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18:3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21·cn·jy·com
2、能力与方法: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文字材料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2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知识简单,一目了然,学生完全能自己解决,更多的是情感的共鸣。
3重点难点
重点:先进人物的事迹及卓越贡献
难点:20世纪50-60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业精神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同学们,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1956年底,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在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过严重的失误,那就是什么?(“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这些失误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而正是在这样艰苦的历史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仍然忘我工作,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表现出高度的劳动热情,在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他们是民主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一、“铁人”王进喜
组织学生阅读本子目
思考:1、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是在什么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打出来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我国当时的石油主要从苏联进口,中苏关系恶化后,石油形势严峻,我们急需增大石油产量。也就是出现了严重的油荒,而且当时开采石油环境特别差,气候严寒,物质条件也十分缺乏。)
2、了解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在气候严寒、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打出了大庆油的第一口井)
3、王进喜为什么被誉为“铁人”?请同学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材料和图片中举具体事例来说明。(一是王进喜率领工人用人力安装钻机;二是为了钻井需要,用水桶、脸盆运出100吨水。三是看P29页图,王进喜是抗洪抢险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在打大庆第二口油井时,由于没有重晶石,只能用水泥来代替,由于没有搅拌机,王进喜负着腿伤二话不说带头跳进水泥池,用身体搅拌水泥,其他工人也纷纷跳下去,保护了油井和钻机,止住了井喷。这一事件进一步体现了王进喜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献身的“铁人”精神。四是一些名言:“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革命忘我精神);“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都不怕!”(虽然王进喜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从他的话语中体现了豪迈情怀,不怕苦、不怕累、战天斗地的精神,也正是这些精神,使我国在短短几年,就摆脱了依赖“洋油”的局面。)
4、“铁人”的内涵是什么?(坚强、顽强拼搏、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献身)
可以说,作为普通石油工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杰出代表,我们的王进喜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民族脊梁。1970年4月,王进喜在玉门参加石油现场会回到大庆之后,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去世,时年47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渡:同学们知道原子弹,氢弹吗?了解多少
(师补充:他们是核武器,杀伤力很大,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弹爆炸形成蘑菇云,我们还知道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向日本本土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验爆炸成功,这是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我国两弹研制成工业基础作出重大贡献。他是谁?)21教育网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
简介:1950获美国物理学博士学位,时年26岁,人称“娃娃博士”,回国后投身于祖国的核物理研究中。
同时期还有一位人物:钱学森1935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后学习航空工程理论,获博士后留校任教。后想回国,美国海关非法扣留了他,并将他逮捕。美国海军次长说:“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1956年在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他才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后,他领导了我国火箭,导弹的研究工作,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父”。21cnjy.com
师提问:听了钱学森的故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从国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1、两弹研制的背景
问: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的?
(指导学生从正文和小字部分找出归纳)
学生回答略
师补充:一是苏联背信弃义,国外严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技术封锁(国际环境恶化);二是我国核理论落后;三、处于经济最困难时期;四是研制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很差。
2、问:邓稼先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贡献:成功研制并试验爆炸成功原子弹(1964
( http: / / www.21cnjy.com ))、氢弹(1967),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而中国仅用了二年零八个月。
3、问:邓稼先只是广大科研工作中杰出代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海外归来报效祖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过渡:在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们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树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光辉的形象。有一位县委书记就是他们代表?
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1、请同学阅读了解焦裕禄等优秀共产党员出现背景(略)
2、请同学阅读2、3段及小字部分,学习焦裕禄感人事迹(学生回答略)
师: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深入群众,摸清灾情,战胜三害(水涝、风沙、盐碱)身患肝癌晚期,仍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www.21-cn-jy.com
3、兰考人民为什么像悼念自己的亲人一样悼念焦裕禄?
(学生补充:1964年5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14日焦裕禄逝世,年仅42岁。当时他的遗体运回兰考下葬那天,街上人山上海,街边树枝挂满了布条,上万群众披麻戴孝等候棺木到来,当棺木出现时,群众不顾一切地冲上去齐刷刷跪倒在地。在棺木前的人们退一步,磕一个头;有群众围起人墙,甚至跳进地穴,不愿他下葬。最后,没动一锄一铲,是兰考人民用水捧着土将焦裕禄与兰考大地融为一体的。师小结:心系人民、甘当公仆、勤政为民、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2·1·c·n·j·y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涌出的先进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还有很多,比如:“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请同学们看史海拾贝,了解雷锋事迹,雷锋的事家喻户晓,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因此今年的“3月5日”第41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总结:20世纪50-60年代,即探索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我国经济最困难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共渡难关。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是那个时代石油工人、科研工作者、党员干部的先进代表,他们在平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贡献,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乐于奉献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