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Mg---2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新能源的开发和地球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共同的目标。由此可见,最理想的能源是
(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汽油
2.
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
)
A.砍伐树木作燃料
B.利用太阳能
C.利用风能
D.开发核能
3.有道是:水火无情。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时,下列求生方法错误的是
(
)
A.拨打火警电活并到窗口呼救
B.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
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
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
4.某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行途中突然着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草料舱没有氧气
B.草料舱通风不好
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5.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冬天用煤炉取暖时关紧门窗
B.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C.塑料袋方便又经济,应提倡使用
D.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大量的水冲灭
6.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
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跑向安全处
7.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8.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甲烷燃烧
B.酒的酿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
C.食物腐烂
D.动植物呼吸
9.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化学反应都放热
C.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10.大量焚烧秸秆会导致空气污染。下列有关处理秸秆说法错误的是
(
)
A.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
B.秸秆腐烂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
C.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11.下列变化中都有能量变化,属于在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
)
A.镁与盐酸反应
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干冰升华进行人工降雨
12.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
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
13.如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的宣传广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添加在汽油中作汽车燃料
B.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C.玉米汁可作汽车燃料
D.推广乙醇汽油可适度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14.某物质在氧气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
)
A.一定只含C、H元素
B.一定含C、H、O元素
C.一定含C,可能含H
D.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15.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B.此过程中有分解反应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
16.(6分)小明在实验室使用酒精灯时遇到以下情况
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
(1)如图A,为什么敞口放置的酒精灯不会燃烧?
。
(2)如图B,为何长期敞口放置的酒精灯无法点燃?
。
(3)如图C,燃烧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为什么会熄灭?
。
⑷
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小木块比小煤块容易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与
有关;
17.(6分)南京青奥会时,为减轻大气污染,必须要加强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治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煤的燃烧产生的
、
气体溶于水形成酸雨。
(3)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CO和H2。其中,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4)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无毒的气体。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18.(10分)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若用C装置和
装置制取氢气,在有孔塑料板
上放置的药品是锌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王同学用足量稀硫酸与6.5g锌粒充分反应,请你帮他计算出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19.(7分)家庭中使用燃气,曾经出现下列情景。
①某人深夜发现家中煤气泄漏,查找泄
( http: / / www.21cnjy.com )漏原因并进行处理时,煤气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爆炸。②某人在封闭的阳台上使用天然气做饭,结果造成本人中毒,另1人中毒死亡。
根据你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煤气的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分析情景①发生爆炸的可能原因:
。(填一条)
(3)情景②使人中毒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制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
20、(6分)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 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
②
。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为了使燃料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21.(8分)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1)近日,美国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
①该过程中能量变化是:
能转化为化学能
,再转化为电能。
②“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我国积极改进风电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扩大风电使用,并配套大型储能设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以保证稳定供电。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
。(写一点)
(3)除风能外人类可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
、
。(写二点)
(4)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下图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转换前后的变化。
①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举例说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如何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
。
②气体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里面发生了化学变化。请用原子、分子的知识概括化学变化的实质
。
22.(7分)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
现象
解释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②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待a试管冷却后,如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检测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A
B
B
D
A
C
C
11
12
13
14
15
B
D
C
D
A
二、填空题(共50分)
16.(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
(1)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2)酒精挥发了
(3)隔绝空气或氧气
(4)C2H5OH+3O22CO2+3H2O、着火点
17.(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
(1)天然气
(2)NO2
SO2
(3)置换反应
(4)2
CO
+
2
NON2
+
2
CO2
18.(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
(1)酒精灯、长颈漏斗
(2)E或F
Zn+H2SO4==ZnSO4+H2↑
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试管中液面下降
(3)解: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Zn
+
H2SO4==
ZnSO4
+
H2↑
65
2
6.5g
x
X=0.2g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19
.(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
(1)CH4+2O2CO2+2H2O
2CO+O22CO2
(2)遇明火
(3)
CO
(4)
CH4
20.
(1)①氧气的浓度
②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若选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发出白光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若选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质量相等的两块镁,其中一块磨成粉末,都在空气中点燃
镁粉的燃烧程度比镁
块的剧烈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3)将煤或其他燃料加工成粉末状(或燃料燃烧时不断鼓入空气)
(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
(1)①太阳能
②2H2O2H2
↑+
O2↑
(2)无污染(其他合理答案都可)
(3)太阳能
水能等(其他合理答案都可)
4)①CO气体通过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后有90%的CO转化为无毒的CO2气体(其他合理答案都可)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2.
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甲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
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或乙装置漏气等)
A
B
C
太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