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历史是新开设的一门课。利用七年级学生兴趣浓,想象力比较丰富的优势进行教学
2重点难点
重点: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难点:新石器的含义,河姆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特点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大汶口中晚期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21教育网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猜谜语
(一)导入:猜谜语导入新课,教师说出谜面,引导学生说出谜底。
展示谜面:
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来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珍珠喷鼻香。
打一植物(
)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却是宝中宝。
打一植物(
)
教师展示谜底,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知道这两种作物是哪个国家最早育出来的吗?通过游戏及直观的图片资料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并板书课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第一模块——遗址的位置
第一模块——遗址的位置
活动一:这一活动分两步进行,课前让学生利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地图册》—P4,临摹一幅中国地图,要求绘出长江、黄河。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观看课本P7遗址图,回答:有几处遗址?位于哪条大河?然后,在自制地图上画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遗址的位置,让学生当评委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准、又快并及时表扬,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1cnjy.com
活动3【讲授】第二模块——河姆渡遗址
这是我们南方学生学习中的第一重点,首先由老师展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
活动二:穿越时空,由学生当小记者,其余的扮
( http: / / www.21cnjy.com )演河姆渡原始居民,由小记者采访提问:“你今年多大了?”“吃些什么?”“使用什么工具”(与北京人比较)?“住房条件如何?”……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同时,突出河姆渡居民生产、生活这一重点及新石器这一难点。21·cn·jy·com
活动4【讲授】第三模块——半坡遗址
展示半坡人生产、生活图片
活动三:回到现实,让学生当导游
在图片的带领下参观并介绍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活动5【讲授】第四模块——河姆渡半坡遗址的比较
活动四:分组讨论两遗址的异同,特别是两遗址生产生活状况与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历史归纳能力及小组合作意识。www.21-cn-jy.com
活动6【讲授】第五模块——大汶口文化
提出问题:大汶口遗址中晚期的墓葬有什么特点?它说明了什么?
活动五: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小结:此时出现了贫富悬殊的现状,原始社会开始走向解体。
活动7【练习】作业反馈
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渗透天人合一的理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远古先民们根据自然环境创造远古的农耕文化,那么当代的我们在适应改造自然地同时又怎样保护脆弱的环境?
活动8【活动】老师小结
(在历史长廊里面的轻音伴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中国是最早的农耕国家之一,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远古先辈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珍惜吧!
活动9【导入】板书设计
原
始
河姆渡遗址
农耕文化
半坡遗址
遗
存
大汶口遗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