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十二)原子物理学
A卷高频考点练清卷
考点一光电效应规律及光电效应方程
1.(多选)(2024·吉林)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是利用X光照射材料表面激发出光电子,并对光电子进行分
析的科研仪器.用某一频率的X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逸出了光电子,若增加此X光的强度,则()
A.该金属的逸出功增大
B.X光的光子能量不变
C.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D.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多
2.(2025·辽宁·三模)如图甲所示的光电管是基于光电效应的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光电管可将光信号转
换成电信号,在自动控制电路中有广泛应用.光电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当有光照在金属极k
上,电路导通;无光照射时,电路不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电管
甲
A,只要照射到金属极上的光足够强电路就能导通
B.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某一定值,电路才能导通
C.电路导通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是从下向上
D.电路导通情况下,光照越强,电阻R上的电压越大
考点二光电效应图像
3.(2025·黑龙江·三模)在研究甲、乙两种金属的光电效应现象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人射
光频率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
B
A,甲金属的逸出功大于乙金属的逸出功
B.两条图线与横轴的夹角α和3可能不相等
C.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所需遏止电压随之增大
D.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但不改变人射光的频率,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4.(2025·北京丰台·二模)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电子发射的情况与照射光的强弱、光的颜
色(频率)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分别用三束光照射同一阴极K进行了三次实验,得到电流表示数I与电
压表示数U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9
北束菌口
--①
一②
③
t,0
为
乙
A.人射光光子的能量①>②>③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①>②>③
C.单位时间照射到K上的光子数①>③
D.照射到K上时金属的逸出功②最大
考点三原子结构模型及光谱
5.关于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B.α粒子发生偏转的原因是与电子发生碰撞
C.穿过金箔的过程中,远离金原子核的《粒子电势能减小
D.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的结构模型是正确的
6.(2025·安徽省安庆一中一模)2021年开始实行的“十四五”规划提出,把量子技术与人工智能和半导体
一起列为重点研发对象.技术方面,中国量子通信专利数超3000项,领先美国.在通往量子论的道路上,
一大批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人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B.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C.弗兰克和赫兹利用电子轰击汞原子,获得了除光谱测量外用其他方法证实原子中分立能级存在的途
径,为能够证明原子能量的量子化现象提供了实验基础
D.普朗克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考点四能级跃迁及氢原子能级图
7.(2025·广西桂林·三模)如图所示为一价氨离子(H+)的能级示意图.已知可见光光子能量在1.62~
3.11eV之间.处在=3能级的一价氨离子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可能属于电磁波谱中的
(
E/eV
的…
0
4
-3.40
-6.04
c3
-13.6
54.4
A.紫外线
B.可见光
C.红外线
D.无线电波
8.“梦天号”实验舱携带世界首套可相互比对的冷原子钟组发射升空,对提升我国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技
术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为某原子钟工作的四能级体系,原子吸收频率为0的光子从基态能级I跃
迁至激发态能级Ⅱ,然后自发辐射出频率为1的光子,跃迁到钟跃迁的上能级2,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跃
90参考答案
单元检测(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x=wt一
2a2,代入教据解得x=50m,公交车在最初6s内
通过的位移与最后6s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x=x1一x2,代
A卷高频考点练清卷
入数据解得△x=24m,故ABC错误,D正确.
1.C研究入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
5.A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不变,木板从
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A错
静止释狱到下瑞到达A点的过程,有L=a,木板从静止
误:研究空中转体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
释放到上瑞到达A点的过程,当木板长度为L时,有2L=
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
2ai,当木板长度为2L时,有3L=合ai,又1=1-o,
1
B错误;研究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
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能够看
△12=t2一t0,联立解得△2:1=(5-1):(2-1),A
为质点,故C正确:研究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
正确
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
6.解析:(1)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根据位移差公式△x=aT可
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D错误.故选:C.
2
2.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的空间位
3X0-x0
得物体的加速度为4=
置随时间变化的快慢,BD错误;根据x与1的关系式可
to
3to2
知,1=0时,质点位于x=1m处,t=1s时,质点位于x=
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这一过程的中间时刻的速度,可得
6m处,因此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为5m,A错误,C
2
正确,
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为UB=
20+x05x0
2to
6to
3.解析:(1)选择向西为正方向,如题图所示,最后6s的住
设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为A,则可得
移为△x3=120m,△13=6s
7x0
UA=UB一at0=6t0
平均连度为==20m=20m8,大小为20m6,」
(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物体在C点时的速度为
方向向西:
5.x0_x0
0
(2)全过程的位移为△x=△x3一(△r1十△x2)=120m一
c=s+ao=60-30·6=20
(30m十60m)=30m
时间为△t=5s十58十4s十6s=20s
则可得物体在CD段的平均速度为=C十D=0
24t
平均速度为==0m=1,5m/s,大小为1,5m/s,方向
△120s
2品
答案:1)6t0
向西;
7.C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则
(3)全过程的路程为△s=△x3十△x1十△x2=120m十
有:专5=10ms,T=5m因ST间的矩高是
2
30m+60m=210m
RS的两倍,而ST段的平均速度是RS段的平均速度的
平均速率为0=2)0m=10.5m8
△120s
乞,故可得ST段的时间是RS段的时间的4倍,可知:ST
1
答案:(1)20ms方向向西(2)1.5ms方向向西
(3)10.5m/s
段的速度减小量是RS段的4倍,则有:vs一VT=4(VR一
4.D设公交车开始减速的速度为%,运动总时间为,则公交
vs),联立解得:R=11m8,s=9ms,vT=1m8,故C
正确,ABD错误.
车在最初减连6s内通过的位移为西=o一2a哈=(6一
8.C令加速度为a,E到N的距离为L,从E到N有v至=
18m),把物体运动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
2aL,从N到A有v员=2a·9L,联立可得vA=3E,故A
动,最后68内通过的位移为=2a,代入数据解得x2一
错误:根据逵度一时间公式,有tA=4一E_2E,gv
18m,由于公交车在最初6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6s内通过
的位号之比为21:9,则南以上有g18-号又有0=助
E一0_E=1,所以汽车通过AE段的时间等于21,故B
at,代入数据解得=10mst=10s,则公交车的总位移为
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四E-4E=2如E,
2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