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圈点勾画,学生把握作者的观点,明确作者对侵略者批判的立场。
2.朗读、改写课文、对比阅读,理解铺陈、类比及反语的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借助链接材料和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有理性的精神、正直的良知,博大的胸怀。
情景导入
她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她是六代帝王的梦想,她是一个民族的荣耀,她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她是一个世界奇迹。她是谁?她就是被西方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情景导入
但是有一天,艺术殿堂遭到了洗劫,世界奇迹消失。参加这次洗劫的巴特勒上尉在给一个作家的信中说这次远征是体面的,有意义的。他想利用这位作家的声望,为这次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那么,这个作家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他写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作者简介
雨果,法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文学和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背景资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自广州北上。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天津,9月占领北京的近郊,咸丰帝弃圆明园而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6日,圆明园的大门被这两个强盗用枪支打开。在杀死了20多个护园太监后,近万名英法联军的士兵便开始了疯狂的掠夺。10月18日,为了让清政府能够签署不平等条约,也为了销毁他们的罪证,3千多名联军士兵放火焚烧圆明园。这一次洗劫 ,这一把火,让一百多年辉煌的历史停滞,六代帝王的梦想破灭,一个民族的荣耀变成了屈辱,艺术殿堂被毁灭,世界奇迹消失。
初读文章
惊骇 瞥见 箱箧
制裁 赃物 晨曦
给予 洗劫 野蛮
琉璃 珐琅 朱鹭
hài
piē
qiè
cái
zāng
xī
jǐ
jié
mán
liú li
fà láng
lù
初读文章
丰功伟绩:
富丽堂皇:
赃物:
箱箧:
制裁:
惊骇:
荡然无存:
眼花缭乱:
丰硕的功劳,伟大的成绩。
形容建筑十分富丽华贵。
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小箱子。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惊慌害怕。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荡然,完全弄光的样子。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初读文章
朗读思考: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什么内容?
明确: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写信缘由,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
第二部分(2—4)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
第三部分(5—9)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第四部分(10)照应开头,尖锐的嘲讽。
合作探究
说说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艺术成就的?其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圆明园是世界奇迹;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剪影。
(2)体现了作者对这座艺术殿堂、世界奇迹的热爱、赞叹之情。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和热爱。
合作探究
那么雨果是怎么描写这两个强盗的丑恶行径的。齐读第五段,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讽刺、谴责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罪恶行径,表达出作者的愤怒。
文中哪些动词写出了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明确:
闯进、洗劫、放火、行窃、劫掠、塞满、装满、手挽手、笑嘻嘻。
合作探究
从文章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愤慨,但在文中又运用“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全部赞美”等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些词都是正词反用,褒词贬用,是用了反语修辞手法。更强烈的谴责、控诉了英法联军的罪行。表达了作者的愤怒、鄙视之情。
合作探究
在这封信中,作者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和毁灭圆明园的罪行。在这之前,作者先描绘美丽神奇的圆明园,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回答。
明确:
作者是用美来衬托丑,写圆明园的如此之美,就越是衬托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即圆明园)的丑恶行径,更加深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和愤怒。
合作探究
圆明园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英法联军的同胞,却不帮本国人说话,在文章里大骂欧洲人是“野蛮人”,英国、法国是“强盗”,身为法国人却骂法国--雨果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国家?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这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
不是,他骂的是法国政府,而不是法国人民,因为爱国是要自己的国家变得文明,而不是包庇自己国家的缺点。他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有正义的良知,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热爱和尊重人类文明成果,所以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品格。
合作探究
小结:
雨果的这封信,赞美了圆明园的美,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表现了雨果是非分明、坚持正义和博大的胸怀。
拓展延伸
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 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着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顶部塔楼,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很快,尖顶如被拦腰折断一般倒下。
拓展延伸
我们应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焚毁?
课堂小结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也要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能允许别人欺侮我们,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好好学习,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业布置
查阅1840年前后中国近代历史资料,深入了解历史。
课后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板书设计
写信缘由
亚洲文明的剪影
呼应开头
主体
赞美圆明园
揭露与控诉
世界奇迹
谴责英法联军
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强盗洗劫、焚毁圆明园
——巴特勒征求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勒上尉的信
主持正义胸怀博大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