
【点评】做好本题的关键,是首先看懂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题目要求做出回答即可。
10.【答案】(1)“我”对新雨衣的喜爱;
(2)盼下雨 C;
(3)B;
(4)面对下雨,行人加快了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期待雨点儿打在头上。这种“反常“的举动反映了“我”盼来下雨天的激动与兴奋之情,以及对雨天的喜爱。
(5)这两个“安安静静“说明“我”迫切地想穿雨衣到外面去,想到雨里感受了雨衣的作用。“安安静静“流露出“我的真情实感,有些不开心。
【分析】《盼》这篇文章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的故事。作者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一自然段可知,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体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描写方法的掌握。通过阅读第二自然段可知,第二自然段是围绕“盼下雨”这个意思来写的,“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个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故选:C。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我”盼着变天的原因是“我”迫切地想穿上新雨衣。故选:B。
(4)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意思是说面对下雨,行人加快了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期待雨点儿打在头上。这种“反常“的举动反映了“我”盼来下雨天的激动与兴奋之情,以及对雨天的喜爱。
(5)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中这两个“安安静静“说明“我”迫切地想穿雨衣到外面去,想到雨里感受了雨衣的作用。“安安静静“流露出“我的真情实感,有些不开心。
故答案为:
(1)“我”对新雨衣的喜爱;
(2)盼下雨 C;
(3)B;
(4)面对下雨,行人加快了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期待雨点儿打在头上。这种“反常“的举动反映了“我”盼来下雨天的激动与兴奋之情,以及对雨天的喜爱。
(5)这两个“安安静静“说明“我”迫切地想穿雨衣到外面去,想到雨里感受了雨衣的作用。“安安静静“流露出“我的真情实感,有些不开心。
【点评】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2、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
1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通过审题可知,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  )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习作。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不缺新鲜事,可以是发生在班级里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家里的,还可以是发生在路上的,无论写什么,都要紧扣“新鲜”来写,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中心,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班级里的新鲜事
我们班发生了一系列的新鲜事儿。
下课了,我的同学隆舒婷叫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到外面走廊玩游戏。我们看到了男同学们找来一个易拉罐当足球玩。当时我看见了这场面,哈哈大笑。男生们真的好逗啊,居然把易拉罐当足球踢了。
男生们真逼真,他们真的把人都分成了两队,一对防守,一对进攻。他们把靠防守方近一点的线作为了球门。只要足球踢过了线进攻队就赢了一分。我原本以为这很无聊,多看了一会儿,便觉得很有趣。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奔向教室。
再一次下课,同学们又不约而同的奔出了教室。按上一次下课时的队形整齐地排好了。这一次,我也跑出了教室,看男生们踢足球。我看着看着就想出了一个主意,我叫上袁紫露和我一起来完成。我和袁紫露哪一方都不帮,我们成了中间的捣乱人。第一次是在进攻队的“足球”快进“球门”的时候。我就用力的把“球”踢出了“球门”。防守队的孙凯也把我像“球”一样重重地踢了一脚。第二次是防守方准备把球踢向进攻方的时候,我把“球”狠狠踢到了进攻方所在的地方。这一次,进攻方的金万祥也准备踢我。我灵巧地一躲跑回了教室。
班级里的新鲜事有很多,希望你有机会也找出来并告诉给大家。
【点评】习作写了“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选材真实,叙述生动,尤其人物的动作活动的描写很到位。文末“班级里的新鲜事有很多,希望你有机会去找出来并告诉给大家。”点明中心,升华了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