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专题训练:牛顿运动定律(真题演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专题训练:牛顿运动定律(真题演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2 15: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专题训练:牛顿运动定律(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考工记》中记载:“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若马拉着车以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车重的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则马对车不施加拉力后,车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
A. B. C. D.
2.(2025·天河模拟)直升机悬停在距离水平地面足够高的空中,无初速度投放装有物资的箱子,若箱子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以地面为零势能面。箱子的机械能、重力势能、下落的距离、所受阻力的瞬时功率大小分别用E、、x、P表示。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5·深圳模拟)处于关闭状态的三扇推拉门,质量均为20kg。第一扇门在沿水平轨道方向的2.0N 推力作用下匀速运动,与第二扇门即将重合时发生碰撞,碰撞时间0.5s,碰后两扇门结为一体,此后两扇门滑行0.4m后速度减为零,未与第三扇门接触。推力始终存在且保持不变,轨道对两扇门的滑动摩擦力相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两扇门结为一体后的加速度为0.05m/s2
B.两扇门结为一体瞬间共同速度为0.2m/s
C.与第二扇门碰撞前,第一扇门速度为0.4m/s
D.两扇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10N
4.(2025·越秀模拟)如图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表示人的重心。图是根据传感器画出的F-t图线。两图中a-g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中没有画出,图中a、c、e对应的纵坐标均为700N。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请根据这两个图所给出的信息,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人重心在b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B.此人重心在c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在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C.此人重心在e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在a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D.此人重心在f点时的脚刚好离开传感器
5.(2025·滨州模拟)我国“巡天号”地外天体采样机器人着陆某小行星时的最后阶段,需通过引擎反推实现减速。机器人以初速度垂直接近地表时,引擎提供功率恒定的反向推力,功率的大小,使其速度减小到。由于存在稀薄大气,空气阻力大小(为速度,系数),机器人重力保持不变。则速度从到的下落过程中,机器人的加速度(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6.(2025·义乌模拟)春风和煦,义乌市民广场上有许多人在放风筝,会放风筝的人,可使风筝静止在空中。乙图是甲图的情境模型,OL代表风筝线,MN代表风筝截面,截面与水平面夹角θ保持不变。假设风向水平,风速稳定,保持筝线拉力大小保持不变,则下列同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持线人在地上向左移动些许,风筝将呈现失重状态
B.若持线人在地上向右移动些许,风筝高度将下降
C.图示情境下,风筝不可能静止在空中
D.图示情境下,风筝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7.(2025·山东模拟)如图甲,辘轳是古代民间提水设施。如图乙为辘轳的工作原理简化图,某次需从井中汲取的水,辘轳绕绳轮轴半径为,水斗的质量为,井足够深且井绳的质量忽略不计。时刻,轮轴由静止开始绕中心轴转动,其角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取,则(  )
A.井绳拉力随时间均匀增大
B.水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C.内水斗上升的高度为
D.内井绳拉力所做的功为
8.(2025·诸暨模拟)如图所示为两个固定的均匀带电的绝缘球面,半径分别为7R和R,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两球面内切于E点,球心O和O1的连线沿水平方向。一根内壁光滑的竖直绝缘细管穿过大球面球心O,与球面相交于B、C两点。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小球从A点沿细管由静止开始下落,运动通过D点。已知AB两点距离和CD两点距离均为R,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设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点电荷Q产生电势为,则(  )
A.A点电势为
B.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
C.小球通过O点时的动能为
D.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在增大
9.(2025·深圳模拟)如图所示,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当(  )
A.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B.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C.a一定时,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D.a一定时,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10.(2025·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方,一颗钢珠从离水面不高处由静止落入水中,会溅起几滴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小水珠溅起的高度可以超过钢珠下落时的高度
B.小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所有溅起的小水珠运动到各自最高点时速度一定为零
D.所有溅起的小水珠机械能总和等于钢珠静止下落时的机械能
11.(2025·西城模拟)如图1所示,小球悬挂在轻弹簧的下端,弹簧上端连接传感器。小球上下振动时,传感器记录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质量为0.2kg,振动的周期为4s
B.0~2s内,小球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0~2s内,小球受弹力的冲量大小为
D.0~2s内,弹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动能的变化量
12.(2025·西城模拟)如图所示,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斜面后又滑回斜面底端。则木块(  )
A.上滑过程的时间大于下滑过程的时间
B.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小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
C.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D.上滑过程的动量变化量小于下滑过程的动量变化量
13.(2025·西城模拟)长方体木块A、B叠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B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恒力F的作用,两木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在桌面上静止不动,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若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若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D.若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14.(2025·湖南模拟)滑索是一项体育游乐项目,如图所示游客从起点利用自然落差向下滑行,越过绳索的最低点滑至终点。不考虑空气对人的作用力,下列对游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游客正加速下滑
B.乙图中游客处于超重状态
C.游客从起点到最低点重力功率一直减小
D.游客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
15.(2025·昌平模拟)如图所示,运动员将质量为m的足球从水平地面上位置1以速度踢出,足球经过最高点(位置2),落在地面上位置3,位置2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1与2和2与3间的水平距离不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1到2,足球动能的减少量大于mgh
B.从1到2,足球动能的减少量小于mgh
C.从1到2,足球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D.在位置2,足球的动能等于
二、非选择题
16.(2025·涪城模拟)如图甲所示,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低成本实验材料制作了一个便携力学传感器,能实时显示压力F—时间t图像,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小组使用它在课堂上模拟电梯的上升和下降过程,把砝码水平放置在传感器上面,拉住细绳使传感器从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图像如下图乙所示,从图像上选取的点的力学数据如下表1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
表1
点 A B C E F G H I
力/N 0.50 0.81 0.21 0.03 0.15 0.74 0.08 0.98
请你分析以上图像和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使用的钩码质量为______
A.0.5g B.5g C.50g D.500g
(2)在A至I点中,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且加速度小于的点有   
(3)从D点到E点,钩码的加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
A.先向上减小 后向下减小 B.先向上减小 后向下增大
C.先向下增大 后向下增大 D.先向上增大 后向下减小
17.(2025·潮州模拟)某兴趣小组利用轻弹簧与刻度尺设计了一款加速度测量仪,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的右端固定,左端与一小车固定,小车与测量仪底板之间的摩擦阻力可忽略不计。在小车上固定一指针,装置静止时,小车的指针恰好指在刻度尺正中间,图中刻度尺每一小格代表的长度为1cm。已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N/m:用弹簧测力计测定小车的重力,读数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某次测量小车所在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方向为水平向   (填“左”或“右”)、大小为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将小车换为一个质量更小的小车,其他条件均不变,那么该加速度测量仪的量程将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3)加速度测量仪制作完成后,将刻度尺不同刻度对应的加速度大小标在尺上。在测量某次运动的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指针由读数较大的位置逐渐变小到读数几乎为0。则在这段时间内该运动可能为(  )。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减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D.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18.(2025·白银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台面MN上放两个相同小物块A、B,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水平部分长度L=8m,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度v0=2m/s匀速转动。物块A、B(大小不计,视作质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物块A、B质量均为m=1kg。开始时A、B静止,A、B间压缩一轻质短弹簧。现解除锁定,弹簧弹开A、B,弹开后B滑上传送带,A掉落到地面上的Q点,已知水平台面高h=0.8m,Q点与水平台面间右端间的距离s=1.6m,g取10m/s2.
(1)求物块A脱离弹簧时速度的大小;
(2)求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3)求物块B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19.(2025·湛江模拟)应急救援中心派直升机营救一被困于狭小山谷底部的探险者。直升机悬停在山谷正上方某处,放下一质量不计的绳索,探险者将绳索一端系在身上,在绳索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到达直升机处速度恰为零。已知绳索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探险者(含装备)质量为m=80kg,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直升机悬停处距谷底的高度h;
(2)在探险者从山谷底部到达直升机的过程中,牵引绳索的发动机输出的平均机械功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A
16.【答案】(1)C
(2)C
(3)B
17.【答案】(1)2.0;左;5.0
(2)增大
(3)C;D
18.【答案】(1)4m/s;(2)16J;(3)4.5s
19.【答案】(1)探险者先做匀加速,再匀速,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直升机处。设加速度阶段绳拉力N,时间s,探险者加速度大小为,上升高度为,则
解得
设匀速阶段时间s,探险者运动速度大小为为v,上升高度为,则
解得
v=5m/s
m
设减速阶段绳拉力N,探险者加速度大小为a3,时间为t3,上升高度为h3,则

解得
人上升的总位移即为直升机悬停处距谷底的距离h,有
解得
h=112. 5m
(2)设在探险者从山谷底部到达直升机的过程中,牵引绳索拉力做功为W,则
W=mgh
解得
W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