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二年级/下 单元 四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教材内容编排 本单元以“家乡”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四篇课文,内容既涵盖古今,又穿越海峡,表现了我们祖国的壮丽山河,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一幅幅大美的画面,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震撼,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提升。《黄山奇石》《葡萄沟》两课的泡泡提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在语文园地四的“字词句运用”中再次实践运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测意思,再借助字典验证,促进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第二个语文要素。《黄山奇石》《葡萄沟》两课安排了仿写练习,《古诗二首》《黄山奇石》和《日月潭》三课中有词语积累内容,并安排了内容背诵。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写话”环节安排了学写留言条。通过例文让学生感受写留言条也是我们生活交流的需要的同时,掌握写留言条的基本格式。 课程标准要求 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正确认读生字生词,流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3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4.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5.发现描写颜色的词语吗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阅读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2.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3.背诵风景名句,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4.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表达1.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2.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写作1.仿写句子,提升写话能力。 2.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与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语文要素进阶(可作思维导图截图) 四、教材解读表格教材解读表格 内容教学要点教学建议7古诗二首本课的两首古诗,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重点是想象画面了解和背诵古诗。1.多元认字。 2.朗读和背诵古诗,想象和感受古诗描述的画面。8.黄山奇石 9.日月潭 本课介绍了黄山奇石的神奇和有趣,重点是能用“像”说写句子。 本文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重点是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句,背诵课文相关片段。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 3.仿照课文句子,用“像”写句子。 1.鼓励学生多元认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积累相关片段。10.葡萄沟本文讲述了葡萄沟的风土人情,重点是能够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1.多元认字,指导写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将句子说具体完整。 语 文 园 地 四“识字加油站”认识火车票上的字,重点是让学生认识8个字,在生活中识字。 “字词句运用”一是下面的事物像什么,二是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重点学习用“像”表达自己的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写话”主要是学习写留言条。重点是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按照一定格式写留言条。 “我的发现”展示了一些颜色词的构词方式。重点是积累颜色词。 “日积月累”介绍了4句楹联诗句。重点是朗读背诵楹联诗句,初步理解楹联诗句的意思。 “我爱阅读”提供了《画家乡》的短文。重点是阅读《画家乡》,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识字加油站”学会在火车票上了解主要信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识字。 “字词句运用”一是想象事物,用“像”说话;二是从读入手,在语境中换词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写话”先读范例,再弄清留言条应该注意的问题,按照格式写。 “我的发现”先借助拼音自由认读,再了解颜色词的意义,并练习使用这些词语。 “日积月累”采用借助拼音正确朗读楹联诗句并背诵。利用插图及教师的讲解,了解楹联诗句大意。 “我爱阅读”借助拼音自主阅读,提取相关信息,学会介绍自己的家乡。
人文主题 美丽家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背诵诗文片段,让学生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积累词语,并运用表示动作感受祖国文字的优美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语言运用:教师应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能力,在学习古诗、课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情感。在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古诗及课文内容,带领学生联系上下文以及生活实际来理解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抓住课后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古诗或课文,并在读书中思考、感悟,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本单元的古诗写出了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色以及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课文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奇石、日月潭的优美风景、葡萄沟的葡萄等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同时也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审美创造:让学生从课本中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山河,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辽阔而美丽的国家。鼓励学生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分享给其他人,充分调动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生词,流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学会背诵古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风光。 4.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5.形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积累相关词语和风景名句,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引导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先借着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测意思,再查字典验证。这是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学会独立阅读的习惯。 (2)仿写句子,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本单元在《黄山奇石》《葡萄沟》课文中安排了仿写的练习,在《古诗二首》《日月潭》课文中安排了词语的拓展积累,还安排了背诵课文或片段的练习。
学情分析 核心学情背景: 年龄特征: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如图片、视频、故事)兴趣浓厚。语言表达处于发展阶段,乐于表达但逻辑性和完整性有待提高。 已有基础: 经过一年级和二年级前三单元的学习,具备初步的识字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建立了基本的书写习惯和规范(笔顺、结构、姿势)。能够朗读课文,但朗读的流利度、感情和停顿处理需要提升。初步接触过“联系上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 对家乡有初步概念,但可能比较模糊或局限于具体事物(如家、公园、某条街)。 接触过简单的写话(如看图写话),对书面表达有一定兴趣。 单元挑战: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意思”的要求比之前更高,需要综合运用两种方法理解更复杂的词句。 古诗理解与画面想象存在一定难度。 对祖国山河的壮丽缺乏直观感受,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媒介建立形象。 留言条是新的、正式的书面交际形式,需要掌握格式和内容要点。 总结概括: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是识字写字能力的一次集中巩固和提升,是阅读理解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的综合运用与深化,是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描述画面、介绍家乡)的重要发展契机,也是掌握一项基本实用文体(留言条)的开端。教学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基础和面临的挑战,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图片、视频、实物、合作学习)、进行精准的指导(尤其在识字写字方法、朗读技巧、画面描述方法、留言条格式与内容)以及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实践机会,来达成单元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思路(分大任务小任务,每个小任务由布置活动去完成,注意设置真实情境活动) 学习主题:“畅游华夏美景,厚植家国情怀” 计划(9-12)课时
大任务:举办“ 华夏美景代言人”宣讲会
任务一 游览风景,发布任务 (1)课时(单元导语)
活动1 活动一:认识车票,开启旅程
活动2 活动二:走进课文,了解美景
活动3
任务二 深度畅游·妙解风光 (6-8)课时
活动1 登高望远、庐山观瀑中感受古诗意境之美
活动2 趣话奇石、登宝岛中领略自然风光之美
活动3 畅游葡萄沟感受异域风土人情
活动4
活动5
活动6
任务三 创家乡名片,抒家国心声 (3)课时
活动1 “最美家乡”代言计划
活动2 我是魅力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