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第3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第3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2 21:5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课题 第3课时 利用概率玩“配紫色”游戏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65-67
教学目标 1.经历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概率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及反思的习惯。 2.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于树状图、列表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难点:在利用树状图或者列表法求概率时,各种情况出现可能性必须相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颖为学校联欢会设计了一个“配紫色”游戏:下面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几个扇形。游戏者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如果转盘A转出了红色,转盘B转出了蓝色,那么他就赢了,因为红色和蓝色在一起配成了紫色。 教师活动:同学们能表示出游戏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游戏者获胜的概率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利用概率玩“配紫色”游戏。(教师板书课题: 第3课时 利用概率玩“配紫色”游戏) 以“配紫色”为主要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出这节课所学内容。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学生的素材进行教学。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1】 在上述情境中解决问题: (1)利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游戏者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游戏者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师生活动: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再小组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预设:(1)列表如下: 画树状图如下: A盘 B盘黄色蓝色绿色红色(红,黄)(红,蓝)(红,绿)白色(白,黄)(白,蓝)(白,绿)
(2)游戏者获胜的概率为。 做一做:用下图所示的转盘进行“配紫色”游戏。 小颖制作了下图,并据此求出游戏者获胜的概率为; 小亮则先把转盘A的红色区域等分成2份,分别记作“红色1”“红色2”,然后制作了下表,据此求出游戏者获胜的概率也是。 A盘 B盘红色蓝色红色1(红1,红)(红1,蓝)红色2(红2,红)(红2,蓝)蓝色(蓝,红)(蓝,蓝)
教师提问:你认为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师生活动:让学生先自己画树状图或者表格表示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观察A盘和上一个问题中转盘的区别,再判断两人的做法的正确性。 预设:小颖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A盘中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面积不同,所以指针落在这两个区域的可能性是不同的;小亮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将A盘的红色区域分成2份,这样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可以用等可能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计算概率。 议一议: 教师提问:通过上面的问题,同学们交流一下:利用树状图和列表的方法求概率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用树状图和列表的方法求概率时,应注意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要相同。 【归纳总结】 求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前提必须是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 【教材例题】 例2 一个盒子中装有两个红球、两个白球和一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求两次摸到的球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的概率。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组织学生演练,巡视,等待大部分学生练习做完之后,再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交流。 学生活动:课堂演练,相互讨论,解决演练题的问题。 解:先将两个红球分别记作“红1”“红2”,两个白球分别记作“白1”“白2”,然后列表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红1红2白1白2蓝红1(红1,红1)(红1,红2)(红1,白1)(红1,白2)(红1,蓝)红2(红2,红1)(红2,红2)(红2,白1)(红2,白2)(红2,蓝)白1(白1,红1)(白1,红2)(白1,白1)(白1,白2)(白1,蓝)白2(白2,红1)(白2,红2)(白2,白1)(白2,白2)(白2,蓝)蓝(蓝,红1)(蓝,红2)(蓝,白1)(蓝,白2)(蓝,蓝)
总共有25种可能的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而两次摸到球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的结果有4种:(红1,蓝)(红2,蓝)(蓝,红1)(蓝,红2),所以,P(能配成紫色)=。 通过这个转转盘“配紫色”游戏,让学生再次经历利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出概率的过程。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会发现“做一做”游戏中A盘中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的面积不同,因而指针落在这两个区域的可能性也不同。然后通过探究用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的理解。 对知识进行巩练习,使学生对知队加深理解,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 利用概率玩“配紫色”游戏 例 用如图中的两个可自由转动的转盘做“配紫色”游戏:分别转动两个转盘,若其中一个转出红色,另一个转出蓝色即可配成紫色。那么可配成紫色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D 变式训练 数学活动让数学学习更加有趣,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设计了一个"配紫色"游戏,如图所示的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A盘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几个扇形,B盘中蓝色扇形区域所占的圆心角是120°,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如果共中一个转盘转出了红色,另一个转盘转出了蓝色,那么转出的两种颜色就可以配成紫色。(若指针指向扇形的分界线,则需要重新转动) A盘 B盘 (1)若转动一次B盘,则转出红色的概率是_______。 (2)若同时转动A盘和B盘,请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配成紫色的概率。 解:(1)∵B盘中的蓝色扇形区域所占的圆心角是120°, ∴红色扇形区域所占的圆心角是360°-120°=240°。 ∴转动一次B盘,转出红色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2)根据题意可将B盘红色扇形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圆心角是120°的扇形,列表如下: A盘 B盘红1红2蓝红(红,红1)(红,红2)(红,蓝)蓝(蓝,红1)(蓝,红2)(蓝,蓝)黄(黄,红1)(黄,红2)(黄,蓝)
共有9中等可能的情况,其中两个转盘转出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的有3种, 所以,P(配成紫色)=。 通过例题和变式训练的讲解,巩固学生利用概率判断游戏的公平性,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差缺补漏。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 如图,小明和小刚分别设计了两个转盘(每一个转盘中的扇形面积均相等),两人利用设计出的两个转盘进行“配紫色”游戏,即每人将两个转盘各转动一次,如果红色和蓝色分别出现在两个转盘上,那就说明可以配成紫色,那么小明转出紫色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C 2. 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从2022年秋季开始,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小明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四张卡片(四张卡片除正面的文字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现将四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放好。从中随机抽取两张卡片,则这两张卡片恰好组成“劳动”—词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C 3. “红灯停,绿灯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这样才能保障交通顺畅和行人安全。小刚每天从家骑自行车上学都经过三个路口,且每个路口只安装了红灯和绿灯,假如每个路口红灯和绿灯亮的时间相同,那么小刚从家随时出发去学校,他遇到两次红灯的概率是_______。 答案: 4. 小明在学校画室里作画,在一个密闭的口袋里装有四管没有标签的外观完全相同的颜料,只知道这四管颜料中有1管是红色颜料,1管是白色颜料,2管是蓝色颜料。 (1)小明从口袋中随机摸出1管颜料,恰好是红色的概率为_______; (2)小明随机一次从口袋中摸出两管颜料,试用树状图或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两次摸到颜料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的概率;(红色和蓝色在—起可配成紫色) (3)在口袋里再放入一管完全相同的白色颜料,先摸出一管颜料放回,摇匀后在随机摸出—管颜料,那么两次摸到的颜料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的概率是_______。 解:(1)小明从口袋中随机摸出1管颜料,恰好是红色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2)画树状图如下: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次摸到颜料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的结果有4种, ∴两次摸到颜料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的概率。 (3)画树状图如下: 共有25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次摸到颜料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的结果有4种, ∴两次摸到颜料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的概率。 故答案为。 为学生提供自我检测的机会,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查缺补漏。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6.布置作业 课本P68习题3.3中的T1、T2、T3、T4。 课后练习巩固,让所学知识得以运用,提高计算能力和做题效率。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利用概率玩“配紫色”游戏 利用概率玩“配紫色”游戏 ①可能性相同的情况 ②可能性不同的情况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在处理本堂课时注意让学生先通过自学找出自己不会的地方,然后到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在利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概率时,把可能性不同的情况处理成可能性相同的情况,再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