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夏天里的成长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苞蕾(lěi) 苔藓(xiān)
B.草坪(péng) 瀑布(pù)
C.甘蔗(zhè) 谚语(yàn)
D.缝隙(fèng) 瓜棚(péng)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绿蔓 跳跃 高梁 B.苔藓 菜畦 稻秧
C.甘蔗 瀑布 威力 D.铁轨 接茬 谚语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中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下列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草长,树木长, 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A.虽然……但是…… B.不仅……而且……
C.不是……就是…… D.因为……所以……
5.(《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
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
6.“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是文章的( )句。
A.中心 B.过渡 C.总结
7.选择对谚语含义理解正确的选项。(填序号)
“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
A.夏季天气炎热,白天最长,太阳最大。
B.夏季气温高,不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C.夏季炎热,对动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
8.按要求写句子。
(1)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2)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改为反问句)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迷人的海滨夏夜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被霞光染①(rǎn yǎn)成了红色,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②(yǒng rǒng)起的时候,那照在浪峰的霞光,又红又亮,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浅红,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③(启 起)明星。它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天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从半空中倒④(应 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迷人”一词集中写出了海滨夏夜的美,作者面对这样的美景,感到 和 。
(3)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按顺序写下来。
(4)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5)请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海滨夏夜的美。
10.仿写。
请模仿课文的写法,围绕“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写一段话,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建议从动物、植物及人的变化等角度来写。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
16 夏天里的成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解答】A.有误,“苔藓”的“藓”读音为xiǎn。
B.有误,“草坪”的“坪”读音为píng。
C.有误,“甘蔗”的“蔗”读音为zhe。
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日常用语中,一些字的读音很容易被读错,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这些字的积累,避免读错。
2.【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词义,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高粱: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故“高梁”的“梁”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方面筛选。
【解答】A.使用正确。
B.使用有误,江河日下:通常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含有贬义。
C.使用正确。
D.使用正确。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地使用。
4.【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分句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
故选:D。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5.【答案】C
【分析】考查了文章的结构。几种常见的文章结构:总分关系,它包括:①先分后总;②先总后分;③总—分—总。
【解答】《夏天里的成长》首先总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之后分别从“动物、植物、人”三方面来写夏天里的成长。故文章结构为“总分”式。
故选:C。
【点评】总分式文章结构能够使文章结构更清晰,便于理解。
6.【答案】A
【分析】考查了找中心句。中心句一般是全文的或某段的表达中心内容的句子,要想理解好中心句的内容,需要对全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
【解答】《夏天里的成长》写了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故文章的中心句是: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故选:A。
【点评】中心句一般是全文的或某段的表达中心内容的句子,中心句多在句首或句尾,有的在句中,要通过多读课文去理解。
7.【答案】C
【分析】考查了对谚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只要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并理解就能顺利完成,不会的可查阅资料。
【解答】出自课文《夏天里的成长》,意思是夏季炎热,对动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
故选:C。
【点评】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8.【答案】(1)昨天,我们怀揣着梦想而来;今天,我们在这一方净土中勤奋学习;明天,我们将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2)夏天难道不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吗?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遣词造句和改写句子的能力,造句时要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意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语言实践造句。
【解答】(1)昨天……今天……明天……:表示并列关系。
(2)考查了陈述句变反问句,“夏天”后加“难道不”,结尾加“吗”,句号变问号。
故答案为:
(1)昨天,我们怀揣着梦想而来;今天,我们在这一方净土中勤奋学习;明天,我们将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2)夏天难道不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吗?
【点评】造句时句子要通顺,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通顺,是指要符合语法、逻辑,意思要表达得完整、合乎事理、不能有残缺。
9.【答案】(1)①rǎn ②yǒng ③启 ④映;
(2)愉快 兴奋;
(3)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夜色加浓;
(4)它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天空的明灯;
(5)海风拂面让人忘记忧愁,忘记烦恼,抛开压力,忘记孤单,流连忘返。
【分析】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海滨夏夜的美丽与迷人,表达了作者对海滨夏夜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解答】(1)考查了汉字的读音与同音字的辨析。“染”读“rǎn”。组词为染色。故选“rǎn”。
“涌”读“yǒng”,组词为涌起。故选“yǒng”。
起: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组词为起来。“启”开始。如启明星。根据意思应选“启”。
应:回答或随声相和。如应答。映:照射。如倒映。根据意思应选“映”。
(2)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夏夜”可知,“迷人”一词集中写出了海滨夏夜的美。从“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可知,作者面对这美景,感到愉快和兴奋。
(3)考查了对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的积累。读文段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句首可知,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夜色加浓。
(4)考查了比喻句。结合内容理解,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从“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启明星。它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市空的明灯”可知,把“启明星”比作“明灯”,运用了比喻。 从“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可知,把“灯光”比作“珍珠”,运用了比喻。选一句即可。
(5)考查了学生的说话的能力。要求结合文意,赞一赞海滨的夏夜,意思表达清楚。如:海风拂面让人忘记忧愁,忘记烦恼,抛开压力,忘记孤单,流连忘返。
故答案为:
(1)①rǎn ②yǒng ③启 ④映;
(2)愉快 兴奋;
(3)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夜色加浓;
(4)它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天空的明灯;
(5)海风拂面让人忘记忧愁,忘记烦恼,抛开压力,忘记孤单,流连忘返。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情景写话。先弄清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词句,围绕天气的炎热,选择周围有突出特点的景物,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写。
【解答】考查了情景写话。根据题目要求,结合现实生活,找到身边的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触到的等,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写。
故答案为:
地面上像是着了火,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烫得人脸上火辣辣的。路上的行人挥汗如雨。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像是发了狂。树上的叶子热得打着卷儿。树下的小草也有气无力地耷拉着脑袋。
【点评】做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平时要养成认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善于抓住身边景物的特点,再结合平时学习积累到的词句和表现手法,才能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