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3课《保障信息安全》课件+素材【甘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第3课《保障信息安全》课件+素材【甘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甘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8-25 08:56:58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一单元 第3课
保障信息安全
(甘少版)四年级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在信息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不参与网络犯罪等,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秩序。
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安全知识,探索新的安全技术和方法,提高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来求解问题的能力,如在信息安全领域分析安全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和评估安全风险。
能够认识到信息的价值,主动获取、筛选、评估和利用信息,同时保护好自己的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应用过程中的风险
树立信息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
02
新知导入
经常看到媒体上报道个人信息泄露电信诈骗和网络攻击的新闻,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些风险
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信息,如果对于信息安全掉以轻心,就会带来风险和损失。
03
新知讲解
一、信息安全风险
信息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完全融合在一起。没有信息我们无法对事物进行判断,也无法对行动做出决定。信息时代,信息处理和传递越来越依赖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线购物、在线聊天、在线学习网上办公和娱乐等活动都有可能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信息安全风险。
03
新知讲解
1、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汇款、转账等犯罪行为。
03
新知讲解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包括冒充政府部门进行诈骗,谎称中奖进行诈骗,用虚假广告信息进行诈骗,利用银行卡消费进行诈骗,虚构绑架、车祸信息进行诈骗等。
03
新知讲解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如果被骗后应该怎么处理
管理账户安全:为银行卡、网上银行等设置复杂密码,不在其他网站设置相同用户名和密码,不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及动态密码。
提高金融安全意识:关注媒体报道和网络曝光的诈骗案件,研读电信运营商和公安机关发布的安全提示信息。
小知识
03
新知讲解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如果被骗后应该怎么处理
被骗后的处理方法: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骗子的账号、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协助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同时联系银行或支付机构,尝试冻结或止付相关账户,减少损失。
小知识
03
新知讲解
2、个人信息泄露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外地旅行,回来后包里有一叠火车票,没什么用,我想扔掉,行吗
不可以,火车票上有个人姓名和身份证信息,不能随便丢弃。
03
新知讲解
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不法分子在精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编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诈骗场景,继而实施欺诈。
03
新知讲解
我们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
账户信息 网银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邮箱账号等
隐私信息 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
03
新知讲解
我们在使用社交工具和网购平台时,在填写各种表格时,在丢弃快递包装时,都有可能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03
新知讲解
3、网络安全风险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无线网络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但是无线网络存在安全隐患,免费的无线网络也许就存在陷阱,家里的路由器也有可能被攻击,在悄无声息中个人信息可能被盗取,给人们造成经济损失。
03
新知讲解
现在很多场合都有无线网络信号当我们发现这些免费的无线网络时,可以随意接入吗
1.无线网络的陷阱
03
新知讲解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免费的无线网络吸引人们接入,一旦连接到这些网络上,上网的各种数据就有可能被网络设备截取,通过特定的软件分析,犯罪分子就会得到一些信息,这些信息里有可能包含账号、密码等隐私信息。
03
新知讲解
2.网络设备的漏洞
攻击者会使用各种工具破解家里网络设备的连接密码,如果破解成功,攻击者就会连接到设备上,免费使用家里的网络,并且有可能进一步控制网络设备,窃取家庭成员的信息。
03
新知讲解
如何预防网络设备的漏洞
定期更新固件:及时应用设备厂商发布的固件更新和安全补丁,修补已知漏洞,如有自动更新功能可启用。
强认证和加密:设置复杂的管理密码,使用强加密协议(如 WPA3)保护无线通信,启用多因素认证,增强账户登录的安全性。
小知识
03
新知讲解
二、安全风险防范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信息社会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学会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中保护自己的信息,维护我们的信息安全。
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要做到:
1.证件复印件要注明提供给什么机构、什么用途,并注明他用无效。
2.收到的快递包装一定要涂抹掉姓名、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后再处理。
03
新知讲解
3.不浏览、不下载来源不明的网站和APP,不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以避免电脑或手机中毒导致信息外泄。
4.不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自己的位置、家庭成员等信息,避免他人恶意诈骗。
03
新知讲解
5.在外上网要谨慎使用公共场所的免费无线网络,不需要验证的无线网络往往背后可能是陷阱;不在公共网络中使用网络购物操作和访问网络银行,避免重要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03
新知讲解
6.在家上网要对网络设备加强安全设置,请家长为网络连接设置较为复杂的密码,提高被破解的难度,并且在手机和计算机上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03
新知讲解
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
在公共电脑上使用自动保存密码功能是安全的。
收到一封来自官方银行的邮件,要求点击链接更新账户信息,直接点击链接操作是正确的。
使用复杂且唯一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可以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X
X
v
04
课堂练习
小活动
对照下表,看看自己是否有一些影响信息安全的行为,并和同学一起讨论如何改进这些行为。
影响信息安全的行为 自我检查 如何改进
是否向别人透露过密码 口是口否
没有撕去标签就扔掉快递包装 口是口否
进入公共场合,随意连接热点 口是口否
启用双重身份验证(如短信/验证码)
将包装拆解后分类回收
关闭设备的自动连接热点功能
04
课堂练习
小活动
对照下表,看看自己是否有一些影响信息安全的行为,并和同学一起讨论如何改进这些行为。
影响信息安全的行为 自我检查 如何改进
上网时,曾下载过不知名的软件 口是口否
网络聊天中透露过家庭信息 口是口否
仅从官方应用商店或可信网站下载
设置社交账号为“仅好友可见”
05
拓展延伸
思考:我们国家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做出的努力有哪些?
制定法律法规:颁布《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为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明确数据处理活动中的安全义务和责任,规范网络空间行为。
05
拓展延伸
思考:我们国家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做出的努力有哪些?
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如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数据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本行业数据安全监管职责等。
05
拓展延伸
讨论:你知道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原理和常见手段吗?
原理:不依赖技术入侵,而是利用人的心理弱点(如信任、恐惧、好奇等),诱导目标主动泄露信息或执行操作,核心是 “操纵人” 而非破解技术。
常见手段:
1、钓鱼攻击:伪造正规邮件、链接,以 “账户异常”“中奖” 等为由骗信息。
05
拓展延伸
讨论:你知道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原理和常见手段吗?
2、身份冒充:伪装成客服、领导等可信身份,套取信息或要求转账。
3、诱饵攻击:发布 “免费资源”“机密文件” 等诱饵,植入恶意程序。
4、恐吓施压:制造紧急氛围(如 “账号将停用”),迫使目标慌乱中泄露信息。
05
拓展延伸
讨论:你知道我国国家反诈APP吗?你是否有下载呢?
06
课堂总结
1
进行新知导入
保障信息安全
2
信息安全风险
3
安全风险防范
4
完成课堂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1
2
3
4
5
07
板书设计
保障信息安全
1、进行新知导入
2、信息安全风险
3、安全风险防范
4、完成课堂练习
5、进行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网络诈骗的真实案例搜集。
08
课后作业
搜集 1 个近期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网络诈骗的真实案例(可从新闻报道、官方反诈平台等渠道获取),分析案例中信息泄露的途径及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结合案例提出 3 条针对性的个人信息保护建议。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