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数据的查询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数据的查询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3 15:3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数据的查询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教学流程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采用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数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理技术》(选修4),具体为教材第三章第二节——“数据的查询”。该节内容包含创建查询的一般过程、单表查询的基本方法、多表查询的基本方法、条件(准则)的语法及使用、参数查询、查询结果的应用等内容,用时2课时。本教学设计以第一课时为例,讲解“创建和执行查询”(注:第二课时讲解“参数查询”和“查询结果的应用”)。本节数据的查询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如何创建查询,如何合理设置查询的约束条件将对能否得到正确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承接前面一节,继续通过学习Access提供的查询功能,体验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管理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借助“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实例,从实际应用的需求出发,设计任务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据的查询,进一步加深对“关系”含义的理解,加深对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价值的认识。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查询的概念,掌握创建查询的基本过程;
2.学会创建单表的查询、多表的查询和基于约束条件的查询。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利用视频等学习材料,自主学习完成具体任务;
2.体验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等创新思维。
情感与态度:1.能通过学习实践进一步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尝试的科学态度。
3.增强学生学习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兴趣。
4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一节“数据的排序的筛选”的学习,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有了对数据库检索的初步认识,能根据具体要求完成数据的排序和筛选,但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看,对于条件如何设置思路不清晰。另外高一下学期学生对学校采用的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有一定的认识,具备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教师提供视频等学习材料和合适的“支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任务。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融合到适量的练习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能够敢于合作探究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的更多使用方法,并在碰到各种相关问题时能够灵活应用,增强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建满足任务需求的查询。
【教学难点】约束条件的设定。
【教学策略】
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可通过教材和视频,
( http: / / www.21cnjy.com )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则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必要指导;点评阶段,教师分析学生操作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概括;小组合作完成检测任务,通过个别展示,激发学生探索、分享的热情;总结阶段,简要概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实现情况,对表现特别好的同学,特别对于敢于积极尝试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
6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1.设计学习任务;2.制作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视频;3.通过Lanstar软件给学生发送学习任务和视频等学习材料。
【学生活动】
具有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设计意图】
师生在课前的准备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障。
活动2【导入】新课导入(用时约5分钟)
【教师活动】
1.对单个数据表,我们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接进行筛选、排序等操作,但如果检索的数据涉及多个表或结果中只需显示记录的某些字段时,筛选已不能达到要求。这时,数据的检索就可以通过系统的查询功能来完成;2.查询的定义:在数据库中找出满足条件的记录项。3.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
【学生活动】
1.回顾上节课内容:数据的排序与筛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2.知道查询的定义;3.明确学习目标:(1)掌握创建查询的基本过程(2)学会创建单表的查询、多表的查询和基于约束条件的查询;3.明确学习重点,建立数据查询的思路:要根据问题确定该查询需要哪些字段、涉及哪些表、有何约束条件和现实要求,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设计意图】
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承上启下,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能使学生较好地整理原有的知识结构,使新的知识有固着点。
活动3【活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用时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1.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视频等学习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进行自主学习;2.提示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寻求帮助,对自主学习还有困难的同学提供个别指导;3.收集学生的闪光点,并做好简单的记录;4.收集和处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学生活动】
1.利用视频等学习材料,尝试建立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询,解决问题;2.自主学习任务:(1)查询1:查询所有参赛作品的作品名称、作品类别和获奖等级,并将查询方式保存为查询1
(问题:这是个单表查询,用筛选能实现吗?试一试。)(2)查询2:查找所有作品的作品名称、作者、所在学校和联系电话,并将查询方式保存为查询2。(问题:如果删除表之间的关系,查询结果和删除关系之前有何区别,试一试,为什么有区别?)(3)查询3:找出获得一等奖作品的作品名称、作者、所在学校和联系电话,并将显示结果按学校名称升序排序,将查询方式保存为查询3。(提示:查询结果为12条记录。)
【设计意图】
1.学习任务由易及难、由浅入深。通过与筛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突出查询的功能优势。2.从单表查询到多表查询再到增加查询的条件,强调“准则”的设置;3.让学生尝试将表之间的关系删除后再运行查询,观察显示结果(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思考,回答“为什么”,进一步加深对“关系”含义的理解,明确建立多表查询一定要先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系;3.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适合的“支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
活动4【活动】问题反馈、点拨提升(用时约5分钟)
【教师活动】
根据对课堂的预设与观察,重点对如何表达准则进行点拨,总结在不同类型的字段中使用条件(准则)的语法。
【学生活动】
学习对文本类型字段条件的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如“一等奖”、“电子报刊”、“张
”、“1
”等;数字类型字段条件的设置,如“BETWEEN
60
AND
69”,知道还可使用这些运算符:>、<、=、>=、<=、<>等;学习对于任何字段的“IS
NULL”和
“IS
NOT
NULL”的使用意义。
【设计意图】
对前一个阶段的自主学习做适当的点评,分析准则的设定为下个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做有效的知识铺垫。
活动5【导入】小组合作(用时约8分钟)
【教师活动】
1.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查询4;2.收集小组在合作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设置准则。
【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完成查询4: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出所有小学组作品得分在80-89分之间的作品名称、作者、所在学校和联系电话。要求:至少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条件(准则)。将查询方式分别保存为查询401、查询402、查询403……;2.通过对数据库的多种查询操作,可以感受到利用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大量数据的优势,体验日常应用中查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设计意图】
1.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化学习资源,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2.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设置准则,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小组的互助情况作为他们小组学习评价的依据。
活动6【活动】展示评价(用时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1.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作业提交情况进行教学评价;2.以各个学习阶段设置的问题为主线,提供学生表达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踊跃上台展示。
【学生活动】
1.学生到教师机上演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2.学生在竞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展示自我,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思路。
【设计意图】
1.通过展示,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对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的同学是一种鼓励,对其他同学也起到学习和激励的作用;2.评价要给学生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用时约2分钟)
【教师活动】
1.学习内容小结:创建查询的基本过程、创建单表的查询、多表的查询和基于约束条件的查询。2.提议学生肯定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掌声。
【学生活动】
1.检查自己在各个知识点方面掌握得如何,哪些方面还要加强和改进;2.检查自己在小组学习中和同学们的协作情况,是否还有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
1.课堂小结,指导学生将学习内容系统化;2.通过对学生活动的小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协作。
活动8【活动】学习拓展
【教师活动】
将拓展任务发到班级QQ群。查询5: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找出中学组所有获奖作品的作品名称、作者、所在学校和联系电话,并将查询方式保存为查询5;查询6:查询各分数段(如70-79分)的作品名称、作品类别和作者,并将查询方式保存为查询6。
【学生活动】
课后可通过网络合作探究,尝试完成拓展任务。
【设计意图】
1.知识拓展,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进行能力迁移;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尝试的科学态度,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价值。
活动9【活动】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关注全体学生,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注重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能力。围绕新课标,本节课,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后,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教师少讲,视频支持,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依据问题反馈,适当点拨为下个环节的合作学习做了有效的知识铺垫;在展示评价环节,教师多用鼓励性语言,以
“多种方法来表达准则”为载体,倡导尝试、交流,对学生所表现的出来的闪光点,如思维的发散性,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在和谐、愉悦又不乏竞争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目标的实现,学习重难点的突破自然是水到渠成。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
( http: / / www.21cnjy.com )燥,教师要积极营造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发现数据管理技术的魅力。自主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的学习“支架”(任务和预设问题)非常关键,必须遵循由简到难,问题适量,让学生在尝试不断地解决问题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如果课堂前面的环节所用的时间可以减少一些,我觉得还应该尽量让更多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这点也可通过课后借助网络(如学生的班级QQ群)来弥补。
活动10【活动】指导教师点评
本节课能结合我校“先学后教”的课改模式展开教学。
首先,教师对教材把握精准,对学生情况熟
( http: / / www.21cnjy.com )悉,课前准备充分,如演示课件的制作、学习自主学习视频的制作,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设置等等都做了精心准备。
其次,从教学过程看,学生自主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阶段,教师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预设问题合理,思维引导好,学生能依据教师预设的问题,对所学内容由浅及深,层层递进掌握。提升阶段,教师能根据学生问题反馈实时点拨、结合条件准则的设置讲解和归纳,理清学生思路,并通过对小组合作任务的合理设置,让学生对准则的灵活运用有进一步提升,对创建满足条件的查询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对下节课教学内容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设。
再次,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中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位,学生利用自主学习视频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小组合作任务,教师利用教学广播软件演示和学生演示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有效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最后,教师语言表达准确,有启发性,教态好,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感。
这节课在课堂小结阶段,还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出现的思维“闪光点”展开分析,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总结和引导,那么整体课堂效果会更好些。例:关于表示“小学”的条件有三种方法,①字段“选毛编号”的准则设置LIKE“1
”②字段“学段”的准则设置为“小学”③字段“学校名称”的设置为“
小学”。这三种方法都可行吗?为什么?
(点评:郑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