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2 15:5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在保尔的成长过程中,朱赫来经常帮他排忧解难,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
C.《经典常谈》中讨论儒家经书时,破除了“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从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去认识这些典籍的形成,提出了许多精彩的见解。
D.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一共13篇,包括《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其中《尚书》介绍了“文字的起源”,其中的“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春秋》。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庭是成长的摇篮,在她的____________下,你才能敖过稚嫩,走向成熟;家庭是力量的源泉,在她的____________下,你才能茁壮成长;家庭是灵魂的火焰,在她的光芒里,你才能走向成功。家庭里充满温xīn,是因为有责任和担当;家庭里也会存在分歧,但爱能化解一切。鸟需要蓝天来____________姿态,人需要家庭来____________生命。
每年的春节晚会中,有很多有关时间、家庭、亲情的歌曲,一唱就火了。也许正是因为亲情这种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是我们内心最珍贵的种子,始终绽放着爱与希望。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稚嫩( )
(2)温xīn( )
3.选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正确写法是“( )”。
4.语段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保护 哺育 展现 保护
B.呵护 浇灌 展现 维护
C.呵护 哺育 展露 维护
D.保护 浇灌 展露 保护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火”字是多义词,第一个“火”是①( )的意思,第二个“火”是②( )的意思。
A.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B.形容红色
C.比喻发怒 D.兴旺,兴隆
三、名句名篇默写
6.名篇名句默写。
读诗文,就是读人生情愫。从《关雎》“(1) ,(2) ”中,读出了古人爱而不得、日思夜想的执着与深情;吟诵“(3) ,(4)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感受可以穿破空间阻隔,消除心中苦闷的真挚友情;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 ,(6) ”让我们体味秋雨的凄冷,连绵不断;从《小石潭记》“(7) ,(8) ”中,读出了环境冷清,使人内心忧伤凄凉之感。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便要还家( )(2)处处志之( )
8.本文多处出现历史朝代,如“晋太元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请你分析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9.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中华大地出现了“处处自诩桃花源”的现象,请结合本文分析原因。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业①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②北苦寒,人多服毡罽③,业但挟纩④,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⑤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
【注释】①业:杨业,又名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的将领。②代:州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③毡罽(jì):毛织品。④纩(kuàng):丝棉絮。⑤殆:几乎。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
12.战败之际,众士兵不肯离开杨业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概括。
五、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①国人到底胖到什么地步了?
②2015年的数据显示,国内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就达到了42%;而2020年的数据则更进一步,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已逼至50.7%。相当于在短短5年间,每10个成年人中,“胖子”从4个增加到5个,增长迅速。
③同时,数据也显示,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从2015年的16%升至19%,预测到2030年,该数据将增加至31.8%,“小胖墩”增速超过了成人。
④全球肥胖版图上,中国已从“瘦子国”逆袭为“胖力股”。世界肥胖联盟统计显示,基于庞大的人口,我国肥胖人口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成年肥胖率虽仍低于美国(41.9%)、英国(28%)等发达国家,但增速却是欧美国家的2-3倍。
(摘自《新京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体重管理,需要科学施策和社会协同。在推进体重管理的行动中,“注重防治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直指问题要害:肥胖成因复杂,涉及遗传、代谢、心理、环境等多重因素,单一化的减重方案往往收效甚微。引导医疗机构设立体重门诊,正是以专业化服务破解“减肥靠意志”的认知误区。通过营养评估、运动指导、心理干预等个性化方案,让科学减重取代盲目节食,让医学支持对冲健康焦虑,既是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也体现了公共卫生服务的温度。
②相比减重,更深层的挑战在于如何改善“致胖环境”。现代社会中,高糖高脂食品充斥市场、久坐少动成为日间常态、快餐速食消解原来健康的饮食传统,诸多结构性因素让个体的健康选择面临多重困难。因此,体重管理既要“管住人”,更要“改造环境”:食品工业需优化产品配方、城市规划应增加运动空间、职场文化要形成有利健康的作息规律……只有健康生活的土壤足够丰沃,个体减重的努力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材料三】
一、“江小防健康体重计算器”:科技助力健康管理
大多数居民不了解判断肥胖的标准和计算方法,区疾控中心创新设计微信小程序——“江小防 健康体重计算器”,根据用户的出生年月、性别、身高、体重、腰围等基本信息,测算体质指数(BMI)并评估个体的胖瘦程度,提出个性化的体重管理建议,评估覆盖全年龄段人群。小程序直接登陆江都疾控公众号即可使用。
二、科普微视频:生动直观传递健康知识
为增强宣传效果,拓宽覆盖面,区疾控中心自编、自导、自演创作拍摄“小胖墩大问题”、“膳食宝塔里的糖去哪里了”等系列科普微视频,通过通俗幽默的表演从健康饮食、科学运动、合理作息等多方面让群众进一步知晓健康体重,走出体重管理的误区。
三、公众号科普:打造移动健康知识库
区疾控中心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关于健康体重管理的科普文章。内容包含健康饮食、科学运动、心理健康等,帮助居民正确科学管理体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摘自“江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有删改)
13.邻居奶奶想通过“江小防健康体重计算器”小程序了解自己是否肥胖,但她不会操作。请根据【材料三】的相关信息,教一教她。
14.假如你的同学小明体重超标,正打算通过节食来减肥,请你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对他进行劝说。
15.小语认为体重管理是自己的私事,不需要国家出手。对此,你怎么看呢?请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芽茶
杨丽琴
①三月,阳春。
②细雨,微风,花红草绿,燕子斜飞,河边杨柳枝条上绽出了新芽儿。三片、四片……相拥着,抱在一起,如一簇一簇清新的小花。鲜嫩嫩的黄绿色,上面有一层白白的小茸毛,如撒了一层霜花。春忙间隙,母亲挎一小竹篮,去河边采摘柳芽儿做柳芽茶。
③春阳普照,柳芽儿像一个性急的孩子,大约七八天,就褪去一身茸毛,长成了青绿绿的柳叶儿。柳叶儿又硬又苦,就不能做柳芽茶了。
④父亲喜欢喝茶,但是,那时生活十分清苦,舍不得花钱买茶叶。偶尔的,只买一点劣质的炒青,硬纸袋的小包装,极俭省地喝。
⑤有一年的秋天,母亲去江南的三爷爷家,学会了炒茶。当满树飘着鲜嫩的柳芽时,母亲忽发奇想,采摘来柳芽,用炒茶的方法,做了一些柳芽茶,装进空硬纸袋里,拿到父亲面前。说,新炒的柳芽茶,泡一次尝尝。父亲接着纸袋,凑近鼻子,闻了闻,又细细地打量了那小小的柳芽儿。转身拿来茶杯,和平时一样,用手指尖捏了一些,放进茶杯,倒上开水。不一会儿,杯子里的柳芽缓缓浮上水面,然后,慢慢沉下去,水慢慢地氤氲成清亮的碧色。父亲端起茶杯,轻轻嘬了一小口,啧了啧,眉头不禁皱了皱,又嘬了一小口,啧了啧,眉头舒展了开来,不住地说,香,好喝,还夸母亲手艺好。母亲的脸顿时笑成了一朵花。此后,家里再也没有断过柳芽茶。
⑥母亲做的柳芽茶,其实工艺很简单,但需要有耐心,一点也急躁不得。我家门前的水塘边有两棵大柳树,母亲每次采摘时,都特别细心,且每根柳条上都要留一些柳芽,母亲说,保留一些新绿,才不会影响树长得粗壮。
⑦采摘好的柳芽先一点一点捡出杂质,挑选干净了,摊在簸子里,放蔽荫处晾晒,等柳芽儿软了,就可以放锅里炒制了。母亲先将铁锅烧热,再倒入柳芽,灶下改用文火,慢慢翻炒。这时,母亲不让我们烧火,她总会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火候小了,炒不出那种清香;火候大了,有焦糊味。
⑧柳芽茶炒制好了,灭火。冷却后,装进一个矮矮粗粗的大铁皮盒子里,盒子的样子虽不秀气,但肚量极大,能装进一斤多柳芽茶。一铁皮盒子茶叶按理不够一年喝,但父亲总是省着喝。常常的,下一年的柳枝发芽了,铁皮盒子里还剩有很多。每每这时,父亲就紧着喝了。
⑨大铁皮盒子摆放在五屉柜上,见父亲喝得有滋有味,我也想尝一尝。一次,父亲和母亲出去干活了,我偷偷地搬出盒子,学着父亲的样子,用手指尖捏了一些,放进茶杯里,倒上开水。待杯子里的水清黄澄亮时,端起杯子,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立即,一种苦涩钻进了喉咙,我忙不迭地往外吐,满满的苦涩却像惩罚我似的,好一会儿还留在口里。
⑩或许,人对于甜总是有与生俱来的钟爱。没有经历过磨难的少时,难以品尝出茶的真正滋味。
工作以后,我给父亲买了上等的好茶,但父亲还是习惯喝母亲手制的柳芽茶,我买的好茶,只拿来招待客人。我以为父亲舍不得喝,就让父亲尽管喝,喝完了我再买。父亲听了我的话,用一种很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说:“你母亲制的柳芽茶才是上等的好茶呢!不信,我泡一杯你尝尝。”我想起少时偷喝的那一次,想推辞。父亲已经拿来茶杯,兴冲冲地泡了一杯。为了不扫父亲的兴,我强忍着喝一口,茶水入喉,滑滑的,如丝般轻轻抚过,进入了胃里。感觉没有了少时那么苦涩。于是,又喝了一口,像父亲那样,慢慢地啧一啧,这时,我却啧出了丝丝香甜来。
原来,时光不单单可以煮酒,还可以煮茶。
闲时喜读书,在书里看到:柳芽,又叫柳蕊,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祛风、明目、乌发、驻颜、益寿等功效。茶圣陆羽《茶经》里也有柳芽茶的做法,算得上烦琐,但饮者也只说它贮藏愈久,茶味愈浓……古书上也有记载柳芽主治“风水黄症,湿痹挛急,膝痛”等病症。用柳芽和茶叶泡成的茶,嗅之清香,饮之可口,可以防治黄肿病和筋骨疼痛。迄今,扬州长春岭寺内的僧人用柳叶和茶叶混合制成的“消灾延寿茶”,仍然是善男信女追求的上品。
我也爱上了喝柳芽茶。每年,母亲炒制好柳芽茶,都会送我一小盒。步入知天命之年后,母亲的柳芽茶也成了我的钟爱。闲时,慢慢地品,茶里,有柳的清香,有春的气息,更有母亲的味道。
许是,和这茶一样,有爱的地方,就有温馨。
16.请简要概括母亲制作柳芽茶的全过程。
17.赏析选文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她总会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火候小了,炒不出那种清香;火候大了,有焦糊味。
18.文章开头①—③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9.分析选文第 段画线句中父亲“异样的眼光”所包含的情感。
父亲听了我的话,用一种很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说:“你母亲制的柳芽茶才是上等的好茶呢!不信,我泡一杯你尝尝。”
20.选文第③段引用古籍中关于柳芽功效及柳芽茶做法等内容,可不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
六、名著阅读
21.请你根据《经典常谈》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完成题目。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
B.“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
C.“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
D.“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
(2)文文找来了一些象形文字的图片,请你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现代汉字。
七、综合性学习
22.践行“低碳生活”,是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传承。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相关主题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
(1)任务一:了解低碳生活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你从材料中了解到“低碳生活”的核心内涵是: 。(提炼关键词3个)
(2)任务二:宣传低碳生活
同学们围绕“倡导低碳生活”写了一份倡议书,请把下面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幻无常,温室效应明显,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地球。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践行低碳生活!我们要一起努力做到:

② (具体措施或做法)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绿色遍布我们的生活!
八(1)班全班同学
2025年6月27日
(3)任务三:践行低碳生活
下面的流程图呈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过程。请根据图片信息,补充相应内容,注意语言简明、连贯、通顺。
你知道城市生活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吗?首先需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① ,再通过比重风选和磁选的方式将破碎的垃圾分为② 。其中对细砂、碎石等无机物可③ ,这样就能使其变成崭新的建材。
八、作文
23.这个学期,课间由十分钟延长至十五分钟。在课间,我们可以竞技,可以游戏,可以谈笑,可以畅想。拿起你心爱的笔,写出你由衷的快乐吧!
请以“快乐的课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4.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D
2. nèn 馨 3. 敖 熬 4.B 5. A D
6.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7. 同“邀”,邀请 做记号 8.①交代了渔人所处的时代;②交代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的时间;③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④表明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久远;⑤说明战乱频繁,朝代不断更替。 9.桃花源不是单纯的美景,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一种文化标识,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追求。
10.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 11.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同我一起死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处,你们可以突围而逃,回去报告天子。 12.杨业忠诚刚烈,作战时英武勇猛,富于智谋;杨业可以与士兵同甘共苦,训练作战时,如在代北苦寒之地,他作为统帅关爱士卒,让士兵穿毛制品的衣物,自己只是披着绵制的衣物,忍受严寒艰苦,“怡然无寒色”;对待部下多有恩惠,体现在处理政务简约平易,朔州战败时,他体恤士卒多有家眷,让大家先离开,自己坚守以身殉国。
13.奶奶,首先您要登陆江都疾控公众号,在左下的“疾控服务”中找到第二个选项“体重评估工具”,点击进去;然后输入您的出生年月、性别、身高、体重、腰围等基本信息,就可以得知自己的胖瘦程度了。 14.小明,靠节食减肥并不科学。材料二中提到,肥胖成因复杂,单一节食减重方案往往收效甚微。你可以借助“江小防健康体重计算器”,获取个性化体重管理建议,也可参考疾控中心公众号科普文章,通过健康饮食和科学运动,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 15.我认为体重管理不仅是个人私事,更是国家大事。从材料一可知,肥胖问题已经不是个别问题,而是国民的普遍问题,必然会引发国家的关注;从材料二可知,个体减重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协同,比如需要社会改善“致胖环境”;从材料三可知,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帮助我们了解科学管理体重的方式。
16.①采摘柳芽②捡出杂质,放蔽荫处晾晒③待柳芽变软,在铁锅中翻炒④炒好后灭火冷却 17.“小心翼翼”是小心谨慎的样子,在文中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炒制柳芽茶时的认真细致(小心谨慎),表现了母亲对做茶的重视。 18.景物描写(环境描写)。①点明了母亲采摘柳芽的时间是三月阳春;②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③渲染温馨美好气氛(或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④为后文母亲摘柳芽做茶的情节作铺垫(或引出下文母亲采摘柳芽制作柳芽茶的情节)。 19.①对“我”不理解母亲柳芽茶价值的惊讶(诧异)与不解;②对凝聚着母亲心血的柳芽茶的珍视(珍惜、重视、珍爱、喜爱);③对母亲制茶手艺的赞美(自豪)。 20.不能删去。理由:①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化内涵;②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聪慧(心灵手巧);③为后文“我”爱上柳芽茶作铺垫。
21.(1)C
(2)山、水、木、叶。
22.(1)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
(2) 示例:出行时,尽量选择绿色交通工具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比如一次性碗筷、杯具等
(3) 破碎 废塑料、有机垃圾和细沙、碎石等无机物; 加入固化剂
23.例文:
快乐的课间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我伸了个懒腰,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自从课间延长到十五分钟后,我们的课间时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记得上周三的课间,我们几个女生围在一起玩“编花篮”的游戏。小美蹲在地上,用粉笔画出一个个圆圈,像绽放的花朵。“快看我的花篮!”她得意地展示着。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那些粉笔圈圈闪闪发亮,像是真的开出了花。我们手拉着手,一边跳一边唱:“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欢快的歌声在走廊上回荡。
男生们则在操场另一边玩“老鹰捉小鸡”。小明当“老鹰”,张开双臂像要展翅高飞;小刚当“母鸡”,张开双臂护着身后一长串“小鸡”。他们跑着、笑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突然,“老鹰”一个假动作,成功捉住了最后一只“小鸡”,胜利的欢呼声响彻整个操场。
我最喜欢的是和好朋友小雨一起趴在走廊栏杆上聊天。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发梢,带来远处玉兰花的清香。我们分享着各自的小秘密,有时聊着聊着就会不约而同地笑起来。有一次,我们正说着周末去图书馆的计划,突然看见一只蝴蝶翩跹飞过,翅膀上的花纹在阳光下变幻着色彩,我们俩都看呆了。
课间十分钟变成十五分钟,这些细碎的快乐时光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糖果,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甜蜜。在这些短暂的时光里,我们不仅放松了身心,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我都会充满期待:今天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现在每当我回想起这些快乐的课间时光,嘴角就会不自觉地上扬。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就像散落在记忆里的珍珠,串成了我最珍贵的初中回忆。
24.例文:
换个角度,即是坦途
一滴墨渍,在画家笔下能化为灵动飞鸟;人生路上的困厄,换种眼光审视,亦能成为前行的阶梯。生活从不会刻意为难谁,困住我们的往往是固守的视角,而变通的智慧,恰是穿越迷雾的星光。
变通是绝境中的破局之钥。古时有位工匠奉命铸造九鼎,炉温始终不足,青铜难以熔化。众人皆叹工期将误,他却注意到炉边潮湿的草木——原来水汽影响了火势。于是他移开柴草、疏通风道,青铜终得熔化。这正如航海者遇礁石,绕行而非硬撞,方能抵达彼岸。当常规之路受阻,转身的瞬间,或许就藏着新的生机。
接纳缺憾是变通的前提。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历经千年风沙,不少色彩已斑驳脱落。修复者没有强行补全,而是以“最小干预”原则,保留岁月留下的痕迹。这些不完美反而成了历史的见证,让壁画更具厚重的沧桑之美。人生亦然,挫折与失误本就是成长的印记,抗拒不如接纳,唯有正视缺憾,才能找到转化它的支点。
变通不是妥协,而是更高明的坚守。苏轼仕途屡遭贬谪,从京城到黄州,从惠州到儋州,他始终以豁达之心面对。在黄州,他开垦东坡种粮自足,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在海南,他办学堂、传文化,留下“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的坦然。他未曾放弃理想,只是换了种方式践行——在困顿中活出滋味,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坚守。
人生这幅画,难免会溅上“墨渍”。与其怨叹笔误,不如学着像那位画家,以智慧为笔,化瑕疵为点睛之笔。要知道,风雨过后的彩虹,正因曾经历过阴霾,才更显绚烂。换个角度,困厄处自有柳暗花明,缺憾里藏着别样风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