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2 16:0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判断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空谷幽兰绝美人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野泉声入砚池中
二、基础知识综合
“跟着课本去旅行”是以课本为线索,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触摸历史、感知文化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想象一下,我们可以穿行在郁郁苍苍、重重叠叠的井冈翠竹林中,体会毛竹坚韧不拔的精神;可以zhù_________(伫 贮)立在繁蜜的紫藤萝花前,感受它蓬勃的生命力;可以漫步在山峦重叠、水流曲折的山西村,观赏水车旋转时水花bèng_________(蹦 迸)溅的美丽画面;可以徘徊在万紫千红的花圃里,与因风的挑逗而摇摆的鲜花共同起舞……未来,无论走到哪里,这段与课本同行的旅程,都将是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记忆。
2.请你选出语段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繁蜜 重重叠叠(dié) B.身临其境 触摸(zhù)
C.旋转 坚韧不拔(rěn) D.徘徊 挑逗(tiǎo)
3.小宁拿不准语段中拼音所对应的字,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A.伫 蹦 B.贮 蹦 C.伫 迸 D.贮 迸
小文为大家找来了下面的语段,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塔里木,这个在地理课本上见过的词语,它既是一个盆地的形象,又是一座沙漠的形象。塔里木盆地也好,塔里木沙漠也好,在我的想象中都是荒凉无比。可是,当我踏上旅程,走进塔里木时,我居然看到了沙漠里浩瀚的湖泊和蜿蜒的河流。湖水的碧蓝、河流的清亮和胡杨的绿意,居然使我忘了这是在塔克拉玛干的浩瀚沙漠中!这片名叫沙雁洲的湖泊,如碧玉一般镶嵌在阿克苏的大地上。这么一个地老天荒的地方,有江南一般的山河。
4.请你选出对语段中加点短语的结构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踏上旅程 ②浩瀚沙漠 ③地老天荒
A.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B.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 并列短语
C.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并列短语
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排比 D.拟人
三、填空题
6.同学们在学习王维《竹里馆》时,对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竹韵》小报的“编者按”拟写完整。
【资料一】
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资料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
【资料三】
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例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资料五】
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常见吉利画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 ;人们爱竹,爱它那 。
四、名句名篇默写
7.小语结合课本中的诗文整理了下面的内容,请你帮她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走进古诗的世界,跟随韩愈走进暮春时节,在他的笔下,“草树知春不久归,(1) ”,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与王安石登高望远,一同抒发那“不畏浮云遮望眼,(2) ”(《登飞来峰》)中的远大抱负;跟陆游同游山西村,去思考他那“(3) , ”(《游山西村》)中蕴含的人生哲思;和龚自珍共赏落花,去感受他那(4)“ , ”(《己亥杂诗》(其五))中的报国之志。
五、名著阅读
8.班级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分享活动,小文提出了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甲】
A出其不意地提议道:“想要我教你打架的真功夫吗?”保尔惊诧地望着他:“什么是真功夫?”“好,你就瞧着吧。”保尔第一次见识了英国拳击,A简明扼要地给他讲解了一番。
【乙】
几个小时以后才有人偶然发现他,把他抬进板棚里。柯察金呼吸困难,已经认不出周围的人了。从列车上请来的医生说:“大叶性肺炎兼肠伤寒。体温四十一点五度。至于关节炎和脖子上的两个毒疮,那倒不值一提了。光是上面那两种主要病症,就足以把他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1)【甲】语段中的A是 (人名),他对保尔的影响是 。
(2)【乙】语段描述的内容是保尔的第四次受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下列对“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割”意为“分割”,形象写出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与阴影划分为明暗两界,突出山的巍峨。
B.“割”字用夸张手法,极写泰山之高,连阳光都无法穿透,烘托其遮天蔽日的气势。
C.“割”字赋予泰山以动态感,仿佛山能主动切割晨昏,展现自然造化的神奇力量。
D.“割”字暗含诗人对泰山雄奇景象的赞叹,为尾联抒发登峰之志做了情感铺垫。
10.本诗中诗人望泰山时产生了哪些情感?请你简要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
古代先贤的美好品德同样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请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
吾河渚间有先世田十五六顷,结构①茅屋并厨厩,总十余间,每遇天气晴朗,咏谢康乐②诗,渺然尽陂泽③山林之思,觉瀛洲方丈④森然在目前。或时与舟子渔人方潭并钓俯仰极乐戴星而归。歌咏以会意为工,不必与悠悠闲人相倡和也。烟霞山水,性之所适。暮春三月,登于北山,松柏群吟,藤萝翳景,意甚乐之。赏洽兴阑,还归河渚。蓬室瓮牖⑤,弹琴诵书,优哉!游哉!聊以永岁,足下谓何如也?
(选自《悦心集·答冯子华书》,有删减)
【注释】①结构:结连构架,以成屋宇。文中指“建造”。②谢康乐:谢灵运,“山水诗派”鼻祖。③陂(bei)泽:蓄水的池塘。④瀛洲方丈:瀛洲山、方丈山。古代传说中海上三座仙山中的两座,另一座叫蓬莱。⑤蓬室瓮牖:指贫寒之家。
11.依据表格内的方法提示,解释句中加点词。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有仙则名 语义推断法:有仙人(居住)就( )。 (1)
谈笑有鸿儒 字源推断法:云雁之大者曰“鸿”。(《说文解字注》) (2)
足下谓何如也 课内迁移法:予谓菊(《爱莲说》) (3)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渺然尽陂泽山林之思”中“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复投之(《狼》)
C.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D.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1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
或 时 与 舟 子 渔 人 方 潭 并 钓 俯 仰 极 乐 戴 星 而 归。
15.【甲】【乙】两文的作者有哪些共同的美好品德?请简要分析。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让“科普之翼”更有力
喻思南
①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持续呵护和培养。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满足人们丰富多元的科普需求,关键在于持续完善全社会参与科普的机制。
②“无人机飞行表演”、缠绕画制作体验、“飞天小豹”数字人讲解、“小小航天人”艺术团表演……前不久,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一场科普市集在上海黄浦滨江举办。通过互动体验、科普展示等形式,一系列好看、好玩、好学的科普产品触达普通市民,人们在“边玩边学”中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
③科学普及是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前不久中国科协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稳步提升,反映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成效。
④好的科普往往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与受众需求的双向互动。由于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的差异,不同人群对科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围绕个性化需求做科普,化“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效果可能事半功倍。比如,针对中小学生好奇心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开设了“博士课堂”,引入一线科研人才做科普,帮助孩子们接触学科前沿、培育科学思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种子。
⑤提升科普效果,要有高质量内容,还得与时俱进创新形式。如今,互联网日益成为老百姓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运用好信息化手段,有助于让科普触达更广泛的人群。“蒸馒头哪层先熟”“被陨石划破的航天器如何自动愈合”“如何运用热力学知识学会穿衣,不在寒冬中瑟瑟发抖”……借助新媒体平台,一些科普团队以图文、漫画、短视频等解析物理知识,不少产品成为爆款。“我和妈妈学科学”公益科普活动则以新媒体的方式,让亲子一起介绍家乡地理风貌、农林特产等,并解说其中的科学知识。这样的形式,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度,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让大众从科普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甚至“传播者”。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6月3日,有删改)
【乙】
保护鸟类多样性(见下图)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都能见到鸟类。大多数鸟类啄食害虫和害兽,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鸟类可以传播种子,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供人类观赏,饲养的鸟类还可以供食用等。可见,鸟类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鸟类呢?
(选自《生物学》七年级下,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
16.下列选项中关于“科普教育”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持续呵护和培养,持续完善全社会参与科普的机制,有利于满足人们丰富多元的科普需求。
B.增加科普的趣味性,在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氛围中,可以激发起公众的科学兴趣,让科学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C.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具备科学家潜质。
D.提高孩子们的科普教育参与度,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让他们从科普的被动“传播者”转变为主动“接受者”。
17.假期将至,小明的爸爸准备带他到洪泽湖度假区游玩,顺便找一家野味馆美餐一顿。假如你是一名保护鸟类的科普员,如何结合材料乙劝止小明爸爸的错误想法?
18.结合甲乙两则材料,并联系生活,谈一谈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好“保护鸟类多样性”方面的科普工作。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烙饼者之美
钟读花
①烙饼者,是一对夫妇,很年轻,看上去三十岁左右。夫妇俩,都矮墩墩、胖乎乎的。红彤彤的脸膛,透着太阳的色彩,溢出一份憨厚和朴实。
②一切,都因陋就简。房子,是木板搭成的简易房。几块木板,就那么东拼西拼,一座房子就立在了那儿。房内,是两座高垒的炉灶,炉灶上,支着两盘黑亮的大铁鏊子。房顶上,覆上了一块黑色的塑料纸,大概是防止漏雨的。一有风起,四角的塑料纸,就纷然飘起,木屋,更像陆地上的一艘船。
③一两年来,夫妇俩,就驾着这艘“船”,在生活的海洋上,艰难而又快乐地前行。
④房子旁边,有一块简陋的木板,朱笔写着“独此一味”四个字。字写得歪歪扭扭,定然是自己的大作。不过,那种天真的拙陋,看着,也让人喜欢。极易让人想到田地里,风过处,那些歪歪斜斜的庄稼。
⑤确是“独此一味”。夫妇俩烙的饼,是一种夹层油饼,饼内,夹有葱花、芝麻等馅料。烙熟的饼,表皮焦黄,面上,布满黑黑的芝麻粒。从房边走过,远远地,你就能嗅到小房中飘逸而出的浓郁的油饼香。油饼,都是现烙现卖,从不提前烙好放在那儿。我曾问他:“这样,你一天就卖不多了。”男人坦然道:“这种油饼,就得热吃,凉了,味道就不好了。信用第一。”说完,脸上堆满憨憨的笑容。我从他的笑容里,看到的,是一份真诚和质朴,是一种自信和从容。油饼,真是好吃。我买过多次,外焦内软,嚼起来极是可口。而且价钱亦低,五元钱的油饼,估计就足够一名体力劳动者饱餐一顿了。
⑥烙饼者,就在小区大门外,我天天从此经过。
⑦后来,我发现,烙饼者的周围,聚集了一批特殊的人——建筑民工。冬天里,外面天寒地冻,民工们就围在他的炉灶旁吃饭,边吃边聊,小屋里,时时传出哈哈哈的大笑声。那笑声,坦荡、真诚、张扬,飘出很远很远……大概,也很是让那些一向沉默的城里人惊讶和艳羡。夫妇俩,又添置了一个小锅炉,免费为吃饭的民工提供开水和小咸菜。民工们吃完饭,小老板都会特别嘱咐一句:“别忘了把水杯灌满,干活累了,多喝点水。”每一位建筑民工的手中,都会带一个大大的塑料水杯。我惊讶道,这简直就是一个“民工之家”。
⑧夏天到了。夫妇俩又添置了几张小饭桌,亦是简陋无比。似乎就是从附近的建筑工地捡来的破木板钉成的。每天晚上,我出门纳凉,都会看到有建筑民工,围在饭桌旁吃饭。菜,多是从附近的小菜车上买来的熟菜,用一个个的塑料袋盛着。塑料袋口摊开,就可以吃了。民工们吃饱了,还常常坐在那儿喝水,聊天,借此度过这一个个溽(rù)热的夏日夜晚。夫妇俩,总是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直到最后一位民工离去。
⑨这一天早晨,我早起,去城外锻炼身体。一出小区大门,就看见夫妇俩的小饭桌旁,几位民工,正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睡觉。身下,只是一些破草席子。小老板,正在收拾饭桌上的残饭剩菜。我骤然嗅到了淡淡的蚊香味。寻觅,发现正有两盘蚊香,一东一西,放在民工周围,燃烧着。小老板看我发愣,就说:“我给他们燃上的,外面蚊子太多了,睡不好。”那一刻,我几欲落泪。脱口而出:“老板,你真是个好人啊!”
⑩小老板淡淡一笑,指着地面上熟睡的民工,说道:“哎,都是些苦人啊。”平淡的话语里,蕴含了多么深切的同情和关爱啊。
其实,他们都是“普通劳动者”,在“普通”中,互相为对方提供一份支持和爱。
(刊载于2024年5月2日,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详细描写烙饼者简陋的家和摊位,意在说明烙饼者生活的艰难,更加凸显他们帮助建筑民工的难能可贵。
B.作者由烙饼者招牌上歪歪扭扭的字联想到田地里歪歪斜斜的庄稼,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质朴之美。
C.文章中特意说明油饼的价格低,与前文呼应,表明烙饼者生活简朴是因为卖饼赚不到钱。
D.描写建筑民工躺在摊位旁睡觉的画面,表现出他们对烙饼者的信任,侧面表现出烙饼者值得信赖的品质。
20.请根据括号中给出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夫妇俩,都矮墩墩、胖乎乎的。红彤彤的脸膛,透着太阳的色彩,溢出一份憨厚和朴实。(描写角度)
(2)一两年来,夫妇俩,就驾着这艘“船”,在生活的海洋上,艰难而又快乐地前行。(修辞角度)
21.文章标题为“烙饼者之美”,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示例:
烙饼者的“美”体现在他们真诚实在,虽然他们生活艰难,但是油饼依然现烙现卖,用料扎实,价格实惠。
22.第⑥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九、作文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那里收藏着珍贵的记忆与情感,可能是某一个(群)人,也可能是某一个(些)物品或深刻的情感。也许对别人而言,这些都无足轻重,但你确信,在你的心中,他们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
请以“我心中,你最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B
6. 挺拔的气节 坚毅的品格,美丽的形态
7. 百般红紫斗芳菲 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8.(1) 朱赫来 给予保尔关心和教育,引导保尔走上革命道路,他是保尔的精神导师。
(2)保尔在极端的低温严寒下修筑铁路,在铁路快修完时得了大叶性肺炎兼肠伤寒。
9.B 10.①赞美了泰山的高峻雄伟,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②抒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如“荡胸生曾云”写出云雾缭绕的壮阔景象,令人心胸激荡;③表达攀登顶峰、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雄心。
11. 出名,有名 大 认为 12.D 13.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14.或时与舟子渔人方潭并钓/俯仰极乐/戴星而归。 15.示例:①安贫乐道。甲文作者虽身处陋室却说“陋室不陋”;乙文作者在茅屋中生活,不以物质条件简陋为苦。②淡泊名利,高洁傲岸。甲文通过对陋室环境以及主人交友标准的描写,体现了作者的淡泊名利、高洁脱俗;乙文作者通过记叙自己游山垂钓、不与闲人唱和,独自弹琴读书的生活,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品质以及对质朴高雅生活的追求。
16.D 17.示例:叔叔您好!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仅能啄食害虫维护生态平衡,还能传播种子、供人观赏。吃野味不仅可能危害身体健康(如携带病菌),而且伤害鸟类会破坏生态链,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一起保护鸟类,拒绝野味好吗? 18.示例:①创新形式,增强互动体验:如举办鸟类观察实践活动、鸟类科普手绘比赛,让公众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鸟类价值;②精准定位人群需求:针对青少年,开设“鸟类小课堂”“候鸟迁徙科普动画”;针对成年人,通过社区讲座讲解鸟类与生态保护的关系;③利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制作鸟类保护短视频、发起“我为候鸟让栖息地”网络话题,借助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传播,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19.C 20.(1)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地勾勒出夫妇俩憨厚朴实的外貌特征,直观且富有画面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木屋比作船,将生活比作海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夫妇俩在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生活环境中努力生存,展现出他们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21.示例一:烙饼者的“美”体现在他们细心善良,他们根据冬夏两季的不同需求给建筑民工们提供便利。示例二:烙饼者的“美”体现在他们乐于助人,当建筑民工们在饭桌旁睡觉时,他们担心蚊子太多影响建筑民工的睡眠,于是给他们点上蚊香。 22.内容上,交代了烙饼者所在的位置,指出“我”每天都可以看到摊位,让后文的情节更具真实性。结构上,由上文“我”对烙饼者进行观察以及和烙饼者的对话,自然地过渡到下文“我”发现了烙饼者从冬到夏一直为建筑民工提供帮助的事情,使文章结构紧凑,衔接自然。
23.例文:
我心中,你最重
时光的长河奔腾不息,冲淡了许多记忆的色彩,然而,在我的心中,有一个身影却始终清晰如昨,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那便是我的爷爷。
小时候,父母工作忙碌,我便被送到乡下爷爷家。爷爷家的小院,便是我童年的乐园。院子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每到夏天,浓密的枝叶就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我们撑起一片清凉。爷爷总是坐在树下的摇椅上,手持一把大蒲扇,慢悠悠地给我讲着古老而有趣的故事。从嫦娥奔月到牛郎织女,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梁山好汉的传奇,那些奇妙的故事在爷爷富有磁性的声音中娓娓道来,我听得如痴如醉,常常趴在爷爷腿上,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除了讲故事,爷爷还会带着我在田间地头玩耍。春天,我们一起在田野里放风筝,看那五彩斑斓的风筝在蓝天中翱翔,爷爷爽朗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夏天,我们挽起裤脚,下到河里捉鱼摸虾,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我们的衣裳,收获的喜悦却填满了小小的心房;秋天,金黄的麦浪在风中翻滚,爷爷手把手教我收割庄稼,让我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冬天,当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爷爷会和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小小的院子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记得有一次,我在玩耍时不小心摔倒,膝盖擦破了皮,鲜血直流。我吓得哇哇大哭,爷爷听到哭声,急忙从屋里跑出来,他小心翼翼地把我抱起来,一边用手帕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血迹,一边温柔地安慰我:“乖孩子,别怕,爷爷在呢。”随后,他背着我一路小跑来到村里的诊所,直到医生为我处理好伤口,他才松了一口气。在爷爷的悉心照料下,我的伤口很快就愈合了,可爷爷那焦急又心疼的眼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后来,我到了上学的年纪,不得不回到城里。离别的那天,爷爷紧紧地拉着我的手,眼中满是不舍:“孩子,到了城里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我看着爷爷日渐增多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从那以后,每次回乡下,爷爷总会提前准备好我最爱吃的零食和饭菜,还会给我讲村里发生的新鲜事儿。
如今,爷爷已经离开我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他对我的关爱与呵护,却永远刻在我的心间。在我心中,爷爷是最重要的人,他给予我的温暖与爱,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这份爱,将伴随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永不褪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