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好的故事(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6 好的故事(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7:4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 好的故事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澄碧(chéng) 膝髁(guǒ) 乌桕(jiù)
B.伽蓝(qié) 蓑笠(suō) 胭脂(yān)
C.泼刺(là) 骤然(zhòu) 皱蹙(cù)
D.虹霓色(ní) 投掷(zhì) 参差(cān)
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许多种动物能到很远的地方去,还能认路回家。燕子认路回家的本领很大, 只能飞回原来的地方。 把它们的巢移动几米, 放在显而易见的地方,它们 找不到, 在原来的地方筑起新巢。
A.但是 即使 就是 也 而
B.要是 即使 哪怕 也 而
C.要是 如果 哪怕 也 而
D.但是 如果 哪怕 也 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妈妈凝视着手中的照片,脸上露出微笑。
B.同学们审视着国旗冉冉升起。
C.他注视着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地改变颜色。
D.老师上课前扫视了一圈教室。
4.根据课文词语的意思,请用“√”选出可替换的词语。
鞭爆(鞭炮 爆炸)    的繁响在四近(靠近 附近)    ,烟草(抽烟 香烟)    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雅:①合乎规范的。②高尚;不粗俗。③西周朝廷上的乐歌,《诗经》中诗篇的一类。④敬辞,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⑤交情。⑥平素。
(1)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2)我未能如约前往,有负雅意,真是十分抱歉。    
(3)这些年来,他雅善鼓琴。    
(4)《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6.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        
(2)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3)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4)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7.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不是的画“×”。
(1)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2)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3)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    
8.按要求写句子。
(1)菜园里长出了豌豆。(扩写句子)
   
(2)难道这不是一篇好的故事吗?(改为陈述句)
   
9.按要求写句子。
(1)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快的舞蹈。(修改病句)
   
(2)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缩句)
   
(3)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改为因果关系句)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①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②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1)文段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请用横线画出来。
(2)不是第②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的一项是    。
A.山阴道上的风景
B.小河中的倒影
C.天空中的日光
(3)下列内容,第②自然段中写到的有哪些?   
Ⅰ农夫、村妇和村姑
Ⅱ.枯柳树下瘦削的一丈红
Ⅲ.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
Ⅳ.水中的青天的底子
Ⅴ.河边的枯柳和红花
Ⅵ.水中的萍藻游鱼
Ⅶ.成了“胭脂水”的清澈碧绿的河水
文段二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文段三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阅读文段二和文段三,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完成各题。
(4)对于“好的故事”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绮丽优美的环境、勤劳淳朴的乡民及宁静祥和的生活
B.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眷恋与追求
C.是关于作者童年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5)对“昏沉的夜”深层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
B.指的是夜里昏暗,因为工作太疲劳,让人昏昏欲睡
C.与“好的故事”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作者当时的苦闷
26 好的故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膝髁”的“髁”应读“kē”。
B.正确。
C.有误,剌:[là]违背常情、事理。[lá]同“拉”。故“泼剌”的“剌”读音为“là”。
D.有误,参:[cān]加入在内。[cēn]〔参差(cī)〕长短不齐。故“参差”的“参”读音为“cēn”。
故选:B。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但是:表转折的关联词。
即使……也……:表假设的关联词。
就是:虽说是;即使是。
只: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表条件。
要是:如果;如果是,表假设。
哪怕:表假设,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即使。
如果:表假设的关联词。
而: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表转折。
结合语境应依次填入“但是”“如果”“哪怕”“也”“而”。
故选:D。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3.【答案】B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审视:仔细看;认真端详。用在这里不合适。
故选: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答案】鞭炮 附近 香烟
【分析】考查了近义词。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解答】鞭爆:鞭炮。近义词是:鞭炮。
四近:周围邻近近的地方、形容距离不远四近之处四近有许多商店。近义词是:附近。
烟草:种高而直立的草本植物。近义词是:香烟。
故答案为:
鞭炮 附近 香烟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5.【答案】(1)②;
(2)④;
(3)⑥;
(4)③。
【分析】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1)幽雅:幽静雅致的意思。“雅”雅致,不粗俗。故选②。
(2)雅意:美意,好意的意思。“雅”敬辞,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故选④。
(3)雅善鼓琴:素来善于弹琴的意思。“雅”平素的意思。故选⑥。
(4)“雅”:西周朝廷上的乐歌,《诗经》中诗篇的一类。故选③。
故答案为:
(1)②;
(2)④;
(3)⑥;
(4)③。
【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反复审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6.【答案】(1)扩大 明朗;
(2)分开 前进;
(3)肥胖;
(4)模糊 难看。
【分析】考查了反义词。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解答】(1)缩小:使从大变小,减去一部分。反义词是:扩大;
昏暗:暗淡,光线不足。反义词是:明朗;
(2)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反义词是:分开;
退缩:在困难面前向后退、向后缩。反义词是:前进;
(3)瘦削:身体或脸非常瘦。反义词是:肥胖;
(4)清楚:事物容易让人了解。反义词是:模糊;
美丽:好看,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反义词是:难看。
故答案为:
(1)扩大 明朗;
(2)分开 前进;
(3)肥胖;
(4)模糊 难看。
【点评】掌握了找反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反义词就容易多了。
7.【答案】(1)√;
(2)×;
(3)√。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1)是比喻句。把“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一天云锦”。
(2)不是比喻句。句中的“仿佛”是模糊,不确定的意思,句中没有本体和喻体。
(3)是比喻句。把“云锦”比作“一块大石下河水中”。
故答案为:
(1)√;
(2)×;
(3)√。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8.【答案】(1)菜园里不知不觉长出了成群结队的豌豆。
(2)这是一篇好的故事。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扩写句子和改写句子的能力,扩句顾名思义就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需要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解答】(1)考查了扩句。添加修饰词“不知不觉”“成群结队的”。
(2)考查了改写句子。把疑问词“难道不”“吗”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
(1)菜园里不知不觉长出了成群结队的豌豆。
(2)这是一篇好的故事。
【点评】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9.【答案】(1)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
(2)我捏住《初学记》。
(3)因为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所以,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1)修改病句,“唱起了舞蹈”搭配不当,应去掉“和欢快的舞蹈”。
(2)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无意识地赶忙、几乎坠地的”。
(3)用关联词语连句子,两个分句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
故答案为:
(1)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
(2)我捏住《初学记》。
(3)因为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所以,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点评】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10.【答案】(1)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2)文中指众多的影子,众多的物类。
(3)Ⅰ、Ⅲ、Ⅵ、Ⅶ;
(4)C;
(5)B。
【分析】本文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语段选自《好的故事》。《好的故事》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
【解答】(1)本题考查对选段信息的提取。“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可知答案
(2)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由句子“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可知,这一段没有描写“天空中的日光”。故选C。
(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由句子“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可知,这一段写了:农夫、村妇和村姑、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鱼、成了“胭脂水”的清澈碧绿的河水。
(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A、B正确。C.有误,“好的故事”是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故选C。
(5)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A、C正确。B.有误,“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故选B。
故答案为:
(1)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2)文中指众多的影子,众多的物类。
(3)Ⅰ、Ⅲ、Ⅵ、Ⅶ;
(4)C;
(5)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