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课 洋务运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知道洋务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www.21-cn-jy.com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出现的背景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21·世纪
教育网
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21
cnjy
com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来源:21cnj
y.co
m】
通过了解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新式海军的建立,新式学堂的设立和留学教育的开始,培养学生“求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21·cn·jy·com
通过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和人文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通过一年学习已具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老师应进一步进行提升这些能力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初二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苏醒期,他们乐于对事物发表自己独特见解,老师应因势导利,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兴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正确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长安面包车吗?知道长安福特小轿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那里生产的吗?(学生回答)对了,是长安集团生产的,这个集团以前是生产什么的?生产兵器。这是一个兵工厂。那我们中国第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是什么时侯产生的呢?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知道了。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洋务”?
“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包括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陆、海军,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等许多涉外内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师设疑:第二次鸦片战争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后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局势?(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启发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让学生从中提炼概括出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内忧外患。)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师:内忧具体指什么?外患指的又是什么?(生答。)
师总结:内忧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的统治,外患指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遭到失败。面对如此情景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官僚意识到再也不能照老样子统治下去了,于是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于是洋务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兴起。2·1·c·n·j·y
三、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兴起后在中央和地方有一批代表人物,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洋务,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我们把这些人称为洋务派。21
cnjy
com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为代表,他是咸
( http: / / www.21cnjy.com )丰帝的六弟,此人特别崇尚西洋事物,因此外号叫“鬼子六”。洋务派在地方还有一批代表人物,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介绍一下这些人物。(学生活动,学生边说教师边放映有文字说明的幻灯加深学生对洋务派地方代表人物的认识。特别是李鸿章、左宗棠的部分活动前面学过,在这里介绍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以新带旧,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四、洋务运动的目的
启发导思:结合刚才学习洋务运动兴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因思考,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兴起的,清政府搞洋务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内忧,排外患,具体一点说,就是镇压农民起义,反对外国的侵略,最终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五、洋务运动的概况
(对学生提出记忆要求,用时间线段标明洋务运动的两个阶段时间及其口号。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自己起来说。)
教师总结:洋务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
( http: / / www.21cnjy.com )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究竟兴办了哪能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呢?
教师播放有关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的音像资料。
老师总结指出:这些军用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民用工业,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吸取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部分成果,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在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还有创造、发展,取得了一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其中的民用企业,采用“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等形式。总之,这些企业的创办,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1教育网
教师:谁来管理这些企业,谁来使用这些近代技术呢?
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开始培养近代科技人才和军事人才。
教师播放有关洋务派培养近代科技人才和军事人才的音像资料。
师:从录像当中我们可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就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打破了儒学垄断教育的局面,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洋务派还筹建了北洋舰队、南洋、福建海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支海军中以北洋舰队的规模最大,大家看课后的“史海拾贝”。(课件展示北洋舰队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了我们古老的中国正在迈向近代化。【出处:21教育名师】
然而规模庞大的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覆灭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清政府推行30多年的洋务运动破产。对于清政府兴起的这场自救运动,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它呢?
六、评价洋务运动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
(1)先给出辩题: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还是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2)指导辩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宣布辩论规则:同学分为甲乙两方,自由辩论。
(4)先让学生讨论几分钟,让学生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与他人合作交流,辩论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都给以肯定和鼓励,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历史事件,得出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
(5)教师点评。
(6)齐读教材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活动3【活动】小结
近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国进行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因此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抗争史,也是一部探索史。今天学习的洋务运动就是清朝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虽然这些探索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幅感人至深的历史画卷,依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芒。21cnjy.com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1、下面四个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2、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时是洋务派创办的(
)
A、京师同文馆
B、福建水师学堂
C、万木草堂
D、北洋水师学堂
3、下列人物属于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A、奕譞
B、弈訢
C、奕山
D、奕经
4、下列企业属于张之洞创办的是(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安庆内军械所
5、洋务派在洋务运动后期打的旗号是(
)
A、自强
B、求富
C、制夷
D、反帝
6、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第一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www-2-1-cnjy-com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版权所有:21教育】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2-1-c-n-j-y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①、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②、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④、材料二中奏准开办什么洋务企业 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⑤、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活动5【活动】课后反思
本课由李鸿章这一“中国近代化第一人”贯
( http: / / www.21cnjy.com )穿全课,对由历史人物导入历史事件这一方式不失为一种尝试,比较有创意。在还原历史氛围方面,大量运用了原始历史资料,体现了一种对历史原真的尊重,对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阅读能力均是一种培养。在“洋务时代的我”的历史想象活动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课堂气氛。在对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的评价中和对李鸿章的辩论中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一种争鸣的气氛中结束本课,培养了历史思辨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