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密】高考单元突破卷 第六单元 植被与土壤--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解密】高考单元突破卷 第六单元 植被与土壤--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2 15:15:57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植被与土壤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5·广西来宾·一模)近几十年来,随着气
(2025·湖北·一模)某同学在某地进行研学
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山高寒草地退化日趋
旅行,在该地电线杆上发现某种神奇植物的身影,
严重,土地生产力逐渐降低。图为某草地带土壤有
该植物别名空气草。与大多数植物依赖根从土壤
机质含量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图。该图示意我国西
中获取水分不同,空气草可以通过叶片表面鳞片从
部某高山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山草甸土壤有机质含
空气中吸收水分。图1示意电线杆上的空气草,图2
量及植被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情况。随着退化程度
示意不同形态特征的空气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的加刷,植株高度相对较高的莎草科比例逐渐降
低,相对低矮的杂类草比例逐渐增加。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一行机质含量
…多样性指数
有机
3.0
35
2.5


25
2.0

15
1.5
图2
1.某地电线杆上发现空气草的身影,推论该地的气
未退化
转度
中度
垂度
1.0
讼化
退化
巡化
候可能为
4.导致近几十年来高山草甸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的主要原因是
(
C.寒带苔原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A.太阳辐射强烈
B.冰川侵蚀加剧
2.若该国热带沙漠和雨林中都可以发现空气草身
C.有机质补充减少
D.人类滥垦滥伐
影,不同生境空气草特征及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5.图中植被群落
(
A.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多样性指数成正相关
A.雨林中的叶片宽阔弯曲,便于光合作用
B.中度退化草地不同种类草类分布较多
B.沙漠中的植株矮小聚集,减少阳光灼伤
C.沙漠中的叶片布满鳞片绒毛,隔热保温
C.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多样性指数成负相关
D.雨林中的根系发达,固定植株吸收水分
D.重度退化草地适合于杂草类草生长
3.若某同学研学地区存在多种形态空气草,推测其
6.推测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
研学地区可能是
量的比值变化是
A,云贵高原
B.刚果盆地
A.比值减小
B.比值增大
C.阿拉伯半岛
D.墨西哥高原
C.大体稳定
D.先减小再增大
21
(2025·江苏南京·一模)图1为“树种线、树
4S00
线和郁闭型林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图2为“白
350
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和博格达山(位于天山
30u0
山脉东段)针叶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将2s00
20m0
图例
150)
口体高度
1000
口矮业止林
树利(森林上限)
树线(白立树木分布的上限)
S00
。一气饺林线
郁州型杯线
海◆条本来
三得<红L
春华中钟0
I
[侧%
10.影响图示山地气候林线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0-
一白乃马买山针叶林
35H
(
…傅格达山针叶林
30
25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20
15-
C.海拔高度
D.山体走向
10-
5-
0L
11.图中部分矮曲林分布范围未达到山顶的主要原
高(
活海
因是山顶
(
图2
①气温低
②风力大
③坡度陡
④土壤贫瘠
7.树线与树种线之间的植被
r
⑤冰川发育
A.以灌草为主
B.以矮曲林为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以幼树为主
D.以阔叶林为主
C.③④⑤
D.①④⑤
8.关于博格达山和白马雪山的植被,下列说法正确
12.我国南方矮曲林是常绿阔叶林在高山上的变
的是
型,其演化出的特征是
A.博格达山针叶林分布更为广泛
A.林木生长稀疏,且分枝纤细
B.博格达山针叶林下层为阔叶林
B.中型叶或大型叶,且多茸毛
C.白马雪山针叶林类型更加多样
C.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
D.白马雪山郁闭型林线海拔更低
D.枝干或叶片上附生苔藓植物
9.白马雪山某海拔以下没有森林分布,出现林线倒
(2025·北京海淀·三模)光合作用通常指绿色
置,其原因为
(
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太阳光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
A.逆温现象
B.焚风效应
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青藏高原平均海
C.水位偏低
D.土壤贫瘠
拔在4000米以上,地表植被主要有森林、草原、沼泽、
(2025·河北邯郸·三模)林线是森林的上限,
荒漠、高山灌丛等。图示意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海拔
林线以上没有森林分布。依据气温和降水条件,可
植被全年总产氧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估算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气候林线可以达到海拔
3000一4000米。矮曲林也被称为“山顶矮林”,多
15
4.0
分布在高山、亚高山的山顶(或山脊),树种组成单
一,树木变形弯曲或矮化,甚至匍匐地面。因此矮
f25
2.0
曲林在生态学上标志着山地森林带的上限,但其位
15
1.0
置与气候林线不符。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山地山体高
装05
度、矮曲林以及气候林线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
10
ztHJt
而0游拔anj
22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高考单元突破卷
月锋面而带还来登陆形成,11,12月锋面而带已撤出大
陆,AD错误:8、9月雨带已经北移至华北地区,C错误,
第一单元地球地图
故选B。12.读图,③地位于迎风坡,受偏南风影响大,且
1.A2.C3.B1.图中森林位于祁连山北坡,图中左边
靠近河流,水汽充足,降水强度大,C正确:①受小山丘阻
为北方,则摄影者应面朝东方拍摄,A正确,BCD错误,故
挡,水汽较少,A错误;②地形平坦,水汽没被抬升,B错
选A。2.图中该山体相对高度不大,不同坡向降水差异
误:④受山地阻挡,水汽较少,D错误,故选C。
不大,A错误;坡度差异也不大,B错误;图中森林位于祁
13.B14.A13.根据②处等高线凸向低值,可知②处位于
连山阴坡(北坡),光热较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利
山春,且位于山脊阳坡(北半球南坡),符合三叶草生长
于森林植被生长,C正确:土壤对森林形成的影响较小,D
所需要的温暖、向阳、排水条件好等生长习性,且海拔在
错误。故选C。3,b曲线全天土壤温度较低,应为北坡;
762一763米,潜水住是762米,地下水埋深在0一1米之
cd三条曲线看最高温出现的时间,结合一天中太阳的视
间,而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三叶草可生长,
运动规律,最高温出现的坡向先后顺序应为南坡(d)、西
B正确。①处位于阴坡,③地等高线的凸向高值,可知为
南坡(c)、西坡(a),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山谷,且③地位于山谷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④地海拔
4,A5,C6.D4.河流发育于山谷中,据图及指向标可
为763到764米,而潜水位为761到762米,地下水埋藏
知,山谷线的走线为西北一东南走向,且据等高线数值可
深度为1到3米,由于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
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往低处流,故河流流向为自西
所以此处不造合三叶草的生长,ACD错误。故选B。
北流向东南,排除BCD,A正确。故选A。5.据题意,北
14.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③地海拔在763m~764m之
斗卫星系统可确定经纬度、速度、海拔,滑坡体微小移动
间,④地周田闭合曲钱数值为763m,与邻近等高线高值
属于位置上的移动,可用北斗卫星系统监测,C正确;遥
相等,根据“低的更低,高的更高”原理,④地海拔在
感属于“遥远的感知”,作用是获取图像数据,A错误;地
763m764m之间,所以,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分析、管理,制图等,B错误;5G数字
0米,A正确:根据①地等高线分布,①地表的坡面径流
系统为通信系统,不能对滑坡体微小移动进行实时监测,
由高处流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坡面径流方向流向西
D错误。故选C。6.据题意,水坝的高度在600m,发生
北,B错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西北处弯曲比较大区城
湖啸后,水位超过600m,水漫过水坝涌向下游,故下游平
为山脊,东南部为山谷,有河流发育,景区内较大的溪流
坦地区将被淹没,D正骑;湖啸是由岩崩、滑坡、地震甚至
自东北流向西南,C错误:④地夜晚不可看到电视塔顶
风暴所引发的湖水产生类似海啸的“巨浪”,只改变水体
的指示灯,因为④地周国闭合曲线与邻近等高线高值相
运动状况,不改变水体体积,A错误:只改变水体运动状
等,内部应该是一个山峰,受到山峰阻挡,不可看到电视
况,不改变库区水面面积,B错误;发生湖啸后,水漫过水
塔顶的指示灯,D错误。故选A。
坝酒向下游,坝区水位由600m左右升至630m左右,水
15,C16.A15.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位变化大,导致下游水位变化大;流量增大,流速相应有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1月大约移动8”,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所增大,C错误。故选D。
最大值是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一(7456一2326')
7.A8.B9.D7.由图中等厚度线可知,总体上厚度分
布不均,西侧厚度较大,东侧厚度小,且等厚度线南北向
≈39°。2月7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住于12S,此时的正午
太阳高度是最小值=90°-(7456一12)≈27。故正午
分布,厚度自东向西递增,A对,B、C错;盆地东侧等厚度
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接近12°。故选C。16.结合图示两
线数值最小,最薄,D错误。故选A。8.由材可知,盆地
西部的南段为湖泊沉积体系,形成过程中,西部地势由低
个科考站的位置可知,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偏北方
到高,早期西部地势相对低,后期地势较高,沉降幅度大,
向,而由昆仑站到秦岭站的最短距离是沿着地球大國的
A、C错误:西部地势低洼,沉积物在流水、风力搬运下向
劣弧行驶,该劣弧略向南极凸出,所以从昆仑站飞往秦
西部揄送,B正确;由材料知北部为纵向河,河流沉积物较
岭站的最短航线应当先向东南,后向东北。故选A。
多,D错误。故选B。9.由材料知,早期盆地西部为湖泊
17.答案:(1)湖区海拔高,位于山顶:以分水岭所在区域为
沉积体系,A错误;早期为浅海盆地到内陆盆地的发育沉
中心向四周降低;火山地貌发育;湖岸北侧特别陡峻,其
积,沉积物可能来自浅海环境,B错误:经流水搬运,沉积
余湖岸地势较为和缓。
物具有分选性和磨圆性,C错误:由材料知,东部主要由
(2)湖区降水丰宫,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岩层断裂发
沙丘、沙漠湖沉积相组成,为沙漠环境,D正确。故选D。
育,环状断裂成向心状,向T湖分水岭内部倾斜,促进部
10.A11.B12.C10.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
分坡面径流汇入其中,地下水补给量丰富且稳定。
至南海北部,偏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南岭阻挡形成
(3)需要获取T湖的年蒸发量:获取植物蒸腾量:寻找是
降水,①正确: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侧200一300km
否有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流出湖区,若有,测算径流量;
暖区位置,锋面雨带北移带来降水,②正确;强热带气旋
对比各种支出方式的数量关系,证明北侧河流是T湖最
活动彩响范围大,③错误;准静止锋滞留会造成连续性
主要的支出方式。
降水,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流速
11,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至南海北部,华南
快,流水下蚀、潮源侵蚀作用强,使上游分水岭高程下
未受冷空气控制时产生的暴雨,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
降;湖水外泄量增加,湖水水量减少,湖面萎缩。
侧200~300km暖区位置,华南5、6月未受冷空气控
解析:(1)要求“描述T湖区的地形地势特征”,考查地貌
制,且此时锋面而带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B正确:2、3
的观察和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根据材料中“T湖区附
12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