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邮递员骑自行车送信,每分钟大约行100米,他半小时行( )千米。
A.5 B.3000 C.3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补充的信息是( )。
赫赫用零花钱在文具店买了4元一本的笔记本4本、2元一支的铅笔3支、1副三角尺,还剩下19元。赫赫来商店时带了多少钱?
A.笔记本的总价 B.铅笔的数量 C.三角尺的单价
3.某电脑城批发出售一批键盘,价格规定如下。李老板要购买13个键盘,贾老板要购买27个键盘,孙老板要购买19个键盘。如果三位老板合起来购买,一共需要( )元。
购买数量/个 1~25 26~50 50以上
价格/元 147 140 136
A.8024 B.8260 C.8673
4.根据“小明在小区6分钟走360米”的散步信息,算式“360×(30÷6)”可以解决的问题是( )。
A.小明360分钟走多少米 B.小明每分钟走多少米
C.小明走360米要多少分钟 D.小明半小时走多少米
5.下列( )个数学情境更能说明研究速度的必要性。
A.甲、乙两车同时出发,甲车行了210千米,乙车行了180千米,谁跑得快?
B.甲车用6小时行了420千米,乙车用7小时行了420千米,谁跑得快?
C.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谁跑得快?
D.甲车8小时行了560千米,乙车9小时行了540千米,谁跑得快?
6.在计算284×75时,2×5表示( )。
A.2×5 B.20×5 C.200×5 D.200×50
7.下面问题中,可以用28×20这个算式来解答的是( )。
①每个乒乓球拍20元,买28个乒乓球拍多少元?
②长方形鱼塘的长是28米,宽是20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③水果店里香蕉有28千克,西瓜的重量是香蕉的20倍,西瓜有多少千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二、填空题
8.根据你的发现,写出其他算式的因数或积。
37037×3=111111 37037×( )=555555
37037×6=222222 37037×( )=666666
37037×9=( ) 37037×( )=777777
37037×12=( ) 37037×( )=888888
9.小明每分钟能打35个字,照这样计算,小明20分钟能打( )个字。爸爸的打字速度是小明的2倍,爸爸20分钟可以打( )个字。爸爸每分钟比小明多打( )个字。
10.学校买回4个篮球用去424元,每个篮球的单价是( )元。
11.两个因数的积是280,如果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要使积不变,则另一个因数应( )。
12.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4,积是( );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乘44,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
13.小明6秒可以跑48米。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时间/秒 6 4 15
路程/米 48 72 360
三、判断题
14.100米小明跑15秒,小军跑12秒,小明跑得快。( )
15.小红5分钟走了500米,求她每分钟走多少米是求路程。( )
16.东东买了5个笔记本,一共用了15元。5本表示数量,15元表示单价。( )
17.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
18.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6,另一个因数除以2,它们的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 )
四、计算题
19.口算。
5×7= 30×3= 6×17=
50×7= 60×3= 60×17=
50×70= 90×3= 6×170=
5×700= 120×3= 60×170=
20.列竖式计算。
325×26= 546×18= 734×32=
五、解答题
21.一辆货车每小时行驶68千米,行驶了30小时到达目的地。这辆货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2.用3,4,5,6,7五个数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使它们的积最大。所组成的三位数和两位数各是多少?最大的积是多少?
23.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要浪费34千克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天要浪费105千克水。照这样计算,这个滴水的水龙头和这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分别浪费多少千克水?(按一个月30天计算。)
24.小明每天早上跑多少米?
我每天早上跑步25分钟,平均速度是每分钟140米。
25.一辆货车从甲地向乙地送货,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是空车,只用了3小时。
(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货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邮递员骑自行车送信,每分钟大约行100米,他半小时行( )千米。
A.5 B.3000 C.3
C
根据对时间的认识,半小时=30分,依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值,求出他半小时行驶多少米,然后再根据1000米=1千米,把米转换成千米,即可解答。
半小时=30分
100×30=3000(米)
1000米=1千米
3000米=3千米
邮递员骑自行车送信,每分钟大约行100米,他半小时行3千米。
故答案为:C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补充的信息是( )。
赫赫用零花钱在文具店买了4元一本的笔记本4本、2元一支的铅笔3支、1副三角尺,还剩下19元。赫赫来商店时带了多少钱?
A.笔记本的总价 B.铅笔的数量 C.三角尺的单价
C
郝郝买了3样东西,笔记本、铅笔、三角尺,笔记本的数量与单价已知,4乘4可以求出4个笔记本的总价,铅笔的数量与单价已知,3乘2可以求出3支铅笔的总价,剩下19元也已知,只缺三角尺的价格。
还需要补充的信息是1副三角尺的价格。
故答案为:C
3.某电脑城批发出售一批键盘,价格规定如下。李老板要购买13个键盘,贾老板要购买27个键盘,孙老板要购买19个键盘。如果三位老板合起来购买,一共需要( )元。
购买数量/个 1~25 26~50 50以上
价格/元 147 140 136
A.8024 B.8260 C.8673
A
结合题意可知,购买键盘的数量越多,价格越实惠,如果三位老板合起来购买,把三位老板需要购买的键盘数相加后,再看是处在哪个范围,找到范围对应的键盘价格后,用乘法列式计算得出。
13+27+19=59(个)
三位老板合起来购买数量超过了50个,则对应键盘价格为136元,一共花费:59×136=8024(元)
故答案为:A
4.根据“小明在小区6分钟走360米”的散步信息,算式“360×(30÷6)”可以解决的问题是( )。
A.小明360分钟走多少米 B.小明每分钟走多少米
C.小明走360米要多少分钟 D.小明半小时走多少米
D
求小明360分钟走多少米,路程÷时间=速度,先用360除以6计算出小明散步的速度,速度×时间=路程,再乘360计算出小明360分钟走多少米;
求小明每分钟走多少米,路程÷时间=速度,用360除以6计算出小明散步的速度;
求小明走360米要多少分钟,根据条件“小明在小区6分钟走360米”可知;
半小时为30分钟,(30÷6)计算的是30分钟中有多少个6分钟,也就是有几个360米,再乘360计算的是半小时走多少米;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
A.360÷6×360
=60×360
=21600(米)
所以小明360分钟走21600米;
B.360÷6=60(米/分),所以小明每分钟走60米;
C.小明走360米要6分钟;
D.360×(30÷6)
=360×5
=1800(米)
所以小明半小时走1800米。
那么算式“360×(30÷6)”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小明半小时走多少米”。
故答案为:D
5.下列( )个数学情境更能说明研究速度的必要性。
A.甲、乙两车同时出发,甲车行了210千米,乙车行了180千米,谁跑得快?
B.甲车用6小时行了420千米,乙车用7小时行了420千米,谁跑得快?
C.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谁跑得快?
D.甲车8小时行了560千米,乙车9小时行了540千米,谁跑得快?
C
甲车行了210千米,乙车行了180千米,同时出发,比较两车的路程得出谁跑得快;甲车用6小时行了420千米,乙车用7小时行了420千米,路程相同,比较两车跑的时间得出谁用的时间短谁跑得快;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时间相同,比较两车的速度得出谁跑得快;甲车8小时行了560千米,乙车9小时行了540千米,观察发现甲车时间更少跑的更远,乙车时间更长跑的更慢;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
A.210>180,同时出发,比较两车的路程得出甲车跑得快;
B.6<7,路程相同,比较两车跑的时间得出甲车跑得快;
C.70>60,时间相同,比较两车的速度得出甲车跑得快;
D.甲车时间更少跑的更远,乙车时间更长跑的更慢,甲车跑得快;
所以“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谁跑得快?” 数学情境更能说明研究速度的必要性。
故答案为:C
6.在计算284×75时,2×5表示( )。
A.2×5 B.20×5 C.200×5 D.200×50
C
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2是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代表200,5是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代表5,2×5代表200×5,据此选择即可。
计算284×75时,2×5表示200×5。
故答案为:C
7.下面问题中,可以用28×20这个算式来解答的是( )。
①每个乒乓球拍20元,买28个乒乓球拍多少元?
②长方形鱼塘的长是28米,宽是20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③水果店里香蕉有28千克,西瓜的重量是香蕉的20倍,西瓜有多少千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A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长方形面积=长×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分析每个选项即可。
①每个乒乓球拍20元,买28个乒乓球拍多少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为28×20,符合题意;
②长方形鱼塘的长是28米,宽是20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长方形面积=长×宽,列式为28×20,符合题意;
③水果店里香蕉有28千克,西瓜的重量是香蕉的20倍,西瓜有多少千克?列式为28×20,符合题意。
可以用28×20这个算式来解答的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8.根据你的发现,写出其他算式的因数或积。
37037×3=111111 37037×( )=555555
37037×6=222222 37037×( )=666666
37037×9=( ) 37037×( )=777777
37037×12=( ) 37037×( )=888888
15 18 333333 21 444444 24
以算式37037×3=111111为基础,观察发现第一个因数都是37037,第二个因数与积都是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变化;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
①因数37037不变,111111×5=555555,积从111111变为555555是乘5,那么另一个因数也要乘5,3×5=15,所以37037×15=555555;
②因数37037不变,111111×6=666666,积从111111变为666666是乘6,那么另一个因数也要乘6,3×6=18,所以37037×18=666666;
③因数37037不变,3×3=9,另一个因数从3变为9是乘3,那么积也要乘3,111111×3=333333,所以37037×9=333333;
④因数37037不变,111111×7=777777,积从111111变为777777是乘7,那么另一个因数也要乘7,3×7=21,所以37037×21=777777;
⑤因数37037不变,3×4=12,另一个因数从3变为12是乘4,那么积也要乘4,111111×4=444444,所以37037×12=444444;
⑥因数37037不变,111111×8=888888,积从111111变为888888是乘8,那么另一个因数也要乘8,3×8=24,所以37037×24=888888。
9.小明每分钟能打35个字,照这样计算,小明20分钟能打( )个字。爸爸的打字速度是小明的2倍,爸爸20分钟可以打( )个字。爸爸每分钟比小明多打( )个字。
700 1400 3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用35乘20可以计算出小明20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35乘2计算出爸爸每分钟打字的个数,再乘20可以计算出爸爸20分钟打字的个数;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观察发现都是20分钟,速度从35变为(35×2),那么积也要乘2,用小明20分钟打字的个数乘2,可以计算出爸爸20分钟打字的个数;
用35乘2计算出爸爸每分钟打字的个数,再减去35计算出爸爸每分钟比小明多打多少个字;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
35×20=700(个)
因数20不变,另一个因数35乘2,则积也要乘2
700×2=1400(个)
35×2-35
=70-35
=35(个)
所以小明20分钟能打700个字;爸爸的打字速度是小明的2倍,爸爸20分钟可以打1400个字;爸爸每分钟比小明多打35个字。
10.学校买回4个篮球用去424元,每个篮球的单价是( )元。
106
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价=数量×单价,要求篮球单价是多少,就用买4个篮球花的钱除以篮球数量,得到的就是篮球的单价,代入数据计算。
424÷4=106(元)
所以每个篮球的单价是106元。
11.两个因数的积是280,如果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要使积不变,则另一个因数应( )。
扩大到原来的2倍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要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填空即可。
如果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要使积不变,则另一个因数应扩大到原来的2倍。
12.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4,积是( );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乘44,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
100 4400
(1)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4,它们的积就是25乘4,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据此解答即可。
(1)25×4=100
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4,积是100。
(2)100×44=4400
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乘44,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4400。
13.小明6秒可以跑48米。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时间/秒 6 4 15
路程/米 48 72 360
见详解
利用“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计算解答。
48÷6=8(米/秒)
4×8=32(米)
72÷8=9(秒)
15×8=120(米)
360÷8=45(秒)
时间/秒 6 4 9 15 45
路程/米 48 32 72 120 360
三、判断题
14.100米小明跑15秒,小军跑12秒,小明跑得快。( )
×
相同距离跑步,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知,用时越短跑的越快,据此判断。
15>12
小军跑得快。
故答案为:×
15.小红5分钟走了500米,求她每分钟走多少米是求路程。( )
×
每个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是速度,比如每分钟行驶多少,每小时行驶多少;这里小红5分钟走了500米,已知路程500米,时间5分钟,除法计算出速度每分钟走多少米,据此判断。
500÷5=100(米/分)
她每分钟走50米/分,求出的是速度。
故答案为:×
16.东东买了5个笔记本,一共用了15元。5本表示数量,15元表示单价。( )
×
买了5个笔记本,5是笔记本的数量,5个笔记本共15元,15元是总价,1个笔记本的价格是单价。
东东买了5个笔记本,一共用了15元。5本表示数量,15元表示总价,题干部分说法不对。
故答案为:×
17.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
√
用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分别求出它们的积,进行解答。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据此可计算:
100×10=1000
999×99=98901
所以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故答案为:√
18.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6,另一个因数除以2,它们的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 )
√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6,积也应乘6;另一个因数除以2,即积也应除以2,所以积扩大到原来的6÷2=3倍,据此作答。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6,另一个因数除以2,它们的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如:20×10=200,20×6=120,10÷2=5,则120×5=600,600÷200=3。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
19.口算。
5×7= 30×3= 6×17=
50×7= 60×3= 60×17=
50×70= 90×3= 6×170=
5×700= 120×3= 60×170=
35;90;102
350;180;1020
3500;270;1020
3500;360;10200
略
20.列竖式计算。
325×26= 546×18= 734×32=
8450;9828;23488
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
325×26=8450 546×18=9828 734×32=23488
五、解答题
21.一辆货车每小时行驶68千米,行驶了30小时到达目的地。这辆货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040千米
根据题意可知,已经知道了货车的速度和时间,要求路程。可以用“速度×时间=路程”来计算。
68×30=2040(千米)
答:这辆货车共行驶了2040千米。
22.用3,4,5,6,7五个数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使它们的积最大。所组成的三位数和两位数各是多少?最大的积是多少?
653;74;4832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可知,要使积最大,那么这些数中,最大的数在两位数的十位,第二大的数在三位数的百位,第三大的数在三位数的十位,第四大的数在两位数的个位,最小的数在三位数的个位,依此写出这个乘法算式,并计算出它们的积即可。
7>6>5>4>3
所以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使它们的积最大,那么所组成的三位数应是653,两位数应是74。
653×74=48322
答:所组成的三位数应是653,两位数应是74。积最大是48322。
23.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要浪费34千克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天要浪费105千克水。照这样计算,这个滴水的水龙头和这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分别浪费多少千克水?(按一个月30天计算。)
水龙头:1020千克;马桶:3150千克
用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要浪费的水的千克数乘30天,即可求出这个滴水的水龙头一个月浪费多少千克水,即34×30=1020(千克),用一个漏水的马桶的浪费的水的千克数乘30天,即这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浪费多少千克水,即105×30=3150(千克),据此解答即可。
水龙头:
34×30=1020(千克)
马桶:
105×30=3150(千克)
答:这个滴水的水龙头和这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分别浪费1020千克水,3150千克水。
24.小明每天早上跑多少米?
我每天早上跑步25分钟,平均速度是每分钟140米。
3500米
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小明的平均速度140米/分乘跑步时间25分钟,再按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把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个位就和那一位对齐;乘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乘得的积合并起来;如果因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后面添上几个0。据此解答。
140×25=3500(米)
答:小明每天早上跑3500米。
25.一辆货车从甲地向乙地送货,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是空车,只用了3小时。
(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货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1)240千米
(2)80千米/时
(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货车的速度60千米/时乘去时行驶的时间4小时,即得到甲乙两地的路程。
(2)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甲乙两地的路程除以货车返回时的时间3小时,即得到货车返回时的速度。
(1)60×4=24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
(2)240÷3=80(千米/时)
答:货车返回时的速度是80千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