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1.“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中,“有的人”指( )
A.反动统治者
B.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C.鲁迅
2.对下列诗句停顿/重音、括号内感情处理错误的一项是( )
A.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嘲讽)
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赞颂)
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热情赞颂)
D.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崇敬、赞扬)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摔垮 俯下 刻入 永远
B.野草 下场 情愿 抬沮
C.纪念 群众 尸手 伟大
4.有一次,寿镜吾先生出了上联“独角兽”,让同学们对下联。周樟寿(即鲁迅)的下联最恰当,先生连连叫好。周樟寿的下联是( )
A.百足虫 B.猪八戒 C.九头鸟 D.比目鱼
5.贯穿全诗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对比、排比 B.比喻、反复、对比
6.读诗歌《有的人》,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第一种“有的人”指 ( )
A.不劳动而专门享受的人。
B.封建帝王
C.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
7.《有的人》这首诗是作家臧克家为纪念谁而作的( )
A.鲁班 B.鲁肃 C.鲁迅 D.鲁达
8.“给人民做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除了鲁迅,下列哪一项中都是这样的人( )
A.雷 锋 彭德怀 周恩来 陈毅
B.张思德 李大钊 汪精卫 任弼时
C.焦裕禄 周佛海 叶 挺 邓中夏
D.任长霞 顾顺章 江 姐 徐向前
9.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自 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判断下面的解释是否正确。对的在横线上打“√”,错的在横线上打“×”。
①作者在文中的两种态度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对敌人的不屑一顾,对人民的全心全意。
②题目叫“自嘲”,表面看是作者对自己的讽刺,实际是在发话,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
③因为自己倒霉不顺心,即使躺在床上也不敢随意翻身,怕碰到头。说明作者在当时不如意,生活落魄。
(2)下列对诗句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银行负责人面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样子
B.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社会没有惧怕反动派的迫害,坚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桥》中的老汉面对闹哄哄的人群,看起来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样子
10.学了作者臧克家《有的人》,你有什么感想,试着写一写。300字即可。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分析】考查了诗文词句的理解。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解答】这句话出自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指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故选:B。
【点评】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2.【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完成本题要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确定朗读的语气。
【解答】A、B、D正确。
C.停顿有误。“他活着”从意思上是一个整体,中间不能停顿。如果是“他/活着”,强调了“活着”的这种状态,意思发生了改变。
故选:C。
【点评】对课文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如果不能把从课文中理解的东西正确的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手段表达出来,就达不到读出思想感情的水平。所以,还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
3.【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词义,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正确。
B.有误,抬举:称赞,推荐,提拔,赞扬,器重,扶养,培养;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故“抬沮”的“沮”错误。
C.有误,尸首:人的尸体。故“尸手”的“手”错误。
故选:A。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选择。解答时需要结合词性、内容、平仄来判断。
【解答】四个选项中最合适的为D,“比”“独”代表数字,奇偶相对;“角”“目”分别是兽、鱼的器官,“独角兽”“比目鱼”不同生物虚实相对。
故选:D。
【点评】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该考点考查频率较高,注意掌握。
5.【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认真阅读《有的人》,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解答】通过对诗歌《有的人》的阅读可知,贯穿全诗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对比、排比。
故选:A。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学会辨析与运用修辞手法。
6.【答案】C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能力,《有的人》诗人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解答】结合课文内容,课文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写了两种人:第一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另一种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故选:C。
【点评】考查课文的理解,要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中心来分析。
7.【答案】C
【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有的人》这首诗是作家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作的。
故选:C。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8.【答案】A
【分析】考查了课外知识积累与搜集,《有的人》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解答】“给人民做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出自臧克家的《有的人》,意思是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他的生命就得到了延伸,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A.是。雷锋是为人民服务的人。彭德怀、周恩来、陈毅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B.不是,“汪精卫”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是压迫人民的人。
C.不是,“周佛海”抗战期间,他叛蒋投日,成为日本侵略者的走狗。
D.不是,“顾顺章”是中国共产党的叛徒,危害人民的利益。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句子的感悟能力,需加强训练,读懂课文。
9.【答案】(1)①√②√③×;
(2)B。
【分析】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是作者鲁迅从自己深受迫害,四处碰壁中迸发出的愤懑之情,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当时国民党的血腥统治,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的硬骨头性格和勇敢坚毅的战斗精神。
【解答】(1)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①②正确,③有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这句诗反衬出当时国民党统治者的残暴,形象地描画和揭示了一个禁锢得像密封罐头那样的黑暗社会,概括了作者同当时国民党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表明他对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不抱任何幻想,对当时的政治环境极端蔑视和无比的憎恨。
(2)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理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全诗的核心和精髓,集中地体现出作者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表达作者对人民的强烈的爱和对敌人的强烈的憎,表现了作者在敌人面前毫不妥协,为人民大众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故B正确。
故答案为:
(1)①√②√③×;
(2)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1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审题立意】
本次习作要求根据《有的人》写一篇读后感。
【构思指导】
1、首先可拟题:读《有的人》有感或《有的人》读后感等。
2、开篇可点题,说明读了《有的人》后深有感触。
3、中间大略介绍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抓重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的做法写感受。
4、最后写出自己的观点及收获,再次升华主题。
【解答】范文:
读《有的人》有感
《有的人》是我国的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创造的,诗抒发的思想﹣爱憎之情,不仅是臧克家,而是两个阶级,歌颂了正文义,打击了邪恶。诗中我最喜欢“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因为当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懒的连一片纸也不想捡,现在我觉得我们要爱护环境,做不了人民的老黄牛,也要做班里忠心的老黄牛。我还喜欢“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因为读这句诗时,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名“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是啊!鲁迅先生一生为人民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而我呢?我一天连班上的卫生也不打扫,能不扫,就不扫,现在我觉的我应该认真地打扫卫生。
“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鲁迅先生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民,虽然他时常受到反动派的迫害,可他还是坚持写作,揭露了反动派的丑恶嘴脸,让人民沉觉醒。我们要做一个像鲁迅一样的人。
【点评】这是一篇读后感。作者读的作品是《有的人》,作者对诗歌内容作了简要概括,然后写出来自己读完这首诗歌的感谢,语言流畅,内容完整充实,结构安排恰当,富有哲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