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青春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没有变化
B.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C.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可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
D.第二性征的出现与性激素有关
2.赣南脐橙产自江西赣州,不仅风味极佳,而且富含胡萝卜素。由题意可分析出,食用赣南脐橙可以预防( )
A.佝偻病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症 D.大脖子病
3.下图是比较花生仁、核桃仁所含能量差异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拉罐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减小实验误差
B.一般情况下,最终得出的能量数值会比实际值更低
C.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温度计下端不可以接触到锥形瓶底部
D.只需做一次实验,便可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4.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为____将淀粉分解为____。两个横线处分别对应的是( )
A.胃蛋白酶、氨基酸 B.胃蛋白酶、多肽
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D.唾液淀粉酶、脂肪酸
5.夏季天气炎热,上完体育课的康康觉得口渴,快速喝了大量的水后,出现了胃痉挛、恶心呕吐的症状。医生告诫康康,剧烈运动后大量喝水会导致电解质失衡、肠胃功能紊乱,加重心脏负担等不良后果,应采用少量多次、搭配电解质的科学补水方式。水在康康的消化道内的“旅行”路线是( )
A.口腔→食管→咽→大肠→胃→小肠 B.口腔→咽→食管→小肠→胃→大肠
C.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D.口腔→食管→咽→胃→小肠→大肠
6.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的程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X表示的是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
B.蛋白质在胃中被消化成氨基酸
C.曲线Y所示物质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D.字母D表示的是小肠,内含多种消化液
7.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这是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B.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
C.构成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只有一层
D.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8.小慧准备在妈妈生日时为她做一顿丰盛的午餐,请你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帮小慧选出“最佳菜单”( )
A.长寿面、白灼虾、卤鸡腿、红烧肉 B.长寿面、白灼虾、可乐鸡翅、清蒸鲈鱼
C.长寿面、茄子焖豆角、炒包菜、蔬菜汤 D.长寿面、炒青菜、白灼虾、青椒炒肉
9.人在溺水时,首先受到阻碍的是( )
A.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0.如图是某同学做的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模拟的是肺,吸气时肺部会扩张
B.⑤模拟膈,吸气时膈顶会上升
C.吸气时,气流的方向是:③→②→①
D.B图模拟吸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11.肺泡与血液之间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的数量很少,体积很大
C.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含量增加
12.将适量的人血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层暗红色的部分主要是( )
A.红细胞 B.血清 C.血小板 D.血浆
13.关于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运输氧气的“快递员”
B.白细胞有细胞核,是与病菌做斗争的“卫士”
C.如果血小板数量偏低,会导致凝血障碍
D.如果红细胞数量偏低,可判定体内有炎症
14.一位老人在地震中受伤,急需大量输血。他的血型是AB型,正常情况下应该给他输入的血型是( )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15.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及血液的流动”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鱼在培养皿中会跳动,可在鱼安静后,再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
B.在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包裹小鱼的纱布上滴水
C.应选用尾鳍色素多的小鱼
D.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放回鱼缸
16.医院“指尖采血”刺破的血管、手臂上的青筋分别是( )
A.动脉、静脉 B.毛细血管、静脉 C.静脉、动脉 D.静脉、静脉
17.关于毛细血管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数量多,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B.管径很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C.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D.管壁很薄,只由两层上皮细胞构成
18.哺乳动物的心脏有4个腔,用玻璃棒探一探已解剖的猪心脏可以发现,下列2腔之间相通的是( )
A.左心室和右心室 B.左心房和右心室 C.左心房和右心房 D.右心房和右心室
19.图示中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心腔,其中③表示右心室。下列哪项正确地表示了肺循环的途径( )
A.③→⑤→⑥→⑦→② B.⑧→①→③→⑤→⑥
C.④→⑩→⑨→⑧→① D.⑦→②→④→⑩→⑨
20.《黄帝内经》中记载“心主身之血脉”“诸血皆归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表明中国古代医学已经认识到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核心作用,血液在脉管内必须依赖心脏搏动才能循环不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
B.心房和心室间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C.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是同时进行的,体循环结束后,再进行肺循环
D.不管是体循环还是肺循环,动力都来自于心脏的收缩
21.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需要及时排出体外。下列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
①呼气排出二氧化碳 ②排便 ③排尿 ④流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膀胱 B.输尿管 C.肾 D.尿道
23.血液流经___后形成原尿,原尿流经___后形成尿液。两个横线处分别对应的是( )
A.膀胱、肾 B.肾小球、肾小管 C.肾静脉、肾动脉 D.输尿管、尿道
24.某人的尿液中检测出含有葡萄糖,则该病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膀胱 B.肾小管 C.尿道 D.肾小球
25.如图是某同学在生物课上画的曲线图,文字表示不完全,推测该曲线可能表示( )
A.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含量的变化血
B.血液流经小肠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液
C.血液流经肾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大脑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二、判断题
26.某妇女因患子宫肌瘤而手术切除子宫,此妇女的第二性征将消失。( )
27.食物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
28.为了不浪费粮食,发霉变质的剩饭或饲料可用来喂养家禽家畜。( )
29.在观察心脏的实验中,往上腔静脉灌水,水最终从肺静脉流出来。
30.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
三、综合题
31.散文家朱自清曾在《春》中描绘:“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离不开我们的呼吸系统,请回答:
(1)呼吸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
(2)人们吸入的空气和吃进去的食物都要经过图中的结构[ ] 。
(3)我们深吸一口气时,图中结构⑦所处的状态是 (填“收缩”或“舒张”)。
(4)混着青草味的空气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正确顺序是( )。
A.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鼻→气管→支气管→肺
D.鼻→支气管→气管→喉→咽→肺
32.学校开展跨学科实践模型制作活动,某同学用胶皮管、透明塑料软管、球、漏斗、小磁条做了一个肾单位模型,结构如下图1,其中胶皮管套在漏斗下端,小磁条粘在胶皮管内,且不影响所有小圆珠通过。图2表示球的结构,为空心半球,下与漏斗相通,在球的水平面有个塑料隔板,隔板上有很多的小孔(5mm<直径<10mm)。下图3表示三种不同的小圆珠。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球的塑料隔板上有大小不同的小孔主要是为了模拟 (填结构名称)的 作用。
(2)透明塑料软管缠绕在胶皮管的周围,胶皮管模拟的是 。
(3)演示中,漏斗下端的磁条吸住小铁圆珠,该过程模拟的是尿液形成过程中的 作用。
(4)将若干小圆珠从a处灌入模型装置,发现小塑料圆珠从d处流出。正常情况下,小塑料圆珠不能代表的成分是( )。
A.尿素 B.水 C.血细胞 D.无机盐
33.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之间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请结合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分析作答:
(1)根据图示,图中的A系统为 系统,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B系统中的气体②为 ,该气体首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 。
(3)血液流经C系统之后,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含量 (“增加”或“减少”)。
(4)由此可知,不管是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氧气还是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都离不开血液循环系统的运输。下列生活习惯不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是( )
A.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B.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C.经常熬夜玩游戏 D.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四、实验探究题
34.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米饭入口后会在我们的体内发生神奇的变化。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口腔对米饭的消化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据题回答:
试管编号 1 2 3 4
米饭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探究“唾液对米饭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试验,在A处应加入2mL 。
(2)如果选用1、3、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变量是 ,其中对照组是 号试管。
(3)10分钟后,往试管中滴加两滴碘液,预期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填“变蓝”或“不变蓝”),说明米饭在口腔中能被初步消化。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C B A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D C B D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B B
26.错误
27.正确
28.错误
29.错误
30.正确
31.(1) 呼吸道 肺
(2)②咽
(3)收缩
(4)B
32.(1) 肾小球 滤过
(2)肾小管
(3)重吸收
(4)C
33.(1) 消化 吸收
(2) 氧气 左心房
(3)减少
(4)C
34.(1)清水
(2) 温度 1
(3)不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