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18:4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农村改革开始的时间、典型、主要内容,城市改革的方针、重点、改革成果的代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分析的能力。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剖析小岗村、宝钢的改革情况,让学生逐步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经济体制不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生产力发展,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认识到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评判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第一标准。www.21-cn-jy.com
2重点难点
1家庭联产承包制。2国有企业改革。3改革的必要性;城市改革的方针;理论性强、理解困难。
3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哪些重大决策?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改革率先在农村进行。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导入新课。21cnjy.com
检查预习(六个小组每组一题)。
背景:农村的现状如何?为什么必须进行改革?(教师讲述农村改革的背景)
一、教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
引导学生结合活动一的要求阅读课文49——50页内容,回答问题:
下图是一张摁满手印的合同书,第一行的时间是1978年12月。
(1)这份合同书是签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随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哪两个省全面展开?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份合同书现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你认为它是否有保存的价值?为什么?
师生结合课件认识和理解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情况如何?为什么会在全国迅速推广?
学生齐读课本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和意义。
学生阅读课文51页内容,回答:除此之外,我国在农村还进行了哪些改革?成效如何?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边讲述边板书:(梳理知识)
师生共同复习归纳:
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1)1950---1952年,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2)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
社会主义改造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探索中的失误
急于求成
(4)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
过渡: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仅仅发展农村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还远远不够,工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所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才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农村经济改革是为进一步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一目
活动二:学生阅读课文52——53页内容,活动问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哪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师生合作探究:
1、所有制结构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所有制结构的改革,阅读本目第一自然段,看看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方针是什么?怎么改的?成效如何?21教育网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2、国有企业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国有企业改革以什么为开始?
——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
——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
议一议:国有企业为什么必须进行改革?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改革就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①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及利改税等政策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政策
看一看,说一说: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
课堂小结: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趋势。所以,大家要自觉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长大了才能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