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16:3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兴起的背景、主要代表及其论著,掌握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认识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是两面旗帜,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感受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21教育网
2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3教学过程
(一)引导回顾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但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想到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以此导入新课。21cnjy.com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指导观看《青年杂志》封面,并指出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核心杂志。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是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②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推行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说教。③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
是根本原因。由此认定,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面对“尊孔”逆流,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囵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掀起了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21·cn·jy·com
引导学生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了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学生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书中人物画图,并作必要的人物介绍,以突出地说明这是在《新青年》旗帜下聚集起来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知识群体。
(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这是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的一个重点,应讲清楚: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强调的是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强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做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反对模仿古人,反对言之无物。斗争锋芒直指孔教,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潮流。这里,教师应强调两点:①要说明新文化运动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个方面,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②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小字内容,归纳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文章及主要思想,进而指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www.21-cn-jy.com
(四)教材第三个子目的内容是“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讲清两点:(1)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对西方文明价值产生了怀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李大钊热情宣传社会主义…一方面感受热情赞美和坚强信念,另一方面,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2·1·c·n·j·y
本课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叙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新文化运动作出客观评价,以真切理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