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7:3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文基调。
2
品味精美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
联系生活,体验人间至爱真情。
母爱是世间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爱,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像灿烂的阳光,像淙淙的春水,是悠悠的牵挂,是谆谆的叮咛。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展现母子间亲密情感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导入
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修行:生命的证悟》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写作背景
  泰戈尔处于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的时代,也处于民族意识觉醒的时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祖国的统一,诗人曾做过不懈努力,发表过激昂慷慨的演说,谱写过热情洋溢的歌曲。
  《金色花》是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是他早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厌恶没有爱的社会,渴求和平、宁静、欢乐,赞美天真烂漫的儿童。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轻声朗读课文,初步领略诗文情感。
生字词:
朗读感知
嗅(xiù)
摩(mó)
衍(yǎn)
匿(nì)笑
祷(dǎo)告
沐浴(mù yù)
2.听示范朗读,引情入境。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朗读感知
3.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深情朗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1.“我”借用什么表达对母亲的爱?“我”变成金色花后,主要做了哪些事?
“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妈妈祷告时,悄悄开放花瓣散发香气。妈妈看书时,将影子投在她所读的书页上。妈妈去牛棚时,求妈妈讲故事。
品读赏析
明确:
明确:
2.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由此推断,他又会有一个怎样的妈妈呢?
孩子——天真、可爱、淘气、善良、孝顺……
妈妈——温柔、慈爱、关心孩子……
明确:
3.“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
不是,体现了孩子的活泼调皮,机灵可爱,对母亲无时无刻的关注,只是为了回报妈妈的爱,也体现了对母亲的热爱和彼此间的亲昵。
品读赏析
4.“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别的花?
品读赏析
作者想象孩子变成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圣洁可爱,也象征着母爱的金色光辉。孩子变成金色花,就变得隐匿起来,为妈妈做的事就变成了静悄悄的,不留痕迹,这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表现对妈妈爱的回报。孩子更成为了一个活泼的,调皮的,懂得爱与被爱的幸福的小天使的形象。
明确:
5.妈妈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呢?孩子真的坏吗?
这是妈妈因担心而嗔怪孩子。
明确:
6.孩子不回答妈妈的话,是不是不尊重妈妈呢?为什么不说实话,你能猜猜孩子这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吗?
品读赏析
不是。孩子淘气天真,想下次再玩,想在妈妈面前撒娇。
明确:
合作探究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别的事物?结合整首诗的思想情感,参考提供的资料,写出你的发现。
资料: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又译作“瞻波伽”。在泰戈尔生活的印度,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
2.文中提到:“我”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并“暗暗地在那里匿笑”“一声儿不响”,还“悄悄地开发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合作探究
1.再次朗读课文,结合金色花在印度的地位分析作者想变成一朵金色花的原因。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用花朵比喻儿童
金色花
美丽的圣树
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
沐浴在母爱中
合作探究
成果展示
当你沐浴后……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那》……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2.结合诗歌内容,总结“我”变成金色花都做了什么。
3.分析“我”变成金色花陪伴母亲的真正原因。
捉迷藏
出于孩子活泼调皮、
机灵可爱的天性
“我”对母亲
无时无刻的关注
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变成金色花
陪伴母亲
不声张以免母亲担心
默默陪伴、守护母亲
孩子依恋母亲
无私回报母爱
合作探究
金色花
泰戈尔
研读课文、品味了诗意
即使修改文中一个标点、一个词语都会令语气或情感发生巨大的变化。
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孩子对母亲炽热的爱。
拓展延伸
仿 佛
泰戈尔
朗读泰戈尔的《仿佛》,说说你对诗歌的理解。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
母亲凝住在我脸上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这首诗,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怀念和依恋。全诗三节,每节都以“我不记得我的母亲”起笔,然后分别选取三个生活场景,表达了母亲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母亲的爱须臾未曾离开,母爱的光辉在每个平淡的日子里,围绕在诗人的身旁。岁月模糊了母亲的容貌,却清晰了母亲的爱。
拓展延伸
明确:
布置作业
1.读书活动:
阅读《新月集》,并做好读书笔记。
2.实践活动:
回家做一件实事来让父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爱。
课堂小结
 《金色花》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转变场景,展现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表现动人的母爱和可贵的童心,侧重表现了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