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22 19:19:00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增城)下列关于一栋住房的介绍,描述的不是住房基本结构的是(  )。
A.房屋户型为三室两厅设计
B.房屋客厅地面采用瓷砖铺设
C.房屋承重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
D.房屋所在楼层高度为超高层
2.(2025·增城)小华 整理旅游相册时发现相册中记录了很多高塔建筑,如图所示。人们采用这样的形状建塔,主要考虑的是(  )。
A.形状稳定不易倒 B.节省材料
C.使塔看上去更高耸 D.美观
3.(2025·增城)工程建设中有很多相似的步骤,下列对这些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②制作一个模型 ③实施建设
④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⑤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A.①④③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①④②⑤③
4.(2025·增城)人们在设计塔台时,会考虑的因素有(  )。
①实用性 ②安全性 ③成本 ④人员分工 ⑤设计对环境的影响
⑥抗风抗震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以上均需要考虑
5.(2025·增城)如果一对父母都是双眼皮,那么他们生的孩子(  )。
A.一定是双眼皮 B.一定是单眼皮
C.较大的可能是双眼皮 D.较大的可能是单眼皮
6.(2025·增城)下列动物中,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
A.蜜蜂、 鲸鱼 B.袋鼠、企鹅
C.狗、海豚 D.鸡、麻雀
7.(2025·增城)下列人类的行为中,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是(  )。
①大量捕猎动物 ②随意排放污水 ③拒食野生动物 ④修建动物通道 ⑤退耕还林 ⑥过度开荒导致水土流失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
8.(2025·增城)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星球是(  )。
A.太阳 B.地球 C.木星 D.水星
9.(2025·增城)当地球、行星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且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人们将看到一个小黑点从日面移过,这种现象称为行星凌日。下列行星中,可能出现行星凌日现象的是(  )。
A.土星 B.火星 C.水星 D.木星
10.(2025·增城)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B.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C.两个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 D.两个图都不表示日食的成因
11.(2025·增城)如图,小华利用陀螺、纸片、米粒、胶水等制作了一个银河系模型。模型中米粒的作用是(  )。
A.模拟银河系的恒星 B.模拟银河系的行星
C.模拟太阳系的行星 D.模拟银河系的流星
12.(2025·增城)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产生水、炭黑 B.用面粉烘制蛋糕
C.虾煮熟后变红 D.白砂糖受热熔化
13.(2025·增城)下列使埋在地下的钢筋生锈速度最慢的土壤是(  )。
A.含沙粒的潮湿、透气的土壤
B.河边的酸性土壤
C.干燥、有黏性、透气性差的土壤
D.湿润、透气的土壤
14.(2025·增城)正如米饭在口腔内发生变化一样,食物在人体内转化为营养物质时(  )。
A.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没有发生变化 D.无法确定
15.(2025·增城)科学家利用物质变化,开发清洁能源,下列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焚烧垃圾发电
C.石油 D.煤
16.(2025·增城)“鸟巢”和埃菲尔铁塔的主体都是钢结构。(  )
17.(2025·增城)改进后的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因此一定是最终的方案。(  )
18.(2025·增城)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 (  )
19.(2025·增城)同一株凤仙花的种子种出来的凤仙花植株一定都长得一模一样。(  )
20.(2025·增城)我们的相貌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利用这一特征设计了“人脸识别技术”,在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  )
21.(2025·增城)观察月球和木星、金星组成的“笑脸”,我们发现月球比金星、木星大得多,实际上月球就是比金星、木星大得多。(  )
22.(2025·增城)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  )
23.(2025·增城)加热白砂糖的过程中,散发着香味,后来逐渐出现黑色固体都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  )
24.(2025·增城)泥水静置,水底生成沉淀,所以它属于化学变化。(  )
25.(2025·增城)人体内的诸多变化都和化学变化有关,植物、动物等生命体的生长变化都和化学变化息息相关。(  )
26.(2025·增城)将下列标书项目内容与最适合的设计形式用线连起来。
建造地址 文字
塔台外形 数字
塔台高度 图画
建造材料 标识
27.(2025·增城)将下列植物与其所属的茎的种类用线连起来。
狗尾草
木瓜树 草质茎
高脚菜心
荔枝树 木质茎
水稻
28.(2025·增城)请将我国下列航天项目与相应的名称连起来。
载人空间站 天宫
探月卫星 北斗
月球车 玉兔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嫦娥
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
29.(2025·增城)下面是某科学小组设计制作的塔台模型的实验。
(1)小组结合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部分)对塔台进行评估,请你根据记录表分析塔台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并修改记录单。
项目 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成绩 3 3 3 1 1 2 3 2
①优点:设计图合理、文字说明详细,   ,小组内分工合作明确。
②缺点:   ,材料成本较高,美观度一般。
(2)完成下面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
①在底部   。
②在底部   。
③减少不必要的吸管结构,控制材料成本,提升美观度。
(3)制作的塔台达到了规定高度,如果在承重测试中,塔台被3本书压塌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底座太重
B.塔身结构过于简单,承重性不强
C.连接点黏合不牢固
D.塔台底座高度不一,导致受力不均匀
(4)做“建造塔台”这个工程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制定塔台竞标标书
B.设计塔台模型
C.制作塔台模型
D.思考有关建造塔台的各个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0.(2025·增城)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发现了下面生物,请将它们分类。
①向日葵 ②狗尾草 ③苍蝇 ④蚂蚁 ⑤蒲公英 ⑥蜻蜓 ⑦麻雀
⑧蜘蛛⑨马齿苋 ⑩喇叭花
(1)上面的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有   。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是   。
(2)上面的生物中,属于动物的有   ,其中属于昆虫的有   。
(3)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可以从   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将它们记录下来。
(4)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如果遇到一些不知名的动植物,应该怎样记录它们的信息呢    。
31.(2025·增城)小华为了研究星座,按如下步骤制作星座模型。
第一步:找一张边长约为50cm的正方形纸板,如图甲所示,打上7个小孔。
第二步: 在1~7号小孔处分别挂上15cm、 12cm、 15cm、 17cm、27cm、27cm、 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图乙)。
第三步:用投影机的光从四个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记录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投下的影子。得到的信息是:
(1)可以看到星座模型像   。
(2)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
(3)从不同角度照射,七个橡皮泥小球影子构成的图形   (填“相同”或“不同”)。
(4)实验可以得出,我们所见的星座,其实是从   角度看到的一些   在天空中组成的图像。
32.(2025·增城)如图所示,在玻璃瓶内加入少半瓶白醋,在气球中用漏斗加入一些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玻璃瓶口上,保证瓶口是密封状态。
(1)如果将气球倒置,气球中的小苏打进入玻璃瓶中,气球会慢慢变   (填“不变”、 “大”或者“小”),为什么     。
(2)经过一段时间后,瓶子中依然有白色物质和无色透明液体。
提出探究问题:它们是小苏打和白醋,还是新物质
我们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检测:
①向玻璃瓶中继续加入白醋,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物质还是   ;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物质是   (均填“小苏打”或“新物质”)。
②向无色透明的液体中加入少量小苏打,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无色透明的液体中含有   ;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无色透明的液体是   (均填“白醋”或“新物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基本结构指支撑房屋稳定性、构成空间骨架的核心部分。A “三室两厅” 是房屋功能分区的结构布局;C “钢筋混凝土承重” 是核心承重结构,均属于基本结构。D “超高层 300 米” 虽为建筑属性,但涉及楼层高度与整体结构设计,关联结构稳定性。B “客厅地面瓷砖” 是装饰装修层面的材料选择,属于表面装修,不涉及房屋承重、空间构成等基本结构要素。
2.【答案】A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高塔采用上窄下宽、下重上轻的形状,核心是利用结构稳定性原理。这种设计能降低重心,增强抗风、抗震能力,减少倾倒风险,是建筑安全的关键考量。B “节省材料” 并非主要目的,高塔需保证结构强度,材料使用以安全为前提;C “更高耸” 和 D “美观” 是次要效果,而非设计的核心原因。建筑首要考虑实用性与安全性,形状设计的核心是确保稳定不易倒。A正确。
3.【答案】C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基本流程需遵循逻辑顺序:首先要④明确需解决的问题(如建什么、满足什么需求);接着①在限制条件(成本、环境等)下设计方案;之后②制作模型验证设计可行性;再通过⑤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完善方案;最后③实施建设。A、B、D 均违背这一逻辑:A、D 将 “明确问题” 置于 “设计” 之后,颠倒起点;B 跳过模型测试直接建设,忽略关键验证环节。只有 C 符合 “问题→设计→模型→改进→实施” 的科学流程。
4.【答案】D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设计需综合多方面因素:①实用性是基础,需满足功能需求(如信号传输、观测等);
②安全性和⑥抗风抗震能力是核心,保障结构稳定;③成本控制是工程实施的基本限制;④人员分工确保设计与建设有序推进;⑤环境影响评估是现代工程的必要考量(如生态保护、周边协调)。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缺一不可。A、B、C 均遗漏部分关键要素,只有 D 涵盖了塔台设计的全方面考量。
5.【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是生物界普遍现象。例如,子女的五官、肤色等常与父母相似,这是因为亲代通过基因将特征传递给子代,保证了物种的稳定延续。变异指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同一对父母的孩子在身高、性格上存在不同。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由基因改变引起)和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导致)。如果一对父母都是双眼皮,那么他们生的孩子较大可能是遗传父母的双眼皮,也可能会变异位单眼皮。
6.【答案】C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核心特征是胎生、哺乳,体表通常有毛。A 中蜜蜂是昆虫(节肢动物),鲸鱼虽生活在水中,但属于哺乳动物,故 A 错误;B 中企鹅是鸟类(卵生、有羽毛),袋鼠是哺乳动物,故 B 错误;C 中狗和海豚均为胎生、哺乳,符合哺乳动物特征;D 中鸡和麻雀均为鸟类(卵生、有羽毛),故 D 错误。
7.【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行为是破坏生物生存环境或直接伤害生物的行为。①大量捕猎动物直接减少物种数量;②随意排放污水污染环境,破坏生物栖息地;⑥过度开荒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系统,影响生物生存。而③拒食野生动物、④修建动物通道、⑤退耕还林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因此①②⑥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选 B。
8.【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含八大行星等天体。太阳是一颗恒星,其体积远超所有行星总和。木星是最大的行星,但体积仅为太阳的千分之一左右;地球和水星体积更小。A正确。
9.【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行星凌日的条件是行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即地内行星),且三者成直线时,行星会遮挡部分太阳光,形成日面黑点。太阳系中,地内行星只有水星和金星(轨道在地球与太阳之间)。选项中,土星、火星、木星均为地外行星(轨道在地球外侧),无法出现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只有水星符合条件。因此,可能出现凌日现象的是水星,选 C。
10.【答案】B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遮挡太阳光,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形成的,即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图甲表示的是月食,图乙表示的是日食。选项B正确。
11.【答案】A
【知识点】银河系
【解析】【分析】银河系由大量恒星、星云等组成,恒星是其主要成员。小华制作的银河系模型中,陀螺和纸片可模拟银河系的整体结构(如盘状形态),而米粒数量多、分布广,能模拟银河系中数量庞大的恒星。选 A。
12.【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核心是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仅改变物质状态或形态,无新物质产生。A 项蜡烛燃烧生成水和炭黑,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B 项面粉烘制蛋糕时,原料发生糊化、美拉德反应等,生成新物质,属化学变化;C 项虾煮熟变红是因为虾青素在高温下与蛋白质分离或结构改变,产生新的显色物质,为化学变化;D 项白砂糖受热熔化只是从固态变为液态,成分仍为蔗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因此,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13.【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钢筋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学腐蚀反应,条件越满足(氧气充足、水分多、环境酸性等),生锈越快。A、D 项土壤潮湿且透气,提供充足水和氧气,加速生锈;B 项酸性土壤会破坏钢筋表面氧化膜,促进腐蚀;C 项干燥土壤缺水,黏性、透气性差则氧气不足,均不利于生锈反应,故生锈速度最慢。因此,答案为 C。
1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食物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例如米饭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这是化学变化;进入胃肠后,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等,均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仅改变形态(如牙齿咀嚼食物),但食物转化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核心是化学变化。因此,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选 B。
15.【答案】A
【知识点】新能源
【解析】【分析】清洁能源指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小、污染少的能源。A 项太阳能利用时不产生污染物,属于清洁能源;B 项焚烧垃圾发电会释放有害气体(如二噁英),造成污染,不属于清洁能源;C 项石油和 D 项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属于传统化石能源,不是清洁能源。因此,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鸟巢”(国家体育场)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编织式 “鸟巢” 造型,具有高强度和稳定性;埃菲尔铁塔作为经典钢结构建筑,主体由大量钢铁构件铆接而成。二者均以钢结构为核心支撑,因此题干表述正确。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改进后的方案虽更符合工程要求,但 “一定是最终方案” 的说法绝对。工程设计需考虑多因素,如成本、可行性、环境影响等,且可能存在新的优化空间或突发问题。即使方案改进后更完善,仍可能因后续测试、实际应用反馈等需要进一步调整,因此不能确定为最终方案。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研究对象,他将矮株豌豆与矮株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也是矮株的;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进行杂交,这一次,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为了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他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像又不像的奥秘,即孟德尔遗传定律。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相同,称为遗传,性状不同,称为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繁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同一株凤仙花的种子种出来的凤仙花植株长得不会一模一样。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由于变异,我们的相貌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利用这一特征设计了“人脸识别技术”,在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我们看到月球比金星、木星大,是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极近(约 38 万公里),而金星、木星距离地球遥远(金星最近约 4000 万公里,木星约 6 亿公里),这种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造成了错觉。实际上,金星和木星的体积远大于月球:木星是太阳系最大行星,体积约为月球的 130 万倍;金星体积约为月球的 40 倍。因此,“月球比金星、木星大得多” 的结论错误。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银河系
【解析】【分析】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其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天体受其引力主导。恒星、行星、星际物质等所有天体均围绕银河系中心做高速公转,这是通过观测恒星运动轨迹、星系旋转曲线等证实的现象。例如太阳携带着太阳系天体,以约 220 公里 / 秒的速度绕银心公转,周期约 2.5 亿年。这种公转是维持银河系结构稳定的重要机制,故该说法正确。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加热白砂糖时,初期融化是物理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然后颜色变色,直至变黑,产生新物质,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泥水静置后水底出现沉淀,是因为水中悬浮的泥沙颗粒受重力作用下沉,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分布发生改变,泥沙本身的成分未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这种仅涉及物质形态或位置改变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核心是产生新物质)。因此该说法错误。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人体内的诸多变化都和化学变化有关,植物、动物等生命体的生长变化都和化学变化息息相关。
26.【答案】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建造地址和建造材料需要具体信息描述,文字能清晰准确表达(如 “XX路XX号”);塔台外形是视觉形态,图画(如设计图)可直观呈现形状结构;塔台高度是量化数据,数字(如 “50 米”)能精确表示。标识可以用于建筑材料表达。
27.【答案】
【知识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草质茎的植物茎干柔软,支持力弱,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如狗尾草、水稻、高脚菜心);木质茎的植物茎干坚硬,含有大量木质部,多为木本植物(如木瓜树、荔枝树,属于乔木)。
28.【答案】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宫” 是我国载人空间站的名称,用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嫦娥” 系列是探月卫星,执行月球探测任务;“玉兔” 是月球车的命名,用于月球表面巡视探测;“北斗” 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神舟” 系列是载人航天飞船,负责航天员天地往返。
29.【答案】(1)塔高达到了标准高度,顶端承重能力强;抗风、抗震能力差
(2)增加钩码等重物,增加抗风能力;增加抗震结构
(3)A
(4)D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①优点:设计图合理、文字说明详细,塔高达标、顶端承重能力合格、外观美观,小组内分工合作明确。成绩中 “3” 代表表现较好。表格里塔高、顶端承重、美观、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分工合作的成绩均为3,说明这些方面是优点 —— 塔高符合要求,顶端能承受一定重量,外观达标,设计说明清晰,团队配合到位。
②缺点:抗风能力弱、抗震能力差,材料成本较高。成绩中 “1” 代表表现差,“2” 代表表现一般。表格里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成绩均为 1,说明这两项是明显缺点;材料成本成绩为 2,属于表现一般(即成本较高)。
(2)原塔台的主要缺点是抗风、抗震能力弱(成绩 1),底部是承重和稳定的关键部位。增加三角形支撑可利用其几何稳定性分散力,增强结构强度;增加配重能降低重心,减少外力作用下的倾倒风险,两者均能针对性改善抗风、抗震性能。第③点则针对材料成本和美观度优化,形成完整的修改方案。
(3)塔台被压塌的原因通常与结构承重能力不足相关。B 选项中塔身结构简单,难以分散重量,会导致承重不足;C 选项连接点不牢固,受力时易断裂;D 选项底座高度不一,受力不均匀,局部压力过大易坍塌。而 A 选项底座太重,会增加稳定性,与被压塌无关,因此不可能是该情况的原因。
(4)工程建造需遵循 “先规划后实施” 的逻辑。首先要明确核心问题和影响因素,如塔台的用途、高度、承重、材料等,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如材料成本与承重的平衡)。A(制定标书)、B(设计模型)、C(制作模型)均为后续步骤,而 D 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前提 —— 只有先思考清楚关键因素及关联,才能进行合理设计和实施。因此首先要做的是 D。
30.【答案】(1)①②⑤⑨⑩;风力传播
(2)③④⑥⑦⑧;③④⑥
(3)脚印、粪便、毛发
(4)把不认识的动植物画下来或拍照片, 并记录发现它们的位置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①向日葵、②狗尾草、⑤蒲公英、⑨马齿苋、⑩喇叭花均具备植物特征;蒲公英种子轻且有绒毛,可随风飘散,故为风力传播。
(2)属于动物的有③苍蝇、④蚂蚁、⑥蜻蜓、⑦麻雀、⑧蜘蛛。 其中属于昆虫的有③苍蝇、④蚂蚁、⑥蜻蜓。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摄取外界营养,上述生物符合动物特征。昆虫的典型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 3 对足,苍蝇、蚂蚁、蜻蜓均满足;麻雀是鸟类,蜘蛛是蛛形纲(8 对足),故不属于昆虫。
(3)许多动物因隐蔽性强难以直接观察,但它们的活动会留下痕迹。例如,鸟类的羽毛、粪便,小型哺乳动物的足迹、毛发,啮齿类的巢穴或食物残渣等,都能间接证明其存在。这些踪迹是动物活动的 “证据”,通过收集和分析,可更全面地记录校园内的生物种类,避免遗漏那些未直接出现的动物。
(4)记录时需描述动植物的关键特征,如植物的叶形、花色、茎的形态,动物的体型、颜色、斑纹、行为等;拍摄多角度照片(如植物的整体、叶片、花朵,动物的全貌和细节),便于后续查阅资料或请教专业人士识别;同时标注发现的具体位置(如操场边、灌木丛中)和时间,为识别和研究提供完整线索,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31.【答案】(1)北斗七星
(2)不同
(3)不同
(4)地球;恒星
【知识点】太阳系;星座
【解析】【分析】(1)星座是由远近不同、彼此没有实际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图像。小华制作的星座模型中,不同长度的细线代表恒星与我们不同的距离,橡皮泥小球代表恒星。从不同角度照射模型,会看到不同的图形,就如同从宇宙中不同角度观察真实的星座一样,其呈现的图像会不同。只有从特定角度照射时,才会看到类似北斗七星的形状,这也说明了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座形状,只是从地球这一特定角度观察的结果。
(2)星星的视觉大小(视直径)不仅取决于实际大小,还与距离密切相关。有些星星实际体积很大,但因距离地球极远,看起来与近处的小体积星星差不多;反之,近处的小恒星也可能看起来和远处的大恒星大小相近。例如,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看起来很大,而其他恒星虽可能比太阳大,但因距离遥远,视觉上与太阳或其他星星大小差异不明显。因此,仅凭视觉大小无法判断星星的实际距离,它们的距离通常各不相同。
(3)橡皮泥小球悬挂长度不同,代表星星与观测点(投影光源)的距离不同。当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时,不同距离的小球在屏幕上的投影位置会发生变化:近处小球(短线)的影子位置随角度改变更明显,远处小球(长线)的影子相对稳定。这种因观测角度变化导致的投影图形差异,模拟了实际中从不同位置观测星座时,其呈现形状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因此影子构成的图形不同。
(4)天空中的恒星彼此之间距离遥远,且远近不同,它们之间通常没有实际联系。从宇宙中的不同角度观察,这些恒星组成的图像会不同。而我们在地球上观察星空,由于视角的局限性,只能看到特定角度下恒星构成的特定图案,人们将这些图案划分区域并命名,就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星座。就像实验中从特定角度照射星座模型能看到类似北斗七星的形状,这个角度就如同从地球看星空的角度。
32.【答案】(1)大;气球中的小苏打进入玻璃瓶中后,与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气球慢慢变大
(2)小苏打;新物质;白醋;新物质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1)小苏打(碳酸氢钠)与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玻璃瓶口被气球密封,生成的气体无法逸出,会使瓶内压强增大,从而进入气球,导致气球膨胀变大。这一现象体现了化学反应中气体生成并占据空间的特性。
(2)①小苏打(碳酸氢钠)与白醋(醋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表现为气泡)。若剩余白色物质是未反应的小苏打,加入白醋后会继续反应,产生气泡;若白色物质是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如醋酸钠等),其与白醋不发生反应,因此不会有气泡产生。这一实验通过是否产生气泡,可判断白色物质是否为原反应物小苏打。
②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与小苏打(碳酸氢钠)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表现为产生气泡。若无色液体中仍有未反应的白醋,加入小苏打后会继续反应并产生气泡;若液体是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如醋酸钠溶液等),其与小苏打不发生反应,因此不会产生气泡。这一实验通过是否产生气泡,可判断液体中是否残留白醋或已转化为新物质。
1 / 1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增城)下列关于一栋住房的介绍,描述的不是住房基本结构的是(  )。
A.房屋户型为三室两厅设计
B.房屋客厅地面采用瓷砖铺设
C.房屋承重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
D.房屋所在楼层高度为超高层
【答案】B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基本结构指支撑房屋稳定性、构成空间骨架的核心部分。A “三室两厅” 是房屋功能分区的结构布局;C “钢筋混凝土承重” 是核心承重结构,均属于基本结构。D “超高层 300 米” 虽为建筑属性,但涉及楼层高度与整体结构设计,关联结构稳定性。B “客厅地面瓷砖” 是装饰装修层面的材料选择,属于表面装修,不涉及房屋承重、空间构成等基本结构要素。
2.(2025·增城)小华 整理旅游相册时发现相册中记录了很多高塔建筑,如图所示。人们采用这样的形状建塔,主要考虑的是(  )。
A.形状稳定不易倒 B.节省材料
C.使塔看上去更高耸 D.美观
【答案】A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高塔采用上窄下宽、下重上轻的形状,核心是利用结构稳定性原理。这种设计能降低重心,增强抗风、抗震能力,减少倾倒风险,是建筑安全的关键考量。B “节省材料” 并非主要目的,高塔需保证结构强度,材料使用以安全为前提;C “更高耸” 和 D “美观” 是次要效果,而非设计的核心原因。建筑首要考虑实用性与安全性,形状设计的核心是确保稳定不易倒。A正确。
3.(2025·增城)工程建设中有很多相似的步骤,下列对这些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②制作一个模型 ③实施建设
④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⑤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A.①④③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①④②⑤③
【答案】C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基本流程需遵循逻辑顺序:首先要④明确需解决的问题(如建什么、满足什么需求);接着①在限制条件(成本、环境等)下设计方案;之后②制作模型验证设计可行性;再通过⑤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完善方案;最后③实施建设。A、B、D 均违背这一逻辑:A、D 将 “明确问题” 置于 “设计” 之后,颠倒起点;B 跳过模型测试直接建设,忽略关键验证环节。只有 C 符合 “问题→设计→模型→改进→实施” 的科学流程。
4.(2025·增城)人们在设计塔台时,会考虑的因素有(  )。
①实用性 ②安全性 ③成本 ④人员分工 ⑤设计对环境的影响
⑥抗风抗震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以上均需要考虑
【答案】D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设计需综合多方面因素:①实用性是基础,需满足功能需求(如信号传输、观测等);
②安全性和⑥抗风抗震能力是核心,保障结构稳定;③成本控制是工程实施的基本限制;④人员分工确保设计与建设有序推进;⑤环境影响评估是现代工程的必要考量(如生态保护、周边协调)。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缺一不可。A、B、C 均遗漏部分关键要素,只有 D 涵盖了塔台设计的全方面考量。
5.(2025·增城)如果一对父母都是双眼皮,那么他们生的孩子(  )。
A.一定是双眼皮 B.一定是单眼皮
C.较大的可能是双眼皮 D.较大的可能是单眼皮
【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是生物界普遍现象。例如,子女的五官、肤色等常与父母相似,这是因为亲代通过基因将特征传递给子代,保证了物种的稳定延续。变异指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同一对父母的孩子在身高、性格上存在不同。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由基因改变引起)和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导致)。如果一对父母都是双眼皮,那么他们生的孩子较大可能是遗传父母的双眼皮,也可能会变异位单眼皮。
6.(2025·增城)下列动物中,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
A.蜜蜂、 鲸鱼 B.袋鼠、企鹅
C.狗、海豚 D.鸡、麻雀
【答案】C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核心特征是胎生、哺乳,体表通常有毛。A 中蜜蜂是昆虫(节肢动物),鲸鱼虽生活在水中,但属于哺乳动物,故 A 错误;B 中企鹅是鸟类(卵生、有羽毛),袋鼠是哺乳动物,故 B 错误;C 中狗和海豚均为胎生、哺乳,符合哺乳动物特征;D 中鸡和麻雀均为鸟类(卵生、有羽毛),故 D 错误。
7.(2025·增城)下列人类的行为中,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是(  )。
①大量捕猎动物 ②随意排放污水 ③拒食野生动物 ④修建动物通道 ⑤退耕还林 ⑥过度开荒导致水土流失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行为是破坏生物生存环境或直接伤害生物的行为。①大量捕猎动物直接减少物种数量;②随意排放污水污染环境,破坏生物栖息地;⑥过度开荒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系统,影响生物生存。而③拒食野生动物、④修建动物通道、⑤退耕还林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因此①②⑥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选 B。
8.(2025·增城)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星球是(  )。
A.太阳 B.地球 C.木星 D.水星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含八大行星等天体。太阳是一颗恒星,其体积远超所有行星总和。木星是最大的行星,但体积仅为太阳的千分之一左右;地球和水星体积更小。A正确。
9.(2025·增城)当地球、行星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且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人们将看到一个小黑点从日面移过,这种现象称为行星凌日。下列行星中,可能出现行星凌日现象的是(  )。
A.土星 B.火星 C.水星 D.木星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行星凌日的条件是行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即地内行星),且三者成直线时,行星会遮挡部分太阳光,形成日面黑点。太阳系中,地内行星只有水星和金星(轨道在地球与太阳之间)。选项中,土星、火星、木星均为地外行星(轨道在地球外侧),无法出现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只有水星符合条件。因此,可能出现凌日现象的是水星,选 C。
10.(2025·增城)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B.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C.两个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 D.两个图都不表示日食的成因
【答案】B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遮挡太阳光,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形成的,即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图甲表示的是月食,图乙表示的是日食。选项B正确。
11.(2025·增城)如图,小华利用陀螺、纸片、米粒、胶水等制作了一个银河系模型。模型中米粒的作用是(  )。
A.模拟银河系的恒星 B.模拟银河系的行星
C.模拟太阳系的行星 D.模拟银河系的流星
【答案】A
【知识点】银河系
【解析】【分析】银河系由大量恒星、星云等组成,恒星是其主要成员。小华制作的银河系模型中,陀螺和纸片可模拟银河系的整体结构(如盘状形态),而米粒数量多、分布广,能模拟银河系中数量庞大的恒星。选 A。
12.(2025·增城)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产生水、炭黑 B.用面粉烘制蛋糕
C.虾煮熟后变红 D.白砂糖受热熔化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核心是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仅改变物质状态或形态,无新物质产生。A 项蜡烛燃烧生成水和炭黑,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B 项面粉烘制蛋糕时,原料发生糊化、美拉德反应等,生成新物质,属化学变化;C 项虾煮熟变红是因为虾青素在高温下与蛋白质分离或结构改变,产生新的显色物质,为化学变化;D 项白砂糖受热熔化只是从固态变为液态,成分仍为蔗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因此,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13.(2025·增城)下列使埋在地下的钢筋生锈速度最慢的土壤是(  )。
A.含沙粒的潮湿、透气的土壤
B.河边的酸性土壤
C.干燥、有黏性、透气性差的土壤
D.湿润、透气的土壤
【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钢筋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学腐蚀反应,条件越满足(氧气充足、水分多、环境酸性等),生锈越快。A、D 项土壤潮湿且透气,提供充足水和氧气,加速生锈;B 项酸性土壤会破坏钢筋表面氧化膜,促进腐蚀;C 项干燥土壤缺水,黏性、透气性差则氧气不足,均不利于生锈反应,故生锈速度最慢。因此,答案为 C。
14.(2025·增城)正如米饭在口腔内发生变化一样,食物在人体内转化为营养物质时(  )。
A.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没有发生变化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食物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例如米饭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这是化学变化;进入胃肠后,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等,均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仅改变形态(如牙齿咀嚼食物),但食物转化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核心是化学变化。因此,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选 B。
15.(2025·增城)科学家利用物质变化,开发清洁能源,下列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焚烧垃圾发电
C.石油 D.煤
【答案】A
【知识点】新能源
【解析】【分析】清洁能源指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小、污染少的能源。A 项太阳能利用时不产生污染物,属于清洁能源;B 项焚烧垃圾发电会释放有害气体(如二噁英),造成污染,不属于清洁能源;C 项石油和 D 项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属于传统化石能源,不是清洁能源。因此,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
16.(2025·增城)“鸟巢”和埃菲尔铁塔的主体都是钢结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鸟巢”(国家体育场)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编织式 “鸟巢” 造型,具有高强度和稳定性;埃菲尔铁塔作为经典钢结构建筑,主体由大量钢铁构件铆接而成。二者均以钢结构为核心支撑,因此题干表述正确。
17.(2025·增城)改进后的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因此一定是最终的方案。(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改进后的方案虽更符合工程要求,但 “一定是最终方案” 的说法绝对。工程设计需考虑多因素,如成本、可行性、环境影响等,且可能存在新的优化空间或突发问题。即使方案改进后更完善,仍可能因后续测试、实际应用反馈等需要进一步调整,因此不能确定为最终方案。
18.(2025·增城)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研究对象,他将矮株豌豆与矮株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也是矮株的;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进行杂交,这一次,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为了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他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像又不像的奥秘,即孟德尔遗传定律。
19.(2025·增城)同一株凤仙花的种子种出来的凤仙花植株一定都长得一模一样。(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相同,称为遗传,性状不同,称为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繁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同一株凤仙花的种子种出来的凤仙花植株长得不会一模一样。
20.(2025·增城)我们的相貌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利用这一特征设计了“人脸识别技术”,在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由于变异,我们的相貌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利用这一特征设计了“人脸识别技术”,在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
21.(2025·增城)观察月球和木星、金星组成的“笑脸”,我们发现月球比金星、木星大得多,实际上月球就是比金星、木星大得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我们看到月球比金星、木星大,是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极近(约 38 万公里),而金星、木星距离地球遥远(金星最近约 4000 万公里,木星约 6 亿公里),这种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造成了错觉。实际上,金星和木星的体积远大于月球:木星是太阳系最大行星,体积约为月球的 130 万倍;金星体积约为月球的 40 倍。因此,“月球比金星、木星大得多” 的结论错误。
22.(2025·增城)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银河系
【解析】【分析】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其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天体受其引力主导。恒星、行星、星际物质等所有天体均围绕银河系中心做高速公转,这是通过观测恒星运动轨迹、星系旋转曲线等证实的现象。例如太阳携带着太阳系天体,以约 220 公里 / 秒的速度绕银心公转,周期约 2.5 亿年。这种公转是维持银河系结构稳定的重要机制,故该说法正确。
23.(2025·增城)加热白砂糖的过程中,散发着香味,后来逐渐出现黑色固体都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加热白砂糖时,初期融化是物理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然后颜色变色,直至变黑,产生新物质,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4.(2025·增城)泥水静置,水底生成沉淀,所以它属于化学变化。(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泥水静置后水底出现沉淀,是因为水中悬浮的泥沙颗粒受重力作用下沉,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分布发生改变,泥沙本身的成分未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这种仅涉及物质形态或位置改变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核心是产生新物质)。因此该说法错误。
25.(2025·增城)人体内的诸多变化都和化学变化有关,植物、动物等生命体的生长变化都和化学变化息息相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人体内的诸多变化都和化学变化有关,植物、动物等生命体的生长变化都和化学变化息息相关。
26.(2025·增城)将下列标书项目内容与最适合的设计形式用线连起来。
建造地址 文字
塔台外形 数字
塔台高度 图画
建造材料 标识
【答案】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建造地址和建造材料需要具体信息描述,文字能清晰准确表达(如 “XX路XX号”);塔台外形是视觉形态,图画(如设计图)可直观呈现形状结构;塔台高度是量化数据,数字(如 “50 米”)能精确表示。标识可以用于建筑材料表达。
27.(2025·增城)将下列植物与其所属的茎的种类用线连起来。
狗尾草
木瓜树 草质茎
高脚菜心
荔枝树 木质茎
水稻
【答案】
【知识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草质茎的植物茎干柔软,支持力弱,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如狗尾草、水稻、高脚菜心);木质茎的植物茎干坚硬,含有大量木质部,多为木本植物(如木瓜树、荔枝树,属于乔木)。
28.(2025·增城)请将我国下列航天项目与相应的名称连起来。
载人空间站 天宫
探月卫星 北斗
月球车 玉兔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嫦娥
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
【答案】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宫” 是我国载人空间站的名称,用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嫦娥” 系列是探月卫星,执行月球探测任务;“玉兔” 是月球车的命名,用于月球表面巡视探测;“北斗” 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神舟” 系列是载人航天飞船,负责航天员天地往返。
29.(2025·增城)下面是某科学小组设计制作的塔台模型的实验。
(1)小组结合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部分)对塔台进行评估,请你根据记录表分析塔台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并修改记录单。
项目 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成绩 3 3 3 1 1 2 3 2
①优点:设计图合理、文字说明详细,   ,小组内分工合作明确。
②缺点:   ,材料成本较高,美观度一般。
(2)完成下面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
①在底部   。
②在底部   。
③减少不必要的吸管结构,控制材料成本,提升美观度。
(3)制作的塔台达到了规定高度,如果在承重测试中,塔台被3本书压塌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底座太重
B.塔身结构过于简单,承重性不强
C.连接点黏合不牢固
D.塔台底座高度不一,导致受力不均匀
(4)做“建造塔台”这个工程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制定塔台竞标标书
B.设计塔台模型
C.制作塔台模型
D.思考有关建造塔台的各个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1)塔高达到了标准高度,顶端承重能力强;抗风、抗震能力差
(2)增加钩码等重物,增加抗风能力;增加抗震结构
(3)A
(4)D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①优点:设计图合理、文字说明详细,塔高达标、顶端承重能力合格、外观美观,小组内分工合作明确。成绩中 “3” 代表表现较好。表格里塔高、顶端承重、美观、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分工合作的成绩均为3,说明这些方面是优点 —— 塔高符合要求,顶端能承受一定重量,外观达标,设计说明清晰,团队配合到位。
②缺点:抗风能力弱、抗震能力差,材料成本较高。成绩中 “1” 代表表现差,“2” 代表表现一般。表格里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成绩均为 1,说明这两项是明显缺点;材料成本成绩为 2,属于表现一般(即成本较高)。
(2)原塔台的主要缺点是抗风、抗震能力弱(成绩 1),底部是承重和稳定的关键部位。增加三角形支撑可利用其几何稳定性分散力,增强结构强度;增加配重能降低重心,减少外力作用下的倾倒风险,两者均能针对性改善抗风、抗震性能。第③点则针对材料成本和美观度优化,形成完整的修改方案。
(3)塔台被压塌的原因通常与结构承重能力不足相关。B 选项中塔身结构简单,难以分散重量,会导致承重不足;C 选项连接点不牢固,受力时易断裂;D 选项底座高度不一,受力不均匀,局部压力过大易坍塌。而 A 选项底座太重,会增加稳定性,与被压塌无关,因此不可能是该情况的原因。
(4)工程建造需遵循 “先规划后实施” 的逻辑。首先要明确核心问题和影响因素,如塔台的用途、高度、承重、材料等,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如材料成本与承重的平衡)。A(制定标书)、B(设计模型)、C(制作模型)均为后续步骤,而 D 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前提 —— 只有先思考清楚关键因素及关联,才能进行合理设计和实施。因此首先要做的是 D。
30.(2025·增城)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发现了下面生物,请将它们分类。
①向日葵 ②狗尾草 ③苍蝇 ④蚂蚁 ⑤蒲公英 ⑥蜻蜓 ⑦麻雀
⑧蜘蛛⑨马齿苋 ⑩喇叭花
(1)上面的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有   。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是   。
(2)上面的生物中,属于动物的有   ,其中属于昆虫的有   。
(3)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可以从   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将它们记录下来。
(4)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如果遇到一些不知名的动植物,应该怎样记录它们的信息呢    。
【答案】(1)①②⑤⑨⑩;风力传播
(2)③④⑥⑦⑧;③④⑥
(3)脚印、粪便、毛发
(4)把不认识的动植物画下来或拍照片, 并记录发现它们的位置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①向日葵、②狗尾草、⑤蒲公英、⑨马齿苋、⑩喇叭花均具备植物特征;蒲公英种子轻且有绒毛,可随风飘散,故为风力传播。
(2)属于动物的有③苍蝇、④蚂蚁、⑥蜻蜓、⑦麻雀、⑧蜘蛛。 其中属于昆虫的有③苍蝇、④蚂蚁、⑥蜻蜓。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摄取外界营养,上述生物符合动物特征。昆虫的典型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 3 对足,苍蝇、蚂蚁、蜻蜓均满足;麻雀是鸟类,蜘蛛是蛛形纲(8 对足),故不属于昆虫。
(3)许多动物因隐蔽性强难以直接观察,但它们的活动会留下痕迹。例如,鸟类的羽毛、粪便,小型哺乳动物的足迹、毛发,啮齿类的巢穴或食物残渣等,都能间接证明其存在。这些踪迹是动物活动的 “证据”,通过收集和分析,可更全面地记录校园内的生物种类,避免遗漏那些未直接出现的动物。
(4)记录时需描述动植物的关键特征,如植物的叶形、花色、茎的形态,动物的体型、颜色、斑纹、行为等;拍摄多角度照片(如植物的整体、叶片、花朵,动物的全貌和细节),便于后续查阅资料或请教专业人士识别;同时标注发现的具体位置(如操场边、灌木丛中)和时间,为识别和研究提供完整线索,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31.(2025·增城)小华为了研究星座,按如下步骤制作星座模型。
第一步:找一张边长约为50cm的正方形纸板,如图甲所示,打上7个小孔。
第二步: 在1~7号小孔处分别挂上15cm、 12cm、 15cm、 17cm、27cm、27cm、 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图乙)。
第三步:用投影机的光从四个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记录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投下的影子。得到的信息是:
(1)可以看到星座模型像   。
(2)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
(3)从不同角度照射,七个橡皮泥小球影子构成的图形   (填“相同”或“不同”)。
(4)实验可以得出,我们所见的星座,其实是从   角度看到的一些   在天空中组成的图像。
【答案】(1)北斗七星
(2)不同
(3)不同
(4)地球;恒星
【知识点】太阳系;星座
【解析】【分析】(1)星座是由远近不同、彼此没有实际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图像。小华制作的星座模型中,不同长度的细线代表恒星与我们不同的距离,橡皮泥小球代表恒星。从不同角度照射模型,会看到不同的图形,就如同从宇宙中不同角度观察真实的星座一样,其呈现的图像会不同。只有从特定角度照射时,才会看到类似北斗七星的形状,这也说明了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座形状,只是从地球这一特定角度观察的结果。
(2)星星的视觉大小(视直径)不仅取决于实际大小,还与距离密切相关。有些星星实际体积很大,但因距离地球极远,看起来与近处的小体积星星差不多;反之,近处的小恒星也可能看起来和远处的大恒星大小相近。例如,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看起来很大,而其他恒星虽可能比太阳大,但因距离遥远,视觉上与太阳或其他星星大小差异不明显。因此,仅凭视觉大小无法判断星星的实际距离,它们的距离通常各不相同。
(3)橡皮泥小球悬挂长度不同,代表星星与观测点(投影光源)的距离不同。当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时,不同距离的小球在屏幕上的投影位置会发生变化:近处小球(短线)的影子位置随角度改变更明显,远处小球(长线)的影子相对稳定。这种因观测角度变化导致的投影图形差异,模拟了实际中从不同位置观测星座时,其呈现形状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因此影子构成的图形不同。
(4)天空中的恒星彼此之间距离遥远,且远近不同,它们之间通常没有实际联系。从宇宙中的不同角度观察,这些恒星组成的图像会不同。而我们在地球上观察星空,由于视角的局限性,只能看到特定角度下恒星构成的特定图案,人们将这些图案划分区域并命名,就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星座。就像实验中从特定角度照射星座模型能看到类似北斗七星的形状,这个角度就如同从地球看星空的角度。
32.(2025·增城)如图所示,在玻璃瓶内加入少半瓶白醋,在气球中用漏斗加入一些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玻璃瓶口上,保证瓶口是密封状态。
(1)如果将气球倒置,气球中的小苏打进入玻璃瓶中,气球会慢慢变   (填“不变”、 “大”或者“小”),为什么     。
(2)经过一段时间后,瓶子中依然有白色物质和无色透明液体。
提出探究问题:它们是小苏打和白醋,还是新物质
我们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检测:
①向玻璃瓶中继续加入白醋,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物质还是   ;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物质是   (均填“小苏打”或“新物质”)。
②向无色透明的液体中加入少量小苏打,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无色透明的液体中含有   ;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无色透明的液体是   (均填“白醋”或“新物质”)。
【答案】(1)大;气球中的小苏打进入玻璃瓶中后,与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气球慢慢变大
(2)小苏打;新物质;白醋;新物质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1)小苏打(碳酸氢钠)与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玻璃瓶口被气球密封,生成的气体无法逸出,会使瓶内压强增大,从而进入气球,导致气球膨胀变大。这一现象体现了化学反应中气体生成并占据空间的特性。
(2)①小苏打(碳酸氢钠)与白醋(醋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表现为气泡)。若剩余白色物质是未反应的小苏打,加入白醋后会继续反应,产生气泡;若白色物质是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如醋酸钠等),其与白醋不发生反应,因此不会有气泡产生。这一实验通过是否产生气泡,可判断白色物质是否为原反应物小苏打。
②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与小苏打(碳酸氢钠)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表现为产生气泡。若无色液体中仍有未反应的白醋,加入小苏打后会继续反应并产生气泡;若液体是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如醋酸钠溶液等),其与小苏打不发生反应,因此不会产生气泡。这一实验通过是否产生气泡,可判断液体中是否残留白醋或已转化为新物质。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