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下图漫画反映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题组二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2.截至2023年2月,科学家通过它发现了740余颗新脉冲星,这使人们更加直观地观测到空间中充满活力的星系宇宙。作为一项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技术,它为人类探索宇宙迈出了重要一步。与“它”直接相关的是( )
A.月兔二号月球车 B.“奋斗者号”深潜器
C.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 D.北斗导航卫星
3.下表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展现了我国( )
国内生产 总值 脱贫攻坚 全社会 研发经费 经济结构 基础设施
10年增加近70万亿元 历经8年,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投入强度提高到2.5%以上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2万千米
A.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B.科技创新领先世界
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4.2022年6月17日,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下水,实现了我国自“辽宁舰”后,五年下水一艘航空母舰的傲人成就。这一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我国( )
A.对外交往的现实需要
B.海权意识的日益增强
C.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题组三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5.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党和政府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下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
A.拓展外交活动 B.加强区域合作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题组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了全方位对外交往,致力于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举措( )
A.利于摆脱外交孤立状态
B.彰显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C.意在构建多极世界格局
D.实现了全球治理的现代化
7.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该理念框架下,又提出了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具体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这体现了( )
A.中国主导国际秩序重构
B.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
C.中国智慧与大国担当
D.党的最新指导思想的形成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 2.C 3.D 4.D 5.D 6.B 7.C
1.A 根据漫画中的“脱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A项正确。
2.C 据材料“发现了740余颗新脉冲星……星系宇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被誉为“中国天眼”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大大增加了人类有效探索的宇宙空间范围,为未来宇宙探索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故选C项。
3.D 从表格内容来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明显,脱贫攻坚取得不错效果,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总体来看,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D项正确。
4.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不断提升,这为我国航空母舰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D项正确;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外交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海权意识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排除B、C两项。
5.D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的回归又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D项正确;“一国两制”与外交活动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祖国统一问题,加强区域合作不属于统一问题,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原则,排除C项。
6.B 根据材料“致力于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中国为促进人类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优势,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就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西方外交孤立,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多极化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7.C 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该理念下,又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等具体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这表明中国勇于承担全球治理的责任,体现了中国智慧与大国担当,C项正确。
1(共12张PPT)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1.含义:“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2.打赢脱贫攻坚战
(1)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2)历程
①2013年,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理念。②2020年11月,我国最后九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这
标志着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③全面胜利: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3)意义: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
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正
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国发展具备
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
史进程。
1.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1)国内生产总值2021年达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
位。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8.1万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3)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4)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取得重大成就。
2.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1)全社会研发经费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增速达12.3%,明显快于发达国家,研发人
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知识点2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2)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等取得重大成果,我国
进入创新国家行列。
3.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1)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2)国家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3)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重构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和军事政策制度,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创新。
我军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1.外部形势各类风险挑战及应对
(1)表现:美国单方面执意挑起中美经贸摩擦;国际上保护主义的抬头、单边霸凌的逆流。
(2)我国采取的反制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利益,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坚定地站在历史
前进的正确一边。
2.香港“修例风波”
(1)发生:2019年6月,香港爆发“修例风波”,充分暴露出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制
度漏洞。
知识点3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2)应对措施及意义
①应对措施: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该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明确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作出法律化、规范化、明晰化的具体安排。
②意义:这一重大举措,全面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
折。国家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澳门保
持了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
3.台湾问题
(1)背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
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
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3)经济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推动下,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两岸贸易额增长,给台湾同
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学习、创业、就
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分享大陆发展机遇。
4.“台独”势力猖獗及应对
(1)背景: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台独”势力猖獗。
(2)应对
①中共十九大鲜明地提出,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
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②开展了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③中共二十大重申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
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
5.新冠疫情及应对
(1)背景: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
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应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
1.背景
(1)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2)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
想。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首次提出: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
(2)全面阐述:2015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呼吁构建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3)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解决人类
知识点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以及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
(2)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
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
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参与全球治理体系
(1)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
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
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2)中国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展现负责任
大国担当。
5.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