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了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理解并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和历史意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使学生认识日本侵华的必然性;通过了解西安事变后复杂的形势,讨论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初步培养学生从大局出发,冷静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2·1·c·n·j·y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使学生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性,牢记民族恨,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通过比较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了解张学良、杨虎城的个人命运,学习张学良、杨虎城为国家、民族最高利益置个人生死存亡于度外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认识并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学生熟悉一些有关抗日题材的电影、电视、歌曲等,知道一些抗日英雄及他们的事迹,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因此,在学习本课之前,一些学生已经对本课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本课内容缺乏系统的、多侧面、深层次的认识。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4教学过程
导入: 每年的9月18日,在我国东北的沈阳、长春等地的城市上空,都会响起尖利的警报声,请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为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一段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却应该时时铭记的苦难岁月——勿忘九一八,勿忘国耻。21·世纪*教育网
(一)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
1、 观看《九一八事变》,根据影片我们对九一八有了一定的了解,请概括归纳出什么是九一八事变?(要讲清一个历史事件,要求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评价等方面)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呢?
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看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密电。从密电中可以看出蒋介石的态度如何呢?(坚决不抵抗)
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呢?想一想,如果蒋介石不采取不抵抗政策,日本能否侵占东三省?
日本对东北三省的殖民统治。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不屈的中华儿女以各种方式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当时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呢?看图片。全国各界人民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说明了什么?
蒋介石在民族危亡时刻的倒行逆施,迫使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www.21-cn-jy.com
(三)西安事变
1、看书,说说什么是西安事变?(时间、人物、目的、事件等)
2、是哪些原因促使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呢?
张扬二人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多次劝说蒋介石,由“劝谏”到“哭谏”均无效的境地。1936年西安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的示威游行,使张学良下定了“兵谏”决心。
3、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际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主张释放蒋介石,也有人主张杀掉蒋介石。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呢?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怎样解决西安事变有何主张?讨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呢?(从“杀蒋”和“放蒋”的后果思考)
那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扣押,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时间长达半个世纪,20世纪90年代初才获得自由。1995年定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逝世。
杨虎城事后不久,蒋介石将他撤职,1937年11月,在南昌被蒋介石囚禁。前后被关押了12年。1949年9月17日蒋介石指使特务在重庆中美合作所将他杀害。其夫人、女儿、儿子以及秘书一家同时遇害。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民族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壮举彪炳青史,永远为世人景仰。21·cn·jy·com
最后读一读,记一记根据教材内容编的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