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专项阅读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专项阅读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4 14: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青树下的小学》专项阅读训练-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课内文段, 完成练习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用文中词语填空:文段主要描写了 和 的场景,这两个场景的特点分别是 和 。
2.文中说 、 、 和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表现了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小学生读课文时的专心,也体现了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
B.表现了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
C. 强调了小学生读书声很小,要认真听才能听到。
D.强调了学校里所有的动植物都喜欢读书。
3.用“ ”画出描写同学们活动时的情景的句子,并将自己的感受写在下边的框里。
4.除了上课,你和小伙伴们在学校还会做些什么呢?想一想,从右边选择一个场景写一两句话。
5.读《爱我中华》歌词片段,根据提示填一填
歌词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比喻,请据此补写下面的句子。
五十六个民族是民族灿烂星空中的 。
五十六个民族是民族百花园中的 。
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 。
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摔跤( )做游戏( )招引来许多小鸟( )连松鼠( )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6.在选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7.选文描写了边疆小学的学生(  )的情景。
A.安静与热闹 B.上课与下课 C.窗外与树下
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窗外安静”。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孩子们 。
9.蝴蝶和猴子等小动物,对描写这些小动物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边疆小学欢快、活泼的校园气氛。
B.上课时孩子们读书认真。
C.这些小动物的胆子很大。
D.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
10.你喜欢这样的民族小学吗?回想课文,说说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课内阅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片段)
①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②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11.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 时和 时同学们的表现。作者用树枝、 、 、 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也表现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12.第①自然段中,“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能是因为: 。
13.联系第①自然段,对“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这句中“好奇”理解不正确的是( )(2 分)
A.同学们的读书声很好听,对小动物来说很有吸引力。
B.大青树下的小学环境真好,小动物与同学们相处融洽。
C.山林里的朋友闯入校园,影响了同学们读书。
14.用“ ”在文中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说说有这种感觉的原因。
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
①“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③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5.这两段描写了( )和( )的情景。既描写了学生( )的情景,又用( )进行衬托,展现了校园里的静和动。
16.判断每个标序号的部分描绘了什么画面。
①:
②:
③:
A.下课了,小动物们看大家在大青树下活动。
B.上课了,大家在同一个教室里朗读课文。
C.山林里的朋友安静地听大家朗读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17.选文描写了小学生们 时和 时的情景。
18.画“ ”的句子很有新鲜感,用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 ,衬托出小学生 ,也表现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19.“这些山林里的朋友”在选文中指 。作者称它们为朋友是因为:孩子们和小动物 。
20.选文写小动物们的表现,是为了( )(多选题)
A.表现这所小学欢快、活泼的气氛。
B.表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把小动物吸引过来了。
C.表现小动物们的园子很大。
D.表现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自由自在。
21.朗读画“ ”的句子时应该用( )的语气。
A.自豪 B.欢乐 C.低沉 D.悲伤
22.选文中第二自然段描写了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这所小学的 之情。
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23.不改变句意,给下面的加点词语一种说法。
(1)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 )
24.仔细阅读文中画“ ”的句子,再填空。
这句话主要是写这些小学生上课时窗外非常 。我们可以从“树枝 了,鸟儿 了,蝴蝶 花朵上”这些描写中体会到这一点。从这句话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这些不同民族的小学生读课文读得非常 ,是他们的读书声把小动物们 。
25.在这一段中,作者是按 顺序写的。其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是 和 。
26.“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指的是 ,它们都在 。
《《大青树下的小学》专项阅读训练-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上课 下课 安静 热闹 2.树枝 鸟儿 蝴蝶 猴子 A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感受:读了这句话,我感受到了下课后同学们的欢乐和自由自在。 4.学校的操场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在操场上踢球,跳绳,做游戏……欢声笑语,连成一片。 5.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
【分析】1.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可知,选文描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下课时两个情景。这两个场景的特点分别是安静、热闹。
2.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可知,动植物都来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写的好处是表现了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小学生读课文时的专心,也体现了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
3.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以及写出自己的感受。
从“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知,这是描写同学们活动时的情景的句子,对小动物的描写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
4.考查了学生的写话的能力。要求写课间或者课后的一个场面描写,意思表达清楚,用词准确。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的铃声响了,操场上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有的在跳牛皮筋,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翻单杠,还有的在跳绳……
5.考查根据歌词内容补充句子。结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填空。
6., 、 、 , , 、 7.B 8.学习认真,读书声音好听 9.ABD 10.喜欢。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欢聚一堂,他们上课时认真读书,下课尽情玩耍,还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校园里还有古老的铜钟、美丽的凤尾竹等,这是一所美丽、热闹的小学。
【分析】6.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孔雀舞”“摔跤”“做游戏”以及“松鼠”“山狸”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加顿号。一句话说完加句号,句子间的停顿加逗号。
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章句子“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可知描写了边疆小学的学生上课与下课的情景。
8.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描写了窗外环境的安静。感受到孩子们学习认真,读书声音好听。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写出了孩子们读书认真,写小动物,衬托出小学生们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边疆小学欢快、活泼的校园气氛。
10.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文章内容理解。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本语段主要描写了同学们上课时与下课时的情景。在这里,上课连动植物们都安“安静”下来。下课了,小动物们也来凑热闹,说明了这是一所热闹、快乐的学校,虽然这里的孩子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他们读书都很认真,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下课尽情玩耍,还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校园里还有古老的铜钟,美丽的凤尾竹等。
11. 上课 下课 鸟儿 蝴蝶 花朵 1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13.C 14.“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原因:间接地写出了凤尾竹的动态。
【分析】1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章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上课时和下课时同学们的表现。作者用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同时也表现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1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章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能是因为: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场面十分热闹。
1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句子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这句中“好奇”体现了:同学们的读书声很好听,对小动物来说很有吸引力;大青树下的小学环境真好,小动物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山林里的朋友闯入校园,增添了校园的热闹场景。
1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寻找关键句子。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寻找关键句子相关方面的知识。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同学们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在做此题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注意联系上下文,学会寻找有新鲜感的句子。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
15. 上课 下课 学习和玩耍 小动物的活动 16. B C A
【分析】15.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原文可知第一、二段写同学们上课认真学习的情景,第三段写同学们下课后玩耍的活动,“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通过小动物的活动,衬托了校园的安静。
16.考查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主要写上课时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一起朗读课文。
第二段主要写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等动植物安静地听大家朗读课文。
第三段主要写下课了,大家在树下活动。
17. 上课 下课 18. 安静 上课时的专心 19. 鸟儿、蝴蝶、猴子 和谐相处 20.BD 21.A 22. 铜钟 凤尾竹 热爱
【分析】17.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
熟读“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知,选文描写了边疆小学的学生在上学和下课时的情景。
18.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表示安静的句子为“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为什么安静,因为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学习,读书。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同学们学习很认真。
19.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合文中“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可知,这些山林里的朋友”在选文中指鸟儿、蝴蝶、猴子。作者称它们为朋友是因为:孩子们和小动物和谐相处。
20.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选文写小动物们的表现,是为了表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把小动物吸引过来了。同时表现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自由自在。
2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朗读的掌握。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一个西南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孩子们在这里愉快的学习,使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的赞美之情。因此。朗读句子时,应该用自豪的语气。
22.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古老的铜钟、大青树粗壮的枝干、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墙。这些景物让我感受到这所学校的可爱和特别,以及作者对这所小学深深的热爱。
23. 动听 宁静 仿佛 24. 安静 不摇 不叫 停 悦耳 吸引过来 25. 时间 上课 下课 26. 小动物们 听同学们读课文
【分析】23.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运用。
近义词就是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写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即可。
(1)好听:听着舒服;悦耳。近义词有:婉转、悦耳、动听。
(2)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近义词有:宁静、平静、安宁。
好像:似乎;仿佛。近义词有:似乎、仿佛、恰似。
2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由“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可知,这句话主要是写这些小学生上课时窗外非常安静。由上文“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可知,从这句话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这些不同民族的小学生读课文读得非常悦耳,是他们的读书声把小动物们吸引过来。
25.本题考查文段的写作顺序。
在这一段中,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了上课时同学们读书的情形,声音十分悦耳,把小动物们都吸引过来。接着写了下课时同学们玩耍的情形,大家在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26.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由“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可知,“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指的是小动物们,它们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