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了解解放区土地改和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2、记住三大战役的名称、参战部队、战果及意义;掌握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时间和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看图说史,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和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历史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2学情分析
在初一的历史学习基础上,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归纳总结知识要点的技巧,初二时期更要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小学时期知识及技能的匮乏,影响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效果。顾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加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一、重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二、难点:人民解放军迅 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活动一
1、引导学生回忆五四运动和中共建立后民主革命时期的划分:
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2、多媒体展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师生共赏
由此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课题: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活动2【讲授】活动二
一、实现战略决战并取得胜利的根本途径
1、三大战役
2、渡江战役
二、三大战役的背景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3、敌我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变化
三、三大战役的胜利
1、辽沈战役(1948.9——1948.11)——各个击破、关门打狗
2、淮海战役(1948.11.7--1949.1.10)——三阶段:碾庄(徐州以东)-双堆集(宿县西南)-陈官庄(永城东北)21教育网
3、平津战役(1948.11——1949.1)——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四、渡江战役
1、开始、结束时间:1949年4月21日——1949年4月23日
2、西东起点:江西湖口——江苏江阴
五、知识巩固
解放战争时期知识点梳理
活动3【练习】活动三
合作与探究:
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有那些?
1、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
2、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3、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4、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5、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的配合
学生归纳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