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测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某研究团队在用二甲双胍溶液培养衰老T细胞时发现,细胞内的端粒酶浓度升高。已知端粒酶负责合成端粒DNA并保持染色体末端—端粒的长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端粒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推测二甲双胍能延缓T细胞衰老
C.据端粒学说可知,衰老T细胞的端粒缩短,端粒酶活性下降
D.推测细菌连续分裂的原因可能是细胞中有端粒酶,能延长端粒
2.某哺乳动物细胞部分区域如图所示,①~⑥表示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③、①和细胞膜在结构上直接相连
B.②有选择透过性,允许mRNA 进入细胞质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④的体积较大
D.蛋白质合成时,⑥要附着在⑤(染色质)上进行翻译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时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和二氧化碳
B.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C.保证有氧呼吸顺利进行的前提是细胞具有结构完整的线粒体
D.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NAD+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4.某植物(2n)自然状态下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该植物自交,F 中绿秆植株:紫秆植株=9:7,若仅考虑控制茎秆颜色的相关基因,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绿秆植株有4种基因型
B.紫秆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7
C.控制茎秆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F 紫秆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不会出现绿秆植株
5.某生物小组开展模型构建活动,已知五边形卡片代表五碳糖,圆形卡片代表磷酸基团,其他5种略有不同的卡片代表不同碱基,各分子之间的连接键及碱基对之间的氢键都用订书钉代替,一个订书钉代表一个键,具体数量如表所示。利用上述材料构建DNA时最多需要氢键( )
项目 五碳糖 磷 酸 A G T C U
数量 300个 420个 150个 60个 65个 140个 50个
A.300个 B.310个 C.410个 D.420个
6.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研究转化因子时的实验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理组为对照组,乙处理组为实验组
B.艾弗里的上述实验利用了控制自变量的“加法原理”
C.DNA 酶处理的乙组中,步骤⑤检测到培养基中只长有 R型细菌
D.蛋白酶处理的甲组中,步骤⑤检测到培养基中只长有S型细菌
7.现代人们的观点认为,基因组含有两类遗传信息: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组DNA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另一类则是表观遗传学信息,即基因组DNA的修饰,它提供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应用DNA 遗传信息的指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B.基因的修饰没有改变基因的成基序列,不能遗传给后代
C.某个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不影响该基因的复制
D.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是表观遗传造成的
8.超雄综合征是由性染色体变异所引起的综合症,患者(47. XYY)的体细胞中多出一条Y染色体,多数患者健康状况良好且社会适应能力正常。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病是初级精母细胞试数分裂异常所致
B.超雄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C.通过羊水检查可确定胎儿是否患超雄综合征
D.患者产生的性染色体正常的配子占1/2
9.科学家利用P分别标记基因组成为 hr 和h r 的T2噬菌体,用这两种噬菌体侵染同一个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该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的基因组成有hr 、h r、h r 、hr四种类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子代噬菌体出现hr 、h r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T2噬菌体与之分离
C.保温时间过长会影响上清液放射性的强度
D.T2噬菌体中嘌呤碱基的数目与嘧啶碱基的数目相等
10.科学家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先将大肠杆菌放在含14NH4Cl的溶液中培养若干代,后将被 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H4Cl的普通培养液中增殖两代。下图表示几种可能的离心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子一代和子二代离心后,试管中DNA 的位置均对应图中的⑥,则DNA 为半保留复制
B.若DNA 为半保留复制,则子二代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对应图中的④
C.该实验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在试管中区分含有不同N的DNA
D.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使得DNA的提取更方便快捷
11.某研究团队揭示了癌症进展机制的新细节:当细胞处于硬度较大的微环境中时,细胞核由松弛状态变成紧绷状态,导致YAP蛋白向细胞核内迁移并促进细胞增殖;核纤层蛋白A/C减少会使向细胞核内迁移的YAP蛋白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且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多
B.由题推测,核纤层蛋白A/C的基因是抑癌基因
C.一旦有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引起细胞癌变
D.让细胞内的YAP蛋白失活可能有利于癌症的治疗
12.芸墓属的二倍体基本种荟差、黑芥和甘蓝通过相互杂交及杂交后染色体自然加倍形成了四倍体栽培种,关系如图所示(A、B、C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数字代表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芸墓与甘蓝能杂交,不存在生殖隔离
B.甘蓝型油菜的细胞含有 2个染色体组
C.培育埃塞俄比亚芥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芥菜的配子染色体组和数目分别为 AB、18条
13.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具有独特骨骼结构和形态特征的新禽龙类恐龙————康普顿雷龙的化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恐龙化石是恐龙曾经存在于地球的直接证据
B.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灭绝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C.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灭绝生物的进化顺序
D.独特骨骼结构和形态特征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14.以某基因型为BB的植株为原材料,在辐射等条件下进行的育种过程如图所示。已知乙中含变异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b基因的碱基数目不同,碱基序列也不同
B.过程①②分别改变了基因的种类、数目
C.过程②③发生的变异均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D.乙自交两代,子代中含变异染色体的个体占1/8
15.在开展“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探究实践活动中,某小组欲设计如下调查问卷来开展某种遗传病的调查工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遗传病情况调查 将你和家人的患×遗传病情况填写在下表中.(仅供调查使用,隐私严格保护)
家庭关系 自己 父亲 母亲 祖父(爷爷) 祖母(奶奶) 外祖父(娃爷) 外祖母(姥姥)
选项
注:A.患病,B.不患病,C.不清楚。
A.应只针对患者群体展开调查分析
B.在调查时,只要是患者表现出来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以上调查问卷只能用来分析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D.进行调查时,可以选择较高发病率的单基因遗传病
16.猪笼草笼口边缘通常是光滑的且可以分泌蜜露,有利于诱捕昆虫。研究发现,在昆虫活动较少且氮、磷相对贫乏的高山地带,猪笼草边沿会相对粗糙,这有利于树鼩、鸟类等在笼内排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山地带的生境会使猪笼草产生定向突变
B.猪笼草的多样性体现了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C.笼口边沿光滑与粗糙的猪笼草种群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高山地带的猪笼草可以通过捕食昆虫来获取足够的营养
二、解答题
17.气孔是叶肉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气孔导度可通过影响叶肉细胞间CO 浓度来影响其光合速率。草莓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及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NADPH在 (填具体场所)上合成。若突然增加 CO 的供应量,则短时间内NADPH 的含量将 。
(2)当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增大且气孔导度减小时,胞间CO 浓度将会降低,原因为 。
(3)已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能调节植物的生长。某科研小组研究了DA-6和遮光对草蒋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表和图2所示。
组别 处理
甲 不遮光+清水
乙 不遮光+DA-6
丙 遮光+清水
丁
①丁组的处理是 ,
②比较分析甲和乙后,可以推测DA-6提高光合速率的机理是 .
③比较分析甲和丙后可知,遮光条件下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 (填“是”或“不是”)气孔导度,原因是 。
18.图1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细胞①对应图2中 (填字母)阶段,细胞③的名称为 。
(2)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这往往与图1中细胞 (填序号)的染色体的行为有关,该细胞处于图2中的 (填字母)阶段。
(3)由细胞④中存在基因B、b可以推测,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发生的时期是 。
(4)若细胞④中基因B、b所在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其他细胞分裂正常,则相应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所产生配子中正常配子的占比为 ,原因是 。
19.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大量心肌细胞凋亡引起的心脏疾病。某项新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miRNA 调控P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其调控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过程①中非模板链的部分碱基序列为3'-CGTATC-5',则该过程形成的mRNA 分子中相对应区域的碱基序列为 。过程①②共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
(2)图中乙处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用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生理意义是 。
(3)已知过程①产生的mRNA链中腺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6%,mRNA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胞嘧啶分别占29%、19%,则与mRNA链对应的DNA 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
(4)由图可知,miRNA基因调控P基因表达的机理是 。
20.番茄(2n=24)是重要的园艺作物,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技术手段能够高效地产生单倍体植株,相关研究指出,利用着丝粒缺陷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其后代(F1)中高频率地出现了单倍休植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育种工作者常常采用 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2)①结合题图分析、利用着丝粒缺陷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后代能出现单倍体植株的原因是杂交产生的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来自着丝粒缺陷型植株的染色体因着丝粒缺陷,导致 ,而来自野生型植株的染色体行为正常,结果是其中一个子细胞中只含有来自 植株的染色体。
②进一步研究显示,F1植株细胞中来自着丝粒缺陷型植株的染色体会发生丢失。由此判断,F1植株的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将来 (填“能”或“不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3)为筛选出目标植株,可利用 观察F1植株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4)单倍体育种技术是作物遗传改良研究中的热门领域,与传统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单倍体育种具有的显著优势是 (答出1点)。
21.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 DMD 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下图1 是某 DMD患者的家系图。正常的DMD 基因与突变的DMD 基因可被限制酶切割成不同的片段,电泳后呈现出不同的条带,常用于基因检测。对患者(Ⅲ-1)家系中的某些成员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信息可知,条带2表示 (填“正常”或“突变”)的DMD 基因,DMD的遗传方式为 。
(2)Ⅱ-3的致病基因来源于 。该家系的成员中, 是DMD 基因携带者。若Ⅱ-1与一位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则生育的儿子患 DMD的概率是 。
(3)某地区男性和女性中,突变的 DMD 基因的频率均为ρ。女性群体该病的发病率 (填“大于”或“小于”)男性群体该病的发病率,从基因频率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D B C D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D B D B
17.(1) 类囊体薄膜 降低
(2)当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增大时,细胞对CO2 的固定和还原加快,消耗的CO2 增多;同时气孔导度减小,外界CO2 进入胞间的量减少,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基本不变,所以胞间CO2浓度将会降低。
(3) 遮光 + DA-6 增大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速率) 不是 比较甲组(不遮光 + 清水)和丙组(遮光 + 清水)可知,遮光条件下气孔导度虽然减小,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18.(1) AB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2) ② FG
(3)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4) 1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细胞④为极体,极体异常不影响次级卵母细胞,后者可发育成一个正常配子。
19.(1) 3’-GCAUAG-5’ A - U、G - C
(2) a→b 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蛋白质(提高翻译效率 )
(3)28%
(4)miRNA 与 P 基因的 mRNA 结合,阻止其与核糖体结合,抑制翻译
20.(1)花药离体培养
(2) 染色体丢失 野生型 1 能
(3)显微镜
(4)缩短育种年限
21.(1) 正常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 I-2 I-2、Ⅱ-3、Ⅲ-2 1/4
(3) 小于 在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中,男性只需一个致病基因即可发病,而女性需要两个致病基因才能发病,因此在相同基因频率下,女性发病概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