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密】高考单元突破卷 第一单元 地球地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解密】高考单元突破卷 第一单元 地球地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2 15:15:57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高考单元突破卷
第一单元
地球地图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
(2025·湖北·一模)某科研团队对祁连山某
1S00
地植被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坡向的植被存在明显差
200
异。下图1为研究人员拍摄的现场植被景观图,图
0
600
90
2中a、b、c、d四条曲线表示该地不同坡向的土壤温
八等高线
度日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口大拟
心滑坡体
1 km
0
图1
海拔m)
640
-45秒
一70秒
620
图1
600
35
2
4.图中水库所处位置河流流向为
3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东北流向西南
20002:008:0014:0M0200)02:0008:0014:002100
D.自西南流向西北
北京时间
2
5,能对滑坡体微小移动进行实时监测的地理信息
1.图1中摄影者面朝
技术是
(
A.东
B.南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西
D.北
C.北斗卫星系统
D.5G数字系统
2.影响图1中森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6.此次滑坡湖啸可能会导致
(
A.降水
B.坡度
A.库区水体体积快速增大
C.蒸发
D.土壤
B.库区水面面积急剧增加
3.图2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对应的坡向为
C.下游水位流速变化较小
(
D.下游平坦地区将被淹没
A.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南、南
(2025·山西·模拟预测)鄂尔多斯盆地(陕甘
C.西、北、南、西南
D.西南、南、北、西
宁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沉积盆地。经浅海盆地
(2025·安徽安庆·模拟预测)湖啸是由岩崩、
到内陆盆地的发育沉积,在白垩纪初形成了总厚度
滑坡、地震甚至风暴所引发的湖水产生类似海啸的
可达千余米的地层。其中盆地西部的南段为湖泊
“巨浪”,破坏力极强。研究人员以某大型水库区域
沉积体系;北部是纵向河(即河流沿盆地长轴发育)
作为模拟案例,进行了潜在湖啸灾害的预演和分
与横向扇(冲积扇在盆地西缘大体垂直于盆地长轴
析。图1为大坝和滑坡体位置,图2为滑坡发生后
分布)的填充格局:东部主要由沙丘、沙漠湖沉积相
45秒和70秒时大坝坝顶水位。据此完成下面
组成。下图示意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早期地层的
小题。
厚度等值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造成暖区暴雨空间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部乐多所
①偏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②锋面雨带北移
③强热带气旋活动频繁④准静止锋滞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暖区暴雨发生的主要时段可能是
A.2、3月
B.5、6月
图例
C.8、9月
D.11、12月
-口度竿估线ul
湖泊肌范囵
12.暖区暴雨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为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中显示,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早期的地层厚度
(2025高三上·山东日照·阶段练习)三叶
(
草,喜温暖、向阳,喜降水较多、排水良好的环境,平
A.东部薄、西部厚
B.自北向南递增
均根深20一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下图
C.东南向西北递减
D.盆地西南最薄
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
8.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早期地层形成过程中
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
(
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
A.盆地西侧沉降幅度较小
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
B.沉积物主要向西部输送
下面小题
C.盆地东侧地势相对较低
.764
74-
D.盆地以风力沉积物为主
9.鄂尔多斯盆地在白垩纪早期的沉积环境特征是
763
.

762
A.盆地西部为海洋环境
-761
762
B.沉积物来自黄土高原
763
C.沉积物分选性不明显
D.盆地东部是沙漠环境
.-762-等线/m
等潜水
·763-
位线m
i巾视塔
(2025·贵州毕节·三模)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
13.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
生南岭附近至南海北部,华南未受冷室气控制时产生
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的暴雨,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侧200300km暖区
A.①地
B.②地
位置,其降水强度受小尺度空间因素影响较大。下
C.③地
D.④地
图为南岭以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
14.图示区域
小题。
A.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
J500N
B.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C.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00
D.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2025·河北沧州·三模)2023年11月1日,
00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队第40次出征南极。本次考察
队除了系列重点考察任务外,还将肩负一项重大基
200

200
建任务—建设秦岭站。2023年12月7日,中国
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始
110PE
建设,2024年2月7日开站。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
200_一等高线
河流
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高考单元突破卷
月锋面而带还来登陆形成,11,12月锋面而带已撤出大
陆,AD错误:8、9月雨带已经北移至华北地区,C错误,
第一单元地球地图
故选B。12.读图,③地位于迎风坡,受偏南风影响大,且
1.A2.C3.B1.图中森林位于祁连山北坡,图中左边
靠近河流,水汽充足,降水强度大,C正确:①受小山丘阻
为北方,则摄影者应面朝东方拍摄,A正确,BCD错误,故
挡,水汽较少,A错误;②地形平坦,水汽没被抬升,B错
选A。2.图中该山体相对高度不大,不同坡向降水差异
误:④受山地阻挡,水汽较少,D错误,故选C。
不大,A错误;坡度差异也不大,B错误;图中森林位于祁
13.B14.A13.根据②处等高线凸向低值,可知②处位于
连山阴坡(北坡),光热较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利
山春,且位于山脊阳坡(北半球南坡),符合三叶草生长
于森林植被生长,C正确:土壤对森林形成的影响较小,D
所需要的温暖、向阳、排水条件好等生长习性,且海拔在
错误。故选C。3,b曲线全天土壤温度较低,应为北坡;
762一763米,潜水住是762米,地下水埋深在0一1米之
cd三条曲线看最高温出现的时间,结合一天中太阳的视
间,而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三叶草可生长,
运动规律,最高温出现的坡向先后顺序应为南坡(d)、西
B正确。①处位于阴坡,③地等高线的凸向高值,可知为
南坡(c)、西坡(a),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山谷,且③地位于山谷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④地海拔
4,A5,C6.D4.河流发育于山谷中,据图及指向标可
为763到764米,而潜水位为761到762米,地下水埋藏
知,山谷线的走线为西北一东南走向,且据等高线数值可
深度为1到3米,由于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
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往低处流,故河流流向为自西
所以此处不造合三叶草的生长,ACD错误。故选B。
北流向东南,排除BCD,A正确。故选A。5.据题意,北
14.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③地海拔在763m~764m之
斗卫星系统可确定经纬度、速度、海拔,滑坡体微小移动
间,④地周田闭合曲钱数值为763m,与邻近等高线高值
属于位置上的移动,可用北斗卫星系统监测,C正确;遥
相等,根据“低的更低,高的更高”原理,④地海拔在
感属于“遥远的感知”,作用是获取图像数据,A错误;地
763m764m之间,所以,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分析、管理,制图等,B错误;5G数字
0米,A正确:根据①地等高线分布,①地表的坡面径流
系统为通信系统,不能对滑坡体微小移动进行实时监测,
由高处流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坡面径流方向流向西
D错误。故选C。6.据题意,水坝的高度在600m,发生
北,B错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西北处弯曲比较大区城
湖啸后,水位超过600m,水漫过水坝涌向下游,故下游平
为山脊,东南部为山谷,有河流发育,景区内较大的溪流
坦地区将被淹没,D正骑;湖啸是由岩崩、滑坡、地震甚至
自东北流向西南,C错误:④地夜晚不可看到电视塔顶
风暴所引发的湖水产生类似海啸的“巨浪”,只改变水体
的指示灯,因为④地周国闭合曲线与邻近等高线高值相
运动状况,不改变水体体积,A错误:只改变水体运动状
等,内部应该是一个山峰,受到山峰阻挡,不可看到电视
况,不改变库区水面面积,B错误;发生湖啸后,水漫过水
塔顶的指示灯,D错误。故选A。
坝酒向下游,坝区水位由600m左右升至630m左右,水
15,C16.A15.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位变化大,导致下游水位变化大;流量增大,流速相应有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1月大约移动8”,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所增大,C错误。故选D。
最大值是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一(7456一2326')
7.A8.B9.D7.由图中等厚度线可知,总体上厚度分
布不均,西侧厚度较大,东侧厚度小,且等厚度线南北向
≈39°。2月7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住于12S,此时的正午
太阳高度是最小值=90°-(7456一12)≈27。故正午
分布,厚度自东向西递增,A对,B、C错;盆地东侧等厚度
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接近12°。故选C。16.结合图示两
线数值最小,最薄,D错误。故选A。8.由材可知,盆地
西部的南段为湖泊沉积体系,形成过程中,西部地势由低
个科考站的位置可知,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偏北方
到高,早期西部地势相对低,后期地势较高,沉降幅度大,
向,而由昆仑站到秦岭站的最短距离是沿着地球大國的
A、C错误:西部地势低洼,沉积物在流水、风力搬运下向
劣弧行驶,该劣弧略向南极凸出,所以从昆仑站飞往秦
西部揄送,B正确;由材料知北部为纵向河,河流沉积物较
岭站的最短航线应当先向东南,后向东北。故选A。
多,D错误。故选B。9.由材料知,早期盆地西部为湖泊
17.答案:(1)湖区海拔高,位于山顶:以分水岭所在区域为
沉积体系,A错误;早期为浅海盆地到内陆盆地的发育沉
中心向四周降低;火山地貌发育;湖岸北侧特别陡峻,其
积,沉积物可能来自浅海环境,B错误:经流水搬运,沉积
余湖岸地势较为和缓。
物具有分选性和磨圆性,C错误:由材料知,东部主要由
(2)湖区降水丰宫,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岩层断裂发
沙丘、沙漠湖沉积相组成,为沙漠环境,D正确。故选D。
育,环状断裂成向心状,向T湖分水岭内部倾斜,促进部
10.A11.B12.C10.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
分坡面径流汇入其中,地下水补给量丰富且稳定。
至南海北部,偏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南岭阻挡形成
(3)需要获取T湖的年蒸发量:获取植物蒸腾量:寻找是
降水,①正确: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侧200一300km
否有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流出湖区,若有,测算径流量;
暖区位置,锋面雨带北移带来降水,②正确;强热带气旋
对比各种支出方式的数量关系,证明北侧河流是T湖最
活动彩响范围大,③错误;准静止锋滞留会造成连续性
主要的支出方式。
降水,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流速
11,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至南海北部,华南
快,流水下蚀、潮源侵蚀作用强,使上游分水岭高程下
未受冷空气控制时产生的暴雨,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
降;湖水外泄量增加,湖水水量减少,湖面萎缩。
侧200~300km暖区位置,华南5、6月未受冷空气控
解析:(1)要求“描述T湖区的地形地势特征”,考查地貌
制,且此时锋面而带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B正确:2、3
的观察和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根据材料中“T湖区附
12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