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1953年开始,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障经济建设。这些举措说明( )
A.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
B.法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
C.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D.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制的完善
易错点2 正确理解“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2.毛泽东同志于1949年6月30日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写道:“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成立初期的新中国( )
A.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奉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
C.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
3.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提到:“可使我们在外交上立于主动地位,不受过去任何屈辱的外交传统所束缚。在原则上,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种立场是坚定不移的。”这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易错点3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持续探索历程
4.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把公粮、库存物资和公营企业的利润一律收归国库,由中央统一掌握;开支也由中央统一规定标准,不准擅自额外开支。此外,还规定国营贸易的物资由中央贸易部统一调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现金除留少量供近期使用外,一律存入人民银行。这一做法在当时(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加速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保障了工业化顺利实现
D.促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5.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国营和集团为主,个体为补充;按计划生产为主,市场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自由市场为补充”的设想。毛泽东在1956年12月同工商界代表谈话时说:“国家投资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这反映出党和国家( )
A.确立了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措施
B.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思考与探索
C.充分认识了国情和社会主义内涵
D.大力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易错点4 正确看待中美关系的演变
6.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形势的发展使美国不得不对其全球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基辛格曾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向中国靠拢……以造成一种全球的力量平衡……这样的平衡可以确保……在主要大国之间保持稳定,甚至最终实现合作。”基于这一战略调整( )
A.美国加紧了拼凑遏制苏联的新同盟
B.中国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美国努力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D.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活动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B 2.C 3.B 4.A 5.B 6.C
1.B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建政立制,巩固政权,所以当时的法制建设是为上述任务服务的;1952年底,我国政权建设和巩固任务基本完成,这一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所以法制建设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以适应上述需要,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我国的法制建设与国家建设密切相关,并不是走向制度化,排除A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国家的基本方略,且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才开始,而我国的法制在当时尚未完善,排除D项。
2.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指的是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C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旧的外交关系,排除D。
3.B 据材料“可使我们在外交上立于主动地位……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种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强调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坚决捍卫国家独立与解放,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B项正确;“一边倒”外交方针体现的是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材料并未提及,排除A项;“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指不承认国民党时期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易错分析 “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总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看似矛盾,但是并不矛盾,“一边倒”指国际战略态势上的“一边倒”,绝不意味着处处事事都依从别国,跟着别国的指挥棒转,更不是去作附属国。恰恰相反,它是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为前提的。毛泽东在提出“一边倒”方针的前后,还提出“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4.A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规定公粮、库存物资和公营企业的利润等“由中央统一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统一财经,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利于经济的恢复,故选A项。
5.B 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和陈云二人都认为在发展国营经济的同时,以自由市场、私人开厂为补充,说明他们未完全否定非公有制经济,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反映出当时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考与探索,B项正确;当时国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并未确立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措施,排除A项;本题易错选C项,材料中虽提到了“个体”“市场为补充”,但这只是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探索,结合所学可知在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此时党和国家还未充分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内涵,排除C项;材料中二人仅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而非大力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排除D项。
6.C 据材料“我们向中国靠拢……以造成一种全球的力量平衡……这样的平衡可以确保……在主要大国之间保持稳定,甚至最终实现合作”并结合所学可知,基于这一战略调整,美国主动向中国示好并努力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故选C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