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22 17:5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03年,考古人员在发掘中发现了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古观象台遗址,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观测者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儿山日出方位,从而确定季节、节气,测算结果较为精准。据此推断,陶寺古观象台的出现( )
A.反映了古代中国历法成就显著 B.表明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世界
C.说明古人具有崇拜自然的观念 D.与原始农耕经济联系较紧密
2.汉政府常将一些国有土地和生产资料以出租的方式交由贫民使用,谓之“假民公田”。宣帝规定“流民还归者,假民公田,贷种食”;元帝初,关冬大水,“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管理皇室财政的机构)者,以假贫民,勿租税。”这些举措( )
A.破坏了小农土地所有制 B.导致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C.改变了西汉的经济结构 D.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
3.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独立为外朝机构,尚书令的权势日益扩大,于是又设中书令,杜佑对此评价:“魏置中书省,有监、令。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这一变化( )
A.实践了因事设官的原则 B.表明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
C.反映了君权的逐渐弱化 D.体现了中枢机构的权力制衡
4.唐代,门下省给事中执掌封驳。《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三年(629),太宗谓侍臣曰:“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一要求旨在( )
A.提升官员政治意识 B.改变唐朝社会风气 C.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D.扩大监察谏政职能
5.南宋时,乌镇和青镇已经演变为统一的政区单位,中央直接派遣镇官和酒务官兼辖两镇,因此两镇独立于州县行政体系之外,其在经济功能与管理模式方面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经济特区有相似之处。这反映了乌、青两镇(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受到中央直接管辖 C.享有高度自治权 D.基层自治体系完备
6.清初在地方基层实行里甲制,为维护地方治安,又推行保甲制。雍正以后,里甲制逐渐融入保甲制之中,二者合一。这一变化( )
A.缘于人口的增长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受赋税制度变革的影响 D.反映出基层管理的松弛
7.下表
描述地区 史料
广州 自是海舶集于岛(香港),五口分设商埠,非粤货不到广州
福建 除海道可以四通八达外,其余各处非系崎岖之峻岭,即属湍急之险滩
宁波 虽系海口,一入内河,须盘坝三四次方可抵省城,商贩不甚流通
上海 苏郡濒海诸邑镇,聚贾舶,通海市……乃总汇于上海。西人既来通商,南北转输,利溥中外
上述史料可用于( )
A.探究晚清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进程 B.分析通商口岸区位因素的共同特点
C.解释近代对外贸易中心转移的原因 D.理解列强急于扩大在华市场的根源
8.19世纪后半期,大豆、蚕桑、烟草、桐油等产品的出口量大幅增长,而一向远销海外的蔗糖、蓝靛等产品却销量锐减,一蹶不振。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9.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各级政府成立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建立中华商业公司等国营企业,大力发展合作社商业,打破了进出口贸易几乎由私商掌握的局面。同时在法令的许可下,允许商人自由贸易。这些措施( )
A.完成了对资产阶级的改造 B.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C.体现出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 D.促使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10.1955年,田汉修改并推出新戏剧《白蛇传》,删除了旧戏中糟粕的部分,歌颂了白素贞的善良、美丽和追求真爱的勇敢,批评懦弱的许仙和鞭挞恶势力代表法海。田汉改戏有利于( )
A.“双百”方针的落实 B.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C.戏剧艺术形式的规范 D.民众文化素养的提高
11.下图为1980年《北京晚报》第一时间对中国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饭馆开业的报道。这反映出当时( )
A.市场经济体制受到广泛认同 B.思想观念的逐渐解放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国企经营方式的变革
12.古埃及在雕塑艺术的创作上,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模式,其中关于法老的雕像,除了有法老的巨像外,在其雕像的腿部往往还有王后、妃子或子女的小雕像作陪衬。这反映出古埃及( )
A.法老的尊贵和权威 B.人的体貌特征的差异
C.艺术手法较为单调 D.妇女地位的相对低下
13.恩格斯指出:中古西欧贵族的需求剧增 他们唯一的生产工具(铠甲和武器)还是从城市得到的!本国的呢绒、家具和装饰品,意大利的纺织品……列万特的水果,印度的香料,等等,几乎都是从市民那里买到的。这说明中古西欧( )
A.封建庄园制已濒临崩溃 B.社会阶层流动加速
C.孕育着社会转型的因素 D.社会分工日益明显
14.下图所示是19世纪英国劳动人口职业转变情况。这一转变( )
A.反映了英国农业经济的衰落 B.有利于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
C.表明城市人口规模急剧扩大 D.说明工业革命导致产业失衡
15.二月革命后,俄国国内许多群众认为,为了保卫俄国革命,必须护国,必须继续战争,这一主张被称为“革命护国主义”。这表明当时( )
A.民众对一战性质的认识已逐渐清晰 B.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得到普遍支持
C.赢得战争胜利有利于推动国内革命 D.俄国革命亟需正确的路线政策指导
16.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成员国协调内部争端与对外立场,加强经济合作,新建合资企业,推行工业互补计划,共同对抗超级大国。成员国经济迅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这反映出( )
A.区域集团化推动经济多极化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地区转移的趋势 D.东盟已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诏令文书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形成相对成熟的起草章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尚书省对于文书的处理,按照其重要与否和繁复程度,分别规定不同的期限,并规定“延缓一日笞五十,十日徒一年”。地方上报文书分为重要文书、较为重要政事文书和日常政事文书三类,“事之大者奏闻,次中中书门下,小者各牒诸司处理。”文书传递主要依靠驿传系统,普通诏令文书日行120里,皇帝敕书则“日行五百里”。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清康熙年间的密奏文书称为奏折,直接进呈于皇帝,并由皇帝亲笔批答,而不经内阁票拟和批红。雍正时期,奏折应用更加广泛,军机处逐渐成为全国文书政令的策源地及决策中心。清廷沿用明代贴黄制度,要求奏疏附百字摘要。至晚清,文书行政发生重大变化,设立了机要科、秘书科等新机构;传达方式上,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规定“嗣后明降谕旨,均著由电报传知,各省督抚即行遵照办理”;外交文书形式亦因时局变革而调整。
——摘编自郭睿君、卜宪群《中国古代文书行政与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文书行政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代文书行政相较于唐代的变化,并简析其成因。
18.经济改革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富强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第一股——轮船招商公局股票上的部分文字如下:“轮船招商局为给股份票事奉直隶爵阁督部堂李(鸿章)奏准设局招商,置备轮船运漕揽载,札饬商办等因在案。当经本局议定召集股银壹百万两,分作千股……如本股出让,须遵定章办理,毋许私相授受……”
——摘编自刘克祥、是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1982年,广东省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在深圳成立,它是国内首家通过报刊公开招股的公司,1983年7月向全国发行“深宝安”股票凭证。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股份制开始试点。1984年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它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1986年11月1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采访的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飞乐音响”由此载入了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史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999年春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报刊上公开发表
1992年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一般小型固有企业,有的可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的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为国有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
1993年 国家颁布实施了《公司法》,正式在法律中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
1997年 觉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1998年12月 第九届全四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和企业上市从此有法可依了
——摘编自王海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
(1)股票是典型的“舶来品”,请列举它在世界上的最早代表。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阐述“中国近代第一股”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的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评述完整,表达成文)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德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等篇章中,探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问题。他认为人类历史从整体上看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的,这是基于人类理性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然而,在现实中又存在着各种不正义的现象和历史的曲折,如战争、暴力等,这似乎与进步的观念存在矛盾。康德提出人类的“非社会的社会性”,即人类既有追求个人利益、相互竞争冲突的一面,又有通过理性建立社会秩序、实现共同进步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类似正义性与进步性二律背反的现象。
——摘编自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阅读上述关于康德“二律背反”论述的相关材料,结合所学世界史(不包括中国史)知识,以“正义性与进步性的二律背反”为主题,自拟一个标题并运用具体史实对此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A A C C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B D A
17.(1)特点:三省分工协作,流程成熟;有严格的时效管理;地方文书分类、分级处理;文书传递依托驿传,快速通达;规范化、制度化。
(2)变化:直接上呈皇帝(皇帝直接掌握信息,减少官僚层级干预),军机处主导;贴黄制度简化流程(文书处理效率提高);文书形式与文书机构变革;传递方式和文书形式逐渐近代化(利用电报传递)。
原因:专制皇权的强化;中枢机构的调整;国家疆域辽阔,政务繁重;近代化的冲击。
18.(1)代表:英、荷东印度公司股票,荷、法西印度公司股票。特点:“奏准”“准设”,体现了封建性、合法性和权威性;“札饬商办”,体现了官督商办、股份制公司性质;“第一股”,反映了开创性;“如本股出让,须遵定章办理,毋许私相授受”等,体现了契约精神。
(2)示例:题目:我国股份制的艰难探索及其成就。
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逐步实施。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深宝安”“飞乐音响”借鉴了西方股份制,体现了“试点”的特征。
20世纪90年代,随着南方谈话的发表和思想解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也向纵深发展,股份制改革进入全面推行阶段。从“国有小企业”积极探索股份制,到《公司法》、“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家和集体控股”,《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出台,既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我国股份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答出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解放思想,依法推进。
19.示例
标题:工业革命进程中正义性与进步性的二律背反。阐述:工业革命堪称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其进步性影响深远。在生产领域,机器大生产全面取代手工劳作,工厂制度得以确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使社会物质财富呈几何倍数增长。交通领域,火车、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问世,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化的初始进程,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搭建了新的桥梁。
然而,在工业革命狂飙突进的背后,正义性的缺失也愈发凸显。资本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工人实施了残酷的剥削。工人每日需忍受超长的劳动时间,却只能获取微薄的工资,工作环境更是恶劣危险,身心遭受双重折磨,这直接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如欧洲频发的工人运动便是明证。同时,工业的迅猛发展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以英国伦敦为例,大量工厂排放的废气使得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给民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
由此可见,工业革命在创造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违背正义原则的负面效应,深刻地体现了正义性与进步性的二律背反。
其他参考角度: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过程中正义性与进步性的二律背反;英国圈地运动中正义性与进步性的二律背反;世界全球化过程中正义性与进步性的二律背反;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