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新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1.(2025七下·项城期末)被蛀虫蛀食过的大豆种子,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主要原因是( )
A.没有胚乳 B.外界温度太低
C.胚已被破坏 D.种子处于休眠期
2.(2025七下·项城期末)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B.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C.汗液通过皮肤排出
D.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
3.(2025七下·项城期末)人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人口,防止食物进人气管的结构是( )
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 C.环状软骨 D.喉结
4.(2025七下·项城期末)为促进长寿花生长,可定期施加营养液。营养液中无机盐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营养液中无机盐含量(g/L)
氮 25
磷 18
钾 17
微量元素总含 0.2
A.长寿花对氮、磷、钾需求量较大
B.无机盐主要在根尖分生区被吸收
C.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和叶
D.蒸腾作用为无机盐运输提供动力
5.(2025七下·项城期末)以下哪种状态下的金橘果实呼吸作用最为旺盛呢?( )
A.经过充分晾晒后的金橘 B.用大量糖腌制后的金橘
C.刚采摘下来的新鲜金橘 D.一直处于冷藏环境中的金橘
6.(2025七下·项城期末)将暗处理一昼夜的叶片做如图处理,光照2小时后,A区有淀粉,B区无淀粉,这说明了光合作用需要(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 D.有机物
7.(2025七下·项城期末)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沙尘暴还大,PM,是造成雾霾天的主要“元凶”,部分PM,颗粒能通过呼吸道进人肺,并能进人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
B.PM2.5依次经过支气管、气管进人肺泡
C.PM2.5颗粒由肺泡进人血液经过2层细胞
D.⑤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8.(2025七下·项城期末)下列各项不属于排尿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
A.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B.排出细胞产生的废物
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9.(2025七下·项城期末)“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影子斜”这语来中国传统的树木种植经验。如图银尖结构示意图,伸长区为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5七下·项城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现象是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比甲瓶中浑浊
B.结论是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C.原理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乙瓶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变量是二氧化碳
11.(2025七下·项城期末)某种遗传病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这种红细胞易破裂,会导致患者( )
A.运输氧气能力下降,出现贫血症状
B.吞噬病菌数量增多,出现炎症反应
C.凝血止血功能丧失,伤口血流不止
D.代谢废物排出减少,出现中毒症状
12.(2025七下·项城期末)玉兰先开花再长叶,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开花所需要的有机营养来自于上一年光合作用制造
B.开花需要消耗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C.影响长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和阳光等
D.花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长叶提供营养
13.(2025七下·项城期末)农民为农作物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
A.糖类 B.蛋白质 C.无机盐 D.土壤微生物
14.(2025七下·项城期末)下图是人的部分生殖过程概念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精子 B.②是子宫 C.③是输卵管 D.④是受精卵
15.(2025七下·项城期末)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想吃得健康就得关注食品安全,讲究合理膳食。下列做法,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 )
A.如果早餐吃得少,可以通过多吃午餐来弥补
B.“虫眼蔬菜”可以放心食用
C.经常吃“洋快餐”,少食水果、蔬菜
D.不能常吃含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的食品
16.(2025七下·项城期末)青春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发育时期,需保持身心健康。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保证营养,加强锻炼
C.主动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 D.不与异性同学交流
17.(2025七下·项城期末)针对患肝病的人,医生不建议吃的食物是( )
A.豆制品 B.面食类 C.肥肉 D.瘦肉
18.(2025七下·项城期末)心脏瓣膜损害会导致心慌、气短、疲乏和倦怠等症状,如果损害严重会导致呼吸困难,需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心脏瓣膜的作用是( )
A.为心脏提供营养 B.防止血液倒流
C.使人体大量出血 D.促进血液阻塞血管
19.(2025七下·项城期末)人体通过呼吸吸进的氧气主要用于( )
A.使大脑清醒
B.使细胞内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
C.使肺内气体充足
D.使人体血液变鲜红
20.(2025七下·项城期末)美食有道,健康为先。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的疾病对应不合理的是( )
A.适当多吃燕麦、黑米等粗粮——糖尿病
B.儿童适当多喝牛奶、多吃虾米等含钙量高的食物——佝偻病
C.适当多吃橙子、猕猴桃等新鲜果蔬类食物——地方性甲状腺肿
D.适当多吃菠菜、松蘑等含铁丰富的食物——缺铁性贫血
21.(2025七下·项城期末)在探究人体呼吸运动机制的实验中,有图1所示的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相应实验过程,同时有图2所示的某人在标准大气压下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依据所给资料及所学知识,对以下问题展开分析并解答。
(1)图1模拟实验中,若想模拟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应让④处于 (填“舒张”或“收缩”)状态,此时胸廓容积会 。
(2)图2曲线中,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时间段是 ,此时肋骨间肌肉和隔肌处于 状态,如图1中的 (填“甲”或“乙”)状态。
(3)鼻属于呼吸道的一部分,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除了能温暖、湿润空气外,还能 ,其内表面的 能分泌黏液吸附灰尘等杂质。
22.(2025七下·项城期末)以下依次展示了大豆在不同生命阶段的重要结构示意图,涵盖种子的内在构造、幼根的生长态势、幼苗的形态特征、特定细胞群的微观呈现、花的精细结构以及果实的发育形态。请你依据这些图示所蕴含的信息,深入分析并解答相关问题。
(1)图2中的幼根是由图1中的[ ] 发育而来。
(2)图3中的A所示结构是图1中的[ ] 。
(3)图4的细胞群取自图2根尖中的分生区,即 (填字母)段。
(4)黑暗中萌发的大豆种子,其有机物质量 (填“逐渐减少”“逐渐增多”或“保持不变”)。
(5)图5中,花粉从雄蕊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作 ,若要形成果实,后续还需要经过受精过程。
(6)图6中的②种子是由雌蕊结构中的 发育而来。
23.(2025七下·项城期末)请依据你对人体生理知识的理解,回答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1)图一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经过运输,随着血液循环会首先通过图三中的c下腔静脉进人心脏的 。
(2)图二为肺泡及其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血液由A端流向B端后,血液由 (填“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被运输到全身各处。
(3)伴随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同时产生尿素等废物,尿液的形成主要通过图四的2、1的 作用和5 的 作用。
24.(2025七下·项城期末)图甲呈现了萌萌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而图乙则聚焦于某班的级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以曲线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身高方面的独特规律。请你仔细研读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
(2)甲图D中胎儿是由B经过分裂和 等复杂过程后形成的,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通过 和脐带从妈妈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3)从图乙曲线可以看出,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年龄大约是( )。
A.9 -10岁 B.10 - 12岁 C.13 -15岁 D.15-17岁
25.(2025七下·项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探究实验补充完整。
实验探究:课堂上李老师告诉同学们每天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水果,能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小明对此非常感兴趣,他想知道桔子、苹果和葡萄三种水果中哪种含维生素C较多。根据维生素C溶液能使蓝色的加碘淀粉溶液褪色的原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称量相同质量的桔子、苹果和葡萄,用榨汁机分别榨出汁液;
第二步:取三个洁净、干燥的相同烧杯做好标记,把新鲜的水果汁液倒入其中;
第三步:在三支洁净、干燥的相同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加碘淀粉溶液;
第四步:取一支洁净、干燥的滴管,分别吸取不同的果汁逐滴滴入到加碘淀粉溶液的试管中,边滴边振荡,直到加碘淀粉溶液的蓝色完全褪去为止,记录此时所用水果汁液的滴数;
第五步:重复实验三次,得到平均值如下表。
被测定水果汁 桔子汁 苹果汁 葡萄汁
滴数 5滴 11滴 8滴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2)小明设计的五个步骤中,你认为实验第 步不合理,原因是 。
(3)实验第五步重复实验三次的目的是 。
(4)根据实验结果,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三种水果中 含有最多的维生素C。
(5)同桌小芳经常出现牙龈出血,小明告诉她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患了 病,同时建议小芳平时应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做到合理膳食,学会健康生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A、大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本身无胚乳,且有无胚乳不是被蛀食后不能萌发的原因,A 错误。
B、题干未提及外界温度问题,被蛀食种子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与外界温度无关,B 错误。
C、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被蛀虫蛀食过的大豆种子,胚可能已被破坏,无法满足萌发的自身条件,不能萌发,C 正确。
D、种子处于休眠期是种子自身休眠,与被蛀食破坏胚的情况不同,D 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排泄的概念及途径,据此解答.
3.【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甲状软骨是喉部的一块软骨,主要作用是支撑喉部结构,与防止食物进入气管无关,A 错误。
B、吞咽时,会厌软骨会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让食物进入食道,B 正确。
C、环状软骨对喉部起支撑作用,维持气道通畅,不负责遮盖喉口防食物误入,C 错误。
D、喉结是甲状软骨向前突出形成的,主要是第二性征的表现,与防止食物进入气管无关,D 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
4.【答案】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从表格看,氮、磷、钾在营养液中含量高,说明长寿花对氮、磷、钾需求量较大,A 正确。
B、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根毛区 ),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吸收面积;根尖分生区主要进行细胞分裂,不是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 错误。
C、植物根吸收的无机盐通过导管(木质部中的输导组织 )运输到茎和叶,C 正确。
D、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提供动力,D 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经过充分晾晒后的金橘,水分减少,细胞代谢缓慢,呼吸作用减弱,A 不符合题意。
B、用大量糖腌制后的金橘,细胞失水,环境渗透压高,细胞代谢受抑制,呼吸作用微弱,B 不符合题意。
C、刚采摘下来的新鲜金橘,细胞生命力旺盛,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高,呼吸作用最为旺盛,C符合题意。
D、冷藏环境温度低,会抑制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呼吸作用较弱,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6.【答案】C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 叶脉被剪断后,水分无法从根部运输到 B 区,A 区能获得水分(主叶脉未完全阻断 A 区水分运输 )。光照 2 小时后,A 区有淀粉(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区无淀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因此,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7.【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可保证呼吸道通畅,A 正确。
B、 PM2.5 进入肺的路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不是 “依次经过支气管、气管进入肺泡”,B 错误。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PM2.5 颗粒由肺泡进入血液,需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2层细胞,C 正确。
D、 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 正确。
【分析】 图中:①是鼻,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肺 。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8.【答案】A
【知识点】尿的排出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排尿的主要作用是排出废物、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维持细胞生理功能,不能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提供,A 符合题意。
B、排尿可以排出细胞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B 不符合题意。
C、排尿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C 不符合题意。
D、通过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排尿可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排尿是人体排泄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9.【答案】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①是成熟区(根毛区 ),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不是伸长区,A 错误。
B、②是伸长区,细胞能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B 正确。
C、③是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于分生组织,不是伸长区,C 错误。
D、④是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不是伸长区,D 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尖从尖端向上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 。
10.【答案】D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A、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气体高,乙瓶(呼出气体 )中的石灰水与较多二氧化碳反应,会明显比甲瓶(吸入气体 )中浑浊,A 正确。
B、乙瓶石灰水更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B 正确。
C、实验利用的原理就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测二氧化碳含量,C 正确。
D、甲瓶是吸入气体,乙瓶是呼出气体,甲瓶起对照作用 ,变量是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吸入 vs 呼出 ),不是 “乙瓶起对照作用”,D 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依据此原理检测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
(2)吸气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空气经甲瓶(吸入气体 )进入;呼气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呼出气体经乙瓶(呼出气体 )排出 。
11.【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红细胞是通过其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来运输氧气的,红细胞破裂会导致运输氧气的能量下降,红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贫血症状,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红细胞的功能、贫血的原因,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贫血患者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其运输氧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
12.【答案】D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A、玉兰先开花再长叶,开花所需的有机营养可来自上一年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的有机物,A 正确。
B、开花过程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正确。
C、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阳光影响光合作用等,是影响长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C 正确。
D、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其叶片(花瓣等 )一般较薄,且开花时叶片尚未长出或发育不全,花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为长叶提供营养,D 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13.【答案】C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农谚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14.【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睾丸产生精子,所以①是精子,A 正确。
B、卵巢产生卵细胞,所以②是卵巢,不是子宫,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B 错误。
C、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所以③是输卵管,C 正确。
D、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④是受精卵,D 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中:①精子,②卵巢,③输卵管,④受精卵。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功能
男性 内生殖器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 分泌黏液
阴囊 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 排精、排尿
女性 内生殖器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 外阴 /
15.【答案】D
【知识点】合理营养;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合理膳食要求一日三餐按时进餐,能量摄入均衡。早餐吃得少,通过多吃午餐弥补,会导致午餐能量过剩,不符合合理膳食原则,A 错误。
B、“虫眼蔬菜” 可能是在虫害后喷洒了农药,不一定安全,不能放心食用,B 错误。
C、经常吃 “洋快餐”(多为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少食水果、蔬菜(缺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 ),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不符合合理膳食要求,C 错误。
D、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虽能延长食品保质期,但长期大量食用含这些防腐剂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所以不能常吃,D 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2)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16.【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助于拓展社交、释放压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利于身心健康,A 不符合题意。
B、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保证营养、加强锻炼,能为身体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和健康保障,B不符合题意。
C、主动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可帮助正确认识身体和心理变化,做好身心调适,C不符合题意。
D、不与异性同学交流,会限制人际交往范围,不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也不利于了解异性、学习异性优点,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这时候,更要注意树立远大理想,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上。
17.【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等营养成分,易于消化,且对肝脏负担小,肝病患者可适量食用,A 不符合题意。
B、面食类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体内分解为糖类,能提供能量,且消化吸收过程对肝脏负担不大,肝病患者可食用,B 不符合题意。
C、肥肉富含脂肪,脂肪的消化需要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肝病患者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可能不足,食用肥肉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所以医生不建议吃,C 符合题意。
D、瘦肉富含动物蛋白,是优质蛋白质来源,适量食用可补充营养,且对肝脏负担相对较小,肝病患者可适量食用,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重约1.5kg,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能够分泌胆汁,首先将胆汁储存在胆囊内,然后胆汁从胆管进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它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18.【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 为心脏提供营养的是冠状动脉等血管,不是瓣膜, A不符合题意。
B. 心脏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循环有序进行 ,B符合题意。
C.避免大量出血主要依靠血液凝固机制和血管壁的完整性,而不是心脏瓣膜,C不符合题意。
D.心脏瓣膜的功能不是促进血液阻塞血管,而是确保血液顺畅地流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心脏内有瓣膜,包括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 。这些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 。例如,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
19.【答案】B
【知识点】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 氧气能维持大脑正常功能,但使大脑清醒不是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主要参与能量供应, A错误。
B. 氧气进入细胞后,参与细胞内有机物(如葡萄糖 )的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这是氧气的主要作用, B正确。
C.人体吸进的氧气虽然进入肺,但最终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用于细胞内有机物分解,C错误。
D.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有一种含铁的结合蛋白——血红蛋白,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20.【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A、燕麦、黑米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利于血糖稳定,适当多吃可辅助预防糖尿病,A不符合题意。
B、牛奶、虾米含钙量高,儿童适当多吃可补充钙,预防因缺钙导致的佝偻病,B不符合题意。
C、橙子、猕猴桃等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 C,可预防坏血病等;而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缺碘引起,应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 ),C 符合题意。
D、菠菜、松蘑含铁丰富,适当多吃可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钙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牛奶、蛋、豆类等
铁 贫血 豆类、黑木耳等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海带、紫菜、碘盐
21.【答案】(1)舒张;缩小
(2)AB段;收缩;甲
(3)清洁空气;黏膜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
【解析】【解答】(1)图1中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肺,③模拟胸腔,④模拟膈肌。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气体排出 。因此,若模拟呼气时胸廓变化,应让④处于舒张状态,此时胸廓容积会缩小 。
(2)图2中,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时,气体进入肺,是吸气过程。AB 段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对应吸气 。吸气时,肋骨间肌肉和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扩张,对应图 1 中的甲 状态(甲中膈肌下降,肺扩张,模拟吸气 )。因此, 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时间段是AB 段 ,此时肋骨间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对应图1中的甲 状态 。
(3)鼻腔前部的鼻毛,除温暖、湿润空气外,还能清洁空气 ,阻挡灰尘等大颗粒物质 。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吸附灰尘、细菌等杂质,进一步清洁空气 。
【分析】(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呼吸道的作用:呼吸道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
(2)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2.【答案】(1)2;胚根
(2)5;子叶
(3)c
(4)逐渐减少
(5)传粉
(6)胚珠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 图 1 是大豆种子结构,其中 2 是胚根;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所以图 2 中的幼根由图 1 的 2 胚根发育而来 。
(2) 图 1 中 5 是子叶,储存营养物质;图 3 中 A 所示结构是子叶,所以图 3 中的 A 是图 1 的 5 子叶 。
(3)图4所示细胞群的特点是细胞较小,细胞核大,属于c分生区的特点。
(4) 黑暗中萌发的大豆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以有机物质量逐渐减少 。
(5) 图 5 中,花粉从雄蕊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传粉后经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
(6)图6(豆荚)由①果皮和②种子组成,其中①果皮是由雌蕊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成,②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分析】图1中:1胚轴,2胚根,3种皮,4胚芽,5子叶;
图2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
图3中:A是子叶;
图4:表示分生组织;
图5:表示花的结构。
图6中①是果皮,②是种子。
23.【答案】(1)4;小肠;右心房
(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红蛋白
(3)滤过;重吸收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所以为人体内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后主要在图一的[4]小肠中被吸收,随着血液循环会首先通过图三中的c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
(2)能量的获得还需要氧气的参与,图二为肺泡以及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膈肌收缩时,肺泡慢慢鼓起,此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A流向B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含氧较少、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含含氧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
(3)尿的形成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所以伴随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同时产生尿素等废物,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图四的2肾小球和1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5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分析】图一结构名称:1肝脏,2胃,3胰腺,4小肠;
图二结构名称:A是动脉、B是静脉;
图三结构名称:a是肺动脉,b是主动脉,c下腔静脉,d是肺静脉。
图四结构名称:1肾小囊,2肾小球,3入球小动脉,4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5肾小管,6肾静脉,
24.【答案】(1)输卵管
(2)分化;子宫;胎盘
(3)B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1)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因此, 图甲中,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
(2)图甲中 B(受精卵 )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 ,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发育成胎儿 。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废物 )
(3) 观察图乙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曲线,峰值对应的年龄区间是 10 - 12 岁左右,即该阶段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最快 。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5.【答案】(1)哪种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把三种水果都写出来也给分、只写“维生素”不给分)
(2)四;用1支滴管取不同的果汁,容易造成果汁间的污染,使实验数据不准确(意思对给分)
(3)减小实验误差(或避免偶然性)(或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桔子
(5)坏血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探究维生素C的含量
【解析】【解答】(1)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小明想知道桔子、苹果和葡萄三种水果中哪种含的维生素C较多,小明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哪种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2)第四步中“取一支洁净、干燥的滴管,分别吸取不同的果汁逐滴滴入到加碘淀粉溶液的试管中”不合理,因为用一支滴管取不同的果汁,容易造成果汁间的污染,使实验数据不准确。
(3) 重复实验三次并取平均值,可减小单次实验的偶然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准确 。
(4)根据实验结果,桔子汁用的最少为5滴,其内含有的维生素C最多,因此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三种水果中桔子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5)同桌小芳经常出现牙龈出血,小明告诉她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患了坏血病,因为牙龈经常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建议小芳平时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做到均衡膳食养成良好地铁食习惯学会健康的生活。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容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
1 / 1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新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1.(2025七下·项城期末)被蛀虫蛀食过的大豆种子,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主要原因是( )
A.没有胚乳 B.外界温度太低
C.胚已被破坏 D.种子处于休眠期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A、大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本身无胚乳,且有无胚乳不是被蛀食后不能萌发的原因,A 错误。
B、题干未提及外界温度问题,被蛀食种子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与外界温度无关,B 错误。
C、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被蛀虫蛀食过的大豆种子,胚可能已被破坏,无法满足萌发的自身条件,不能萌发,C 正确。
D、种子处于休眠期是种子自身休眠,与被蛀食破坏胚的情况不同,D 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2025七下·项城期末)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B.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C.汗液通过皮肤排出
D.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
【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解: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排泄的概念及途径,据此解答.
3.(2025七下·项城期末)人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人口,防止食物进人气管的结构是( )
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 C.环状软骨 D.喉结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甲状软骨是喉部的一块软骨,主要作用是支撑喉部结构,与防止食物进入气管无关,A 错误。
B、吞咽时,会厌软骨会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让食物进入食道,B 正确。
C、环状软骨对喉部起支撑作用,维持气道通畅,不负责遮盖喉口防食物误入,C 错误。
D、喉结是甲状软骨向前突出形成的,主要是第二性征的表现,与防止食物进入气管无关,D 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
4.(2025七下·项城期末)为促进长寿花生长,可定期施加营养液。营养液中无机盐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营养液中无机盐含量(g/L)
氮 25
磷 18
钾 17
微量元素总含 0.2
A.长寿花对氮、磷、钾需求量较大
B.无机盐主要在根尖分生区被吸收
C.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和叶
D.蒸腾作用为无机盐运输提供动力
【答案】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从表格看,氮、磷、钾在营养液中含量高,说明长寿花对氮、磷、钾需求量较大,A 正确。
B、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根毛区 ),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吸收面积;根尖分生区主要进行细胞分裂,不是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 错误。
C、植物根吸收的无机盐通过导管(木质部中的输导组织 )运输到茎和叶,C 正确。
D、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提供动力,D 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2025七下·项城期末)以下哪种状态下的金橘果实呼吸作用最为旺盛呢?( )
A.经过充分晾晒后的金橘 B.用大量糖腌制后的金橘
C.刚采摘下来的新鲜金橘 D.一直处于冷藏环境中的金橘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经过充分晾晒后的金橘,水分减少,细胞代谢缓慢,呼吸作用减弱,A 不符合题意。
B、用大量糖腌制后的金橘,细胞失水,环境渗透压高,细胞代谢受抑制,呼吸作用微弱,B 不符合题意。
C、刚采摘下来的新鲜金橘,细胞生命力旺盛,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高,呼吸作用最为旺盛,C符合题意。
D、冷藏环境温度低,会抑制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呼吸作用较弱,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6.(2025七下·项城期末)将暗处理一昼夜的叶片做如图处理,光照2小时后,A区有淀粉,B区无淀粉,这说明了光合作用需要(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 D.有机物
【答案】C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 叶脉被剪断后,水分无法从根部运输到 B 区,A 区能获得水分(主叶脉未完全阻断 A 区水分运输 )。光照 2 小时后,A 区有淀粉(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区无淀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因此,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7.(2025七下·项城期末)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沙尘暴还大,PM,是造成雾霾天的主要“元凶”,部分PM,颗粒能通过呼吸道进人肺,并能进人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
B.PM2.5依次经过支气管、气管进人肺泡
C.PM2.5颗粒由肺泡进人血液经过2层细胞
D.⑤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可保证呼吸道通畅,A 正确。
B、 PM2.5 进入肺的路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不是 “依次经过支气管、气管进入肺泡”,B 错误。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PM2.5 颗粒由肺泡进入血液,需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2层细胞,C 正确。
D、 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 正确。
【分析】 图中:①是鼻,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肺 。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8.(2025七下·项城期末)下列各项不属于排尿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
A.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B.排出细胞产生的废物
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答案】A
【知识点】尿的排出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排尿的主要作用是排出废物、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维持细胞生理功能,不能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提供,A 符合题意。
B、排尿可以排出细胞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B 不符合题意。
C、排尿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C 不符合题意。
D、通过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排尿可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排尿是人体排泄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9.(2025七下·项城期末)“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影子斜”这语来中国传统的树木种植经验。如图银尖结构示意图,伸长区为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①是成熟区(根毛区 ),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不是伸长区,A 错误。
B、②是伸长区,细胞能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B 正确。
C、③是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于分生组织,不是伸长区,C 错误。
D、④是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不是伸长区,D 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尖从尖端向上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 。
10.(2025七下·项城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现象是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比甲瓶中浑浊
B.结论是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C.原理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乙瓶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变量是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A、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气体高,乙瓶(呼出气体 )中的石灰水与较多二氧化碳反应,会明显比甲瓶(吸入气体 )中浑浊,A 正确。
B、乙瓶石灰水更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B 正确。
C、实验利用的原理就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测二氧化碳含量,C 正确。
D、甲瓶是吸入气体,乙瓶是呼出气体,甲瓶起对照作用 ,变量是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吸入 vs 呼出 ),不是 “乙瓶起对照作用”,D 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依据此原理检测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
(2)吸气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空气经甲瓶(吸入气体 )进入;呼气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呼出气体经乙瓶(呼出气体 )排出 。
11.(2025七下·项城期末)某种遗传病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这种红细胞易破裂,会导致患者( )
A.运输氧气能力下降,出现贫血症状
B.吞噬病菌数量增多,出现炎症反应
C.凝血止血功能丧失,伤口血流不止
D.代谢废物排出减少,出现中毒症状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红细胞是通过其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来运输氧气的,红细胞破裂会导致运输氧气的能量下降,红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贫血症状,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红细胞的功能、贫血的原因,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贫血患者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其运输氧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
12.(2025七下·项城期末)玉兰先开花再长叶,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开花所需要的有机营养来自于上一年光合作用制造
B.开花需要消耗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C.影响长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和阳光等
D.花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长叶提供营养
【答案】D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A、玉兰先开花再长叶,开花所需的有机营养可来自上一年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的有机物,A 正确。
B、开花过程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正确。
C、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阳光影响光合作用等,是影响长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C 正确。
D、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其叶片(花瓣等 )一般较薄,且开花时叶片尚未长出或发育不全,花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为长叶提供营养,D 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13.(2025七下·项城期末)农民为农作物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
A.糖类 B.蛋白质 C.无机盐 D.土壤微生物
【答案】C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农谚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14.(2025七下·项城期末)下图是人的部分生殖过程概念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精子 B.②是子宫 C.③是输卵管 D.④是受精卵
【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睾丸产生精子,所以①是精子,A 正确。
B、卵巢产生卵细胞,所以②是卵巢,不是子宫,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B 错误。
C、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所以③是输卵管,C 正确。
D、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④是受精卵,D 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中:①精子,②卵巢,③输卵管,④受精卵。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功能
男性 内生殖器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 分泌黏液
阴囊 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 排精、排尿
女性 内生殖器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 外阴 /
15.(2025七下·项城期末)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想吃得健康就得关注食品安全,讲究合理膳食。下列做法,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 )
A.如果早餐吃得少,可以通过多吃午餐来弥补
B.“虫眼蔬菜”可以放心食用
C.经常吃“洋快餐”,少食水果、蔬菜
D.不能常吃含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的食品
【答案】D
【知识点】合理营养;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合理膳食要求一日三餐按时进餐,能量摄入均衡。早餐吃得少,通过多吃午餐弥补,会导致午餐能量过剩,不符合合理膳食原则,A 错误。
B、“虫眼蔬菜” 可能是在虫害后喷洒了农药,不一定安全,不能放心食用,B 错误。
C、经常吃 “洋快餐”(多为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少食水果、蔬菜(缺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 ),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不符合合理膳食要求,C 错误。
D、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虽能延长食品保质期,但长期大量食用含这些防腐剂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所以不能常吃,D 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2)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16.(2025七下·项城期末)青春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发育时期,需保持身心健康。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保证营养,加强锻炼
C.主动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 D.不与异性同学交流
【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助于拓展社交、释放压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利于身心健康,A 不符合题意。
B、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保证营养、加强锻炼,能为身体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和健康保障,B不符合题意。
C、主动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可帮助正确认识身体和心理变化,做好身心调适,C不符合题意。
D、不与异性同学交流,会限制人际交往范围,不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也不利于了解异性、学习异性优点,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这时候,更要注意树立远大理想,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上。
17.(2025七下·项城期末)针对患肝病的人,医生不建议吃的食物是( )
A.豆制品 B.面食类 C.肥肉 D.瘦肉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等营养成分,易于消化,且对肝脏负担小,肝病患者可适量食用,A 不符合题意。
B、面食类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体内分解为糖类,能提供能量,且消化吸收过程对肝脏负担不大,肝病患者可食用,B 不符合题意。
C、肥肉富含脂肪,脂肪的消化需要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肝病患者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可能不足,食用肥肉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所以医生不建议吃,C 符合题意。
D、瘦肉富含动物蛋白,是优质蛋白质来源,适量食用可补充营养,且对肝脏负担相对较小,肝病患者可适量食用,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重约1.5kg,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能够分泌胆汁,首先将胆汁储存在胆囊内,然后胆汁从胆管进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它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18.(2025七下·项城期末)心脏瓣膜损害会导致心慌、气短、疲乏和倦怠等症状,如果损害严重会导致呼吸困难,需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心脏瓣膜的作用是( )
A.为心脏提供营养 B.防止血液倒流
C.使人体大量出血 D.促进血液阻塞血管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 为心脏提供营养的是冠状动脉等血管,不是瓣膜, A不符合题意。
B. 心脏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循环有序进行 ,B符合题意。
C.避免大量出血主要依靠血液凝固机制和血管壁的完整性,而不是心脏瓣膜,C不符合题意。
D.心脏瓣膜的功能不是促进血液阻塞血管,而是确保血液顺畅地流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心脏内有瓣膜,包括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 。这些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 。例如,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
19.(2025七下·项城期末)人体通过呼吸吸进的氧气主要用于( )
A.使大脑清醒
B.使细胞内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
C.使肺内气体充足
D.使人体血液变鲜红
【答案】B
【知识点】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 氧气能维持大脑正常功能,但使大脑清醒不是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主要参与能量供应, A错误。
B. 氧气进入细胞后,参与细胞内有机物(如葡萄糖 )的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这是氧气的主要作用, B正确。
C.人体吸进的氧气虽然进入肺,但最终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用于细胞内有机物分解,C错误。
D.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有一种含铁的结合蛋白——血红蛋白,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20.(2025七下·项城期末)美食有道,健康为先。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的疾病对应不合理的是( )
A.适当多吃燕麦、黑米等粗粮——糖尿病
B.儿童适当多喝牛奶、多吃虾米等含钙量高的食物——佝偻病
C.适当多吃橙子、猕猴桃等新鲜果蔬类食物——地方性甲状腺肿
D.适当多吃菠菜、松蘑等含铁丰富的食物——缺铁性贫血
【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A、燕麦、黑米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利于血糖稳定,适当多吃可辅助预防糖尿病,A不符合题意。
B、牛奶、虾米含钙量高,儿童适当多吃可补充钙,预防因缺钙导致的佝偻病,B不符合题意。
C、橙子、猕猴桃等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 C,可预防坏血病等;而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缺碘引起,应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 ),C 符合题意。
D、菠菜、松蘑含铁丰富,适当多吃可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钙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牛奶、蛋、豆类等
铁 贫血 豆类、黑木耳等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海带、紫菜、碘盐
21.(2025七下·项城期末)在探究人体呼吸运动机制的实验中,有图1所示的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相应实验过程,同时有图2所示的某人在标准大气压下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依据所给资料及所学知识,对以下问题展开分析并解答。
(1)图1模拟实验中,若想模拟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应让④处于 (填“舒张”或“收缩”)状态,此时胸廓容积会 。
(2)图2曲线中,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时间段是 ,此时肋骨间肌肉和隔肌处于 状态,如图1中的 (填“甲”或“乙”)状态。
(3)鼻属于呼吸道的一部分,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除了能温暖、湿润空气外,还能 ,其内表面的 能分泌黏液吸附灰尘等杂质。
【答案】(1)舒张;缩小
(2)AB段;收缩;甲
(3)清洁空气;黏膜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
【解析】【解答】(1)图1中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肺,③模拟胸腔,④模拟膈肌。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气体排出 。因此,若模拟呼气时胸廓变化,应让④处于舒张状态,此时胸廓容积会缩小 。
(2)图2中,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时,气体进入肺,是吸气过程。AB 段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对应吸气 。吸气时,肋骨间肌肉和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扩张,对应图 1 中的甲 状态(甲中膈肌下降,肺扩张,模拟吸气 )。因此, 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时间段是AB 段 ,此时肋骨间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对应图1中的甲 状态 。
(3)鼻腔前部的鼻毛,除温暖、湿润空气外,还能清洁空气 ,阻挡灰尘等大颗粒物质 。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吸附灰尘、细菌等杂质,进一步清洁空气 。
【分析】(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呼吸道的作用:呼吸道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
(2)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2.(2025七下·项城期末)以下依次展示了大豆在不同生命阶段的重要结构示意图,涵盖种子的内在构造、幼根的生长态势、幼苗的形态特征、特定细胞群的微观呈现、花的精细结构以及果实的发育形态。请你依据这些图示所蕴含的信息,深入分析并解答相关问题。
(1)图2中的幼根是由图1中的[ ] 发育而来。
(2)图3中的A所示结构是图1中的[ ] 。
(3)图4的细胞群取自图2根尖中的分生区,即 (填字母)段。
(4)黑暗中萌发的大豆种子,其有机物质量 (填“逐渐减少”“逐渐增多”或“保持不变”)。
(5)图5中,花粉从雄蕊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作 ,若要形成果实,后续还需要经过受精过程。
(6)图6中的②种子是由雌蕊结构中的 发育而来。
【答案】(1)2;胚根
(2)5;子叶
(3)c
(4)逐渐减少
(5)传粉
(6)胚珠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 图 1 是大豆种子结构,其中 2 是胚根;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所以图 2 中的幼根由图 1 的 2 胚根发育而来 。
(2) 图 1 中 5 是子叶,储存营养物质;图 3 中 A 所示结构是子叶,所以图 3 中的 A 是图 1 的 5 子叶 。
(3)图4所示细胞群的特点是细胞较小,细胞核大,属于c分生区的特点。
(4) 黑暗中萌发的大豆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以有机物质量逐渐减少 。
(5) 图 5 中,花粉从雄蕊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传粉后经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
(6)图6(豆荚)由①果皮和②种子组成,其中①果皮是由雌蕊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成,②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分析】图1中:1胚轴,2胚根,3种皮,4胚芽,5子叶;
图2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
图3中:A是子叶;
图4:表示分生组织;
图5:表示花的结构。
图6中①是果皮,②是种子。
23.(2025七下·项城期末)请依据你对人体生理知识的理解,回答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1)图一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经过运输,随着血液循环会首先通过图三中的c下腔静脉进人心脏的 。
(2)图二为肺泡及其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血液由A端流向B端后,血液由 (填“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被运输到全身各处。
(3)伴随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同时产生尿素等废物,尿液的形成主要通过图四的2、1的 作用和5 的 作用。
【答案】(1)4;小肠;右心房
(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红蛋白
(3)滤过;重吸收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所以为人体内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后主要在图一的[4]小肠中被吸收,随着血液循环会首先通过图三中的c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
(2)能量的获得还需要氧气的参与,图二为肺泡以及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膈肌收缩时,肺泡慢慢鼓起,此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A流向B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含氧较少、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含含氧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
(3)尿的形成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所以伴随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同时产生尿素等废物,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图四的2肾小球和1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5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分析】图一结构名称:1肝脏,2胃,3胰腺,4小肠;
图二结构名称:A是动脉、B是静脉;
图三结构名称:a是肺动脉,b是主动脉,c下腔静脉,d是肺静脉。
图四结构名称:1肾小囊,2肾小球,3入球小动脉,4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5肾小管,6肾静脉,
24.(2025七下·项城期末)图甲呈现了萌萌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而图乙则聚焦于某班的级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以曲线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身高方面的独特规律。请你仔细研读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
(2)甲图D中胎儿是由B经过分裂和 等复杂过程后形成的,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通过 和脐带从妈妈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3)从图乙曲线可以看出,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年龄大约是( )。
A.9 -10岁 B.10 - 12岁 C.13 -15岁 D.15-17岁
【答案】(1)输卵管
(2)分化;子宫;胎盘
(3)B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1)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因此, 图甲中,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
(2)图甲中 B(受精卵 )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 ,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发育成胎儿 。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废物 )
(3) 观察图乙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曲线,峰值对应的年龄区间是 10 - 12 岁左右,即该阶段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最快 。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5.(2025七下·项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探究实验补充完整。
实验探究:课堂上李老师告诉同学们每天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水果,能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小明对此非常感兴趣,他想知道桔子、苹果和葡萄三种水果中哪种含维生素C较多。根据维生素C溶液能使蓝色的加碘淀粉溶液褪色的原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称量相同质量的桔子、苹果和葡萄,用榨汁机分别榨出汁液;
第二步:取三个洁净、干燥的相同烧杯做好标记,把新鲜的水果汁液倒入其中;
第三步:在三支洁净、干燥的相同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加碘淀粉溶液;
第四步:取一支洁净、干燥的滴管,分别吸取不同的果汁逐滴滴入到加碘淀粉溶液的试管中,边滴边振荡,直到加碘淀粉溶液的蓝色完全褪去为止,记录此时所用水果汁液的滴数;
第五步:重复实验三次,得到平均值如下表。
被测定水果汁 桔子汁 苹果汁 葡萄汁
滴数 5滴 11滴 8滴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2)小明设计的五个步骤中,你认为实验第 步不合理,原因是 。
(3)实验第五步重复实验三次的目的是 。
(4)根据实验结果,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三种水果中 含有最多的维生素C。
(5)同桌小芳经常出现牙龈出血,小明告诉她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患了 病,同时建议小芳平时应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做到合理膳食,学会健康生活。
【答案】(1)哪种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把三种水果都写出来也给分、只写“维生素”不给分)
(2)四;用1支滴管取不同的果汁,容易造成果汁间的污染,使实验数据不准确(意思对给分)
(3)减小实验误差(或避免偶然性)(或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桔子
(5)坏血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探究维生素C的含量
【解析】【解答】(1)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小明想知道桔子、苹果和葡萄三种水果中哪种含的维生素C较多,小明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哪种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2)第四步中“取一支洁净、干燥的滴管,分别吸取不同的果汁逐滴滴入到加碘淀粉溶液的试管中”不合理,因为用一支滴管取不同的果汁,容易造成果汁间的污染,使实验数据不准确。
(3) 重复实验三次并取平均值,可减小单次实验的偶然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准确 。
(4)根据实验结果,桔子汁用的最少为5滴,其内含有的维生素C最多,因此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三种水果中桔子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5)同桌小芳经常出现牙龈出血,小明告诉她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患了坏血病,因为牙龈经常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建议小芳平时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做到均衡膳食养成良好地铁食习惯学会健康的生活。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容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