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麓谷中学2025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1.(2025·长沙模拟)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下列中医疗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推拿 B.拔火罐 C.按摩 D.针灸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推拿,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拔火罐,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按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针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5·长沙模拟)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装药品
C.滴加稀硫酸 D.加热液体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符合题意;
B、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手持试管,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再直立试管,不符合题意;
C、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不符合题意;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不朝向自己或别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粉末状药品一横二送三直立操作分析;
C、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加热液体注意事项分析。
3.(2025·长沙模拟)2024年11月,我国五代隐形舰载机歼35-A高调亮相于珠海航展,中国空军迎来“双隐”时代。战机飞行员飞行时必须携带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这种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氧气能够支持呼吸,说明战机飞行员飞行时必须携带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氧气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
4.(2025·长沙模拟)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城市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B、煮沸可以将硬水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除去,从而软化为硬水,不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D、工业用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从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B、根据煮沸可硬水软化分析;
C、根据生活污水的污染性分析;
D、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5.(2025·长沙模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好酒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C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闻到酒味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带有酒香的分子运动到人的嗅觉器官,不符合题意;
B、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说明水分子很小,不符合题意;
C、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加压时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而分子不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分子很小,分子间存在间隔,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6.(2025·长沙模拟)下列有关“碳家族”成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的电极
B.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C.金刚石硬度大,可制成铅笔芯
D.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
【答案】C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石墨具有导电性,则可作电极,不符合题意;
B、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C、制作铅笔芯的材料需质软,金刚石硬度大,不能作铅笔芯,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颜色和异味,可作冰箱除味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2025·长沙模拟)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航天座椅缓冲器的关键材料是铝锂合金。下列有关铝锂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高 B.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C.铝锂合金是混合物 D.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
【答案】C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低,不符合题意;
B、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强,不符合题意;
C、铝锂合金是由铝、镁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D、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熔点比纯金属的低,抗腐蚀性能强分析。
8.(2025·长沙模拟)2024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让“谁来养活中国有了最强底气”。已知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氯化钾只含植物所需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磷酸二氢钙只含植物所需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含植物所需K、N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D、硝酸铵只含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9.(2025·长沙模拟)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食盐 C.大米 D.豆油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面粉加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B、食盐能溶于水,加入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即溶液,符合题意。
C、大米不溶解,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D、豆油不能溶解,加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及所给各物质溶解性分析。
10.(2025·长沙模拟)新切的藕片上滴加几滴碘液后变蓝,说明藕片中含有淀粉。从化学角度看,淀粉属于( )
A.水 B.油脂 C.糖类 D.无机盐
【答案】C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 从化学角度看,淀粉属于糖类。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淀粉属于糖类分析。
11.(2025·长沙模拟)2025蛇年央视春晚在零点时分聚焦大足时刻,齐放孔明灯,全国人民一起许下新年愿望,关于孔明灯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孔明灯不宜完全密封,因为燃烧需要氧气
B.孔明灯在高空自然熄灭可能是可燃物消耗殆尽
C.孔明灯在高空自然熄灭可能是温度较低,降低了燃料的着火点
D.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使灯罩内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少,浮力增大从而升空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 因为燃烧需要氧气 ,孔明灯不宜完全密封,否则内部空气无法补充,不符合题意;
B、随着燃烧进行,当可燃物消耗殆尽,没有了可燃烧的物质,孔明灯就会在高空自然熄灭,不符合题意;
C、着火点为物质的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D、当燃料燃烧时,灯罩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导致灯罩内的气体密度小于外部空气密度,从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浮力,使孔明灯升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着火点为可燃物的性质,不能改变分析。
12.(2025·长沙模拟)小广同学测出一些食物的pH如下表所示。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6 2.9 6.4 9.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苹果汁和葡萄汁都呈酸性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的强
C.鸡蛋清和牛奶都呈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
【答案】C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苹果汁和葡萄汁的溶液的pH值均小于7,溶液都呈酸性,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苹果汁的pH比葡萄汁小,酸性更强,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鸡蛋清的pH>7,显碱性,但牛奶的pH<7,显酸性,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苹果汁和葡萄汁都呈酸性,则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pH值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值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来解答。
13.(2025·长沙模拟)下列生活物品,主要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金项链 B.纯棉恤
C.合成橡胶手套 D.不锈钢勺子
【答案】C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解答】A、18K金项链所用材料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 纯棉恤所用材料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 合成橡胶手套所用材料为合成橡胶,属于全成材料,符合题意;
D、不锈钢勺子所用材料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14.(2025·长沙模拟)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使用加碘盐预防贫血
B.注意食品安全,避免摄入变质食物
C.患病及时就医
D.每天喝大量碳酸饮料代替饮水
【答案】A,D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均衡营养与健康
【解析】【解答】A. 使用加碘盐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人体补充铁铁可预防贫血,符合题意;
B. 变质食物含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注意食品安全,避免摄入变质食物,不符合题意;
C. 患病及时就医,不能延误病情,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饮料大量饮用会影响身体健康,不能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代替饮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 人体健康及人体所需元素的作用分析。
15.(2025·长沙模拟)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B.反应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答案】A,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甲物质化学式为CH4,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为(12×1):(1×4)=3:1,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反应中丙(CO2)和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和质量都不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图示中各物质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再由此写出反应方程式,利用化学式及方程式计算分析,结合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解答。
16.(2025·长沙模拟)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洁净的空气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1)请写出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一种气体污染物的化学式 。
(2)是一种常见的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答案】(1)CO(合理即可)
(2)+1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臭氧(O3)等,任选其一填写即可。
(2)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N2O中,氧元素显 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1。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臭氧(O3)等,任选其一填写即可。
(2)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N2O中,氧元素显 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1。
17.(2025·长沙模拟)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请写出下列有关水的化学方程式。
(1)集气瓶中需要放水防止污染空气的反应:硫在氧气中燃烧 。
(2)水参加的反应:水通电分解 。该实验说明水由 元素组成(填元素名称)。
【答案】(1)
(2);氢、氧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分析】(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分析;
(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8.(2025·长沙模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
(2)甲、乙两种物质中, (填“甲”或“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提纯甲。
【答案】(1)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甲
(3)降温结晶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意义是: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提纯甲。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
(1)由图可知,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意义是: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提纯甲。
19.(2025·长沙模拟)阅读科普短文《利用氩氦刀治疗肿瘤》,回答有关问题:
氩氦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手术刀,而是一种低温冷冻微创治疗肿瘤的设备,其治疗过程利用氩气降温和氦气升温,因此被称为氩氦刀。氩氦刀的制冷和加热原理是:当高压气体经针尖突然释放,进入较大空间时,随着压强突然降低,气体会使局部温度迅速降低或升高。氩气在针尖急速释放,可在几十秒内冷冻病变组织,使其温度降至,维持,关闭氩气,启动氦气;氦气在针尖急速释放,将使病变组织快速升温解冻,从而消除肿瘤。降温和升温的速度,以及冷冻区域的大小与形状都可以进行精确设定和控制,而且氩氦刀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1)氩氦刀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氩气和氦气的特性,通过改变 来实现气体对病变组织的快速降温和升温。
(2)氩气和氦气都属于稀有气体,都可用作保护气,因为他们的化学性质 (填“稳定”或“不稳定”)。
(3)氩氦刀治疗肿瘤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答案】(1)压强
(2)稳定
(3)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合理即可)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氩氦刀的制冷和加热原理是:当高压气体经针尖突然释放,进入较大空间时,随着压强突然降低,气体会使局部温度迅速降低或升高。故氩氦刀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氩气和氦气的特性,通过改变压强来实现气体对病变组织的快速降温和升温;
(2)氩气和氦气都属于稀有气体,都可用作保护气,因为他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3)氩氦刀治疗肿瘤的优点是降温和升温的速度,以及冷冻区域的大小与形状都可以进行精确设定和控制,而且氩氦刀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分析】根据材料中所给信息及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1)氩氦刀的制冷和加热原理是:当高压气体经针尖突然释放,进入较大空间时,随着压强突然降低,气体会使局部温度迅速降低或升高。故氩氦刀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氩气和氦气的特性,通过改变压强来实现气体对病变组织的快速降温和升温;
(2)氩气和氦气都属于稀有气体,都可用作保护气,因为他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3)氩氦刀治疗肿瘤的优点是降温和升温的速度,以及冷冻区域的大小与形状都可以进行精确设定和控制,而且氩氦刀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20.(2025·长沙模拟)某老工业区曾聚集大量冶炼、化工企业,现正推进绿色转型。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利用废镍催化剂(含Ni、Fe及铁的氧化物)制备NiCO3,NiCO3本身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实验流程如下:
(1)为加快“酸溶”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种)。
(2)“沉镍”过程中需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
(3)检验NiCO3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 (写具体实验操作及现象)。
【答案】(1)搅拌;粉碎;加热;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
(2)温度过高可能导致NiCO3分解
(3)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碳酸钠,排除去干扰,再滴加BaCl2 (或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为加快“酸溶”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搅拌、粉碎、加热、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
(2)NiCO3本身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因此“沉镍”过程中需控制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可能导致NiCO3分解;
(3)根据流程可知,NiSO4与Na2CO3反应生成NiCO3和Na2SO4,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与碳酸根离子形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镍固体在没有清洗之前,表面一定有硫酸钠,可能存在碳酸钠,检验NiCO3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碳酸钠,排除去干扰,再滴加BaCl2 (或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分析】(1)根据搅拌、增大接触面积等可加快反应分析;
(2)根据NiCO3的不稳定性分析;
(3)根据碳酸镍固体在没有清洗之前,表面一定有硫酸钠、碳酸钠等分析。
(1)为加快“酸溶”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搅拌、粉碎、加热、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
(2)NiCO3本身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因此“沉镍”过程中需控制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可能导致NiCO3分解;
(3)根据流程可知,NiSO4与Na2CO3反应生成NiCO3和Na2SO4,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与碳酸根离子形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镍固体在没有清洗之前,表面一定有硫酸钠,可能存在碳酸钠,检验NiCO3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碳酸钠,排除去干扰,再滴加BaCl2 (或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21.(2025·长沙模拟)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是学生必备的实验技能,以下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序号)。
(3)小天在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进行了图中的三步操作,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其中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 (填实验现象)则停止加热。
【答案】(1)酒精灯
(2)AC
(3)引流;较多固体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1)根据常见仪器的形状和用途,仪器①是用于加热的酒精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收集装置选C,故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C。
(3)操作c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引导液体顺利流入漏斗;操作b是蒸发,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防止固体飞溅。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分析;
(3)根据过滤和蒸发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
(1)根据常见仪器的形状和用途,仪器①是用于加热的酒精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收集装置选C,故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C。
(3)操作c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引导液体顺利流入漏斗;
操作b是蒸发,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防止固体飞溅。
22.(2025·长沙模拟)雅麓中学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提示:溶液都呈中性)
(1)试管Ⅲ中用到的俗称: (写一种即可),是一种盐。
(2)判断试管Ⅱ能发生反应是因为有 (填“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向试管Ⅰ中慢慢滴入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同时还看到 。
分别完成试管Ⅰ和Ⅱ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4)沉淀M中含有的物质是 。
(5)溶液B呈红色,一定呈 性(“酸”、“碱”或“中”)。
(6)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部分沉淀消失,产生气泡,除酚酞外,溶液中定含有的溶质是 。
【答案】纯碱;沉淀;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1)碳酸钠俗称有纯碱、苏打。
(2)试管II中BaCl2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和NaCl,此反应有沉淀生成,故填沉淀。
(3)试管I中NaOH溶液(滴有酚酞,溶液呈红色 )与MgCl2溶液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和NaCl ,到NaOH恰好反应完,溶液中性,酚酞溶液在中性溶液中是无色的,则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同时还能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4)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沉淀M中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镁和硫酸钡;
(5)试管I中有酚酞溶液,混合后则溶液B中也有酚酞溶液,B溶液呈红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溶液B一定呈碱性 。
(6)试管I中恰好完全反应,物质是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试管Ⅱ中物质是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可能含有硫酸钠或氯化钡;试管III中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则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或盐酸;沉淀N中加入过量稀硝酸,部分沉淀消失且产生气泡,说明沉淀N有BaCO3(与硝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和BaSO4(不与硝酸反应),则B中含有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钠和加入的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硫酸钡;同时,试管I、II、III反应生成NaCl,所以溶液B中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 。
【分析】(1)根据碳酸钠俗名分析;
(2)根据BaCl2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分析;
(4)根据M生成过程发生的化学变化分析;
(5)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分析;
(6)根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生成物,还可能有反应物剩余分析。
23.(2025·长沙模拟)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足量铁粉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共生成的氢气质量为 g;
(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4
(2)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x=19.6g
则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
【分析】(1)根据图示确定生成氢气质量分析;
(2)根据生成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出硫酸的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 / 1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麓谷中学2025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1.(2025·长沙模拟)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下列中医疗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推拿 B.拔火罐 C.按摩 D.针灸
2.(2025·长沙模拟)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装药品
C.滴加稀硫酸 D.加热液体
3.(2025·长沙模拟)2024年11月,我国五代隐形舰载机歼35-A高调亮相于珠海航展,中国空军迎来“双隐”时代。战机飞行员飞行时必须携带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这种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2025·长沙模拟)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城市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5.(2025·长沙模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好酒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C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6.(2025·长沙模拟)下列有关“碳家族”成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的电极
B.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C.金刚石硬度大,可制成铅笔芯
D.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
7.(2025·长沙模拟)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航天座椅缓冲器的关键材料是铝锂合金。下列有关铝锂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高 B.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C.铝锂合金是混合物 D.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
8.(2025·长沙模拟)2024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让“谁来养活中国有了最强底气”。已知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B. C. D.
9.(2025·长沙模拟)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食盐 C.大米 D.豆油
10.(2025·长沙模拟)新切的藕片上滴加几滴碘液后变蓝,说明藕片中含有淀粉。从化学角度看,淀粉属于( )
A.水 B.油脂 C.糖类 D.无机盐
11.(2025·长沙模拟)2025蛇年央视春晚在零点时分聚焦大足时刻,齐放孔明灯,全国人民一起许下新年愿望,关于孔明灯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孔明灯不宜完全密封,因为燃烧需要氧气
B.孔明灯在高空自然熄灭可能是可燃物消耗殆尽
C.孔明灯在高空自然熄灭可能是温度较低,降低了燃料的着火点
D.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使灯罩内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少,浮力增大从而升空
12.(2025·长沙模拟)小广同学测出一些食物的pH如下表所示。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6 2.9 6.4 9.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苹果汁和葡萄汁都呈酸性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的强
C.鸡蛋清和牛奶都呈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
13.(2025·长沙模拟)下列生活物品,主要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金项链 B.纯棉恤
C.合成橡胶手套 D.不锈钢勺子
14.(2025·长沙模拟)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使用加碘盐预防贫血
B.注意食品安全,避免摄入变质食物
C.患病及时就医
D.每天喝大量碳酸饮料代替饮水
15.(2025·长沙模拟)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B.反应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16.(2025·长沙模拟)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洁净的空气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1)请写出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一种气体污染物的化学式 。
(2)是一种常见的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17.(2025·长沙模拟)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请写出下列有关水的化学方程式。
(1)集气瓶中需要放水防止污染空气的反应:硫在氧气中燃烧 。
(2)水参加的反应:水通电分解 。该实验说明水由 元素组成(填元素名称)。
18.(2025·长沙模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
(2)甲、乙两种物质中, (填“甲”或“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提纯甲。
19.(2025·长沙模拟)阅读科普短文《利用氩氦刀治疗肿瘤》,回答有关问题:
氩氦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手术刀,而是一种低温冷冻微创治疗肿瘤的设备,其治疗过程利用氩气降温和氦气升温,因此被称为氩氦刀。氩氦刀的制冷和加热原理是:当高压气体经针尖突然释放,进入较大空间时,随着压强突然降低,气体会使局部温度迅速降低或升高。氩气在针尖急速释放,可在几十秒内冷冻病变组织,使其温度降至,维持,关闭氩气,启动氦气;氦气在针尖急速释放,将使病变组织快速升温解冻,从而消除肿瘤。降温和升温的速度,以及冷冻区域的大小与形状都可以进行精确设定和控制,而且氩氦刀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1)氩氦刀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氩气和氦气的特性,通过改变 来实现气体对病变组织的快速降温和升温。
(2)氩气和氦气都属于稀有气体,都可用作保护气,因为他们的化学性质 (填“稳定”或“不稳定”)。
(3)氩氦刀治疗肿瘤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20.(2025·长沙模拟)某老工业区曾聚集大量冶炼、化工企业,现正推进绿色转型。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利用废镍催化剂(含Ni、Fe及铁的氧化物)制备NiCO3,NiCO3本身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实验流程如下:
(1)为加快“酸溶”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种)。
(2)“沉镍”过程中需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
(3)检验NiCO3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 (写具体实验操作及现象)。
21.(2025·长沙模拟)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是学生必备的实验技能,以下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序号)。
(3)小天在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进行了图中的三步操作,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其中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 (填实验现象)则停止加热。
22.(2025·长沙模拟)雅麓中学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提示:溶液都呈中性)
(1)试管Ⅲ中用到的俗称: (写一种即可),是一种盐。
(2)判断试管Ⅱ能发生反应是因为有 (填“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向试管Ⅰ中慢慢滴入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同时还看到 。
分别完成试管Ⅰ和Ⅱ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4)沉淀M中含有的物质是 。
(5)溶液B呈红色,一定呈 性(“酸”、“碱”或“中”)。
(6)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部分沉淀消失,产生气泡,除酚酞外,溶液中定含有的溶质是 。
23.(2025·长沙模拟)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足量铁粉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共生成的氢气质量为 g;
(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推拿,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拔火罐,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按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针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符合题意;
B、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手持试管,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再直立试管,不符合题意;
C、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不符合题意;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不朝向自己或别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粉末状药品一横二送三直立操作分析;
C、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加热液体注意事项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氧气能够支持呼吸,说明战机飞行员飞行时必须携带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氧气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B、煮沸可以将硬水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除去,从而软化为硬水,不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D、工业用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从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B、根据煮沸可硬水软化分析;
C、根据生活污水的污染性分析;
D、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闻到酒味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带有酒香的分子运动到人的嗅觉器官,不符合题意;
B、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说明水分子很小,不符合题意;
C、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加压时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而分子不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分子很小,分子间存在间隔,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6.【答案】C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石墨具有导电性,则可作电极,不符合题意;
B、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C、制作铅笔芯的材料需质软,金刚石硬度大,不能作铅笔芯,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颜色和异味,可作冰箱除味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答案】C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低,不符合题意;
B、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强,不符合题意;
C、铝锂合金是由铝、镁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D、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熔点比纯金属的低,抗腐蚀性能强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氯化钾只含植物所需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磷酸二氢钙只含植物所需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含植物所需K、N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D、硝酸铵只含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9.【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面粉加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B、食盐能溶于水,加入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即溶液,符合题意。
C、大米不溶解,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D、豆油不能溶解,加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及所给各物质溶解性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 从化学角度看,淀粉属于糖类。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淀粉属于糖类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 因为燃烧需要氧气 ,孔明灯不宜完全密封,否则内部空气无法补充,不符合题意;
B、随着燃烧进行,当可燃物消耗殆尽,没有了可燃烧的物质,孔明灯就会在高空自然熄灭,不符合题意;
C、着火点为物质的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D、当燃料燃烧时,灯罩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导致灯罩内的气体密度小于外部空气密度,从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浮力,使孔明灯升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着火点为可燃物的性质,不能改变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苹果汁和葡萄汁的溶液的pH值均小于7,溶液都呈酸性,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苹果汁的pH比葡萄汁小,酸性更强,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鸡蛋清的pH>7,显碱性,但牛奶的pH<7,显酸性,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苹果汁和葡萄汁都呈酸性,则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pH值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值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来解答。
13.【答案】C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解答】A、18K金项链所用材料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 纯棉恤所用材料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 合成橡胶手套所用材料为合成橡胶,属于全成材料,符合题意;
D、不锈钢勺子所用材料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14.【答案】A,D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均衡营养与健康
【解析】【解答】A. 使用加碘盐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人体补充铁铁可预防贫血,符合题意;
B. 变质食物含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注意食品安全,避免摄入变质食物,不符合题意;
C. 患病及时就医,不能延误病情,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饮料大量饮用会影响身体健康,不能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代替饮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 人体健康及人体所需元素的作用分析。
15.【答案】A,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甲物质化学式为CH4,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为(12×1):(1×4)=3:1,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反应中丙(CO2)和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和质量都不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图示中各物质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再由此写出反应方程式,利用化学式及方程式计算分析,结合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解答。
16.【答案】(1)CO(合理即可)
(2)+1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臭氧(O3)等,任选其一填写即可。
(2)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N2O中,氧元素显 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1。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臭氧(O3)等,任选其一填写即可。
(2)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N2O中,氧元素显 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1。
17.【答案】(1)
(2);氢、氧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分析】(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分析;
(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8.【答案】(1)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甲
(3)降温结晶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意义是: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提纯甲。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
(1)由图可知,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意义是: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提纯甲。
19.【答案】(1)压强
(2)稳定
(3)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合理即可)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氩氦刀的制冷和加热原理是:当高压气体经针尖突然释放,进入较大空间时,随着压强突然降低,气体会使局部温度迅速降低或升高。故氩氦刀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氩气和氦气的特性,通过改变压强来实现气体对病变组织的快速降温和升温;
(2)氩气和氦气都属于稀有气体,都可用作保护气,因为他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3)氩氦刀治疗肿瘤的优点是降温和升温的速度,以及冷冻区域的大小与形状都可以进行精确设定和控制,而且氩氦刀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分析】根据材料中所给信息及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1)氩氦刀的制冷和加热原理是:当高压气体经针尖突然释放,进入较大空间时,随着压强突然降低,气体会使局部温度迅速降低或升高。故氩氦刀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氩气和氦气的特性,通过改变压强来实现气体对病变组织的快速降温和升温;
(2)氩气和氦气都属于稀有气体,都可用作保护气,因为他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3)氩氦刀治疗肿瘤的优点是降温和升温的速度,以及冷冻区域的大小与形状都可以进行精确设定和控制,而且氩氦刀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20.【答案】(1)搅拌;粉碎;加热;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
(2)温度过高可能导致NiCO3分解
(3)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碳酸钠,排除去干扰,再滴加BaCl2 (或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为加快“酸溶”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搅拌、粉碎、加热、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
(2)NiCO3本身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因此“沉镍”过程中需控制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可能导致NiCO3分解;
(3)根据流程可知,NiSO4与Na2CO3反应生成NiCO3和Na2SO4,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与碳酸根离子形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镍固体在没有清洗之前,表面一定有硫酸钠,可能存在碳酸钠,检验NiCO3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碳酸钠,排除去干扰,再滴加BaCl2 (或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分析】(1)根据搅拌、增大接触面积等可加快反应分析;
(2)根据NiCO3的不稳定性分析;
(3)根据碳酸镍固体在没有清洗之前,表面一定有硫酸钠、碳酸钠等分析。
(1)为加快“酸溶”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搅拌、粉碎、加热、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
(2)NiCO3本身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因此“沉镍”过程中需控制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可能导致NiCO3分解;
(3)根据流程可知,NiSO4与Na2CO3反应生成NiCO3和Na2SO4,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与碳酸根离子形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镍固体在没有清洗之前,表面一定有硫酸钠,可能存在碳酸钠,检验NiCO3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碳酸钠,排除去干扰,再滴加BaCl2 (或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21.【答案】(1)酒精灯
(2)AC
(3)引流;较多固体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1)根据常见仪器的形状和用途,仪器①是用于加热的酒精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收集装置选C,故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C。
(3)操作c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引导液体顺利流入漏斗;操作b是蒸发,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防止固体飞溅。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分析;
(3)根据过滤和蒸发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
(1)根据常见仪器的形状和用途,仪器①是用于加热的酒精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收集装置选C,故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C。
(3)操作c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引导液体顺利流入漏斗;
操作b是蒸发,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防止固体飞溅。
22.【答案】纯碱;沉淀;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1)碳酸钠俗称有纯碱、苏打。
(2)试管II中BaCl2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和NaCl,此反应有沉淀生成,故填沉淀。
(3)试管I中NaOH溶液(滴有酚酞,溶液呈红色 )与MgCl2溶液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和NaCl ,到NaOH恰好反应完,溶液中性,酚酞溶液在中性溶液中是无色的,则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同时还能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4)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沉淀M中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镁和硫酸钡;
(5)试管I中有酚酞溶液,混合后则溶液B中也有酚酞溶液,B溶液呈红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溶液B一定呈碱性 。
(6)试管I中恰好完全反应,物质是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试管Ⅱ中物质是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可能含有硫酸钠或氯化钡;试管III中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则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或盐酸;沉淀N中加入过量稀硝酸,部分沉淀消失且产生气泡,说明沉淀N有BaCO3(与硝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和BaSO4(不与硝酸反应),则B中含有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钠和加入的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硫酸钡;同时,试管I、II、III反应生成NaCl,所以溶液B中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 。
【分析】(1)根据碳酸钠俗名分析;
(2)根据BaCl2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分析;
(4)根据M生成过程发生的化学变化分析;
(5)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分析;
(6)根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生成物,还可能有反应物剩余分析。
23.【答案】(1)0.4
(2)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x=19.6g
则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
【分析】(1)根据图示确定生成氢气质量分析;
(2)根据生成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出硫酸的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