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少年闰土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伶利 熟识 忙月 胯下
B.怕羞 家景 鹁鸪 口喝
C.讲究 獾猪 钢叉 新鲜
D.粘帽 收租 窜出 危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捏扁(niē) 装弶( qióng) 祭祀(sì)
B.竹编(biān) 秕谷(bǐ) 鹁鸪(bí)
C.爹爹(diē) 獾猪(guān) 伶俐(líng)
D.潮汛(cháo) 贡品(gòng) 闰土(rùn)
3.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B.我只是毫无根据地觉得猹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C.闰土的心里有没完没了的希奇的事。
D.闰土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竭尽全力地刺去。
4.下列不是鲁迅的作品的是( )。
A.《呐喊》 B.《故事新编》
C.《朝花夕拾》 D.《四世同堂》
5.下列出自鲁迅的名句是( )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6.“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对这句话中加点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作者因为自己的见识浅薄而很自卑的心理。
B.写出了闰土的见多识广和作者对他的钦佩之情。
C.写出了闰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在作者心里简直就是神童。
D.写出了乡村孩子比富家少爷博文广见。
7.中国文化常识填空。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描述:“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句中的“五行”指的是 、 、 、 、 。你或你同学的名字里带有 字,跟 有关,由此推测有可能你或他的五行缺 。
8.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写句子)
(2)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照样子,描写一种你熟悉的小动物)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 辨) 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②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合 和) 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极 级) 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 借) 的样子。
——节选自《孔乙己》
(1)给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打“√”。
(2)阅读文段,判断下面的描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横线上打“√”,错的在横线上打“×”。
①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借助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孔乙己内心的纠结。
②文中出现了几处细节描写,目的在于刻画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③文章对“我”的心理描写,目的在于突出我在这篇文章中的重要性。
(3)请用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孔乙己神态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你看出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在下面的选项中选取一个描述项,并写一写自己的理由。
A.尊重知识的人 B.重视功名利禄的人 C.迂腐之人
10.闰土给“我”讲述的一些事件有趣,不禁勾起了我们对自己童年趣事的回忆,请从你童年的记忆中拣最有趣的一件写一写。300字即可。
25 少年闰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伶俐:形容人物机灵乖巧或是做事干脆利落。故“伶利”的“利”错误。
B.有误,口渴:口干想喝水。故“口喝”的“喝”错误。
C.正确
D.有误,毡帽:用毡制作的帽子。故“粘帽”的“粘”错误。
故选:C。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装弶”的“弶”应读“jiàng”。
B.有误,“鹁鸪”的“鹁”应读“bó”,指又称“鹁鸠”。泛称“斑鸠”。天要下雨时,常在树上叫,故俗称“水鹁鸪”。
C.有误,“獾猪”的“獾”应读“huān”。
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答案】C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没完没了:意思是无穷尽。含有贬义,与语境不符。
故选C。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答案】D
【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涵盖有关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历史典故等等。作答文学常识类题目,要求我们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
【解答】A、B、C都是鲁迅的作品。
D选项不是鲁迅的作品。《四世同堂》的作者是老舍。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知识记忆脉络并在识记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5.【答案】C
【分析】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A.不是鲁迅的名句。出自清代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B.不是鲁迅的名句。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
C.出自鲁迅的名句。出自鲁迅的《自嘲》。
D.不是鲁迅的名句。出自清代秋瑾的《对酒》。
故选:C。
【点评】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6.【答案】B
【分析】考查了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不能孤立地去理解词语的意思,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把词语放在句子的语境中去理解。
【解答】这句话中的“并不知道……也没有知道……”写出了闰土的见多识广和作者对他的钦佩之情。
故选:B。
【点评】句子中重点的词语准确地理解,能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内容,甚至能正确把握课文的内容。
7.【答案】金 木 水 火 土 木 五行 木
【分析】考查了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
【解答】五行:金、木、水、火、土。
故答案为:
金 木 水 火 土 木 五行 木
【点评】文化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
8.【答案】(1)天空中挂着圆月。
(2)鸽子从窗口跳进来,落在写字台上,却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它全身纯白,在阳光下闪着光……
【分析】考查缩写句子和想象写话。注意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缩写后要形成完整意思的句子。
【解答】(1)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深蓝的”“一轮金黄的”。
(2)想象写话,描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即可。
故答案为:
(1)天空中挂着圆月。
(2)鸽子从窗口跳进来,落在写字台上,却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它全身纯白,在阳光下闪着光……
【点评】缩写句子的步骤:(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3)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9.【答案】(1)辩 和 级 惜;
(2)×√×;
(3)C 阅读“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显出极惋惜的样子”等表现了孔乙己迂腐顽固,不思进取的性格特点。。
【分析】本文通过对孔乙己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突出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顽固、不思进取的特点。
【解答】(1)本题考查形近字与同音字的辨析。根据字义,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字。不屑置辩:是认为不值得分辩。附和:指对别人的言行因赞同而表示应和、追随,也指随和别人的言行。等级:指按某一标准区分的高下差别。惋惜:怜惜;可惜;表示遗憾或同情。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应依次选“辩、和、级、惜”。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能力。①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借助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孔乙己自命清高的特点,不是纠结。故说法错误;②文中出现了几处细节描写,目的在于刻画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故说法正确;③文章对“我”的心理描写,目的是为了塑造孔乙己的形象。故说法错误。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阅读“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显出极惋惜的样子”等表现了孔乙己迂腐顽固,不思进取的性格特点。故选C。
故答案为:
(1)辩 和 级 惜;
(2)×√×;
(3)C 阅读“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显出极惋惜的样子”等表现了孔乙己迂腐顽固,不思进取的性格特点。。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审题立意】
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作文首先明确是自命题作文,要求把童年的记忆中拣最有趣的一件事写一写。
【选材分析】
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一件事是什么?选择一个题目如《童年趣事》,再写下来。
【构思指导】
1.开头:以比喻开头,激发读者的兴趣。
2.中间:承接第一自然段展开叙事,讲述自己己童年最有趣的一件事:给泥娃娃洗澡。注意条理要清楚,层次要清晰。
3.结尾:再次扣题,结构完整。
【解答】【范文】
童年趣事
童年就像一个盒子,装满了糖果。童年就像一串五彩的珍珠,充满了童趣。我的童年很有趣,就让我为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那是我5岁的时候,一天,我去骄阳艺术学校学做泥娃娃,老师教我们如何制作泥娃娃,我做了一个泥娃娃给老师看,老师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坚起大拇指夸我做的泥娃娃做得很好,下课后,我开开心心地把泥娃娃捧回了家。
这个泥娃娃一回到家,我就立刻把这位“客人”放到柜子里。以后泥娃娃就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伙伴,我经常把柜子打开,和泥娃娃玩耍。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一天,我打开柜子想找泥娃娃玩,我把泥娃娃拿下来,发现它身上很脏,我想:“我要给泥娃娃洗个澡。”于是,我把泥娃娃带到浴室里,拿了一个浴盆,倒上水,我就开始洗泥娃娃了,我还哼起了“洗刷刷”歌。我有些得意忘形了,完全不知道泥娃娃在一点一点地融化了,当我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泥水已经覆盖了清水,哎呀,不得了,我的泥娃娃快不见了,浴缸里只剩下一滩泥水,我伤心地哭了起来,从此,我失去了我的一个伙伴。
这就是我童年里一个有趣的故事。
【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妙,开头用比喻句生动的引入对童年的回忆,既点明了中心,又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层次井然有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