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专题训练:直线运动(真题演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专题训练:直线运动(真题演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2 15:1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专题训练:直线运动(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25·广东模拟)一个小球从高处水平抛出,抛出点跟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s。现将s分成三等分,则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相继运动的时间内,其下落高度之比为(  )
A. B. C. D.
2.(2025·青岛模拟)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距地面10km高度打开降落伞,距地面1.125m高处4台反推发动机同时点火,产生竖直向上的恒定推力,最终以2m/s的速度着陆。该过程返回舱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舱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B.,返回舱的平均速度为103.5m/s
C.单台发动机的推力约为返回舱重力的
D.反推发动机的工作时间为0.25s
3.(2025·天河模拟)高速摄影机可以对高速移动目标进行跟踪拍摄,在某次跑赛事中,用一架在赛道旁运动的高速摄影机跟踪拍摄运动员,将高速摄影机和运动员视为质点,他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运动员的位移比摄影机的位移大
B.时刻,运动员和摄影机的速度相同
C.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和摄影机的相同
D.时间内,运动员的速度变化量和摄影机的相同
4.(2025·深圳模拟)手机物理工坊phyphox软件可以调用手机全部的传感器, 是高中阶段性价比很高的精密仪器。有一实验小组用带气压计的手机研究电梯运行, 实验过程中,手机水平放置,屏幕朝上,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软件记录下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三组图像,如图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h-t图像可知电梯正在下降
B.田v-t图像可估算,20s~40s内电梯的上升高度小于40m
C.由a-t图像可知,电梯减速时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实验过程中,如果将手机屏幕与竖直平面平行放置,则不管加速或减速过程,加速度任意数值都可以
5.(2025·毕节模拟)2024年12月27日,中国自主研制、创新应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在上海下水,其对舰载机的弹射距离恒为。若最低起飞速度为的某舰载机在四川舰上被弹射安全起飞,该过程视为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弹射过程(  )
A.经历的时间一定为 B.经历的时间可能大于
C.获得的加速度一定为 D.获得的加速度可能大于
6.(2025·广州模拟)某实验小组测得在竖直方向飞行的无人机飞行高度y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F、 M、 N为曲线上的点,EF、MN段可视为两段直线,其方程分别为和。无人机及其载物的总质量为2kg,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
A.EF段无人机的速度大小为4m/s
B.FM段无人机的货物先超重后失重
C.FN段无人机和装载物总动量变化量大小为4kg m/s
D.MN段无人机机械能守恒
7.(2025·靖远模拟)某同学沿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同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该同学的速度越来越小
B.时间内,该同学的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C.时间内,该同学的加速度为零
D.时间内,该同学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8.(2025·义乌模拟)2025年4月25日0时分,载满小商品货柜的第2112列“义新欧”班列跨越13052公里抵达了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关于这趟班列同学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3052公里是指列车完成的位移大小
B.运用质点代替列车研究列车运动的方法叫建立理想化模型法
C.当非常小时,代表列车的瞬时加速度,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D.列车过弯道时超速将会加剧对弯道内轨的磨损
9.(2025·浙江模拟)在2025年的春晚上,有一场超炫的表演火遍了全世界。一群穿着大花袄的机器人排着队走出来,手里挥着红手绢,跳着东北秧歌。下列情况可将机器人看成质点的是(  )
A.设计行走路线时 B.进行跳舞时
C.进行抛手帕时 D.进行谢幕鞠躬时
10.(2025·诸暨模拟)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自由落下的一个小石子摄在照片中,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01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测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的长度为0.8cm,实际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为4.0cm。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石子开始下落的位置距离窗户的高度约为(  )
A.10m B.20m C.40m D.50m
11.(2025·诸暨模拟)2025年2月,“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宇树科技公司发布了一款轮足机器人——“山猫”。如图所示,该机器人能在雪地和山坡上跋山涉水,顺利避开障碍物,能跑、能跳,还能空中翻转360°,甚至单脚站立保持静止。“山猫”在(  )
A.避开障碍物时可以被看作质点
B.空中翻转时重心位置始终保持不变
C.单脚静止时地面对它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起跳时地面对它的作用力大于它对地面的作用力
12.(2025·温州模拟)2025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运动员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以34秒95的成绩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比赛中运动员正沿圆弧形弯道滑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500m
B.运动员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4.3m/s
C.研究运动员的冲线技巧时,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D.运动员在弯道滑行时,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对冰面的作用力
13.(2025·昌平模拟)小明做家务时,发现家里自来水的出水情况有这样的特点:当水流不太大时,从水龙头中连续流出的水会形成水柱,从上往下越来越细,如图所示。水柱的横截面可视为圆,在水柱上取两个横截面A、B,粗测A、B的直径之比。则经过A、B处的水流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B. C. D.
14.(2025·广东模拟)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图所示,一无人机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悬停进行摄影。若无人机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恒定且相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表示在该过程中无人机的运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5.(2025·娄底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甲、乙两小车的传感器来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为测绘出它们在同一平直赛道上运动时的图像,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位置处,时刻,甲车位移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若它们在第一次相遇,则
B.若它们在第一次相遇,则
C.若它们在第一次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
D.若它们在第一次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
二、非选择题
16.(2025·成都模拟)某同学偶然发现,屋檐上冰柱滴下水滴的时间间隔几乎是一样的,于是他突发奇想,想利用手机的拍摄视频功能来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先拍摄了一段冰柱滴水的视频,发现滴下两个相邻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s,如图甲所示,经过测量,墙面每块砖厚10cm,而打印出来的图片上仅为1cm。他用直尺分别测量出来滴落下的水滴中距离冰柱最近的三个点1、2、3之间的间距如图乙所示。
(1)2号水滴此时的速度大小是   m/s,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将其他几组图片的水滴也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均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则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合理即可)。
17.(2025·射阳模拟)某同学在实验室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木盒,来测量木盒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由于实验室中的天平损坏,无法称量质量,他采用“对调法”完成测量,如图甲所示,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盒1放置在长木板上,左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与木盒2相接。
(1)实验前,   (填A.“需要”或B.“不需要”)调整定滑轮的角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填A.“需要”或B.“不需要”)将长木板左侧垫高来平衡摩擦力,如甲图所示,加速运动过程中,绳子中拉力   (填A.“大于”、B.“等于”或C.“小于”)木盒2(含细沙)的总重力。
(2)实验时,木盒1不放细沙,质量设为,在木盒2中装入适量的细沙,木盒2含沙总质量设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加速度记为,随后将木盒1与木盒2(含细沙)位置互换,换一条纸带再次实验,打出第二条纸带,加速度记为,两纸带编号为第一组,改变木盒2中细沙的多少,重复上述过程,得到多组纸带。如图乙为某组实验中获得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条,其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3)通过理论分析,分别推导和的表达式后,找到和的关系:   (结果用、和表示)。
(4)将实验测得的加速度绘制在丙图中,得到关系图像,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0m/s2,由图像可得木盒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5)由于纸带的影响,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将   (填A.“保持不变”、B.“偏大”或C.“偏小”)。
18.(2025·河池模拟)某同学站在高铁站台安全区内用手机测量高铁进站的运动。从高铁第一节车厢头部经过该同学时开始计时,经50s第七节车厢尾部刚好停在该同学面前,然后他向列车车尾方向行走了45步到达第八节车厢尾部。已知该同学步长约为60cm,假设高铁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每节车厢长度相同,试估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测量时段高铁的加速度大小;
(2)开始计时时高铁的速度大小。
19.(2025·遂宁模拟)中国科学院研制的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室,是亚洲首个采用电磁弹射技术实现地面微重力环境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像一个高44.5m的“大电梯”,高2m的实验舱在精确的电磁系统控制下可以在这个“大电梯”内沿竖直方向运动。某次实验中,实验舱从装置底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到某位置速度刚好为20 m/s时撤去电磁控制,此后实验舱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当实验舱回到该位置时重新加以电磁控制,让它减速回落到地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实验舱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总时间;
(2)为了保证实验舱的安全,实验舱不能与装置顶部相碰。求实验舱向上匀加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1)3.11;9.64
(2)水滴下落过程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17.【答案】(1)A;B;C
(2)1.20
(3)
(4)0.54
(5)偏大
18.【答案】(1)解:(1)同学行走 45步 × 0.6 m/步 = 27 m 到达第八节车厢尾部。
由于第七节车厢尾部停在同学面前,行走 27 m 到达第八节车厢尾部,说明 第七节车厢尾部到第八节车厢尾部的距离 = 1节车厢长度 。
因此,每节车厢长度 。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
解得测量时段高铁的加速度大小
(2)解:根据速度时间关系
代入数据可得开始计时时高铁的速度大小
19.【答案】(1)解:设实验舱只在重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时间为t1,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总时间为t,则

(2)解:为了保证实验舱的安全,实验舱不能到达装置顶部,或者达到顶部时速度刚好为零。设实验舱只在重力作用下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1,则
设装置高为H,实验舱高为h,则实验舱在电磁控制下向上匀加速运动最大位移为x2,对应的最小加速度为a,则

解得实验舱向上匀加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