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专项重点提升预习练:判断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专项重点提升预习练:判断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2 20:1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专项重点提升预习练:判断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1.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 )
2.5000千克棉花比5吨沙轻。( )
3.3千克棉花糖比3000克红糖轻。( )
4.一条直线长8厘米,比长度为6厘米的线段长2厘米。( )
5.直角都比锐角大,也比钝角大。( )
6.如下图,从上面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
7.某小区的编码123602表示12号楼3单元6楼2室,以此类推,该小区编码046501就表示4号楼6单元5楼1室。( )
8.钝角都是大于90°而小于360°的角。( )
9.一个物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一样,这个物体不一定是球。( )
10.买3支铅笔和1块橡皮一共需要多少钱?列式是:3×4+5。( )
11.丽丽身份证号是230104198103135626,出生日期是1981年3月13日。( )
12.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射线。( )
13.直线、射线、线段,线段和射线可以测量出长度。( )
14.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体重是65克。( )
15.一个黄瓜的长度约是25分米。( )
16.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就能得到一个圆心角是90°的扇形。( )
17.一个苹果约重200g。( )
18.从药箱左边看是。( )
19.2千克苹果比2000克的面粉轻一些。( )
20.线段、直线、射线都有端点。( )
21.5×8÷5×8=40÷40=1。( )
22.360×5的积的末尾有一个0。( )
23.一袋洗衣粉重500千克。( )
24.从老师前面观察,你能看见他灿烂的笑脸。( )
25.一副三角尺中有2个直角,4个钝角。( )
26.一条射线长32.5米。( )
27.12+24÷6=6。( )
28.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能看到相同的图形。( )
29.门框上的直角要比三角板上的直角大。( )
30.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之和等于90°。( )
31.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 )
32.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末尾有0,这两个因数末尾一定有0。( )
33.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看到的面一定都不一样。( )
34.一条射线OA,经过度量,它的长度是10厘米。( )
35.a加上b的和的2倍可表示a+2b。( )
36.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 )
37.芳芳说:“哥哥的身份证号码是13****20000229260X”。( )
38.有三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了它的,第二根用去了它的,第三根用去了它的,则第二根铁丝剩下部分最长。( )
39.分别剪下红、蓝两根绳子的,则剪下的这部分一定一样长。( )
40.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所以可以测量长度。( )
41.小华把一条长3厘米线段的一端延长6厘米,就得到了一条长9厘米的射线。( )
42.如果把2023年10月18日出版的第13期《小学生阅读报》用编码23101813表示,那么编码是24112720的《小学生阅读报》是2024年2月出版的。( )
43.琪琪在本上画了一条5cm长的射线。( )
44.小明量得一个角的一条边的长度是8厘米。( )
45.大于90°且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
46.线段是可以量出它的长度的。( )
47.如图,明明看到的是。( )
48.180×40=1800×4=18×400。( )
49.5:50,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锐角。( )
50.一条直线长8米。( )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专项重点提升预习练:判断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参考答案
1.×
【分析】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解答。
【详解】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不一定都是1000。比如1米=10分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
【分析】1吨=1000千克,将5000千克的单位换成吨,去掉5000的3个0即可,再与5吨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5000千克=5吨
所以5000千克棉花和5吨沙一样重,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把单位统一后再比较即可。
【详解】3千克=3000克
所以3千克棉花糖和3000克红糖一样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
【分析】结合直线的特征,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没有固定的长度,线段是有固定长度的,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没有固定的长度,故题干说一条直线长8厘米是错的。
故答案为:×
5.×
【分析】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和书本、黑板的角相同大小的是直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由此解答。
【详解】钝角比直角大,直角比锐角大。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6.×
【分析】从图中观察,上面看物体是两个大小相同的圆排成一行,是分开排放的。
【详解】
由分析可知从上面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
【分析】该小区编码为6位数字,规则如下:前两位:楼号(两位数,不足补零。例如04表示4号楼)。第三位:单元号(一位数字,直接对应单元)。第四位:楼层号(一位数字,直接对应楼层)。最后两位:室号(两位数,不足补零。例如01表示1室),那么046501就表示4号楼6单元5楼1室。
【详解】由分析可知:某小区的编码123602表示12号楼3单元6楼2室,以此类推,该小区编码046501就表示4号楼6单元5楼1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
【分析】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等于180°的角是平角,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钝角都是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钝角和平角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分析】正方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正方形,球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圆,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物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一样,这个物体不一定是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一共需要多少钱,则先求出3支铅笔用去多少钱,用买铅笔的数量乘铅笔的单价,然后再加上橡皮的单价即可。
【详解】买3支铅笔和1块橡皮一共需要多少钱?列式是:3×5+4。则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1.√
【分析】身份证共18位,第1~6位数字表示出生地。第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5~16位是出生顺序码。第17位表示性别,单数是男性,双数是女性。第18位是校验码。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丽丽身份证号是230104198103135626,出生日期是1981年3月13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2.√
【分析】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从一个端点向另一端无限延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射线,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
【分析】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直线无端点,无限长,不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以度量;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进而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线段有限长,可以量出长度,但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不可以量出长度,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和特点。
14.×
【分析】根据情景、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厘米大约是食指的指甲盖的长度,所以计量爸爸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1克大约是40粒大米重量,1千克=1000克,2袋盐大约重1千克,所以计量爸爸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体重是65千克,而不是65克。
故答案为:×
15.×
【分析】1米大约为小学生双臂伸展开的长度;1分米大约为手掌的宽度;1厘米大约为指甲盖的宽度,根据生活经验可知黄瓜的长度不可能为25个手掌的宽度,所以计量一个黄瓜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一个黄瓜的长度约是25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一张圆形纸片的圆心角是一个360°的周角,对折一次,就是把周角平均分成了两个180°的平角,再对折一次即可得到4个90°的直角,据此判断。
【详解】如图:
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得到的角的度数是90°,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周角、平角及直角的定义。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一个苹果约重200g;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个苹果约重200克,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8.×
【分析】写字的手是右边,相对的就是左边,在左边看药箱的图片,据此解答。
【详解】看到“十”字的那边应是从上边看,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要判断苹果和面粉哪一个轻一些,就比较两种物品的质量大小;根据1千克=1000克,进行单位换算;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2千克=2×1000=2000克
所以2千克苹果和2000克的面粉一样重;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线段、直线、射线中直线没有端点。
如图: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的认识。
21.
×
【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计算,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5×8÷5×8
=40÷5×8
=8×8
=64
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根据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判断积末尾0的个数即可解题。
【详解】360×5=1800,积的末尾有两个0,则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运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3.×
【分析】我们知道,一个成年人的大概体重是50到100千克左右;一袋洗衣粉的重量500千克,这是不可能的,500克比较合理。
【详解】由题意可知:
一袋洗衣粉重500千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质量单位的选择。
24.√
【分析】从一个人前面看能看到他的整个面部,因此能看到这个人的表情,据此解答。
【详解】从老师前面观察,你能看见他灿烂的笑脸。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
【分析】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和书本、黑板的角相同大小的是直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由此解答。
【详解】如图为一副三角尺,其中有2个直角,4个锐角,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可以测量其长度;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其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其长度。根据射线的特征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射线的特征可知:不能测量射线的长度,一条射线长32.5米,这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直线、射线无长短,线段有长短。
27.×
【分析】在数学运算中,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必须遵循运算顺序规则:先乘除后加减,乘除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详解】12+24÷6
=12+4
=16
所以该算式的结果是16,不是6。
故答案为:×
28.√
【分析】观察一个球,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圆形。观察一个正方体,从多个角度都能看到正方形,据此判断。
【详解】同一个物体,例如球或正方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能看到相同的图形。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个物体,旨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9.×
【分析】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详解】门框上的直角和三角板上的直角一样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又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为90°,依此即可求出两锐角之和,即可解答。
【详解】180°-90°=90°
即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之和等于90°,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1.×
【分析】图中是一个圆柱,从上面能看到一个圆而不是椭圆。据此解答。
【详解】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2.×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由题意得,两个数的乘积末尾有0,可以举例子来说明。如两个乘数分别是25和4或125和8,然后计算出它们计算的结果即可。
【详解】25×4=100,125×8=1000,它们的乘积末尾都有0,而这几个因数的末尾并没有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3.×
【分析】因为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其它4个面完全相同;所以观察同一个长方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一样的,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如图:
从侧面看长方体,看到的是正方形,从前面看长方体,看到的是长方形,从上面看长方体,看到的是长方形,
所以一个长方体无论从哪个面观察,看到的形状都不全是长方形,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是长方形,从侧面看到的是正方形;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4.×
【分析】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出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出长度;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条线段OA,经过度量,它的长度是10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射线、线段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5.×
【分析】题目说的是“a 加上b的和的2倍”,这里应该先计算a与b的和,即a+b,然后再将a与b的和加上括号乘2,即2(a+b),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a加上b的和的2倍可表示2(a+b),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6.√
【分析】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当乘数末尾有0时,积的末尾一定有0。
【详解】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含0运算的掌握情况,0乘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
37.×
【分析】根据身份证的第17位(倒数第二位)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据此判断。
【详解】芳芳的哥哥是男性,身份证的第17位的数字应是单数,而芳芳说哥哥身份证号码是“13****20000229260X”的第17位上是0,是双数,所以芳芳说错了。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8.√
【分析】把每根铁丝的长度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6份;表示其中5份;把另一个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7份。通过画图即可看出哪根剩下的最长。
【详解】
有三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了它的,第二根用去了它的,第三根用去了它的,则第二根铁丝剩下部分最长。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39.×
【分析】表示的是绳子的总长的,题干中没有告知红蓝绳子的长度,就存在两种可能性:红蓝绳子长度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当红、蓝绳子长度相等时,分别剪下红、蓝两根绳子的,则剪下的这部分一定一样长;
当红蓝绳子长度不相等时,分别剪下红、蓝两根绳子的,则剪下的这部分一定不一样长。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对分数的认识,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40.√
【分析】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线段有2个端点,可以测量出长度;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不可以测量出长度;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出长度。
【详解】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所以可以测量长度。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1.×
【分析】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小华把一条长3厘米线段的一端延长6厘米,就得到了一条长9厘米的线段。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2.×
【分析】已知编码23101813表示2023年10月18日出版的第13期,可知前两位23代表年份2023年,接下来两位10代表10月,再接下来两位18代表18日,最后两位13代表第13期,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对于编码24112720,前两位24代表2024年,接下来两位11代表11月,所以编码是24112720的《小学生阅读报》是2024年11月出版的,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3.×
【分析】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琪琪在本上画了一条5cm长的射线,说法错误,因为射线无限长。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应根据射线的特征进行解答。
44.×
【分析】根据角的含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由此可知,角的两边是射线,因为射线无限长,所以无法测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小明不能量出一个角的一条边的长度。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5.√
【分析】锐角大于0°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据此解答。
【详解】大于90°且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分类及钝角的特征,需熟练掌握。
46.√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是可以测量出长度的,测量线段的长度时,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线段的另一端对应尺子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详解】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的。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7.×
【分析】根据图示,明明在车前面,看到的是车头;花花在车侧面,看到的是车身侧面;奇奇在车后,看到的是车尾;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明明在车前面,看到的是车头,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48.√
【分析】末尾有0的两个数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180×40、1800×4和18×400时,都是先算18×4=72,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所以180×40=1800×4=18×400=72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9.×
【分析】钟面上1大格是30°,5:50的时候,时针指在5与6之间,分针指向10,时针与分针间隔4大格多一点,比5大格少一点,据此先算出4大格的度数和5大格的度数即可。
【详解】30°×4=120°;
30°×5=150°;
此时所形成的角比120°大比150°小,即5:50,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钝角,所以原题说法不对。
故答案为:×
【点睛】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锐角小于90°。
50.×
【分析】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不可以测量出长度;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出长度;依此判断。
【详解】由于不可以测量出直线的长度,即一条线段长8米。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直线、线段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