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春秋争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五霸的名称。理解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霸,理解越王勾践为什么能够从失败到称雄天下的原因。。2·1·c·n·j·y
二、能力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通过对管仲改革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学习城濮之战,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评价古代战争的方法。2-1-c-n-j-y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齐越等国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对于推动这会发展的历史作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当今的改革开放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进步,更进一步认识到我们要学好知识,投身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让学生接受又一次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的思想教育。
2重点难点
重点:齐桓公称霸
难点:周王权衰落的表现;诸侯称霸的实质。如何正确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师: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他们的灭亡有什么共性?“烽火戏诸侯”是讲关于谁的历史教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答,教师归纳并指出:从我国第一个朝代夏起,历经商代、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但最后都主要因为国君的残暴荒淫而亡国。“烽火戏诸侯”就讲的是西周最后一个国君周幽王的事:戏弄诸侯,自食恶果,西周灭亡。www.21-cn-jy.com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春秋五霸
师:同学们有知道春秋战国的时间是怎么划分的吗?又怎么叫春秋的呢?
生答(老师归纳):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当时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这一时期,一方面是战火纷飞,各国的外交、军事和军事较量、社会改革等,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很多成语故事的来源。有同学能说出一些成语来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生答:略师:春秋时期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周王室衰微师:我们前面学习过“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春秋时则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有同学能理解作比较吗?21教育网
生答(老师综合):西周强盛时,大封诸侯,周天子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控制全国。呈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平王东迁以后,王室直辖的土地、人口所剩无几,兵力大为减少。各诸侯国渐渐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由于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天下呈群龙无首之势,一些随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争作天下霸主,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呈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2.春秋五霸师: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木的有哪些呢?又主要有哪五霸呢?21·世纪*教育网
生: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请同学看脚注“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www-2-1-cnjy-com
二、齐桓公首霸
(指《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1.齐国优越的地理环境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负山面海,有丰富的鱼盐资源和矿藏,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这为齐桓公称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任用管仲实行改革师:我们刚才罗列了几条关于管仲的成语故事,比如(学生接答)。管仲受命为相后,又是怎么进行改革的呢? 21*cnjy*com
生答(师生共同归纳):首先是是发展生产,利用齐国地利,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实行鱼盐出口免征关税的政策,发展农、渔、盐、铁生产和贸易。同时顺应时势,按土地肥瘠定税赋,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其次改革内政。再就是整顿军队,组成了万人的常备军,加强训练,增强战斗力。通过改革,几年之间齐国便国富兵强。【来源:21cnj*y.co*m】
师:当时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只是形式上的“共主”。中原混乱,周边少数民族蛮、夷、戎、狄趁机向中原各诸侯国进攻。谁能应付这种局面,就会赢得各诸侯国的拥戴。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谋略,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尊王”的姿态和“攘夷”的实效使齐桓公威名大震。3.“尊王攘夷”听用管仲的计谋,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这是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周天子也派人参加。21·cn·jy·com
4.葵丘会盟(前651年)这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师:同学们能从齐桓公、管仲等人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吗?【出处:21教育名师】
生答(师引导):如不计前嫌,知人善任,重视人才,不计名利,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师:继齐桓公之后称霸的又是谁呢?与他有关的故事是什么?
生:晋文公,退避三舍
三、晋楚争霸1.城濮之战那时候,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城濮大战(指图上地名“城濮”,教师描述战争经过,引出“退避三舍”成语)。晋胜楚败,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师:我们如何评价晋文公及“退避三舍”生(师引导):兑现诺言,报答恩情;避敌锋芒,诱敌深入2.楚庄王称霸【版权所有:21教育】
师:城濮之战35年后,晋楚再战,晋败楚胜,楚庄王“问鼎中原”成了中原盟主。晋楚争霸使中原百姓饱受战争之苦。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指《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也加入争霸战争。四、吴越争霸1.吴王破楚败越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师: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杰出军事家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吴国欲称霸。正当吴军耀武扬威于楚国时,越国乘机攻陷了吴的都城,吴王阖闾也在同越军作战中受伤而死。三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2.勾践灭吴师:请同学来给大家讲一讲你所知道的有关“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
生讲:略
师:越王勾践表面称臣纳贡,暗中立志复国雪耻。在吴国忍受屈辱三年后,被遣送回国。勾践发愤图强,“卧薪尝胆”,以亡国之耻激励自己。他积极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与百姓同甘共苦,争取人心。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北上与晋争做霸主。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国内空虚之机,出兵灭吴,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春秋时代已近尾声21*cnjy*com
师:从吴越争霸的历史过程,你可得到怎样的启示?
生(师引导):从勾践身上可以学习到为实现理想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活动3【活动】小结
春秋时期,战争连绵不断,其中的242年间就多达483次,你们知道有战争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生(学生思考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1)战争自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
(2)如果我们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着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第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期是小国林立的分裂局面,春秋结束时,所剩的诸侯国已屈指可数,为以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统一的朝代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以来,随着争霸战争的频繁进行,各民族的流动、迁徙空前活跃,打破了原来的地域界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第三,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为了争霸图强,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这就必然加速旧制度的瓦解,为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开辟了道路。4.近300年的春秋争霸战争,周王几乎被遗忘,小国几乎都被灭或兼并,几个大国对立的局面已经形成。他们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新的争霸战才刚刚开始。下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战国争雄”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3.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bi之战5.城濮之战中交战的双方是()A.齐楚 B.晋楚 C.吴越 D.吴楚6.决定楚庄王的中原霸主地位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bi之战7.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的能力和政治野心。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宋襄公8.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A.退避三舍 B.一鸣惊人 C.卧薪尝胆 D.问鼎中原21cnjy.com
9.材料解析:《史记》记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他将苦胆放在自己身边,每到吃饭时,都要尝尝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经过十年多的磨砺之后,他趁吴王北上参加会盟、国内空虚之机,大举进攻吴国的都城。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你认为“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同历史真实有没有出入?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