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朝和商朝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0: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记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的都城以及古今地名。
(2)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3)能举例说明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2、发展性目标
(1)能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2)能梳理归纳夏商历史主线,能运用历史地图将历史与地理知识融合一起综合分析。
确立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经验;对学生的了解
(3)初步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
2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夏朝与商朝的建立、商朝的繁荣
学习难点:国家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对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夏朝和商朝
导入一:观看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视频
导入二:“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故事
设计意图:
以考古发现证明夏朝的历史是信史;理解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夏朝这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组织要点:树立反面论据,启发学生反驳。
导入建议: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
设问:有专家认为夏朝不是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的历史不是可信的历史,证据有……,你是如何来反驳呢?
探究之旅
活动一:
观察夏朝和商朝势力范围示意图,探究夏朝商朝的势力范围对比情况。 探究盘庚迁都的重要原因和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识图和分析观察能力;
组织要点:引导学生对势力范围和迁都的启发和创新性分析。
设问:“盘庚一共进行了几次迁都呢?说明了什么?”
活动二:
1.观看后母戊鼎视频并欣赏夏商青铜器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对青铜器的知识面;有助于了解“商代的繁荣”这一子目。理解商代后母戊鼎的象征意义。感受夏商时期青铜制作的高超技术,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兴趣。
导学要点:
启发式解说,正确引导,适时点评。
设问:
1、鼎原本是煮肉的烹饪工具,但是为什么要做这么大呢?
2、你能列举出体现商代繁荣的青铜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