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课 洋务运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知道洋务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www.21-cn-jy.com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出现的背景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2·1·c·n·j·y
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通过了解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新式海军的建立,新式学堂的设立和留学教育的开始,培养学生“求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过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和人文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2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洋务运动兴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正确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3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了解了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强的一次次侵略战争,让同学们的心脏备受摧残和煎熬,看到了西方侵略者贪婪的心理和丑陋的嘴脸,也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求荣。但是我们在痛恨之余,也会看到先进的中国人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第二单元的学习就将带领我们亲眼目睹一批又一批图强救亡的先进代表,首先步入我们视野的是在守旧势力和落后习俗束缚下务实进取的洋务派。他们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展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图片,设问: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
新课教学:
一、洋务派的产生
解题:什么是洋务、洋务派和洋务运动
?
学生阅读课文,探究如下问题: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结合图片认识)
洋务运动的目的?
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
洋务运动的口号?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
发现问题,巩固新知:
出示李鸿章的话: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说说洋务运动的目的与内容。
二、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
课堂小组讨论: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各大组研讨一项洋务运动的举措,各大组又以四人为小组,完成各项任务,各小组要确定一个主要发言人。
第一小组:军事爱好组:
(1)组员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海军简表。
(2)观察课文图片和小字内容,以课文小字资料突出对安庆内军械所等军工企业的介绍,如涉及企业规模、生产产品、特点、作用影响类的知识。
(3)展示简表。
第二小组:企业家组:
(1)组员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简表。
(2)阅读课文小字,以课文小字资料突出对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的介绍。
(3)展示简表。
教师补充材料
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成立近十年间,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运权成功收回五分之三,已有“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的美誉。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破除了西方人的封锁垄断。
21cnjy.com
材料二
19世纪9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烟囱凸起,矗立云霄”“化铁炉之雄杰,辗轨机之森严,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耶!”21·cn·jy·com
说明轮船招商局和汉阳铁厂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方面曾功不可没。
第三大组:海军观察组。要求是:介绍洋务派在海防方面的措施。
第四小组:科技人才组:突出京师同文馆、詹天佑、京张铁路的介绍。
(1)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
(2)詹天佑、京张铁路图片。
拓展延伸,补充提高: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归纳总结,提高升华:
1、什么事件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课堂作业
课后学习测评
板书设计
背景:内忧外患,清王朝统治危机;洋务派的倡导
时间:19世纪60到90年代
人物: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创办新式学堂
口号:自强
求富
目的:强兵富国,摆脱内外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作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