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文言文二则(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文言文二则(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7:3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文言文二则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A.志气 B.心志,情志 C.记住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少(shǎo)选之间(jiàn),而志在流水。
B.以为(wéi)世无足复为(wèi)鼓琴者。
C.蜀中有杜处士,好(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
3.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C.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下列人物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杜处士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B.牧童注意观察生活,是生活的有心人。
C.戴嵩不尊重事实,想当然。
D.苏轼认为实践出真知,艺术源于生活。
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友情的一项是(  )
A.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元]王冕)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C.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唐]牟融)
D.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宋]岳飞)
6.表达交流练。
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巍太山、汤汤流水,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请你试着写一写。
方鼓琴而志在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少选之间而志在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伯牙志在    ,琴声若    ;伯牙志在    ,琴声若    。
7.下列句子中,在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8.仔细观察,尊重事实﹣《书戴嵩画牛》
处士爱画
选一选,并填空
A.爱书画
B.爱《牛》
(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可见杜处士特别喜爱   。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   ),(   ),(   )。
(1)根据课文内容,将上面文段补充完整。
(2)选择正确项,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①对“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牙想要什么,锺子期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得到
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锺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他的心意
C.伯牙每次想到锺子期,锺子期也一定会想到他
D.不管伯牙念什么,锺子期都能清楚地听到
②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    。
A.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人了
D.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10.百字练笔。
伯牙和锺子期一起来到郊外,一个弹琴,一个听琴,会发生什么呢?写一写吧。
22 文言文二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分析】考查了古文中重要字词的理解。作答此类题首先要熟悉小古文,并能理解古文的意思,再根据文言文的六种解词法来理解词语。
【解答】这句话出自古文《伯牙鼓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因此“志”的意思是:心志、情志。
故选:B。
【点评】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再理解古文的意思,并根据古文意思识记并理解重要字词的意思。为了检验古文中重要字词理解是否正确,可以将字词的意思代入古文中读一读。
2.【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解答】A.有误,间:读[jiān]时,是方位词,指中间。读[jiàn]时,指空隙。故在句子“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应读“jiān”。
B、C项正确。
故选:A。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要注重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3.【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解答】A、C、D正确
B.错误,“乎”语气词,相当于“啊”,与“汤汤”结合紧密,应该划在一起。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故选:B。
【点评】文言断句虽然不常考到,但学习掌握此项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是有帮助的,便于学习古文,读懂文章内容。
4.【答案】C
【分析】考查了形象分析。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平时注意积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并不是说戴嵩不尊重事实,想当然。
故选C。
【点评】中外名著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鼓励学生们多读、常读,没必要刻意去记什么,读的多了自然有收获。
5.【答案】D
【分析】考查诗歌情感主旨。要掌握诗歌情感主旨首先要理解诗歌意思,再结合背景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去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解答】A.正确。“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描写作者对知音的渴求和知音难寻的苦恼,体现作者对友情的渴望。
B.正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不受空间的阻隔。
C.正确。“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意思是高山流水琴音流淌,趁着明月就着清风与知己饮酒。
D.有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诗人忧虑国事,引用“伯牙绝弦”的典故,表达自己无人理解的苦闷。与友情无关。
故选:D。
【点评】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对相关内容加强记忆,尤其是诗文中的重要语句。在记忆、背诵的同时,也要理解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6.【答案】明月 皎皎 明月 清风 徐徐 清风 炊烟 袅袅炊烟 春雨 绵绵春雨。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话。结合自己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平日的积累,写出伯牙鼓琴的风采,要有真情实感。
【解答】作为楚国一个有名的琴师,他的琴声不只表现了峨峨太山、汤汤流水,还会表现出徐徐清风、皎皎明月、潺潺流水等动人的场景。据此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明月 皎皎 明月 清风 徐徐 清风 炊烟 袅袅炊烟 春雨 绵绵春雨。
【点评】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写话,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简练。
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参考译文: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解答】出自宋代苏轼的《杜处士好书画》。
A.所宝以百数。翻译: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省略了杜处士。
B.尤所爱。翻译:他特别喜爱。省略了杜处士。
C.拊掌大笑。翻译: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省略了牧童。
D.不可改也。翻译: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省略了这句话。
故选:BD。
【点评】古诗文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文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作时心情;古诗文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文的大概意思写出来。
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参考译文: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解答】(1)考查信息的筛选。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杜处士爱书画。
(2)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故答案为:
(1)A;
(2)所宝以百数 所珍藏的书画有成百幅 书画。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9.【答案】(1)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①B ②B。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做文言文后的习题应该先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文言文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解答】(1)考查了按课文内容填空。联系古文内容填空即可。
(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①“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这句古文的意思是: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锺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他的心意。故选B。
②“终身不复鼓琴”这句古文的意思是:一辈子不再弹琴。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故选B。
故答案为:
(1)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①B ②B。
【点评】语文高年级对文言文的考查频率较高,不管做文言文有关的哪些题型,都需要读者先了解古文的意思,再理解古文的情感,最后根据古文意思和情感做题。
10.【答案】伯牙和锺子期一起来到郊外,看到原野美丽的景色,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清风,锺子期说:“弹得好啊,我仿佛感觉到徐徐清风吹过我的脸颊。”伯牙心里想到月亮,锺子期说:“弹得好啊,我仿佛感觉一轮皓月当空。”
【分析】考查了学生写话的能力。写话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重点;其次是重视阅读、说话,加强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再次是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训练。
【解答】结合具体语境,发挥合理想象。
故答案为:
伯牙和锺子期一起来到郊外,看到原野美丽的景色,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清风,锺子期说:“弹得好啊,我仿佛感觉到徐徐清风吹过我的脸颊。”伯牙心里想到月亮,锺子期说:“弹得好啊,我仿佛感觉一轮皓月当空。”
【点评】写话是小学低年级常见的题目,目的在于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