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0:0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二、能力与方法
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21cnjy.com
2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21·cn·jy·com
3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
二、难点:
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
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4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
(二)导入 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的记载。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历史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传说虽然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了极有价值的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21教育网
(三)炎帝与黄帝的传说
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13、14页内容,然后选定一位或两位同学上台讲述炎帝或黄帝的传说,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联系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事迹,开展讨论,总结归纳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的贡献。2·1·c·n·j·y
(1)(展示:中国古代地图、炎帝画像,《白虎通》记载的传说:“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页小字部分回答:
①材料中的“神农”指的是谁?
②“神农”在传说中有何贡献?
③组织学生讨论: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
(2)(展示黄帝画像)指导学生在教材第13页小字部分找出传说中黄帝的发明、并画下来。
(3)(展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播放《海内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祭祖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在黄帝陵举行祭祖活动究竟有何重要意义?21·世纪*教育网
2、回忆第二课“原始农耕文化遗存”,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大概时间是 ,最早从事农业生产的是
(2)结合黄帝与炎帝的传说,小结传说与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禅让的传说
展示传说中尧舜禹的画像,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内容讨论并完成以下各题:
1、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顺序是怎样的?舜和禹接替前任经过了哪几个步骤?他们为什么能够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在你看来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
(五)治水的传说(本目故事性强,文字无障碍,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展示《大禹治水图》和《史记·夏本纪》记载的禹治水的传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各题。)
1、禹和鲧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你认为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大禹治水成功对部落联盟发展和禹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