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 21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21张)(人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 21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21张)(人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0:54:3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21张PPT。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低端)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时间:1949年底。
(2)内容
①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②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3)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制定方针
(1)时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方针: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3.采取措施
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4.取得成就
(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二、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
(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二、动乱中的教育
2.影响
(1)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2)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
(3)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4)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核心讲解: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答案:(1)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2)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核心讲解: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秩序的重建迫在眉睫。“文革”前的17年,是新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简述这一阶段教育发展的情况?
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首先是接管、改造1949年之前遗留下的旧教育。人民政府接收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各级公立学校,然后接管了接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收回了中国的教育主权。
(2)1952年9月以后,逐步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1956年接办工作基本结束。
(3)与此同时,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开始形成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新建立的教育体系,主要是推行初等、中等教育的三轨制;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院系调整;设置专门学院。
(4)1956年起,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出了一个与苏联模式不同的发展中国教育的方案,下放教育权利,贯彻党委领导人的群众路线,主张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在全日制学校之外,大力发展半工半读学校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例题1: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著名“奥运三问”的梦想;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身着“上白下黑”运动短装,手擎国旗步入会场,美国媒体报道:刘长春,中国4亿人的唯一代表;1956年奥运会,针对某些人蓄意制造“两个中国”,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向第16届奥运会说“不”;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对上述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奥运三问”提出的背景是辛亥革命,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②中国人从提出梦想到最终实现梦想,整整用了100年
③刘长春身着“上白下黑”运动短装,这象征着已经沦陷的“白山黑水”
④奥运会的历史告诉我们,体育运动就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形式
⑤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是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的结果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D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三、教育的复兴
1.背景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
2.措施
(1)“文革”结束后
①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②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③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2)改革开放之初
①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
②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三、教育的复兴
2.措施
(3)20世纪80年代
①方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成就
a.初等教育: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b.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c.高等教育: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三、教育的复兴
(4)20世纪90年代
①高等教育:实施“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②教育投资: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
③社会办学:启动“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④西部教育: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⑤国家还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核心讲解:“文革”结束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政局稳定、拨乱反正。“文革”结束后,政局稳定,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4)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这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保障。
(5)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如《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核心讲解: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答案:(1)振兴教育,势在必行。因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强大、科技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在各个领域,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2)当今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存亡,所以“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
例题2: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B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 例题3: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后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出现于1949-1952年,A可排除。C,D看似正确,都不是最佳选择。B正确,本题需结合时间信息,可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去思考,而理工科的重视恰与此相关,所以B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B.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 例题4: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笫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恢复高考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针对当时否定知识、偏重政治出身的左倾错误,邓小平的指示淡化了政治上的要求,突出了“择优录取”,体现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所以应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教育?恢复高考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 例题5:1953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这些决定反映了( )
A.高等教育变革符合当时经济建设需要
B.当时政治环境推动了教育体制变革
C.领导个人喜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D.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相关内容——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C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属于无关项;A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不能够准确体现题干要求“这些决定反映了”。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讲】 单元总结单元总结2、知识线索:
(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①“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②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③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④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国防安全,而且有利于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航天技术迅速发展。(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①“双百”方针的实质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方针,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促使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文化大革命”导致文艺园地百花凋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文艺再次呈现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
(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①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②“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前提是政局稳定,拨乱反正;重要保证是教育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